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基础的几个问题(1).ppt
《管桩基础的几个问题(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桩基础的几个问题(1).ppt(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关管桩基础的几个问题,王 离(教授级高工)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3月 广州),国家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管桩的产品质量标准,全国的管桩厂都应按这个标准生产预应力管桩,也按这个标准来检测预应力管桩的产品质量,它不是管桩基础的技术标准。这个标准共有三个版本:GB 13476 92,于1992年颁布;GB 13476 1999,于1999年颁布;GB 13476 2009,于2009年颁布,2010年3月1日实施,是最新的版本。但是到目前为止广东很多地方还没有很好地执行这个技术标准。,关于管桩基础设计和施工的技术标准: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本专门的管桩基础技 术规范;国家标准建筑地基
2、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有部分预制桩的内容;各省(市)地方标准管桩基础技术规程,其中浙江、福建、辽宁、云南、黑龙江、湖北、吉林、广西、山东、广东等省(市)都陆续出 台了有关规程。,广东省标准DBJ/T15229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是我国最早颁布的有关管桩基础设计和施工的综合性技术标准。但2008年进行了修订,变成广东省标准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另外又编制了一本广东省标准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送审稿)。,一、设计施工者要基本了解清楚的几个问题:,1-1、管桩基础的主要施工方法。
3、施工方法不同,桩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也是不同的。1-2、常用管桩规格、型号及其应用承载力。要大致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概念设计中有个准星。1-3、不宜应用或慎用管桩的地质条件。不要在不宜应用管桩的地质条件下硬用管桩。1-4、管桩穿透岩土层的能力。设计时要有个底,所以要掌握岩土勘察知识。1-5、管桩设计计算或验算的内容。哪些一定要计算或验算,哪些可以不验算,心中也 要有个谱。,1-1、管桩基础的主要施工方法,(1)锤击法:柴油锤、液压锤(2)静压法:抱压式液压压桩机 顶压式液压压桩机 抱压顶压联合式液压压桩机 抱压振动液压压桩机(3)引孔打(压)法(4)钻孔植桩法(5)中掘法(直径600),锤击沉桩,
4、静力压桩,长 螺 旋 钻 机,螺 旋 钻,大直径管桩新颖沉桩法也叫中掘法新研制的施工机械:随钻跟管钻机(中钻法),1-2、常用管桩规格、型号及其应用承载力,管桩分PC桩和PHC桩,广东几乎全是PHC桩。管桩按外径分为300mm、400mm、500mm、600mm和700mm、800mm、1000mm、1200mm、1300mm、1400mm等规格,建筑中的常用管桩规格为300mm、400mm、500mm和600mm。300mm管桩今后要逐步淘汰。管桩按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值分为A型、AB型、B型和C型,其有效预压应力值分别为4MPa、6MPa、8MPa和10MPa。重要工程都要选用AB型或B型桩
5、;静压用桩广东大部分选用厚壁的AB型桩。今后A型桩逐步少用。,常用管桩承载力一览表,管桩应发挥其高承载力的特性,不宜用作地基处理中的柔性桩,尤其是以强风化岩作持力层的管桩,更不能这样做。某大型输水管基础,设计成复合地基的形式:在以强风化砂岩为持力层的400管桩顶部,做一层3040cm的褥垫层,在垫层上浇筑混凝土底板,在底板上搁400的输水管。结果管桩刺破褥垫层,输水管立即有10-20cm的下沉。处理方法:灌浆加固褥垫层。以后同样的工程,取消砂垫层,将混凝土底板直接与管桩顶联结起来,做成刚性承台。,1-3、不宜应用或慎用管桩的地质条件,锤击法:(1)持力层以上的覆盖层中含有较多且难以 清除又严重
6、影响打桩的孤石、风化球或 其它障碍物;(2)持力层以上含有不适宜作桩端持力层且 不易贯穿的硬夹层;,(3)基岩面上没有合适持力层的岩溶地层;(4)非岩溶地区基岩以上为淤泥等松软土 层,其下直接为中风化、微风化岩层,或中风化岩面上只有较薄的强风化层;这种地质条件俗称“上软下硬、软硬 突变”。,(5)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且埋藏较浅 的风化岩;(6)地下水或地基土对管桩的混凝土、钢 筋及钢零部件有强腐蚀作用的岩土层。简单地说,有孤石、障碍物的地层;有硬夹层;石灰岩地层;“上软下硬、软 硬突变”的地层;遇水软化的持力层和强 腐蚀岩土层,不宜或慎用管桩。,静压法:除了与锤击法六条相同外,还有两条也要注
