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教学设计 全套.doc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教学设计 全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教学设计 全套.doc(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数一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今后,它们将概括为同一个乘法算式。)3知道用乘法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教学重难点通过数一数,抽象出“几个几”,体会“几个几“的含义;明确从不同角度观察,数物体的个数时,所表示的“几个几”的含义不同。教学设计(一)导入师:同学们,从前往后数一数我们班的课桌,一共有几排?每一
2、排坐几个小朋友?再从左往右数一数,课桌有几列?每一列有几个小朋友?(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说一说,体会什么是“排”,什么是“列”。)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结合“数数”的活动,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二)活动一:数一数熊猫有几个。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第一个情境图。师:这些熊猫跟我们教室里的课桌一样,排列得非常整齐有序。这些熊猫摆成了几排,几列?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熊猫,你有什么好办法?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他们进行小组交流。师:把你想的好办法告诉小组的同伴,看看你们小组一共想出了几种好办法。3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1)有的孩子可能是一个一个地数,有的是一排一排或一列
3、一列地跳着数。小(2)请两位能跳着数的学生(一个是一排一排地数的,另一个是一列一列地数的)到实物投影仪前演示,一边指一边数。(3)师:一排一排地数,是5个5个地数,大家再数数看共有几个5?一共是多少?(生:1个5,2个5,3个5,一共是15。)(4)师:刚才这样数数计算的过程,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达:5+5+5=15(板书)。(5)师:那么,一列一列地数的计算过程,你们能写出一个算式来表达吗?大家再数一数,然后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3+3+3+3+3=15),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来写算式。(6)可能有孩子别出心裁地提出:还可以2个2个地数,一共有7个2,最后再加上1也是15个。老师要肯定这种数法也是对
4、的,特别是数一堆无序排列的东西的时候,这种方法很管用。但是遇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人们还是习惯于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三)活动二:数一数圆片有几个1学生独立观察(教材第2页)第2个情境图,应用从“活动一”学到的方法数一数圆片有多少个,并在草稿本上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怎样列出算式。3再请学生认真地看一看,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数的,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的数法所对应的算式有什么区别。4教师板书,表示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区别:6+6+6+6(有4排,每排6个)=24(个)4+4+4+4+4+4(有6列,每列4个)=24(个)(四)活动三:数一数有多少个方格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5、教材第3页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数的?怎样列式?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师:认真观察我们列出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每个算式的加数都是相同的。)(五)活动四:数一数苹果有多少个1学生独立解决教材第3页第4题。2把问题引申,进一步要求学生写出计算6盘、10盘、15盘苹果的连加算式并算出结果。3就怎么计算15盘苹果有多少个,进行全班讨论交流。3+3+3+3+3+3+3+3+3+3+3+3+3+3+3=?算法1:从左到右,逐次加3,得出45。算法2:从第一个3开始,3,6,93个3个地跳着数,数到最后一个3,得到45。算法3:3个3是9,15个3就是5个9,9
6、999945。算法4:5个3是15,15个3就是3个15,15151545。(如果学生没想到算法3与算法4,教师可以介绍,它们的特点是简化了原来的连加算式。)4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表示原来的算式有没有比算法4更简捷的方法呢?这是我们下一节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智慧老人说的一句话:“用乘法表示就方便了。”(制造了一个悬念,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六)小结1根据教室里座位排列(6排8列),在本子上列出计算全班人数的加法算式。完成的同学请举手做个象征胜利的手势,鼓励一下自己。2让学生交流这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学反思新课导入时,利用学生的座位这一生活资源,让孩子通过数一数体会列和排
7、的区别,为后面的新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数熊猫和圆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充分地数和交流各自不同的数法,再次深入地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的连加算式。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觉得教师适当地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如:数熊猫时,教师先逐步引导学生列出横着数的加法算式:5+5+5=15,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竖着数的连加算式。在数圆片的活动中又引导学生阅读、比较数学课本中的两种不同方法,使得很多孩子都能从跳着数进一步发展为只数一排有几个再数有几排(或者只数一列几个再数有几列)。在最后的数苹果活动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设计构思发生了偏离,大部分学生只能想到算法1和算法2,当老师想介绍算法3,算
8、法4的时候,有部分超前学习的孩子叫嚷着用乘法来计算。本来设想用智慧老人的话设置一个悬念,可针对当时的情况教师只能改变设想,利用学生的回答进行下一节课的引导和铺垫。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有技巧地抓住学生的回答展开教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案例点评1.学生数数的经验与技能(特别是跳着数)是抽象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基础。本课教学设计注意到教材中在处理4个数数活动时的区别:数熊猫时是跳着数的,数圆片时方法有所不同(数一排几个,有几排;或者数一列几个,有几排);通过这两个活动,体会不同的数法都有相应的算式表示。数方格时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交流。2.数苹果的
9、活动设计有新意。让学生探索计算15个3相加的算法,发现实施分组计算的策略,可以减少连加算式中加数的个数,使算式简化,让学生产生一种悬念:算式是否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下一节学习乘法打下基础。北师大版儿童乐园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课本4-5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3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运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掌握它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重难点1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具准备1课件一
10、套学情分析相同加数的加法,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相同加数加法,用乘法表示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带大家去数学王国一个好地方玩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儿童乐园,希望大家能学得轻松快乐! (板书课题:儿童乐园)二、设置疑点,探索新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图片:儿童乐园插图12师:图中的小朋友们玩得真高兴在玩什么呢?生答师:你能根据这幅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内交流并列式计算)3、学生汇报:要求每组提出最感兴趣的问题4、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板书:有多少人坐飞机?小火车上有多少人? 划船的有多少人? 坐椅子上休息的有多少人?
