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药理学概论-2011.ppt.ppt
《现代药理学概论-2011.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药理学概论-2011.ppt.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药理学概论,河北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黎燕峰,药理学发展史传统药理学研究内容现代药理学研究内容现代药理学研究热点领域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现代药理学研究实验设计,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药理学发展史,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第一个阶段:药物治疗学阶段,-1500 BC,埃及埃伯斯医药籍(Ebers papyrus)-1500BC,印度草医学-我国2700BC,草药方剂治病汉代(206BC220)正式编撰神农本草经 唐朝的新修本草 明末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插图1160帧,药方11000余条,在国际上有七种文字译本流传。,现代
2、药理学研究-概论,第二个阶段:现代药理学的问世,16世纪初,Paracelsus,瑞士医生,认为药物由其有效活性成份发挥作用,应用酊剂提取物(鸦片酊)2.Johann Jakob Wepfer(1620-1695)首次用动物实验研究药物的药理、毒理作用。被誉为“药理学之父”。3.1806年德国药剂师Fredrick Serturner(1783-1841)从罂粟中分离出吗啡。纯化合物的出现使能重复定量给药,从而产生科学药理学。,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法国laude Bernard(1813-1878)证实箭毒(arrow poison,curare)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
3、药物作用机制的最早研究。德国Rudolf Buchheim(1820-1879):药物作用为细胞和药物相互作用所致,“受体”理论前驱。建立第一个药理学实验室,写出第一本药理学教科书,德国第一位药理学教授。Oswald Schmiedeberg(1838-1921)德国药理学家,现代药理学创始人,开始研究药物的作用部位(器官药理学),提出一系列药理学概念:构效关系,药物受体,选择性毒性。,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第三个阶段 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实验药理学阶段系统药理学(整体水平的研究)器官药理学(组织、器官水平的研究)受体学说的提出(蛋白大分子的研究)现代药理学阶段理论上:第二信使概念的提出(生物小
4、分子)实现了受体药理学到分子药理学的飞跃。实验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 分析化学:HPLC;气质;液质;核磁;红外;毛细管电泳 定性-定量 组合化学,机械手-促进构效关系研究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DNA克隆,核酸杂交,PCR,蛋白质的分离纯化、鉴定。促进对药物作用机制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子水平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如药物与受体、药物与酶、药物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药物与细胞因子和药物与基因调控。,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传统药理学的研究内容,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药效学,药动学,药物,机体,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codynamics):研究药物
5、对机体的作用其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ph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阐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提高药物疗效,为医学生在临床上合理用药打下理论基础;-研究药物小分子与机体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为探索生命活动的生理生化规律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如药物受体的研究已得知受体是神经递质及激素发挥调节机能所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研究开发新药及发现药物的新用途;,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新药的筛选(有效化合物)药物安全性评价和毒代动力学研究药代动力学/毒代动力学研究药物临床实验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及作用规律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概
6、论,新药研究与开发,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新药研发过程,药品的基本属性,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非临床安全性实验与评价(动物、离体),临床安全性实验与评价(人体),新药的来源:-对已知的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合成新型结构的化合物-从天然产品中提取-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重组方法制备,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一)新药的筛选,1.创新药物筛选示意图,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总结:新药开发的一般步骤,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临床前药理学研究,为动物实验,其内容如下:1.药效学研究:利用各种实验手段了解新药(未知 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和特点。,2.一般药理学研究:观察新药主要
