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案例.ppt
《社区商业案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商业案例.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区商业研讨报告,主要内容,一、社区商业开发运营对比二、社区商业在城市商业中的定位三、社区商业的建筑规划设计四、社区商业的配套规划,珠海仁恒星园商业街,五、社区商业的业态与招商六、社区商业的销售模式七、大型社区商业案例研究八、关于社区商业开发经营的研究文稿,一、社区商业开发运营转换,现在社区商业开发量越来越大,是商业地产开发其中特性之一。但是其开发模式目前还是比较粗放,主要体现在三点上:1、粗放式规划在项目整体规划设计中优先考虑住宅,导致商铺不规则现象严重,逢街划铺,铺位大小不一。2、粗放式营销发展商往往将商铺一起委托给住宅代理公司,实质上中介公司已进入住宅、商铺、写字楼的专业细分时代,结果导
2、致项目没有定位和招商就直接销售,投资者自行招租,经营混乱,并对社区形象、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3、粗放式定价缺乏明确的社区商铺价值评估体系,往往被动地粗略参照市场价,忽视项目自身商铺的特征,售价往往比较中庸。,社区商业开发运营对比,随着城市商业中心的不断成熟,商业地产已经进入一个社区商业的时代,大规模的城郊社区开发,以及城市中心区的旧城改造,带来了大量的社区商业,社区商业的开发必须充分了解社区商业的消费特征、定位特征、招商特征、销售特征、经营特征,从而使得社区商业的开发进入专业化、精细化的运营。如图(珠海仁恒星园商业街),二、社区商业在城市商业中的定位,城市大开发出现了社区城郊化的
3、走势,大规模、大组团的现代社区应运而生。随着现代社区组团的崛起,零售市场已经由城市中心分流至大型社区。现代社区高素质居民具有较强的消费力,新的商业需求,使得过去处于无规划、无规模、无规范的“三无”状态的旧社区商业,面临重大变革。社区商业逐步走出脏乱差的状态,由混乱到统一,由无序经营到整体规划,由小杂货店到品牌超市百货连锁,由单一服务到休闲、娱乐、购物综合服务,而引发这一变化的始作俑者便是大零售商家。社区商业急需大型商家的参与、整合,提升社区商业的档次,提供更周到、更健康、更全面的综合服务。一个普遍的规律是:当社区商业改变零散分布而集购物、休闲、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身时,社区商业便显露出可观的赢利
4、前景,孕育无限商机。,社区商业在城市商业中的定位,1、零售巨头抢占社区“根据地”。零售巨头在商业中心区打响地盘争夺战的同时,社区商业也成为白热化的商战焦点,并成为新的根据地。超市、百货迫不及待抢占社区市场,首先是利润动因,利润无疑是社区商业发展最直接的助推,社区组团规模大,人口多,收入高,消费力强劲,且社区居民追求便捷的购物需求,决定了社区消费的稳定和可观的商业利润;其次是竞争动因,零售业竞争近乎残酷,商业已进入规模连锁竞争时期,社区作为零售的终端市场,谁拥有了社区,谁就拥有了零售市场的“根据地”;其三是成本动因,城市中心商业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而中心商业正逐步被社区商业分流,新兴的社区组团商
5、业运营成本相对较低,极大地降低了经营风险和压力。正是这些“供”与“需”的碰撞,产生了以大型商业为主导的新型社区商业中心。,社区商业在城市商业中的定位,2、社区商业目前已占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社区商业经营,是以社区居民就近消费为特征的。由于社区居民消费人口集中、消费力强劲,社区商业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开发商、连锁零售商的重视,“一个人每花掉3元钱,一元就献给了社区商业”,社区商业目前已占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目前,在商业发达城市如北京、深圳等,社区消费大约占整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这个数据还在增长。按发达国家经验,社区商业所占消费零售总额比例一般在4
6、0左右,由此可见,深圳社区商业尽管已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依然有着成长空间。,社区商业在城市商业中的定位,3、城市社区商业布局合理化,商业中心与社区商业分工。城市零售业态在空间上的布局一改往昔城市商业中心的状态,而出现“边缘崛起”。目前,在城市商业领域,出现了“集聚扩散”的发展趋势。即:品牌商品向城市商业中心集聚,以此来展示品牌效应和商业利润。日用商品向社区扩散,以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表现为区域性零售分中心与市中心并存、品牌商品经营在城市或区域性商业中心、便利品经营在邻近居民集中居住区布点的迹象。,社区商业在城市商业中的定位,4、城市社区零售商业业态多样化,充分满足社区消费需求。社区商业
