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级上册数学教案 (全册).doc
《北师大版小学二级上册数学教案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二级上册数学教案 (全册).doc(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科二年级教案(2年第一学期)数学二年级上册备课项目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知识框架1、数一数(乘法的初步认识)2、儿童乐园(乘法的初步认识)3、有几块积木(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4、动物聚会(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的过程,加深学生的数学意识。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3、初步体验用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乘法的初步认识,结合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入乘法算式,使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评价要点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2、初步体会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能正确列出乘法算式,再通过加法得出结果。 教与学第1课时 数一数一、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列出乘法算式。二、教学重点: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三、教学难点: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四、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二)看书自学2页第一幅图。(三)小组交流1、谈话:今天有许多可爱的熊猫跟我们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2、组织小组汇报的方法和所列
3、出的加法算式,注意给予评价。3、谈话:同学们表现真出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许多漂亮的图片4、一共有多少?列出加法算式,5+5+5=15 3+3+3+3+3=15 5、刚才我们数了熊猫和圆片,下面我们来数一数方格。小组交流 ,据学生汇报板书五板书学生反馈,教师板书如: 数一数熊猫图 方格图5+5+5=15(个) 10+10+10=303+3+3+3+3=15(个) 3+3+3+3+3+3+3+3+3+3=30 圆片图 苹果图6+6+6+6=24(个) 3+3+3+3+3=154+4+4+4+4+4=24(个) 六课堂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2课时 儿童乐园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
4、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二、教学重点:1、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2、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能列出乘法算式。三、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能列出乘法算式。四、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谈话:上节课,我们通过数熊猫、圆片、方格、苹果列出了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现在我们就来数一数身边的物体,列出相同加数的算式。说明:像这样的加法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但我们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会感到很麻烦,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简便的运算方法。(二)看书自学4页的图。(三)小组交流1、(出示儿童乐园图)谈话:儿童乐园里可热闹了,谁能说一说,
5、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2、提问:你能根据画面内容提出哪些问题?怎样列式?小组说一说?(四)检查汇报。(五)试一试。1、完成5页的1题,然后小组里交流想法。2、完成5页的2题,然后小组里交流想法。(六)、练一练。完成互动第2至3页的第1.2题,然后小组交流想法,汇报订正。第3课时 有几块积木一、教学目标1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2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二、教学重、难点:能根据具体情景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积木1(出示积木图片)提问:一共有多少块积木?先仔细观察再仔细想一想
6、应该怎样计算?2组织学生汇报3、小组汇报结果。(二)练一练完成练一练1,2,3第一题:看图说出图意,然后列式计算集体订正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游戏:小狗送信把写有算式的每封信按照要求发给学生,要去送到相应的小房子里,评出优秀邮递员。四说说收获。第4课时 动物聚会一、教学目标:1、结合“动物餐厅”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 2、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二、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理解乘法算式在不同情景中所表示的意义。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可爱的饿小动物,这一天,他们举行了一次盛大的 聚会谁能说一说你都看到了
7、什么?(二)小组交流。1、提问:根据画面提出问题,能不能列式计算?2讨论后,列式解答3*3=9(只)(三)汇报反馈。(四)试一试。完成“练一练”1,2题的题目,然后交流订正。(五)课堂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明确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是学习乘法口诀及其应用的基础。教学时对学生的放与收一定要处理到位。学生摆小棒并列出许多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共同点,从而总结出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后面学习两个乘数的意义时理解得比较清楚,才能准确列出乘法算式。在放开之后及时作一个小结,把知识收笼到重点难点上来。放与收都应有个度,开放
8、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放得太开不利于学生的探索,收得太紧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放与收之间,教师应恰当起好主导作用。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使学生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项目第二单元 乘法口诀(一)知识框架1、数一数(乘法的初步认识)2、儿童乐园(乘法的初步认识)3、有几块积木(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4、动物聚会(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2、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2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各数相乘3、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4、
9、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2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各数相乘。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评价要点1、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2、熟记2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各数相乘。3、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能正确列出乘法算式,并能利用口诀算出都数。 教与学第1课时 数松果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各数相乘。2. 会用
10、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学难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二)看书自学2页第一幅图。(三)小组交流1、谈话:今天有许多可爱的熊猫跟我们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2、组织小组汇报的方法和所列出的加法算式,注意给予评价。3谈话:同学们表现真出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许多漂亮的图片4、一共有多少?列出加法算式,5+5+5=15 3+3+3+3+3=15 5、刚才我们数了熊猫和圆片,下面我们来
