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4511059煤矿防治水基础理论与实践方法.ppt
《2564511059煤矿防治水基础理论与实践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64511059煤矿防治水基础理论与实践方法.ppt(1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防治水基础理论与实践方法,主讲人:许进鹏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水害与水资源研究所Tel:13505205946Email:,煤矿突水造成重特大事故十分严重,我国煤矿生产中的重特大事故仍然十分严重,突水列瓦斯灾害之后排第二位。我国60%的矿区为石碳二叠系含煤地层,其中80%受到严重的突水危险。,绪论,20002007年间煤矿重特大突水事故统计,绪论,煤矿水灾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过去20年间,有250多对矿井被水淹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0多亿元。突水造成的煤矿经济损失列各类事故之首。,绪论,近年来,矿井突水灾害呈不断上升趋势,近5年所发生的矿井突水事故比前10年的总和还多。,随着矿井水文地质
2、条件的复杂化,突水事故还会越来越严重。,近年来矿井突水灾害越来越严重,绪论,第四条.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第十二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总工程师对防治水工作责任重大(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绪论,第三十条.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当编制补充勘探设计,经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后实施。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完成后,应当及时提交成果报告或者资料,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查、验收。,第三十七条(一)钻孔的各项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钻孔施工设计,经矿井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第三十八条.放水试验设计,由煤矿企业
3、总工程师组织审查批准.,总工程师对防治水工作责任重大(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绪论,第五十条.防治水工程应当有专门设计,工程竣工后由矿井总工程师负责组织验收。,第五十三条.矿井防隔水煤(岩)柱应当由矿井地测机构组织编制专门设计,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第七十三条、七十五条、七十八条、第八十二条关于松散富水性强的含水层疏干方案、煤层顶板水疏干方案、底板注浆改造等方案、帷幕注浆方案,经煤矿企业总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执行。,总工程师对防治水工作责任重大(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绪论,第八十八条、第九十三条.探放水设计及工程由总工程师审定并组织实施。,水在哪里?-含水层及矿井充水水源,本次
4、讲座的主要内容,绪论,水经何而来?-矿井充水通道,水如何防治?-水害防治方法,一、含水层及矿井充水水源,地下水的起源地下水分类相关概念几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矿井充水水源,地下水的起源,渗入水:降水渗入地下形成的水,是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形式凝结水:空气中的水汽在颗粒和岩石表面凝结形成地下水初生水:岩浆中分离出来的气体冷凝形成的水埋藏水:与沉积物同时生成或海水渗入到原生沉积物的孔隙中而形成的地下水,地下水系统地下水补给地下水径流地下水排泄地下水的影响因素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地质因素岩层因素构造因素,地下水分类,按埋藏条件不同,可将地下水分为三种类型: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上层滞水:是埋藏在离地表不深,包气
5、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潜水: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承压水:埋藏并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地下水按其介质类型分类孔隙水(存在于孔隙中的水)、裂隙水(存在于裂隙中的水)、岩溶水(存在于溶隙中的水)孔隙:存在于松散的或未完全胶结的岩石颗粒与颗粒之间或颗粒集合体与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称为孔隙。裂隙:裂隙是坚硬岩石形成时或形成后由于各种内外营力的作用,使岩体遭受破坏而形成的空隙。溶穴(隙):可溶性岩石经地下水的溶蚀和机械冲蚀作用产生的空隙。,相关的概念,潜水面:潜水的上表面是一个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潜水含水层:从潜水面至隔水层之间、充满
6、重力水的部分称为含水层。潜水含水层的厚度(h):潜水面至隔水层的距离称为含水层的厚度埋深(h1):地表到潜水面之间的距离称为潜水的埋深潜水位(H):潜水面上任意一点的绝对标高,称为潜水位,几个概念:,静止水位(测压水位):在承压水的承压区,如果施工钻孔或水井,其内稳定的水的位置称为静止水位。承压水头:从静止水位到隔水顶板底面的垂直距离。含水层厚度:隔水顶板到隔水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含水层的厚度。正水头:如果静止水位高于该点地形高程时,此时的承压水头称为正水头。负水头:如果静止水位低于该点地形高程时,此时的承压水头称为负水头。,几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孔隙水的特征孔隙水在不同沉积物中特性不同孔
