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化学二轮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专题复习(1).ppt
《浅谈高考化学二轮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专题复习(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考化学二轮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专题复习(1).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高考化学二轮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专题复习,1、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既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更是高考试题命题的重点和热点知识。近三年的高考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在高考化学命题中所占的比例均保持在50%以上。,2、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第卷卷共有8道题,一般有6道题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第II卷虽然只有4道大题,但至少有一道大题是属于单独考查基本理论知识的试题,在其他3个题中,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也常有涉及。,一、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命题的特点与变化趋势,3.不再考虑知识覆盖面,强化能力考查,对重点和难点知识多次进行重复考查。化学平衡09年,10年,11年反复考,且分值有
2、所增大。,4.对基本概念的考查体现“定性问题定量化”的特点,涉及化学计算内容试题逐步增加。近几年,涉及化学计算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守恒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化学知识以及反应热的计算的运用等方面。特别是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化学计算量和难度均有明显增加。,二、进行理综化学二轮专题的复习任务 1、从理综化学的命题特点的角度,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并强化记忆。一轮复习是逐个知识点的记忆,通过复习初步掌握知识结构,由“会”“记”的过程;二轮复习系统的知识网络的记忆,倾向于浓缩,通过复习熟练掌握知识结构,由“记”“熟”的过程。,2、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
3、综合能力、迁移能力、应用能力。,一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综合程度低、跨度小、解题思路较为单一,能力要求较低。二轮复习的特点是综合程度高、跨度大、解题思路多变,能力要求较高。,3、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一轮复习侧重于做“对”。二轮复习既要“对”,又要“快”。,复习的措施: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强化训练。,三、基本概念复习,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反应热物质的量,(2009年全国理综)6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4B15C23D25,真题回眸,13含有a mol FeB
4、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Ax0.4a,2Fe2-+Cl22Fe3+2Cl-Bx0.6a,2Br+Cl2Br2+2Cl Cx=a,2Fe2+2Br+2Cl2Br2+2Fe3+4Cl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2009全国理综),本题虽然属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但其本质考查Fe2、Br的还原性强弱。,(2010全国理综)10.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A1:4 B.1:2 C
5、.2:1 D.4:1,(2008全国理综)12(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ASO2、H2O、N2、NH3 BN2、SO2、H2O、NH3 CN2、SO2、NH3、H2O DH2O、NH3、SO2、N2,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典型的旧题重考。该题源于高二化学课本(必修加选修)第一章第四节课后习题第一题的第3小题,因此备考冲刺阶段,应注意回归课本。,13.某含铬(Cr2O2-7)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6、 mol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molB处理废水中Cr2O72-的物质的量为nx/2mol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D.在FeOFeyCrxO3中,3x=y,(2011全国卷),专题一、氧化还原反应,近几年高考命题中,氧化还原反应已从考查基本概念转变为将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与物质的分析推断相综合的趋势。因此复习时,应注重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化学知识,按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试题,应以“守恒思想”为核心,从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入手,不论给出的物质是否学过,都能用
7、得失电子守恒的思想去解决。,表现性质,发生反应,还原剂,被氧化,氧化产物,被还原,还原产物,反应物,变化过程,生成物,氧化剂,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 ABa2+、NO3-、NH4+、Cl-BCa2+、HCO3-;、NH4+、AlO2-CK+、Ba2+、Cl-、HSO3-DMg2+、NH4+、SO42-、K+,(2009年全国理综),真题回眸,6.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H4ClNaOH=NaClNH3H2O B.Mg(OH)22HCl=MgCl22H2OC.NaOHNaHCO3=Na2CO3H2
8、O D.NaOHHNO3=NaNO3H2O,(2010全国理综),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3-=Fe3+2H2O+NO D将Cu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2010年全国理综),11.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AK+、SiO32-、Cl-、NO3-BH+、NH4+、Al3+、SO42-CNa+、S2-、OH-、SO42-DNa+、C6H5O-、CH3COO-
9、、HCO3-,(2011全国卷),29.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Ag、Ca2、Ba2、Fe2、Al3阴离子有Cl、OH、CH3COO、NO3、SO42、CO32,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molL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E溶液是,判断依据是。(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10、A,C,D,F。,(2009年全国理综),专题二、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与书写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此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典型的元素化合价、强弱电解质、盐类水解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程度,重点考查客观性原理、等电性原理、书写规则和规范原则。同时会涉及到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电荷是否守恒、产物是否合理和是否漏掉部分反应等;,命题特点:,以往的高考卷中所涉及的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所占比例较小。但10年全国理综第8题的四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一些重要的离子反
11、应方程式,在历年高考卷中多次重复。如:碳酸盐与酸反应,Na与H2O 反应,金属Al或Fe与强酸或NaOH的反应等。,1不符合客观事实错写反应产物如反应2Fe6H=2Fe33H2是错误的,由于Fe3的氧化性强于H,因此在置换反应中Fe应被氧化为Fe2。,错写反应类型如 Ca2+2ClO-SO2H2OCaSO32HClO是错误的,由于ClO-具有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因此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常见的四种设错方式:,2化学式拆分不正确常出现的错误是将CH3COOH、HClO、NH3H2O等弱电解质被拆分为离子。Ca(HCO3
12、)2、澄清的石灰水Ca(OH)2等强电解质没有拆分为离子。,4反应物间量的关系不正确,3电荷不守恒或质量不守恒,(1)多元弱酸盐(如Na2CO3、Na2S、Na2SO3)与强酸的反应盐酸不足:CO32-+H+=HCO3-盐酸足量:CO32-+2H+=CO2+H2O,常见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2)铁和稀HNO3的反应 铁不足:Fe+4H+NO3-=Fe3+NO+2H2O 铁过量:3Fe+8H+2 NO3-=3Fe2+2NO+4H2O,(3)酸性氧化物(或多元酸)与碱溶液反应碱过量:CO2+2OH-=CO32-+H2O碱不足:CO2+OH-=HCO 3-类似的还有SO2、H2S 与碱的反应。,1.