11、数一数方格。小组交流 ,据学生汇报板书五板书学生反馈,教师板书如: 数一数熊猫图 方格图5+5+5=15(个) 10+10+10=303+3+3+3+3=15(个) 3+3+3+3+3+3+3+3+3+3=30 圆片图 苹果图6+6+6+6=24(个) 3+3+3+3+3=154+4+4+4+4+4=24(个) 六课堂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2课时摘 桃 子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二、教学重点:掌握并灵活应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列出乘法算式。三、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在具体环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
12、义,掌握并灵活应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列出乘法算式。四、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谈话:猴子妈妈准备了三个桃子,分给乐乐毛毛怎么分?于是妈妈想了个办法,谁第一个答对8道题就给谁2个桃子(二)看书自学20页图画。(三)小组交流1、谁能说一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2、提问:你能根据画面内容提出哪些问题?怎样列式?小组说一说?(四)检查汇报。(五)、练一练。完成互动第2至3页的第1.2题,然后小组“练一练”第1题:出示题目指导分析第2题:在括号里填适当的符号第3题:组织学生观察图画说图意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想法,汇报订正。第3课时 做 家 务一、教学目标:1、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
13、法的意义。2、让学生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小名是一年二班的学生,非常热爱劳动,看,今年他正在做家务。1、小名要摆几双筷子?我们一起来帮小名,同学们摆的很好,能不能一边摆一边填上4页的表格?2、组织学生交流订正:摆一双筷子怎样列乘法算式?3、小组汇报结果。摆2双,3双,4双会吗?组织小学生独立列式然后交流汇报根据5的乘法口诀编制2的乘法口诀整理2的乘法口诀怎样记住这些口诀对口令游戏(二)练一
14、练完成练一练1,2,3,4,5题四说说收获。第4课时 需要几个轮子一、教学目标:1、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二、教学重、难点: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小刚要做9个三轮车玩具,一共需要几个轮子?(二)小组交流。小刚要做9个三轮车玩具,一共需要几个轮子?(三)汇报反馈,然后填表。(四)试一试。“练一练”1题:找朋友2题:找规律填数3题:动物运动会数学故事(五)课堂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5课时 可爱的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掌握3的乘法口
15、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并灵活运用口诀三、教学过程:(一)谈话:说谜语,引出本课“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二)小组交流。1连一连:组织学生说图意、连线、小组交流、全班汇报2“比一比”谁先到对岸得红旗3“算一算”每只吃9只害虫,3只吃几只害虫?(三)汇报反馈,然后填写。(四)试一试。“练一练”完成书上1、2、3、4、题。(五)课堂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6课时 小熊请客一、教学目标: 1、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
16、乘法之间的联系。二、教学重、难点:1、经历4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一)谈话: 谈话:小熊家的红果树丰收了,他要做成糖葫芦,一串4个,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小熊怎么也想不出来?谁能帮帮他?板书课题。(二)小组交流。一串需要4个红果,两串需要多少个?3串、4串呢?能列出乘法算式算式并编制出口诀吗?组织学生独立列式、编制口诀、全班汇报教师板书谈论总结熟记口诀方法。(三)汇报反馈,然后填写书本。(四)试一试。1“说一说”2“连一连(五)课堂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7课时 回家路上一、教学目标: 1、复
17、习25的乘法口诀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并体会口诀优越性。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并灵活运用25的乘法口诀。2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条理说明自己的想法三、教学过程:(一)谈话: 谈话:小熊家的红果树丰收了,他要做成糖葫芦,一串4个,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小熊怎么也想不出来?谁能帮帮他?板书课题。(二)小组交流。提问:回家路上都看到了什么?谈话: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板书: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三)汇报反馈,然后填写书本。(四)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1、2、3(五)课堂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
18、收获?(六) 板书设计:回家路上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河里有多少条鱼? 3*4=12(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只)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2*6=12(朵)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3*3=9(只)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明确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除法的意义、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通过经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的优越性,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排列的规律。能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会熟练地运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解决时间问题。数学只有回归生活,才会显示其实用价值,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并运用数学,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本单元从学
19、生的熟悉的情境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实用价值,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到的东西容易忘记,看到的东西便于记忆,操作后获得的知识便于理解。本单元的另一个特点是使学生通过操作、探究、合作交流来学习新知,让学生经历2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全过程。教学方法多样,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始终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试一试、编一编、圈一圈,做游戏等方式获取新知,并结合统计的初步知识让学生对比、探究、交流,很快突破了教学难点,课堂气氛活跃,时有学生的争辩,学生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项目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知识框架1、
20、看一看(一)2、看一看(二)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观察。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能力学情分析1、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2、让学生知道哪是物体的正面,那是物体的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3、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评价要点1、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版小学二级上册数学教案 全册 北师大 小学 二级 上册 数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3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