11、)(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师:指名同学列式解决刚才的问题生:22228(人)师:同学们请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呀?(加数相同)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板书(4个2)像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与加法有联系的乘法的知识,针对2+2+2+2+2=8进行教学。师介绍如何列出乘法算式,读法与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板书:(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师:黑板上的另外几道题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在草稿纸上试一试。生: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生:44444424(人)46或6424(人)师:女生回答的非常棒,列了两种算式,那谁知道算式中“6”是从哪来的?生:“6”表示有6个4相加三、巩固练
12、习,摆一摆小棒:要求:摆出能用乘法算式计算的图形,并列出算式、填一填式是_或_1、99999+9=表示_个_相加,列乘法算式是_或_2、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777_或_ 3333_ _或_11111_或_888888_5555555_或_ _99_或_、读一读23 46 73 82 35 44 81 29、看图列算式1 加法算式:_乘法算式:_或_2 加法算式:_ 乘法算式:_或_3 加法算式:_ 乘法算式:_或_4画一画:根据乘法算式画图,有困难的请用小棒摆一摆23 42四、深化练习一、师:刚才学习中大家不难发现学习的问题都可以用加法计算出结果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乘法,学习乘法有什么
13、好处呢?1、课件出示每组两人,有三组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 再用乘法列算式_或_2、课件出示每组两人,有组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_ 再用乘法列算式_或_3、课件出示每组两人,有100组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_ 再用乘法列算式_或_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有几块积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P6-7“说一说”、“练一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3、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
14、的意义教具准备:每组中有3个三角形的4组标注;教科书P6上的积木图。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出示4组标注,每组中有3个三角形,如图(可事先画在小黑板上):加法算式:_ 乘法算式:_师: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后列出加法与乘法算式,复习了乘法意义,加深学生对加法与乘法关系的理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探索新知1独立思考。师:这里有一些积木,它们可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玩的啦(出示课本P6上的积木图)!请你仔细观察,它们一共有多少块,想一想,你是怎样算的。学生看图思考。2小组交流。师:各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注意发现同学回答的错误之处,并给
15、他提出改进意见。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并列出算式。如A:每排7块,有5排,一共是35块。57=35(块)如B:每列5块,有7列,一共是35块。75=35(块)如有“异想天开”者,如:有35个1块,351=35(块),也应予表扬,指出这种办法虽然可以,但较为“慢”!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对于“有几块积木”这个问题,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可以看成5个7,也可看成7个5。用乘法算式表示都可以写成:75或57。通过个人思考、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重建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发挥学习合力,让学生在互相纠正与帮助的交互作用中获得提高的同时,掌握新型的合作学习方法三、加深拓展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
16、生看图说出图意,再列出算式,数出得数,并讲讲自己的想法或算法。2“练一练”第2题与第4题。让学生独立做,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练一练”第3题。有条件的话,可以采取“小狗送信”的形式进行练习;否则,也可直接让学生连线解答,再说说算法。四、布置作业数一数有几个方格,列出算式。图为5行4列表格。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动物聚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8P9教学目标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培养数学问题的意识与应用数学的意识。2.会应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
17、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教学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在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每天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学习、做游戏。国庆节这天,小动物们带来许多好吃的准备开联欢会,同时它们还想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小朋友们愿意参加吗?(多媒体演示课本第8页插图。)(评析根据儿童的特点,从童话世界引入,创设了问题情境,“大家想和它们一起学数学吗”这一情境驱动孩子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二)感知情境,自主探究1投影显示插图,学生看图后,试着提问题。师:图上有几只小鸟前来参加聚会
18、?生:图上有9只小鸟。师:你是怎样计算的?生:我是用加法计算的,3+3+3=9(只)。生:我是用乘法计算的,33=9(只)。师: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生: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有3根树枝,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也就是求3个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2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猴子一共端来多少个桃子?师:这位同学真细心,谁来解决这个问题?生:我会用加法计算,6+6+6=18(个)。生:我的方法与他不同,我用乘法计算,63=18(个)。生:(迫不急待地)我还能提出两个问题,图上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生:一共有12个胡萝卜,15个松果。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看了一幅图发现了这么多的数
19、学问题,还想办法解决了,真不简单,谁能说说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是什么?生: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师:说得真对。(评析学生观看丰富有趣的画面,通过观察、判断、分析、思考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这样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是深刻的,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三)尝试练习,反馈矫正1连一连,说一说。老师这里有一道连线题,想考考你们,看今天谁表现得最棒。(出示课本第8页的“连一连”题。) 学生很快就独立做完了。(集体反馈)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理解6个3和3个6所表示意义的不同,干扰信息:6+3,强调3个6和6个3)2看一看,说一说。课本第9页,看图说一说,结合不同的情境,解释同一
20、个算式23的意义。生:每只刺猬身上背着3个苹果,2只刺猬一共背回多少个苹果?生:一副手套有2只手套,3副手套共有几只手套?(学生个个争着说,对几幅图比较感兴趣。)3摆一摆,说一说。教师先出示乘法算式32,让学生说一说它表示几个几。生:32表示2个3。生:32表示3个2。师:说得真不错,谁能用圆片摆出2个3或3个2。(生: )(生: )师:4人小组合作,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分别表示43,25,46,54,并与同伴说一说。教师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看看学生摆得对不对,有困难的同学则给予帮助,使他们通过操作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4想一想,说一说。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小学 数学 二级 上册 教学 设计 全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