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级生物上册第5章教学设计.doc
《北师大版七级生物上册第5章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级生物上册第5章教学设计.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揭示柳苗生长之迷,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得出有关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初步结论。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总结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形成科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简史2、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发现简史 教学模式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得出有关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初步结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 入新 课引入新课:一粒种子入土,能萌发长成幼苗,一棵幼嫩的小苗,可长成
2、一株参天大树,一棵果树可结出丰硕的果实。但是你想过吗,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又来源于哪里?这些问题的答案涉及光合作用的奥秘。(板书课题)思 考“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这部分教材内容实际上是概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教材围绕光 合作用概念的要素,简要介绍科学家们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及成果。这些实验之间联系密切,每个实验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又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从而为后继的研究工作提出新的课题。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适合选用自主学习模式。学 习目 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应该: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了解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
3、6-68页相关内容,思考并完成以下练习,10分钟后回答。(1)十七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得出结论:柳苗生长所需的物质并不是由_直接转化的,_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认为绿色植物能够_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3)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_下才能净化空气。(4)1782年瑞士牧师瑟讷比埃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下放出_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_。 (5)1804年瑞士学者索绪尔发现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_。 (6)萨克斯用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不仅能够释放_,而且能够合成_等物
4、质,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利用。(7)1897年,科学家首次把上述生理活动称为_。2、投影部分学生的答案,请其他学生对进行评价补充。自主阅读教材内 容思考尝试填写答 案对投影的答案进行评价补充合作探究活动:讨论分析科学家们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请结合课本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1、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2、当人们普得斯特利实验重复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3、英格豪斯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4、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各是什么?六、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点评小组成员相互讨 论表达和交流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知
5、识点:(在屏幕上展示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海尔蒙特的实验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3、英格豪斯的实验4、萨克斯的实验5、1897年,科学家首次把绿色植物的这个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理清本节知识脉络和体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当堂训练出示课堂检测题完成检测题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一)检测题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海尔蒙特从柳树苗栽培实验中得到启发,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是( )A、氧气 B、水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2、在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黑暗中几个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
6、半见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证实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在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部分变蓝C、见光部分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3、如果将小白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并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内,观察到的现象是A、植物活着,小鼠死亡 B、植物、小鼠都死亡 C、植物、小鼠都活着 D、植物死亡,小鼠活着4、下列哪位学者的结论和海尔蒙特的结论是一致的?A、索绪尔 B、谢尼伯 C、英格豪斯 D、普利斯特利5、哪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 ) A、普利斯特莱 B、海尔蒙特 C、希尔 D、英格豪斯6、右图是科
7、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一个简图,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 )A、氧气 B、水分 C、二氧化碳D、有机物7、严重干旱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这表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或重要原料)是:()A、光 B、水 C、二氧化碳D、适宜温度8、普利斯特莱的实验不能说明(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C、蜡烛的燃烧需要消耗氧气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检测题答案:1、B 2、C 3、B 4、A 5、D 6、A 7、B 8、D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二)主备人: 练丽芳 (平山中学) 修改人:练丽芳 审核人:周志明(飞
8、鹅中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2、能力目标: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3、情感目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实验。2、教学难点: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探索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教学模式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引入新课:学习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内容后,你能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等问题作出解释吗?怎样检验你对问题的解释是
9、否正确呢?下面的实验及其结果会为你提供有的证据。(板书课题)聆 听思 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光合作用产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朗读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活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1、多媒体播放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2、请结合课本和录像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1)实验前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3)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4)脱去绿色的叶片遇碘后有什么变化?(注意:淀粉遇碘液变
