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 十六年前的回忆复备人:一、 教学内容十六年前的回忆二、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四、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畏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
2、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二、简介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三、初读课
3、文,思考:1、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2、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四、整体感知人物形象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李大钊同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自由读,说说自己的认识。五、学习本课生字词1、自由读准字音。2、注意字形,理解词义。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学习被捕前部分 1、轻声读这一部分,思考: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李大钊遇害是1927年4月28日,距写文章时已有16年了,作者深深地怀念着她的父亲李大钊同志。) 2、讨论:(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
4、么作用?(2) 请再读课文,比较一下,那年春天,父亲的态度与平日有什么不同?父亲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早出晚归与平常不同;整理书籍和文件,烧书和有字的纸片;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3、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劝李大钊离开北京,李大钊是怎么说的?找出这句话,读一读,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什么? (从李大钊对局势有清醒的认识,对坚持斗争有危险性有充分的估计,局势越紧张,他越紧张工作,不肯离开,可以看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高风亮节的负责精神,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大无畏气慨。)二、学习被捕时部分1、这一段写哪一天的事?什么事? 2、在这样的时候,李大钊,“我”和敌人的态度各有什么不同?从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并议一议。
5、3、从这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慨和对敌人的无比蔑视。)4、指导有感情朗读这段课文。读出“我”的惊慌,李大钊的沉着冷静和对敌人的蔑视。读出表现敌人的凶暴的语气。5、小结。这一段讲李大钊被捕的经过,着重描述了李大钊同志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精神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慨。三、学习被捕后部分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分:(1)用“”画出描写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的外貌的句子。(2)用“”画出描写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的神态的句子。2、思考讨论:(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什么样子的?说明了什么?“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平静而慈祥
6、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同志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的无比坚强、沉着。)(3)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安定”不动摇。文中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沉着“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四、巩固练习 1、说说每一部分都讲了哪些
7、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第三课时一、回顾旧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识到了李大钊是个怎样的革命者?(学生说)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最后一部分,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家人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二、学习被害后部分1、轻声读,思考:(1)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2)“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向反动派讨还血债,继承先烈的遗愿革命到底)2、讨论:最后三段与开头有何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三、总结全文1、讨论文章的中心。(通过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法庭上和敌人作斗争
8、的情景,赞扬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2、讨论文章的写法。(1)什么是照应?(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提到了,后面再交代一下,这种写法叫“照应”。有了照应,容易把事情说得更加清楚,使文章前后联系得更加紧密,要注意,前后照应,中间在时间上或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间隔。) (2)讨论课外练习题3,找出相应的照应句。3、课文前后照应,都是为了表现什么?(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四、布置作业1、摘抄好词佳句。2、预习新课。板书设计: 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 局势严重工作紧张 忠于革命十六年前的回忆 不慌不忙 保持严峻 平静慈祥安定沉着 坚
9、贞不屈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附:课堂练习我会近义词含糊( )粗暴( )严峻( )残暴( )我会反义词含糊( )粗暴( )严峻( )残暴( )11、 灯光 主备人:练海英审核人:张伟元 宋芳芳复备人: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组第十一课灯光二、教学目标:1 读读记记战地突出,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4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争中舍身为后继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三、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清课文的表达思想、表达顺序。2. 难
10、点: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事迹之间的联系。四、 教学准备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课件。五、 教学过程(一)揭示导入,整体感知。1. 导语: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实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2. 通读课文,读书评论。纠正错误,认识生字。(二)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1、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2、 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让几个学生在全班说说,然后
11、组织学生评议。(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思考,互相讨论。(1)“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2)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在默默地沉思什么?(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4)课文题目是“灯光”,你觉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发言,积极讨论。)5、有感情
12、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部分内容。6、课堂练习。(四)延伸拓展。写出学习后的感想。五、布置作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六、板书设计。11 灯光赞叹羡慕憧憬怀念附:课堂练习判断下面加点的读音是严否正确。膝头(q)短暂(zn)茂密(mu)沙柳丛(cng)烟卷(jun)歼灭(jin)12、为人民服务主备人:杜晓婷审核人:张伟元 宋芳芳复备人: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组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二、 教学目标1、 读读写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2、 朗读课文。背诵课
13、文。3、 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4、 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三、 教学重难点1、 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2、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弄清部分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四、 教学准备根据教学设计制作的课件;搜集有关张思德及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资料。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1、 导入: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张思德及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资料,把你们搜集到的资料拿出来与大家做个简单的交流。2、 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有关的资料并总结。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 读通课文:确定