7、中心普遍位于小区的中心位置,社区消费需要的服务业态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购物店(如超市、便利店、家庭百货店、专业店)、生活配套设施(如银行、洗衣店、美容美发店、维修店、书店、电信和邮政点),以及休闲娱乐设施(如餐馆、咖啡厅、酒吧、健身房),它们共同构成社区商业的内容。既能满足传统的衣、食、住、行需要,又能适应新型的消费需求。,三、社区商业的建筑规划设计,(一)社区商业的规模规划社区商业地产的开发必须遵从社区商业的规律,必须量化规模规划。当前社区商业开发有失度的苗头,追求商业面积最大化的问题比较严重。一些社区项目商业规模偏大,导致社区商业招商难甚至长期空置。由于社区商铺价值高于住宅价格多倍,开发商为了
8、追求利润最大化,尽可能地划分街铺销售,如深圳宝安中心区就出现了社区开发逢街必划铺的现象,有的甚至临着小区地下停车出入口、车行道也规划街铺,这种做法使得社区商铺开发过量,也大大降低了商铺的价值。,社区商业的规模规划,规划依据:根根据商务局的社区商业评价规范之二(新建社区)的总体要求的第一条“大型社区人均商业用地面积不小于0.9平方米,中型社区人均商业用地面积不小于0.7平方米”,社区商业要以社区实际消费需求量来适度规划,超过了这个度,就会使社区商业价值降低。,(二)社区型商业的三种开发模式,模式一:社区型商业中心典型建筑构成:集中式商场商业街模式业态组合:超市商业街 社区型百货商业街 超市百货商
9、业街典型案例:深圳福田中港城、珠海仁恒星园等,代表案例,中港城外景,中港城一楼内铺,梅林家乐福,仁恒星园,典型社区商业中心的业态构成说明,社区型商业的三种开发模式,模式二:社区次主力店组合型典型建筑特征:小型集中式商业+商业街业态组合:小超市+次主力店(餐饮、健身、美容、图书、电器)+街区深圳政府大型住宅区彩田村配套商业中心。以民润市场小超市,配合有健身、美容等商业形态。深圳南山80万平米星海名城社区,引进两家小型超市作为次主力店,分布在不同的街区等。,社区型商业的三种开发模式,模式三、纯商业街模式典型建筑特征:单层或者双层的商业街。可能是住宅的裙楼,也可 能是独立建筑。业态组合:种类型的社区
10、商业独立经营,餐饮类、休闲类、服务类、服装饰品类、维修类、便利店等,没有主力店引入。案例:深圳福田建设新家园商业街,珠海仁恒星园商业街等,珠海仁恒星园商业街,(三)社区商业的多种布局模式,通常有以下几种布局:1、社区多组团,商业街多组团布局模式。2、社区大围合,商业街大围合布局模式。3:社区组团与商业组团分别集中布局模式,(四)社区商业主力店、次主力店、街铺的面积规划。,1、超市百货主力店面积 一般标准超市规模达到6000-10000平方米,单层面积一般在3000平米以上,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超市要求单层面积较高,沃尔玛要求单层面积达一万平米。2、次主力店面积 次主力店包括品牌连锁餐饮、健身中
11、心、美容中心等,如一般连锁快餐肯德基、麦当劳的面积要求在300-500平米之间。,3、街铺面积街铺通常情况下以经营社区便利为主,其是快餐店、美容美发店经营面积较大,一般在100平米左右,而面包坊、冲晒店、药店经营面积较小。,社区商业主力店、次主力店、街铺的面积规划,说明:在社区商业规划中,有些开发商为了追求商铺销售面积最大化,尽可能把社区商铺进深做深、面积做大,动辄单铺面积就超过一百平方米以上,殊不知大面积的铺位不太适合社区商业经营,除了餐饮、美容等业态外,更多的社区便利店只需要四五十平方米。有些社区商业中心的街铺每年租金递增率十分有限,其主要原因就是铺位面积大,商户经营成本高,导致单位租金难
12、以成长。最佳比例:进深控制在10米左右,面宽一般在3.5米-4米,单铺面积一般在40-50平米。,(五)社区商业如何规划好商业与住宅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社区规划设计重住宅轻商场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商场空间难用。发展商与规划设计单位在设计方面为保证住宅的户型、朝向等,对裙楼商场的空间破坏性较大。主要体现在:1、住宅核心筒的摆放位置不当,导致商场整体开放式格局被割裂,有的不得不结合核心筒设计“回”字型动线。2、住宅因为柱网比较密集、不规则,使得商场空间十分难用。3、住宅的消防梯、电梯设置不当,造成商业死角的存在。4、在商场的外部,比如住宅大堂的布置破坏了外部商业街的连续性,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和小区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 商业 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8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