7、意:现场地表土层松软且地面承载力特征值 100kPa又未经处理的场地;桩端持力层为中密密实砂土层且其覆 盖层几乎全是稍密中密砂土层;静压桩在石灰岩岩面起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压下去,虽然桩端嵌固深度不大,但桩身可以做到基本不破烂,若用锤击法施工,桩的破损率可达到60%以上。,广东省标准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送审稿)在岩土工程勘察这一章中专门对表土层勘察要求提出了一点要求:静压桩施工对表土层承载力有较高要求,勘察时应采用轻便动力触探、取土样、标准贯入试验等手段准确查明表层3m土层的承载能力。在该条的条文说明中指出:勘察时应准确查明表层3m土层的承载力,是指我省常见的表土层,对于深厚、松软的素
8、填土层则应另当别论。5.2节内对压桩机的接地压强作了限制:压桩机长船型履靴的接地压强不宜大于100kPa;短船型履靴的接地压强不宜大于120kPa。,关于遇水软化的问题,强风化泥岩以及含泥量较多的强风化、全风化花岗岩层做持力层的管桩基础,收锤或终压时发现不了什么问题,甚至做静载荷试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也能达到设计要求,但过了二三十天,若这根桩再做静载荷试验,发现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降低,桩的沉降量加大;若对这些原先“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桩”进行复压(复打),又可以下去,有的可下去几十厘米,有的甚至可再下去14m。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也有这种软化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桩尖附近有水,强风化泥岩遇水就软化,
9、含泥较多的强风化花岗岩体遇水发生崩解,于是桩端土承载力大大降低。水的来源有两种:主要是外界流入的水,还有是超孔隙水压力作用下慢慢渗流出来的孔隙水。针对外界流入的水产生了一个管桩内腔底部灌注封底混凝土的做法,堵住桩尖不密封而引起漏水的毛病。减少孔隙水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沉桩率。,但这个封底的办法也不是万能的,有些管桩虽灌了封底混凝土,但桩尖土还是软化,有些实心方桩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的强风化泥岩和强风化花岗岩层都会发生易软化的现象,有的地区虽然也以强风化泥岩作持力层,但没有发生持力层软化的问题,因此要多积累地区经验。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也有软化的问题,只不过软化的程度较少,下沉量
10、一般不超过20cm。,1-4、管桩穿透岩土层的能力,打桩锤击力属冲击动力,预应力管桩较耐打,在强力冲击下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大量工程实践表明,使用D45以上重型柴油锤可使其穿透56m厚的密实砂层或河卵石层,桩尖进入N50的强风化岩层12m或密实卵石层12m。压桩力则属静力,造成桩的穿透能力相对较小,但也并非仅能穿透软弱土层,实践证明压桩力4000kN的静压桩也可穿透23m厚的密实砂层,桩尖到达N50的强风化岩表面。从总体上看,当地质条件大致相同时,静压桩的桩长通常要比锤击桩短12m,有时甚至短34m。,根据广东应用管桩的长期经验,岩土工程勘察中较重视标准贯入试验。标贯试验好似模拟打桩,其测试成
11、果较适合锤击式预应力管桩的应用。标贯试验锤重为63.5kg(150P),落距76cm(30吋),前15cm入土的锤击数不算,然后测出下面入土30cm深度的锤击数,这就是实测的标贯击数(N),如果实测值乘上触探杆长度校正系数,就是修正后的标贯值(N)。,修正后的标准贯入击数 N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N=N式中 N修正后的标准贯入击数;N实测标准贯入击数;触探杆长度校正系数,可按下表采用。,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若用标准贯入击数来划分岩土类别时,采用的是实测标准贯入击数N,如N50为强风化岩;50N30为全风化岩;N30为残积土,与我们打桩压桩时所指的强风化岩容易混淆。锤击管桩桩端
12、的强风化持力层是指N5060的强风化岩层,而且桩端可进入这种强风化岩层12m,但不能打入中风化岩层;静压管桩最多可压至N50的强风化岩层的表面。这是每个设计和施工人员首先要明确的基本概念!,采用实测的标贯值来预估锤击管桩的入土深度,误差是很大的,原因是:按岩土规范规定:N 50 就是强风化岩层。但是,若桩长为21m时,则修正系数0.7,N35;若桩长为30m时,则修正系数0.61,N30;若桩长为39m时,则修正系数0.52,N25;而大吨位的柴油锤可以将管桩打入N5060的强风化岩层12米,显然与当N50 时的强风化岩层存在着较大的层面差距,桩愈深,差距越大,也就是说预估的桩长误差更大。,总
13、之,我们可以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规定,岩(土)名称和状态可按现场实测的标准贯入击数来划分。但根据我们的经验,估算打桩深度时则应采用修正后的标准贯入击数N。锤击式管桩可打入N50的强风化岩层12m,静压管桩可压入N4050的强风化岩层。因此,用修正后的标贯击数可较正确地确定管桩的桩端持力层及预估沉桩的深度。,广州市某大工程所用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由十个勘测单位负责来完成,其中,九个单位只提供实测的标贯击数的测试成果,只有一个著名建筑设计院的勘察队伍还提供修正后的标贯值。施工单位根据实测的标贯击数来预估桩长,其结果全部偏短,实际施工时用桩量比预估用桩量增加了许多。而根据修正后
