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第5册教案.doc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第5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第5册教案.doc(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树有多少棵”。教学目标:1、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教学具准备:数学卡片教学设计:步骤第一预设设计理念第二预设一、创设情境二、引导交流,探究新知夏令营组织种树,搬树苗(投影书中图片)师:从画面上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有三捆小树,每捆20捆。师:看着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选一个进行解决(一共要搬几棵小树)(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
2、想法)方案一:一生列算式20+20+20=60(棵)师:这么快就算出来了,在算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呢?生:一捆小树20棵,三捆小树有3个20,就把3个20加起来。方案二:生:我有很简单的方法:203=60师:这方法是简单,应用乘法来解决问题,那么203该怎样计算呢?(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生:我可以先不看20后面的“0”,23=6乘完后再在后面加“0”所以就等于60。师: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乘之前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乘完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同样多的“0”。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面对这么多的信息,老师没有马上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解答,而是让学生根
3、据信息提出各种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个,师生一起解决给学生充分提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探索出20360的口算方法三、自主练习巩固深化小结小王根据上面的信息也列了两个式子204,205。师:同学们想想这两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生独立计算,汇报。)师:同学们这么聪明,那老师非常开心,再给你们提供点信息,每捆小树用去80元钱,那三捆用去多少钱?(生解答)(1)如果你会赶快抢答。出示小黑板,或实物投影32 54 67 302 504607 3002 5004 6007从这些题中,你发现了什么?(2)请同学们用你的发现解决这些题(卡片) 708 306 6009 460 207 3800 905 85
4、0 7004(3)完成练习3(4)数学游戏:芝麻开花每答对一道题目加一节竿,每组同学出一道题目(要求:是一位数,整十或整百)来欣赏一下我们的成果,瞧多美呀,这些都是大家动脑子,共同合作的成果。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课后反思:学生对本课掌握的比较好,上课兴趣比较浓,从效果来看也比较好,个别学生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加0。需要单独辅导。需要多少钱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需要多少钱”。教学目标:1、结果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两痊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并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中的运用。2、体会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
5、点:探索两位数成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灵活计算。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设计:步骤第一预设设计理念第二预设一、创设情境:海边浴场二、探索口算方法1、师:暑假期间,很多同学去学过游泳了吧?在什么地方?什么人?需要什么游泳器材?2、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3、学生看图提问,如“买一个球多少钱?”“三个小朋友每人买一个游泳圈要多少钱?”“买三个球需要多少钱?”“50元可以买几个游泳圈”问题1:买三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1)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都非常有探索价值,我们先来解决同学的问题。板书: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算法。(3)板书学生的不同的计算方
6、法用加法算 12+12+12=36(元)用乘法算 123=36(元)(4)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算123的得数,并适当板书103=30 23=6 30+6=36 12可以看成43,123就等于433,就可以用49算出等于36。 12可以看成62,123就等于623,就可以用66算出等于36。老师提供了海边浴场这个学生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这个情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教师合作者的身份三、单项训练四、解决问题小结(5)教师鼓励每一种正确的算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问题2
7、:买三个球需要多少钱?师:我们再来解决同学的问题。独立列式计算,并和同桌交流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板书。1、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得数,并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方法。(得数不超过100)134 145 205 312 153师:说一说你的口算方法。(把你的方法让大家分享一下)2、独立口算P5第一题,学生直接将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1、饼干够分吗?P5第2题。(1)师:通过图中的信息,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2)齐读第二个问题学生独立解答后,互相交流方法,再指名汇报。生1:每人15块,要分掉156=90块,100块够分。生2:每盒20块,每人分15块,分给5个人,每盒多出5块,多出
8、25块分另一个人,所以够分的。2、谁买的胶卷合算?P5第3题师:出去玩我们会拍照留念,一起去看看胶卷价格。(数码相机除外)先出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交流。(1)谁买的胶卷拍的多?(提醒困难的学生;要算胶卷的张数)小明:362=72(张)小玲:243=72(张)(2)谁买的胶卷合算?(要比较钱数)小明:182=36(元)小玲:133=39(元)师:今天学会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生活中的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和交流机会,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发散学生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反思:在数学教学中,让
9、学生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及良好的思维习惯。练习一教学目标:1、加强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计算。2、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3、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灵活计算。教学难点: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步骤第一预设设计理念第二预设一、口算训练(卡片形式出示)二、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06 312 153 234 408124 184 132 1007243 165 1431、卡片出示2、师: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做得既快又准的?1、看