7、隙水的分布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孔隙水一般存在于松散层沉积物,多为潜水,深部为承压水孔隙水介质较为均一,几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基岩裂隙水的特征埋藏和分布具有不均一性和一定的方向性基岩裂隙含水层的形态多种多样明显受地质构造因素控制水动力条件比较复杂,几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岩溶水的特征岩溶水分布的不均一性原因:是岩石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平面上的不均一性:存在强径流带不同层位的不均一性不同埋深的不均一性岩溶水的特点:差异性特别大,给勘探和评价带来很大困难。岩溶水的运动特征,含水层及矿井充水水源,上述几种类型的地下水都有可能成为矿井充水水源其它几种充水水源大气降水地表水老空水(老塘水、老窑水害)根据含水层及
8、矿井充水水源对矿井水害的分类孔隙水害、裂隙水害、岩溶水害、地表水害、老窑水害,根据导水通道不同的含水层的划分直接充水含水层:前者系指露天坑或矿井巷道直接揭露的含水层,或通过煤层回采后的冒落裂隙带、回采工作面及巷道底板破坏带等直接向矿井充水的含水层。间接充水含水层:与直接充水含水层有水力联系,并通过直接充水含水层向矿井充水的含水层。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在水量计算和防治方法是有区别的。,含水层及矿井充水水源,山西省的主要含水层第四系、第三第松散含水层:一般为弱含水层侏罗系煤系含水层:厚度大,水量大石炭二叠系煤系砂岩、薄层灰岩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二、主要导水通道(水从何而入),采掘工作
9、面破坏带采掘工作面本身掘进工作面松散圈采煤工作面顶板导水裂隙带采煤工作面底板破坏带断层陷落柱封闭不良钻孔,工作面顶板导水裂隙带,冒落带:指采矿工作面放顶后引起的直接垮落破坏。该带不仅透水而且透砂。裂隙带:指冒落带之上,大量出现的切层、离层和断裂隙或裂隙发育带。该带不会透砂但能透水。弯曲带:指裂隙带以上至地表的整个范围内岩体发生弯曲下沉的整体变形和沉降移动区。访带一般不具备导水能力。,开采煤层顶板运动产生,上覆岩层的移动和破坏,会形成了充水通道,使上部水体中的水渗入或溃入井下,形成灾害。,工作面顶板导水裂隙带,工作面底板破坏带,工作面开采过后,不仅顶板会产生导水裂隙带,同时由于底板的卸压作用,在
10、矿山压力和地下水压力的联合作用下,底板会形成工作面底板破坏带。底板破坏带;完整岩层带;承压水导高带。,断层导水机理,断层导致隔水层与含水层对接断层导致隔水层厚度减少而导水断层本身导水断层裂隙带导水断层活化导水全国统计80%以上突水是由断层引起的。,断层活化机制(施龙青观点),断层活化机制(许进鹏的观点),陷落柱导水机理,全国揭露的大部分陷落柱是不导水的,但一旦导水就会发生重大灾难。导水类型:全柱充水型和周边裂隙导水型导水机理柱体介质差异性径流带影响形成时期基底本身含水性水压力不同,根据导水通道和含水层综合对水害类型分类工作面顶板水害工作面底水害老空水害断层水害陷落柱水害封闭不良钻孔水害,三 矿
11、井水害的防治,矿井水文地质勘探矿井水害评价矿井各种水害的防治方法,矿井水害是一个综合各专业各学科的系统性工程,1、矿区水文地质勘查阶段划分,普查勘探阶段,生产建设阶段,普查详查(初步勘探)精查(详细勘探),水文地质勘查概述,(4)煤矿建设和生产阶段的任务 掌握矿井水文地质规律,研究和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水害,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以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建设的需要。具体任务如下:开展矿区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勘探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延深、改扩建提供所需的水文 地质资料或专门报告;在采掘过程中进行水害的分析、预测和防探水;开展矿区专门防治水工程中的水文地质工作;
12、为补充和改善矿区生产、生活供水进行调查、勘探,提供 水源资料;根据需要进行矿区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水文地质勘查概述,水文地质勘查的主要手段,1、水文地质测绘2、水文地质勘探3、水文地质试验4、水文地质观测5、实验室分析,水文地质勘查概述,1、水文地质测绘(地面调查),通过对调查区内地质、地貌、地下水露头和地表水状况的观察分析,从宏观上认识地下水的埋藏、分布和形成条件的一种调查手段。工作特点:通过现场观察、记录及填绘各种界线与现象,以及室内的进一步分析整理,最终编制出从宏观和三维空间上反映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图件,并编写出相应的水文地质测绘报告书。,2、水文地质勘探,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
13、水文地质化探水文地质坑探,(一)水文地质物探 物探方法成本低、速度快、设备简单、用途广泛,是当前水文地质调查中不可缺少的勘查手段。借助各种物探测试仪器,测定出某一方向、某一深度或某一范围内岩石或水体的某些物理特征值的变化,从而分析、推断出某一方向和某一深度或范围内的岩性、构造和岩层含水性能的变化。,物探方法成本低、速度快、设备简单、用途广泛,是当前水文地质调查中不可缺少的勘查手段。,水文地质物探方法概述,1 电磁法勘探,电法勘探是根据所研究岩土层、地下(水下)埋设物等的电学、电化学性质及电场、电磁场变化规律,通过仪器测量其电性差异、场强的大小,进而了解其存在的状况,达到勘探目的。,DZD-10