7、药理作用以外其 他作用。,3.药动学研究,4.毒理学研究,(二).药物安全性评价和毒代动力学研究,急性毒性实验(LD50)长期毒性实验致突变实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和啮齿类动物微核实验。致癌实验生殖毒性实验药物依赖性实验局部用药毒性,包括皮肤毒性和致敏实验、局部刺激实验等。,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目的和意义 药物毒理的实验和研究是预测药物的安全性、疗效以及指导临床用药的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对药物安全性的评价来确定新药能否安全无害地用于临床治疗。新药临床前毒理研究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预测药物的毒性反应,定性研究可反映出药物的毒性反应表现在哪些组织、器官、系统,毒性大小以及可否逆转、预防
8、;定量研究可明确药物与毒性反应的剂量关系,提供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安全范围,剂量与血药浓度关系等资料,为新药的临床应用和设计研究提供依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急性毒性试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是指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受试物后,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LD50(1987年由OECD提出)LD50和最大耐受量的求算,急性毒性试验的新要求:-至少两种哺乳动物-给药途径:包括能使原型药物较完全进入循环的途径(如静脉注射)-初步判断毒性作用靶器官(组织病理学)-以不同剂量出现的毒性指征间的量-效关系为观察主线(确定动物对受试物的最大无反应剂量、最小毒性反应剂量、最大耐受
9、剂量、最小致死剂量等)-对于毒性较大的或需要参考LD50值来估计临床初始剂量的药物,研究者根据药物的具体情况设计给药剂量水平,可采用适当的方法求算LD50值。,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于长期用药的过程中,评价一个药物的安全性,还需要进行药物的长期毒性实验,通过长期应用药物,全面观察药物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作用,如中毒时首先出现的症状,停药后中毒靶器官,靶组织的变化或恢复情况等,对所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药物的毒性及安全剂量。,长期毒性试验,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特殊毒性实验,-致突变实验某些药物由于能影响遗传物质而引起细胞突变。突变是指DNA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而复制功能并未丧
10、失。药物所致突变的结果,可因靶细胞不同而异,体细胞的突变可致癌变,不会遗传秧及后代,胚胎体细胞发生突变则导致畸胎、婴幼儿肿瘤,生殖细胞突变影响后代,显性致死突变发生流产死胎,非致死性突变可致后代出现遗传性疾病或遗传性酶功能缺陷。目前致突变实验方法已有100余种,,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微生物回复突变实验*哺乳类动物培养细胞 染色体畸变实验*啮齿动物微核实验*显性致死实验,我国卫生部颁布新药审批办法致突变实验有:,利用组氨酸缺陷型菌株(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或大肠杆菌)观察药物是否有回复突变的作用,判断其有否致突变的毒性作用。,利用哺乳动物原代或传代培养细胞与药物接触反应适当时间(一般2448小时)
11、观察细胞染色体结构异常或多倍体的出现率,以判断药物的致突变毒性反应。,观察其骨髓新生幼红细胞染色体在药物作用影响下出现变异(微核)的频度,以判断药物是否有致突变的毒性反应。,观察药物对哺乳动物发育中的精子和卵子的影响,有无出现早期死胎及着床前丢失,以判断药物有无显性致死毒性反应。,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致癌实验,实验研究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药物包括其它化学物质所致人类肿瘤已达8085%。对一些具有致癌可能性的药物均需要进行致癌实验。-新药结构与已知致癌物质有关,-代谢产物与致癌物质相似;-在长期毒性实验中发现有细胞毒性作用或组织细胞异常活跃的新药;-致突变实验结果为阳性的新药等,现代药理
12、学研究-概论,生殖毒性:是指化学物质可能作用于生殖细胞的发育、交配、受精、植入、胚胎形成、发育以及分娩哺乳整个生殖生理过程的某些环节,造成生殖功能的损害或缺陷。为了确定药物是否影响生殖生理功能,可进行三个阶段的生殖毒性实验,顺序如下:一般生殖毒性实验致畸胎实验围产期毒性实验,-生殖毒性实验,通过对雌雄动物交配前连续给药及妊娠动物多数器官形成前给药,观察药物对受胎能力及生殖系统有无损害。,在动物受精后给药,以检查胚胎器官在形成期中,药物有无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在妊娠的第17天给药,持续至产后整个泌乳期,观察药物对母体、胎仔的存活、生长、发育的影响。,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毒代动力学(toxico
13、kinetics),指在高剂量或毒性剂量下对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意义:-从体内药物浓度(血药浓度、组织药物浓度)水平上说明药效和毒性的相关性;-获得药物的中毒血药浓度,结合PK参数可得出有效浓度/中毒浓度的安全范围;-发现靶组织中药物浓度,判断毒性作用的持续时间和可逆性;-发现毒性代谢产物;,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毒代动力学毒代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药物安全性评价和 毒代动力学研究,毒代动力学研究,研究一般包括在毒性研究中的单剂量研究、多剂量研究、组织分布研究、遗传毒性研究等,这是一门新兴的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结合的学科,在国内目前基本属于空白。其作为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实验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14、可以提供毒代动力学参数。,与药代动力学(在治疗量下)的区别是在毒性实验条件下研究体内药物浓度的经历的过程和代谢变化规律。可通过不同毒性实验中的毒代动力学研究,与不同的毒性研究结果共同为药物的安全性提供评价标准。,实验目的在于评价药物用多大剂量、多长时间是安全的,确定药物的主要毒性反应、毒性靶器官、毒性危害程度、可逆程度及对遗传的影响等,从而为临床确定剂量、疗程、用药注意事项、可能的毒副作用和对策提供依据,指导临床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期临床实验*期临床实验*期临床实验*期临床实验,新药临床药理学研究,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