14、6位同学逐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订正。要求: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有一定的语气变化。2、 学会字词:可以采用毛遂自荐的方式让学生到讲台带领大家学习。(1) 注意读准字音:受难(nn)送葬(zn)追悼(do)注意“鼎”字共12画,第6画是竖折折(2) 结合正音,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情况。检查词语:固、鸿毛、法西斯、精兵简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哀思、追悼(3) 出示课堂练习,让学生加强对字词的掌握。3、 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中一些读起来较难的语句。4、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演讲是围绕什么来讲的?围绕它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完成练习。(三)逐层研读,深入理解1、 精读第1自然
15、段(1)指名朗读(2)从这一自然段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为密切的一句话,并勾画出重点词语。(第2句与中心联系最密切,讲的是我们党与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就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重点词语有“完全”“彻底”。“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外,再也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达目的决不罢休)(3)出示句子,通过朗读,体会“完全”和“彻底”的含义A、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B、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4)齐读。2、 精读第2自然段(1) 自由朗读课文,划出中心句,并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16、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在具体讲什么样的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2) 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 (固:本来;或:有的人;于:比还。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3) 向学生介绍司马迁的生平。(4) 你还知道哪些人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如:雷锋、孔繁森、李大钊)(5) 指名让学生朗读,体会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四) 布置作业附:课堂练习A、找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受难(nn nn) 一言九鼎(dn dn) 追悼(dio do) 铭记( mn m
17、n)B、解释下面带点的字,并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C、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课文围绕“ ”分别讲了五个方面的意思:(1) (2) (3) (4) (5)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巩固内化1、听写词语,同桌互改,及时订正。2、说说课文的第1、2自然分别讲什么?(二)读议结合,深入理解1、精读第3自然段(1)指名让学生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论述的?怎样来论述?(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通过逻辑严密的一组复句和举例子的方法来加以论述。)(2)课件出示句子: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
18、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A、 每句说的是什么?(第一句,讲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第二句,讲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四句讲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B、 在这4句话中有几组关联词语?请在书上画出来,再读读这段话,用心体会这些关联词语的作用。C、 小结:这段话巧妙运用关联词语,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先说不怕批评,再说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与非得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3) 说说你从这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什么?2精读第4自然
19、段(1) 指名让学生读第4自然段(2) 思考交流: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3) 议一议:为实现这一个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4) 学生分别找出与以上三个方面相对应的内容,并分组读一读。3、 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A、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B、 出示填空,引导试背。(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 ),我们( )。(“ ”)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 )提出来的;他提得好,( )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 ),为( ),我们这
20、个队伍就( )。C、 指名试背。4、 精读第5自然段A、 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为什么人死了要开追悼会?B、 讨论交流。C、 指名让学生朗读。 (三)总结课文,升华中心1、回顾全文,说说这篇演讲稿是怎样把“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一层一层地表达出来的?(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依次讲了五个方面的意思,这五个方面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2、教师总结(四)作业布置,当堂反馈六、板书设计12、为人民服务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正确对待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搞好团结(论证严密 层层深入 摆事实 讲道理)附:课
21、堂练习 A、先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再读一读,体会句子之间的联系。(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B、从课文中摘录一两句给你感受最深或让你最喜欢的话,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13一夜的工作主备人:练海英审核人: 张伟元 宋芳芳复备人: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组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二、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思索、热腾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
22、总理的伟大人格。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从工作辛劳和生活简朴两方面表现周总理崇高品质。2、难点: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感受作者那种强烈的感情。四、教学准备: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还可以让学生读读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二)抓住重点词语,探究课文重点内容和语言表达。1、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哪些句子
23、写出了生活的“简朴”?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突出了周总理的“劳苦”、“简朴”?要求学生先找出句子,再找出词语。找出来之后,让学生说说,用上这些词语好在哪里。2、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相机诱导。(三)、朗读、背诵。1、全文朗读。要注意对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朗读的指导。要安排充分的时间,采用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恰当地处理朗读的重音、停顿、语调和速度。2、片段背诵。先引导学生分清最后两个自然段内容的侧重点,前一自然段重点写作者对自己说的话,后一自然段重点写作者想对全世界说的话,然后帮助学生理清这两段话的表达顺序,最后引导学生提取主导词:对自己:新中国、一夜、劳苦、简朴对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夜、每个夜晚、你们看见过吗?这样指导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然后背诵。(四)指导实践,延伸课外。1、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伟人之初周恩来、共和国风云录。2、 召开关于周前总理的故事会。六、板书设计:13、一夜的工作工作量大审阅认真 工作劳苦一夜的工作 工作时间长陈设简单夜餐简单 生活简朴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1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