在小学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人格毕业论文.doc
《在小学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人格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人格毕业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廊 坊 师 范 学 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 目: 在小学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教育学院专 业:教育心理学年 级:2012级学 号:#(全号)完成日期:2013年12月10日目 录内容摘要2导言31. 创新人格及其特征31.1它是内在的心理特征总和41.2 它是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51.3它是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调统一52 创新人格的测定62.1 评价学生创造力的目的62.2 评价学生创造力的工具62.3 评价学生创造力的注意问题63创新人格的培养73.1玩中求趣,树立创新观念 73.2教中求奇,启迪创新探索93.3问中求异,促发创新激情103.4学中求活,培养创
2、新精神113.5用中求实,开展创新实践12参考文献14致谢15内容摘要:一个人格的形成要经历由乳儿期至青年期的几个重要时期。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小学阶段正是人格形成的奠基时期。因此,塑造小学生自主创新人格应该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马斯洛在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中写道:“我们必须变得对创造过程、创造态度,有创造力的人更感兴趣,而不单是对创造产品感兴趣”“造就这种人的社会将生存下来,不能造就这种人的社会将灭亡”。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的责任,而培养这种人才重点是:从小对他们进行创新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 小学 思想教育 创新人格 人格特征 导言新的世纪是我国全面实施现代化的世纪,是国际社会进一
3、步变革、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世纪。新的世纪向公民提出了新的人格要求。人们围绕新的人格进行过许许多多的研究,一致认为,自主创新性人格是其核心因素。正如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一书所云:“现代人的性格可以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他是信息灵通,积极参与的公民;有显著的个人效能感;在对待传统势力的影响上,尤其当处理个人事务需要下决断时,他高度独立自主;乐意接受新经验和新思想,即思想相当开放,认识问题灵活。”这四个方面很明显地贯穿了“自主创新”四个大字。时代召唤我们担负起塑造自主创新人格的重任。一个人格的形成要经历由乳儿期至青年期的几个重要时期。从教育角度来说,小学阶段正是人格形成的奠基时期。因此,塑造小学生自主
4、创新人格应该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马斯洛在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中写道:“我们必须变得对创造过程、创造态度,有创造力的人更感兴趣,而不单是对创造产品感兴趣”“造就这种人的社会将生存下来,不能造就这种人的社会将灭亡”。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的责任,而培养这种人才重点是:从小对他们进行创新人格的塑造。 1. 创新人格及其特征人格是个体的一种本质的存在状态,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在社会或集体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心理学有很多理论说明人格的形成。尽管有不同的观点和流派,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创新人格是人格的一部分,是与创
5、造性有关的人格特征。创新人格指创新精神或创造性个性倾向,是创造性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性保证。它是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与一般人相异的那些心理特征。创新人格的组成成份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有显示个体差异的特征,也明显地表现有相似的或共同的趋向,由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个人的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其主要特征是浓厚的求知兴趣、强烈的创新激情、坚定的信念、冒险精神、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思维和行动的独创性与做事一丝不苟。现代心理学研究揭示: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素质:一是创新能力;二是创新人格,即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创造能力属于智力的范畴,主要指创造思维、创造想象等;创新人格属于非智力范畴,主要指某些个性品质。对于
6、创造性人才来讲,基本的智力水平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许多对于有成就的创造性人才的研究证明,在创造性人才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创新人格。正如我国著名学者陈志良所说的: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完全是一个理性世界,或者完全为智力因素所支配,“那么,大脑的思维活动就会失去随机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非理性因素本身是一种混沌、冲动、振荡力量,一方面,它能为有序的理性提供机遇、可能性,使之经过振荡、间断否定自己,向更高级的肯定更高层次的有序发展下去;另一方面,它又能打破有序的理性的僵化,创造涨落的条件,使创造成为可能”。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不能指望在校学生有什么惊人的发现或了不起的发明,培养他们的创新人
7、格,为日后的创造发明奠定人格基础,那才是最重要的。鉴于对创新人格多项研究成果的学习和思考,我们认为创新人格(或者创新个性、创新素质)是指:由个体内在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所协调统一构成的较为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总和。这样的界定表明了以下几层意思:1.1 它是内在的心理特征总和“内在”强调了人格是建立在每一个主体内部与生俱来的潜能之上的,不是外部简单灌输移植或者强加的。有其自身的依据和可能性,人格的主观能动性就是一种内在的天性。“心理特征总和”反映了主体的精神面貌。培养人格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它能够综合地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心理面貌,是一个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优化呈示。1.2 它是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