15、给药方案提供依据。主要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并提出新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在10-30例志愿者进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在较小规模的病例上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研究,一般不超过100例;,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在初步确定新药有较好疗效以后,用相当数量的同种病例,与现有的标准药物进行大规模的对比研究,全面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一般实验在300例以上,有的药物要超过1000例;,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也称为销售后的临床监视期,主要调查有无副作用及其发生率的高低。,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惨痛的历史教训,1922-34 欧美 氨基比林 退热
16、粒细胞缺乏,死亡2000人1935-37 美国 二硝基酚 减肥 白内障,骨髓抑制,死亡117人1937-38 美国 磺胺酰剂 消炎 尿毒症,肾功衰竭,死亡107人1939-48 英国 甘 汞 泻剂 肢端疼痛,死亡585 人1939-50 美国 黄 体 酮 保胎 男性化,600 余人1953-欧美 非那西丁 解热镇痛 肾功衰竭,2000余人1954-56 法国 有 机 锡 抗感染 神经痛,视力障碍,死亡100 多人1959-62 美国 三苯乙醇 降胆固醇白内障阳萎,脱发1000余人1959-62 欧日 反 应 停 镇静 畸胎,12000 多人1960-66 澳英 异 丙 肾 哮喘 心律紊乱,死亡
17、3500多人1965-72 日 氯碘喹啉 肠道感染 SMON症,10000 多人1966-72 美国 乙烯雌酚 先兆流产 阴道腺癌,300 余人1999 美国 基因治疗(鸟氨酸转氨甲酰酶)死亡 1人,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美国、欧盟近年来已上市药物的撤市情况,从1997年到2007年初的10年间,基于安全性的原因,美国从市场撤下了20多个产品。-COX2选择性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因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罗非昔布(Rofecoxib)伐地昔布(Valdecoxib)2004-2005年撤市;-抗组胺药特非那定(terfenadine)息斯敏,肝脏疾病的患者使用时,可以引起致命性的
18、心律失常,于1998-1999年撤市;,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胃肠动力药西沙必利(Cisapride)以及2007年初刚刚撤市的马来酸替加色罗等;-盐酸氢吗啡酮缓释片当与含酒精饮品同服时,会破坏其缓释机制,造成血药浓度异常升高,导致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的不良反应发生,2005年撤市。-1997年上市的降脂药Baycol(cerivastatin)因与罕见的横纹肌溶解有关,于 2001年撤出美国市场。,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病理室相关仪器设备,切片机、展片仪,包埋机,病理工作站,脱水机,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全自动生化测定仪,动物专用血细胞计数仪,血液生化检测室相关仪器设备
19、,半自动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血凝分析仪,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高效液相色谱仪,生理记录仪大鼠鼠尾血压测定仪,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供试品或对照品接收管理制度 供试品或对照品登记管理制度 供试品或对照品编号管理制度 供试品或对照品标识管理制度 供试品或对照品保存管理制度 供试品或对照品发放管理制度 供试品或对照品均匀性或稳定性 的确定管理制度 供试品或对照品销毁管理制度,药品存放设施,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药品非临床资料归档管理制度药品非临床资料建档管理制度资料档案室管理制度资料档案保存管理制度资料档案存档管理制度资料档案供阅管理制度资料档案移交管理制度资料档案销毁管理制度,资料保管设施,
20、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平台负责人职责 平台副主任职责 平台秘书职责 质量保证部门主任职责 质量保证部门人员职责 专题负责人职责 实验操作人员职责 实验辅助人员职责 实验室安全员职责 动物饲养管理负责人职责 动物饲养管理人员职责 供试品保管负责人职责 资料档案负责人职责,工作人员档案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体检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档案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资格认定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的签名、简化签名登记及变更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研究项目登记管理制度 研究项目管理制度 实验室开放使用管理制度