13、生成物与过量反应物继续反应,(4)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的反应 铝盐过量:Al3+3OH-=Al(OH)3 强碱过量:Al3+4OH-=AlO2-+2H2O,(5)偏铝酸盐溶液与强酸溶液的反应 偏铝酸盐过量:AlO2-+H+H2O=Al(OH)3 强酸过量:AlO2-+4H+=Al3+2H2O,(6)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2的反应CO2不足:2AlO2-+CO2+3H2O=2Al(OH)3+CO32-CO2过量:AlO2-+CO2+2H2O=Al(OH)3+HCO3-,(1)NH4HCO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NaOH溶液少量:HCO3-+OH-=CO32-+H2ONaOH溶液过量:NH4+HCO
14、3-+2OH-=NH3H2O+CO32-+H2O,(2)NaHSO4与Ba(OH)2溶液混合 NaHSO4溶液足量时:Ba2+2OH-+2H+SO42-=BaSO4+2H2O NaHSO4溶液少量时:Ba2+OH-+H+SO42-=BaSO4+H2O,2.酸式盐与碱溶液的反应,(3)NaHCO3与Ca(OH)2溶液混合NaHCO3溶液足量时:Ca2+2OH-+2HCO3-=CaCO3+2H2O+CO32-NaHCO3溶液少量时:HCO3-+Ca2+OH-=CaCO3+H2O,书写酸式盐与碱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关键是:将不足量的物质设为1mol;不足量离子决定跟它反应的离子的计量数。,3.离子的
15、还原性不同 例如:FeBr2溶液与不同量的氯水混合。氯水少量时:2Fe2+Cl2=2Fe3+2Cl-氯水足量时:2Fe2+4Br-+3Cl2=2Fe3+2Br2+6Cl-n(FeBr2):n(Cl2)=11时:2Fe2+2Br-+2Cl2=2Fe3+Br2+4Cl-,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1)Ba(OH)2与H2SO4反应 Ba2+2OH2H+SO42=BaSO42H2O(2)AlCl3与NH3H2O反应Al3+3NH3H2O Al(OH)3+3NH4+(3)Ca(HCO3)2与Ca(OH)2反应Ca2+十OH-HCO3-CaCO3H2O(4)苯酚钠溶液中通CO2 O CO2 H2O OH H
16、CO3-,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有关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问题。近几年高考几乎每年都设置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的试题,试题比较灵活,既有选择题,有时渗透在大题中。从历年高考中有关离子共存问题的难度上分析,都属于中等难度偏易题,题虽然不难,但考生在这类题上能否得分差异较大。造成之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考生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没有将众多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并进行有序的存储,因而在提取、再现、辨认时出现错误或发生障碍。,1.离子大量共存的限制条件(1)限制溶液为无色。排除具有颜色的Fe3(黄色)、Fe2(浅绿色)、Cu2(蓝色或绿色)、MnO4(紫色)等
17、离子的选项。(2)限制溶液酸碱性pH1(或pH14);能使pH试纸变红(或变蓝);能使石蕊(或酚酞)溶液变红;与Al反应产生H2;常温下由H2O电离出来的c(H)11013 mol/L。(3)限制反应类型。如“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解答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试题一般从两方面考虑:,(4)限制溶液中已存在某种离子。如含Fe3的溶液或含c(HCO3)0.1 mol/L的溶液。(5)限制溶液加强酸或强碱时,能产生某种气体(如CO2、SO2、NH3)或某种有颜色(如白色、蓝色)的沉淀。2发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沉淀析出时不能大量共存。(2)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有气体
18、逸出时不能大量共存。(3)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弱电解质时不能大量共存。,(4)离子之间发生双水解析出沉淀或逸出气体时不能大量共存。(5)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6)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络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7)HCO3、HS、HSO3在强酸性(H)、强碱性(OH)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7将l5 mL 2 molL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 molL MCl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 A4 B3 C2 D1,(2009年全国理综),真题回眸,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
19、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A1:2 B2:3 C3:1 D5:3,(2010年全国理综),11.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 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 和A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4 B.1:3 C.1:2 D.1:1,(2010年全国理综),1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NA B.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 NA 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 NA D.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高考 化学 二轮 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 专题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