10、蓝色) 遮光部分: ;未遮光部分: 。(5)由实验可以得出: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3、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提问的形式进行。4、教师点评。观看录 像思 考小组成员相互讨 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1、演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2、请结合课本和实验现象,完成以下练习: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或卫生香)伸入试管内,发生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现象: ; 说明的问题: 。结论: 3、提问学生,教师点评。观看实验阅读课文,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的
11、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1、多媒体播放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到下面的表格中:用碘液检验叶片绿色部分白色部分银边翠银边天竺葵彩叶草2、小组讨论:(1)为什么银边翠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不呈绿色?(2)分析实验结果,你组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3)你组认为绿叶细胞的 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3、请学习小组代表发言4、教师点评观 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观察结果。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观察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检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 碳1、演
12、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2、请结合课本和实验现象,小组讨论:(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怎样的?(2)分析实验现象并说明光合作用与二氧化碳的关系。 3、提问学生,及时评正。观 察实验现象。小组讨论、交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课堂小 结在屏幕上展示本节知识点回顾这节课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当堂训 练1、投影课堂练习题。讲评练习。2、派发课堂检测题。完成练习、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二)课堂练习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和氧气 D光、叶绿素和水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A水 B二氧化碳 C光
13、D叶绿体3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C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D便于用碘液检验4“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A B C D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氧气6. 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能制造淀粉,说明( )A、缺少了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B、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合成淀粉 C、缺少
14、叶绿体,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D、缺少了光,叶绿素不能合成答案:1B 2C 3C 4B 5A 6 C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二)课堂检测题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通过“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A光 B二氧化碳、氧气、叶绿体 C光、水、氧气 D光、叶绿素、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A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和氧气 D光、叶绿素和水3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应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A不含叶绿体的叶 B全绿色的叶C边缘不含叶绿体的绿叶 D除去叶绿素的叶4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能得到新鲜的氧气,应采取的
15、措施是(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B美化环境,清整垃圾,增加美术作品C每户一个四合院,使空间扩大D多种草坪和花草树木5. 某同学作了如下探究活动: 从上午8时开始, 在同一植株的相同位置上, 每隔5小时摘取一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待摘取了四片(依次为 甲、乙、丙、丁)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颜色最蓝的是( ) A、甲叶 B、乙叶 C、丙叶 D、丁叶 6.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将淀粉煮熟 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D、使淀粉分解 7把金鱼藻放在鱼缸里主要是因为它在水中能( )A吸收水中的氧气B放出二氧化碳C放出氧气D吸收水中
16、的二氧化碳答案:1A 2C 3. C 4D 5C 6C 7C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三)主备人: 练丽芳 (平山中学) 修改人:练丽芳 审核人:周志明(飞鹅中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获得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肉、叶脉及气孔等基本概念。 2、能力目标: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在观察活动中,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思维等方面应得到一定的发展。 3、情感目标:参与制作徒手切片,体验实验活动过程,养成胆大心细、认真仔细的科学品质并强化安全意识(刀片锋利);进一步领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教学重难点1
17、、教学重点: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教学模式本节课主要采“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一系列问题,通过演示、探究、讨论等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为什么有些植物叶片的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面呈浅绿色呢?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从哪里出入叶片?叶绿体又是怎样分布的?引出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思考教师所提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阅读让学生明确学
18、习目的。学生自主探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5-78页相关内容,了解叶片的结构,思考并完成练习:1、 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2、不同植物的叶片内部结构基本相似,都是由 、叶肉和 组成的。3、气孔是植物进行 和 的门户,它的开闭是由_控制的。阅读课本。完成练习。初步了解叶片的结构。制作临时切片探究切片方法,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设问:你认为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较好地观察到叶片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进一步提问:怎样才能将叶片切薄?布置任务:到底怎样切才好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己试试,桌面上准备的器材由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学生切片过程中,教师巡回指
19、导)思考,阐述自己的想法。制作切 片。不直接告诉学生切片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观察叶片结构明确观察目标,观察临时切片1、指导学生用低倍显微镜现察叶片的临时切片,对照课本76页“叶片的结构”图,区分出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识别各个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并思考有关问题: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有由一层细胞组成的表皮,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如何?你能看到气孔吗?构成气孔的细胞是什么颜色的?它们叫什么细胞?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在形状、排列方式和内部绿色颗粒数目等方面有什么不同?想一想叶肉细胞内部的绿色颗粒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版七级 生物 上册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