21、实验室会议管理制度 实验室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客座研究人员与开放课题管理制度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喂饲、喂水与更换垫料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饲料进入动物室包装、灭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人员进出动物室消毒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笼具进出动物室消毒、灭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空气进入动物室灭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空调、通风、灭菌设备的维护的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垫料进出动物室消毒、灭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工作鞋进出动物室消毒、灭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工作服进出动物室消毒、灭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废弃物进出动物室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动物用饲料的质理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动物室的清扫与卫生
22、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动物室的记录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动物进出动物室包装、消毒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动物室人流、物流的标准操作规程,药代动力学也称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学科,确定药代动力学参数,使新药在临床应用既安全又有效,为制定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参考。通过对药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量变特征的研究,发现药物在体内的运转规律、药物疗效和毒性与药物浓度关系及药物体内积蓄部位和积蓄程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三)药代动力学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通过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探讨新药制剂的吸收规律,提高普通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指导缓释或控释制剂的研究及新制剂的设计和改造
23、;通过对某一结构化合物的代谢研究,探讨结构与活性、结构与代谢消除率的关系,指导老药的结构改造和新药的结构设计。,现代药理学研究-概论,*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对药物作用规律的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也已为各个生命学科所用。,(四)药物作用机制及作用规律研究,不仅在于探讨药物为什么会起作用、如何起作用,还在于通过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而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生命奥秘。,包括构效关系、时效关系、昼夜节律、时间药理学、能量代谢药理学、手性药理学、药物代谢酶类多态性等研究,其内容涉及了细胞内信号转导、生物大分子功能、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凋亡等,因而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包含了各个生命学科的研究内容,并成为现代药理学
24、研究热点领域。,现代药理学发展成就,药理学研究内容已从原来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扩大到药物代谢与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药物构效关系和药物依赖性的研究;药理学研究方法已从原来的系统、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药理学分支学科已从原来的系统药理学、器官药理学扩大到临床药理学、遗传药理学、老年药理学、围产期药理学、时间药理学、行为药理学、社会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神经药理学、生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内分泌药理学、生殖药理学、免疫药理学、肿瘤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生命科学的进展带动现代药理学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一些热点和焦点,揭示机体与药物相互关系中更深和更广的层面,为药理学发展
25、带来新的目标和动力。其研究热点领域包括:(一)受体的三维结构、受体及其亚型的克隆和结构研究等受体药理学研究;(二)高选择性受体及其亚型的配体研究等手性药理学研究;(三)信号分子(大分子和小分子)、信号接收系统、细胞内信号转导等生物信息系统的研究。(四)基因工程药物和蛋白工程药物研究等,如重组链激酶、人胰岛素、人生长素、干扰素及白介素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热点领域,现代药理学研究热点领域,(一)生物信息系统的研究信号分子-信号分子种类物理信号 有生物电(神经冲动、心肌动作电位等)、机械力(肌肉收缩等)、渗透压、酸碱度等。小分子化学信号 a.神经递质,如氨基酸、腺苷等;b.免疫和炎症介质,如前列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药理学 概论 2011.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9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