14、的标贯击数来预估桩长,实际施工时的用桩量与预估用桩量基本一致。所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管桩生产厂的技术人员在预估桩长时一定要采用修正后的标贯值。,1-5、管桩设计计算或验算的内容。,管桩基础设计应根据承载能力和变形控制的要求进行下列计算或验算:(1)根据桩基的使用功能和受力特性进行桩基 的竖向(抗压或抗拔)承载力计算和水平 承载力计算;(2)桩身强度验算;(3)计算承台内力并验算其承载力,确定承台 高度和配筋;(4)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做 下卧层承载力验算;,(5)对于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4倍桩径的群 桩基础,可视做一假想实体深基础进行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验算和沉降计算;(6)
15、当建筑物对桩基的沉降或水平位移要求 严格时,尚应作沉降或水平变位验算;(7)当使用条件要求限制混凝土裂缝时,尚 应作抗裂或裂缝宽度验算。当然,首先要计算上部结构传至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包括竖向力、水平力和弯矩等。,二、关于静压管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管桩基础设计计算内容较多,但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是静压管桩基础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静压管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确定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通过试验桩确定单桩承载力;通过半经验公式计算确定单桩承载力;通过静压桩机的复压来检验或确定单桩 承载力。,2-1、通过试验桩确定单桩承载力,当管桩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且地质条件较复杂时,或当地使用
16、管桩的历史较短、设计经验不足时,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在设计阶段通过静载试验桩确定。选择静载试验桩的位置应考虑工程地质条件的代表性和基础部位的重要性,静载试验桩数不得少于3根。桩的竖向静载荷试验方法应按有关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标准执行。静载试验一般可得到单桩的极限抗压承载力,再除以安全系数后就可得到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2-2、通过半经验公式计算确定单桩承载力,当根据地基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等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时,几乎全部的国家、行业地基规范,以及除广东以外各地方的管桩规程,均按下列公式计算:Ra=Upqsia li+qpa Ap 式中:Up管桩桩身外周长;
17、qsia管桩第i层土(岩)的侧摩阻力特征值;li 管桩穿越第i层土(岩)的厚度;qpa管桩的端阻力特征值;Ap桩尖水平投影面积;当为开口型桩尖时,仍 按封口型桩尖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实,前一项是各层土的桩周摩擦力总和,后一项是总的桩端支承力。,广东的静压管桩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Ra=Upqsia li+p qpa Ap 式中 Up静压桩桩身外周长;qsia静压桩第i层土(岩)的侧摩阻力特征值;li静压桩穿越第i层土(岩)的厚度;qpa静压桩的端阻力特征值;Ap桩尖水平投影面积;当为开口型桩尖时,仍 按封口型桩尖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p静压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当入土桩长L16m时取1.0;当9mL
18、16m时取1.101.30;当L9m时宜通过试压桩试验确定。,2-3、对于纯摩擦型静压管桩(一般桩长25m),其 承载力确定的方法更简单:试压加复压。,在一些覆盖层为软土、下部冲沉积黏性土或残积土、全风化岩层较厚的地质条件下,若用二倍的承载力特征值施压,桩长可达3050m,此时,若搞一些不同长度的试桩,再过24小时后用2Ra的压力复压,从而可确定合理的桩长。这是静压法施工的特色,利用软土的固结能力,有时往往用很小的压桩力可获得较大的承载力。软土的固结能力,是很难计算确定的,目前往往是用现场试验来加以确定的。另外,如何利用其较强的固结能力,也是很有学问的。,现场试验的方法是:因为锤击时是无法知道
19、锤击力的,锤击桩只可采用高应变动测仪配合测试,但要通过24h间歇后进行复打。复打时测得的承载力可作为桩的极限力。静压桩则方便得多,因为可以用压力表上的压力值读数可换算成压桩力。将桩压入一定深度,记下当时的压桩力,然后停压休息24h再进行复压,此时复压的压力值,一般可以作为此桩的极限承载力,即2倍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这个取值是留有安全余地的,因为在深厚软粘土层中,随着时间的增长,固结力还会有一定的增长,我们是按施压24h后的固结力来确定桩的承载力。,大概五六年前,中山有一个工地,设计采用500-125AB级管桩,Ra=2500kN,N=50的强风化岩层深埋约40m。40m以上的覆盖层,整体上属于