8、稳定是指人格一旦形成,它不会朝三夕四地轻易改变,而且能够较全面地、连贯如一地反映在人的认知、情意与行为等方面。独特则突出了人格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不是千人一面,而是异彩纷呈地表现出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1.3 它是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的协调统一这是想突出我国心理学一直强调的人的心理可以大体分为认知系统和意向系统之科学传统。我们认为,认知系统层面上的人格主要是“能不能”(或“有没有”)的问题,这基本上是属于能力的范畴(当然涵盖了知识、认知技能、动作技能、方法、策略等);意向系统层面上的人格主要是“愿不愿”(或“想不想”)的问题,这基本上属于情感、态度、性格、气质、动机的范畴。创新人格必须包括
9、这两大系统的协调统一,即经有机整合而形成的“合全”。创新人格是人的诸多人格特征中,能使人长久的保持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创新人格促进个体创新意识的强化,促进个体创新精神的发扬,促进个体创新潜能的挖掘,促进个体创新行为的成功;反过来,创新又强化人格特点,使之进一步巩固和突出。这种呈良性循环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使创新人格特点在富有创造性的个体身上固定下来,形成固有的、独有的创新人格。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创新人格的主要特征对创新的影响至关重要。 小学思想品德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塑造学生创新人格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认识,我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有意识地开展一系列的培
10、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尝试研究,力求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发挥学生创造性潜能,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优化发展创新人格特征,从而促进小学生人格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实现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人才的要求。2 创新人格的测定培养创造力是科技革命时代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创新人格的评价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创新人格的评价问题的研究对我们正确把握创造力的评价技术,培养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创造性人才,以及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全面建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1 评价学生创造力的目的评价和鉴别学生创造力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创造力打分或把学生分为“有创造性的”和“无创
11、造性的”,而是为了能在创造力出现的时候把它辨别出来,并为其发展创造条件。2.2 评价学生创造力的工具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创造力具有多侧面的本质,是一个包括创造的目的、创造的过程、创造的材料、创造的结果、创造力中的认知和非认知因素等诸多复杂心理结构的系统。目前对创造力的评价多是以创造活动的某个方面为指标来测量的。 2.3 评价学生创造力的注意问题由于不存在得到一致承认的创造力理论和测量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也就没有不受信度、效度限制的创造力测验。虽然有些测验工具比其他工具更好些,但没有绝对完美的、永远正确的测验,只有本着科学性、客观性的原则才能使测评结果具有更高的信度和效
12、度,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 创新人格的培养人格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班级活动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思想品德学科中的创新人格培养由于它同本学科的具体知识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创新人格培养的素材来自学科知识,因而更加具体、生动,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有关创新人格培养教育理论指导下,我结合本学科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培养学生创新人格方面,进行大胆尝试:3.1 玩中求趣,树立创新观念从道德品质培养看,一个人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有远大的理想信念、优良的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而对非智力因素,则往往易被人们忽视,实际上后者对人的后期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
13、意义。一个品质优良,道德高尚的青年所创造的必将是造福于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新事物。所以在培养青少年创新人格时,一定要注意对青少年良好品质的培养,让他们去感受历史上各个时代涌现出的科学精英,淡然面对个人的名利与得失,正确识别科学与伪科学,不制造歪理邪说,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智慧去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精品,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创造性人格发展研究表明:儿童解决问题的特点在于他们是以创造性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以自己的认知方式来探索和发题,尽管这是自发的、幼稚的、没有什么社会价值,但要对他们进行鼓励,不要压制,应以此创造性火花为基础,引导和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学生正确地创新价值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
14、人格的关键。首先要消除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不能一提起创新,就想其具有社会价值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相对论。就学生而言,新的试验设计、新的解题思路和新概念作文都是创新,只不过是在窄小的范围群体内体现价值创新而已。其次,要消除学生创新的自卑感。不要认为创新都是科学家或艺术家的事,其实人人都可以创新,人人都能创新。再次,要抓住学生的任何一点点新想法、新做法或新设计等,进行简短的评价,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行为作进一步的反思和探讨,明确自己创新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最后,教学活动中经常涉及到中外科学家的重大发明、发现,教师要分析这些重大发明或发现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从而既评价了科学家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又有利于学生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在小学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毕业论文 小学 教学 培养 学生 创新 人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4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