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六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北师大版小学六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六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教学设计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在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以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2、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圆形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4)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想象、验证、讨论、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体会等积变化、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考。(2)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1、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2、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
3、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圆的认识(一) 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1页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2、会用圆规画圆。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2、会用圆规画图。教具准备:一把圆规(教师用)。学具准备:一根细绳、一把圆规、一副三角板、一些圆形瓶盖。教学过程:一、引
4、入课题“观察与思考一”1、观察:出示教学实物图师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一)2、思考:师: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圆,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圆是由曲线构成的封闭图形,而以前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是由直的线段围成的。二、探索新知。1、“观察与思考”:出示课本第2页“套圈”游戏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师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你认为是哪种方式更公平?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在第一、二幅图中,每个小朋友距小旗的距离是不相等的,这样的游戏不公平;在第三幅图中,每个小朋友距小旗的距离
5、都是相等的,这种方法进行套圈游戏更公平。2、画一画:(1)提出问题,你能自己想办法画一个圆吗?(2)独立尝试。(3)展示交流(注意多种方法画圆)C(4)教师演示用圆规画图的过程,同时强调:画圆时,固定点(圆规针尖)不能动,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圆规针尖所在位置点O是圆心,线段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来表示,线段CB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dABOr3、认一认:(1)认识圆心(O),半径(r),直径(d)。(2)引导学生认识:圆规的“针尖”(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规张开的两脚之间的长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4、画一画,想一想:(1)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半径、直径以及圆心。(2)思考
6、:a、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b、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吗?直径呢?(3)按要求画圆。5、讨论: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中的第1、2、3题。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有关圆的知识?五、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一)CA 圆心O(圆的中心) 半径、直径概念: Ord 线段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线段CB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B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同一个圆内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教学后建议与反思:圆的认识(一) 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
7、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4页“观察与思考三”课 型:综合实践。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熟悉圆的各部分名称。2、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3、培养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教学难点:进一步在解释生活现象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学具准备:3张硬纸板、一把圆规、一副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回答: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发现圆有哪些特征?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里,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2、操作:画一个半径是5厘米的圆,用字母O、r、d分别表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并把圆剪下来)。3、引入,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一)(观察与思考三)二、探索、交流。“观察与思考三”1、观察(出示教学情境图)。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的车轮有什么共同点?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呢?2、操作。(1)分别用硬纸板做成下面的图形。AAA(2)分别将这些图形沿一直线滚一滚,想办法描出滚动过程中A点留下的痕迹。3、展示。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描出图形滚动过程中A点留下的痕迹,接着,教师出示教学情景图,让学生观察。4、交流。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操
9、作,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认识:(1)圆形车轮的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同一个圆的半径是相等的,所以圆形车轮的运动是平稳的。(2)正方形、椭圆边上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相等,因此,滚动起来不平稳。(3)他形状,人坐在上面会很颠簸。三、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页“想一想”。2、让学生自学课本第5页“数学万花筒”中的内容。四、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五、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同一个圆的半径是相等的,所以圆形车轮的运动是平稳的。正方形、椭圆边上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相等,因此滚动起来不平稳。教学后建议与反思: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
10、师大版六年级上册6页至7页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2、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3、通过动手实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及教学结论的严谨性。教学重点:1、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2、理解同一个圆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教具准备:1张圆形纸片。学具准备:1把圆规、1把剪刀、几张白纸、一副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探索圆的其他特征。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二
11、、探索新知。1、找一找找圆心。(1)提出问题 师:(出示一张纸片)亮亮用纸剪出了一个圆,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你有办法找出来吗?(2)自主探索。(3)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圆心的。教师重点介绍以下找圆心的办法。 2、折一折认识圆的对称性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1)操作与思考让学生剪几个圆,折一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2)交流与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将圆对折,两边正好完全重合),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沿着任意一条直径对折,两边都能完全重合),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d=2r r=1/2d)3、试一试(课
12、本第7页)发现: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都是旋转一定的角度后与原图形重合,而圆无论旋转多少角度都与原图形重合。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页至第8页“练一练”中的第1、2、3、4、5题。四、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学支了哪些圆的知识?五、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二)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d=2r r=1/2d教学后建议与反思:轴对称图形同步练习一填空。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2圆的对称轴有( )条,
13、半圆形的对称轴有( )条。3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 )。4( )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5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二判断。1通过一个圆的圆心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2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3.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 ( )4.正方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 )三选择。1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等边三角形 正方形 圆 长方形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圆 半圆3要使大小两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应采用第( )种画法。 四作图题。画下面图形的对称
14、轴 五应用题。1. 一只大钟,它的分针长40厘米。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2. 通过一座桥,直径是1.2米的车轮需转500圈,这座桥长多少米?3. 某体育馆有一个圆形的游泳池,池的周长是100.48米,它的直径应是多少米?5 求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6计算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7某种自行车轮胎滚动一周的长度是157厘米,这种自行车轮胎围成的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用铁皮剪成一个圆环,内圆半径4厘米,环宽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7至11页课 型:综合实践。教学目标:1、结合欣赏与绘制
15、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2、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3、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涂一涂、画一画、做一做等操作活动,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教学难点:在设计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学具准备:不同颜色的彩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板书课题:欣赏与设计二、欣赏图案。1、看一看,出示图案,让学生认真观察。2、议一议,师:看到这些图案,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感受到图案的美。师: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3、欣赏奥运五环、奥运标志
16、三、设计图案:1、涂一涂(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中的涂一涂的第1题。(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中的涂一涂的第2题。2、做一做。(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中的涂一涂的第1题。(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中的涂一涂的第2题。四、巩固练习自学课本第10页数学万花筒中的内容,再让学生按照图示的方式试一试。教学后建议与反思: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1至12页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2、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与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
17、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测量计算,研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开展测量实验活动,通过实际测量与计算,研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引出圆周率并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教具准备:长绳、直尺。学具准备:1把剪刀、一张硬纸板、四个大小不同的圆。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建立圆周长的概念。(1)看一看,出示教学情境图。要为直径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的两块圆镜镶边框,边框的长分别是多少厘米?(镜框厚度忽略不计)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圆镜的周长就是绕圆镜一周的长度。(2)指一指,让学
18、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物体,并与同伴说一说这个物体的周长是指哪一部分的长(用手比划)。2、理解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引导学生感受到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有关,直径大的圆的周长大,直径小的圆的周长也小。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圆的周长二、探索新知。1、探索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1)提出问题师:你有办法测量圆镜的周长吗?(2)合作探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想方法测量圆的周长。(3)展示、交流方法1:用滚动的方法用滚动的方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几点:a、要做好标记;b、不能滑动,要滚动;c、要滚动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方法2:用绕线的方法(4)比较发现:体会直径大的圆的周长大一些。2、探索圆的周长与直
19、径成什么关系(1)猜想。 师:正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请猜一猜?(2)实验。 a、测量计算,让学生拿出了课前准备的4个大小不同的圆,分别测量它们的直径和周长,并按要求填写下来。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b、汇报展示。c、观察发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3、介绍圆周率。师: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4、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圆的周长=直径C=d=2r5、练习。两个镜框的边框的长度:3.145=15.7(厘米)3.148=25.12(厘米)三、
20、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2页至第13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至第5题。四、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是怎样得到这些知识?五、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周率: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圆的周长=直径C=d (d=2r)C=2r教学后建议与反思:数学阅读(圆周率的历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4、15页。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读圆周率的发展简史,感受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了解圆周率的研究史上的相关知识及做出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小学 级数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