10、P6第2题,能从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解决问题:(1)买2箱苹果和4箱梨分别需要多少?(2)你还能提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选出几个典型的解决)2、如果学生提出买4箱苹果和4箱梨哪个贵,引导出(1)164144的比较3、习题3:方法1)先算出两边的得数,再比较2)也可直接比,乘数4相等,只要比较另一个乘数的大小(2)165156的比较(3)完成乘下的4题。实物投影(学生做题情况)逐一讲解4、(1)师:我们接下来看看第4题指名让学生读第小题的题目254=100(个)(2)买6个皮球,100元够吗?师:你是怎么想的?(3)买2个篮球,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4、第(4)小题先让学生做,然后小组内
11、交流全班交流。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对原有知识进行巩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正确选择信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第2课时一、习题5二、习题6三、习题7四、习题8五、课后拓展黑板上列出式子133+18 300-146学生板演让学生说一说做题时需要注意的情况。1、计算要认真、仔细;2、先做乘法,后做回减法完成剩下4题。1、读图,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先独立思考做题3、解决问题1、读题2、师:怎样知道交的钱对不对呢?先算出钱的总算,再算出需要交钱数840=300(元)两者相等则交的钱数对。3、学生独立解决4、交流1、看图,读题,怎样知
12、道哪种租车合算?2、引导学生先要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1)设计租车方案 (2)比较哪种省钱哪种合算3、学生独立设计方案4、小组交流5、交流、汇报。(板书几种租车方案)生活中编一道有关乘法的题目。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参观科技馆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或整千整百的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提供算法多样化。2、经历和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的合
13、作意识,认真学习的好习惯。教学重点:用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整千整百的数的口算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棍若干捆。教学设计:步骤第一预设设计理念第二预设一、创设情境,引导思考二、探索口算方法1、简要谈谈科技馆(衢州有没有?)出示题目:我校60人乘2辆大轿车去参观科技馆,平均每辆能坐多少人?先和同桌说说,再列式。(1)解决问题 列式:602全班交流算法。问:想一想,该怎样口算呢?学生分小组研究讨论。(2)小组汇报口算的方法及得数。鼓励算法的多样化。根据学生的汇报有选择的板书,关注几种代表性的算法。如:230=60,62=3,30+30=60试一试:402502 903(3)学生小结一位数除整
14、十或整千整百的数的口算方法(4)独立完成第8页1,并指名说口算方法。(5)小组说一说2103= 2404= 计算过程,教师强化思维过程。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板书:2103=70想:21个十3=7个十=70通过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对下面问题的思考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多种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三、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追问:12003=?怎么想?得多少?(4)练习:独立完成第8页2(1)抢答题:分组比赛603 404 906(共15题)(2)出示题目:某学校一年级有200人,二年级有240人,三年级有243人,每个年级设置
15、4个班。问:根据上面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能提出整个问题并根据生活实际回答吗?(3)第四题的夺红旗比赛,看哪组做的又快又准。(4)小结: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在抢答赛中训练学生运用规律的灵巧性,培养灵活的思维和口算的准确性活动目的是巩固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技能和学习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植树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树”。教学目标:1、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出发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2、进一步体验除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根据问题正确选择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够
16、迅速正确的计算教学设计:步骤第一预设设计理念第二预设一、直接出示,导入新知二、引导交流,解决问题出示口算题693=(1)出示思考题(投影打出)6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十?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一?口算时应该怎样想?除得的结果是多少?(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思考题议论议论。(3)让每个学生摆出6捆小棒(每捆10根),再摆出9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实际分一分。(同桌可以商量)(4)教师将小棒图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对着实物回答上面的几道思考题。教师做必要的讲解、纠错。(5)师让全班学生写出算式结果,教师将例题书写完整。69 3 = 236个十加9个一 2个十加3个
17、一师:从画面上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有36人,分每组3人植树。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二、探究新知。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生:可以分多少组?师:会列算式吗?生:列363师:咱们一起来解决算法好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1、师:两大组抢答比赛,完成P10试一试第一题。将题目写在黑板上(884=的算理)2、师:现在给每个同学计算的机会,完成P11练习1重点说一说其中几道的算理。3、改错:393=31 80004=200202=10 7007=14、实践活动(1)买东西:先出示购的图,让学生模拟购物(2)教师
18、提出问题(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小组合作,再全班交流。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应用各种形式,通过基本题型,进一步理解算理。在练习和设计上采取分层练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三、自主练习,巩固深化。先独立计算,再交流算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二单元搭一搭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能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19、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具准备:正方体模块四块,每个同学准备四块小正方体。教学过程:教学步骤第一预设设计意图第二预设一、简洁明了切入课题。二、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三、全课小结师:同学们都搭过积木,在积木家族里,有许许多多我们认识的立体图形,今天方老师就带了“正方体”来和我们一起学习。活动一:探索站在最佳位置观察正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1、师:请一位小朋友来介绍这位“正方体”朋友。 生:正方体有六个面,没个面都由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组成。2、让学生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来描述正方体各面。 师:正方体是有大小相等(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小学 数学 三级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