20、软弱土层,下面是可塑粘土层及3-5m全风化岩层。先用2Ra即5000kN作为最大压桩力进行施压,最终沉桩长40m。第一次试验:配桩35m,压到桩顶至地面,此时,记下终压力为2000kN,24h后进行复压,发现5000kN的压桩力也压不动。此时,土的时效系数高达2.5倍。第二次试验:配桩33m,压到地面,压桩力为1500kN,24h后复压,终压力也大过5000kN。此时时效系数高达3.3倍以上。最后决定:配桩33m,送桩2m,以桩长作为终压控制标准,记下的终压力值只作为参考。,三、关于静压桩的机理和设计施工总思路,3-1、静压桩的机理 静压法施工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施压机构以压桩机自重和桩架上的配
21、 重作反力将预制方桩或预应力管桩压入土(岩)层中的一种沉桩工艺,静压桩的桩端持力层可选择在硬塑坚硬粘土层;中密密实的砂土层、河卵石层;全风化岩层或强风化岩层中,其上覆土层一般来说较软弱。,静压桩在静压力的作用下沉入地基土中时,桩侧表面与桩周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阻力,这种滑动摩阻力很小,而且在同一土层中,基本保持不变,不随桩身入土深度的增长而累计增大,而是随桩端处的土体软硬程度即桩端处土体的抗冲剪阻力的大小而波动,所以静压桩的压桩力主要来自桩尖向下穿透土层时直接冲剪桩端土体的阻力,压桩贯入阻力曲线反映的主要是桩尖阻力的变化规律。,1999年广州某静压方桩工地,遇到一条宽度不大的地质破碎带,静
22、压桩的入土深度达到80m左右,桩穿越的土层都是破碎软化的风化土。当桩入土深度为10m时,压桩机仪表上显示的压桩力约为630kN,以后往下压,压桩力一直保持在630kN这个数值,直到桩尖碰到80m下面的硬岩面时才狂飙直升。这是佐证上述观点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工程实例。,静压桩沉桩穿越的土层一般是软弱松散的,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当预制桩在垂直静压力作用下沉入地基土中时,桩尖直接使土体产生冲剪破坏,同时桩周土体也产生剪切挤压破坏,孔隙水受此冲剪挤压作用形成不均匀水头,产生了超孔隙水压力,扰动了土体结构,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粘性土发生严重软化,粉土砂土发生稠化,此时桩身容易下沉。一旦
23、压桩终止并随着时间的推延,桩周土的触变时效和固结时效体现出来,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土体发生固结,土的抗力逐渐恢复,甚至超过其原始强度。,这时桩身与桩周土之间的摩擦力,已不是施工下沉时的滑动摩阻力而是变成承载时的静摩阻力,静压桩才获得工程意义上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根据粗略统计分析,静压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中,桩端所能提供的端承力,不管持力层是粘性土层、粉土层、砂土层还是风化岩层,约为终压力值的4045%,其余部分要靠桩侧四周土体抗剪强度的恢复来补充,如果桩身较长且桩周土体摩阻力的恢复值又大,那么该静压桩的端承力、桩侧摩阻力的综合即桩的极限承载力就有可能大于施工终压时的压桩力;如果桩身
24、较短,桩侧提供的摩阻力就小,那么,桩的极限承载力就会小于桩的终压力值。,静压桩的压桩力与承载力不能完全等同:,有人以为静压桩施工时压多少力就能得到多少承载力,或者认为静压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就是施工终压力的一半。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其实静压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与施工的终压力不能完全等同起来,有时可以等同,大部分情况不能等同,因为两者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力,但又有一定的联系,广东对这两者的关系的研究花了较大的力气,得出了两者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经验关系,(广东地区经验公式)当6m L 9m时,Qu2Ra(0.600.80)Pze 9m L 16m时,Qu2Ra(0.701.0
25、0)Pze 16m L 25m时,Qu2Ra(0.851.00)Pze L 25m时,Qu2Ra(1.001.15)Pze 式中:L 静压桩的入土深度;Qu 入土部分的静压桩竖向极限承载力;Pze 终压力值;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注解:本公式适宜于端承摩擦桩或摩擦端承桩,不适用于摩 擦桩或端承桩。,举例:当 L6m的超短桩时,取Qu0.6Pze 则 RaQu/20.3PzePze/3.3 若 Pze3300kN,则 Ra1000kN如果按2倍的关系计算:则Ra3300/21650kN 设计师若按Ra1650kN来设计的话,怎么施工都达不到这个要求,如果任意提高压桩力,那么管桩桩身就会破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桩基础 几个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