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ppt
《当代中国政府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政府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十 章当代中国政府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第 10 章,第一节 财政管理的含义与作用一、财政管理的含义 财政管理是指国家各级财务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法规,遵循经济和财务管理规律,对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过程实施管理的活动。国家财政管理是如何产生的?,第 10 章,(一)财政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能1、广义理解(1)财政管理的主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2)财政管理的职能 制定财政法规、政策;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处置和管理国家资财。,第 10 章,2、狭义理解(1)财政管理的主体 财 政 机 关 税 务 机 关 国 家 金 库(2)财政管理的职能 财政机关:编制、执
2、行预算,制定财政政策、规划,管理财政支出,拟定并执行政府采购;税务机关:拟定税收法律、法规,参与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组织实施 税款征收与管理;国家金库:保管、出纳国家预算收支,参与国家预算的组织和执行。,第 10 章,(二)财政管理的客体与目的1、财政管理的客体 财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即制定国家财政收支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管理和控制收入与支出。,第 10 章,2、财政管理的目的 提高财务资源管理效率;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满足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第 10 章,二、财政管理的作用(一)政府行使职能的物质保证(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资 源 配 置 公 平 分 配 稳 定 经
3、济,第 10 章,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变革一、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权集中在中央;财力集中在中央:收、支权限均属中央事权;财政收支均纳入国家统一预算。,第 10 章,二、1951年:“划分收支,分级管理”财政实行分级管理:中央、大行政区、省三级财政;国家财政支出以隶属关系划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类;国家财政收入分为中央、地方和中央与地方比例截留;中央核定地方财政支出,不足部分由截留补充;地方的上年结余列入本级本年度预算;农业税超收部分50%留给地方。,第 10 章,三、1958年:“以收定支,五年不变”中心:扩大地方权限。收入实行分类分成:地方收入由地方固定收入、企业 分成收入
4、和调剂分成构成;地方财政支出分为正常年度支出和中央专案投款支出,地方国营企业资金由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或银行提供;以1957年预算为基数,原则上五年不变,地方多收多 支,结余留地方。,第 10 章,四、1959年:“总额分成,一年一变”“收支下放,计划包干,地区调剂,总额分成,一年一变”总额分成:地方总额分成比例以地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 确定;一年一变:中央每年核定一次地方财政收支指标、分成比 例和补助数额。,第 10 章,五、1971年:“财政收支包干”“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缴,结余留用,一年一定”扩大地方财政收支范围;中央核定地方收支指标,收入大于支出的,包干上缴中 央财政,指出大于收入
5、的,中央财政包干补助差额;收超支余均由地方支配,短收超支均由地方自求平衡。,第 10 章,六、1976年:“收支挂钩,总额分成”这一阶段的做法基本与19591970年相同,主要区别:扩大地方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权限;保留地方在固定比例下留成的利益,获得财政机动权;改变超收部分分成计算方法。,第 10 章,七、1980年:“划分收支,分级包干”按照经济管理体制规定的隶属关系,划分中央和地 方的财政收支范围;以1979年预算执行数为基础确定地方收支包干基 数,不足部分由中央定额补助解决;中央核定地方上缴比例、调剂收入比例、定额补助 数,在收支范围内,地方自求平衡。,第 10 章,八、1985年:“划
6、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按照利改税改革方案,全部财政收入按税种分为中央 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财政支出划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和中央 财政专项拨款支出;地方固定收入大于支出,定额上缴,地方固定收入小 于支出,将共享收入确定比例留给地方,地方固定收入、共享收入全部留给地方仍不够支出,中央定额补助;地方多收多支,少收少支,自求平衡。,第 10 章,九、1986年:“财政大包干”收入递增包干 总额分成 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 上缴递增包干 定额上缴 定额补助,第 10 章,十、1994年:分税制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的
7、确定 同时,开始实施政府间转移支付:即中央对地方进行财政补助。,第 10 章,第三节 国家预算体制一、国家预算及其作用1、国家预算的概念 国家预算又称财政预算,是政府根据施政方针和社会需要所编制的,经立法机关承认并得到批准的年度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第 10 章,2、国家预算的作用 财力保证 分配财政收入、调控宏观经济 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监督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第 10 章,二、国家预算的体系及其组成1、国家预算的体系 中国实行一级政府建立一级预算的体制,形成五级政府预算体系:中央政府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 乡、民族乡、镇政府,第
8、10 章,2、国家预算的组成各级政府预算的地位由其承担的职能决定。中央政府预算在国家预算中居于主导地位,内容包括:国家重点建设和文教建设 中央行政与国防等国家事务的资金需求 调剂地方预算缺口 支援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开支,第 10 章,地方政府预算的内容:地方经济、文教建设与行政管理资金 支援农业开支 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资金,第 10 章,三、国家预算的编制(一)国家预算的类型1、单式预算:传统预算方式,不能明确反映各项财政收支的 全貌,不利于国家对财政活动的分析、调控。2、复式预算: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归类,分编出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平衡表,能较为全面地反映 国家财政活动,增加透明度
9、,并有利于监督。中国的预算编制采用复式预算:将全部预算收支编成公共预算和建设预算两部分。,第 10 章,(二)国家预算编制的分工与编制要求1、单位预算与部门预算的编制单位预算 单位预算是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单位预算的编制按照全额预算、差额预算、自收自支等管理形式实施。,第 10 章,部门预算部门预算包括部门机关预算、所属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部门预算应按照定员定额标准编制收支计划。,第 10 章,2、地方预算的编制 地方预算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本级总预算的汇总预算。地方预算编制的要求 服从中央统一领导 坚持收支平衡(地方预算不做赤字预算),第 10 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中国 政府 财政 体制 财政管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