14、电法仪,2 地球物理测井,测井是利用钻孔,在孔内放置探头,沿孔壁对地下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探测,以研究孔壁岩性及几何特征参数,可进行单孔、跨孔、多孔测试。,测井现场,3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如爆炸或锤击)产生的地震波在岩土体中不同弹性介质的界面上将发生反射、折射、绕射、频散等现象及其动力学特征,研究地层的结构、构造及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的地球物理方法。,SN408地震仪,4 井下物探方法,直流电法 高密度电法 并行电法瞬变电磁法无线电波透视法井下震波、瑞利法等,(二)水文地质钻探 又称-水文钻探 直接探明地下水的一种最重要、最可靠的勘探手段,是进行各种水文地质试验的必备工程,也
15、是对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成果所作地质结论的检验方法。随着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深入,水文地质钻探工作量在整个勘查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矿井生产阶段,井下钻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水文地质钻探,由于其设备复杂沉重、成本昂贵、施工技术复杂且工期长,对整个勘查的完成、勘查项目的投资均起决定作用。,(三)水文地质化探 主要运用环境同位素进行勘查,如C-14。,(四)水文地质坑探(巷探)在一定条件下,为了揭露或揭示浅部的地质和水文地质现象,使用水文地质坑探或槽探。,井下可以进行巷探,但要慎之又慎,水文地质试验是进行地下水定量研究,获取评价所需水文地质参数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具体包括:,3、水文
16、地质试验,抽水试验压水试验连通试验放水试验地下水流向流速测定,4、水文地质观测,又称地下水动态观测,是研究各种地下水要素随时间变化,阐明区内地下水形成和变化规律,进行水位、水量、水质评价和预测的重要手段。,在矿井生产过程中,矿井涌水量、突水点主要含水层的水位等要进行长期观测,5、实验室分析,为取得地下水水质,岩石的物理、水理和力学性质指标,岩石的破坏和溶蚀机理,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地下水的年龄等资料,需要采集水、岩、土样进行实验室鉴定、分析和试验。,水文地质方法的综合运用,任何一个单一的方法解决不了水文地质问题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势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钻探与物探的结合是一种点与面的结合钻
17、探是消除物探多解性的有限手段水文地质勘探之前要进行全面的方案设计水文地质勘探之后要进行综合分析,矿井水害评价,评价内容含水层的评价隔水层的评价断层导水性评价突水可能性的评价评价方法顶板水害评价方法底板水害评价方法,含水层的评价,对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含水层的渗透性、厚度、补径排关系等;指标:单位涌水量:是当钻孔水位每降低1m时,单位时间流入钻孔中的水量。q=Q/s.,单位涌水量计算要求钻孔单位涌水量以口径91mm、抽水水位降深10m为准,若口径、降深与上述不符时,应进行换算再比较富水性。换算公式:,隔水层的评价,评价内容:隔水层的厚度岩性特征裂隙发育状态分布的稳定性等可以依据勘探资
18、料评价、依据室内测试评价、现场测试评价,顶板水害评价方法,传统评价方法(上三带理论评价)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煤层顶板到含水层的岩性特征确定裂隙带发育的高度根据三下规程根据实测结果根据裂隙带高度与岩柱高度的关系确定有无水害,三图法双预测法顶板水害评价:充水含水富水性图、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图、顶板突水综合分区图双预测:天然和人为改造状态下采煤工作面分段和整体工程涌水量预测.该方法的优势:改变从点考虑问题转向从面考虑问题。,底板水害评价方法,首先是确定煤层开采是否承压。巷道底板水害评价(安全隔水层厚度)t-安全隔水厚度(m);L-采掘工作面底板最大宽度(m);r-隔水层岩石的容重(t/m3);KP-隔
19、水层岩石的抗张强度(t/m3);H-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tf/cm2)。,采煤工作面底板水害评价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评价底板破坏带的深度突水系数计算判断是否有突水危险,突水系数理论1964年原煤炭工业部组织的焦作水文地质会战时首次提出了“突水系数”的概念。上世纪70年代,煤科院西安分院等将上式改为:煤矿防治水规定又改回为第一式突水系数的应用:当评价工作面的突水系数大于临界值时,工作面,-突水系数 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 M-底板隔水厚度(m);CP-采矿对底板隔以的扰动破坏厚度(m)。,临界值的确定最初由峰峰、焦作、井径、淄博四个矿井的经验确定各矿也可以根据突水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在具有构
20、造破坏的地段按0.06Mpa/m计算,完整隔水层按地段0.1Mpa/m计算。,下三带理论评价确定底板破坏带高度(h1)h1=0.7007+0.1079L 实测确定导升带高度(根据探查资料)(h3)确定有效阻水带厚度(h2)防水安全隔水层厚度(ha)应大于或等于导水破坏带(h1)和阻水带厚度(h2)、原始导升带(h3)之和,即:,h2的确定有效阻水带厚度可根据试验法确定的阻水系数进行计算。阻水系数法是由现场钻孔水力压裂法实测的单位底板隔水岩层的平均阻水能力,不同岩层阻水能力不同:中粗粒砂岩为0.30.5MPa/m,细砂岩约0.20.3MPa/m,粉砂岩约0.2MPa/m,泥岩约0.10.3MPa
21、/m,石灰岩约0.4MPa/m,底板平均阻水系数可加权平均,则h2=P/Z,五图双系数法五图:第一图:底板保护层破坏深度等值线图第二图:底板保护层厚度等值线图第三图:煤层底板上的水头等值线图第四图:有效保护层厚度等值线图第五图:带水头压力开采评价图双系数法:带压系数、突水系数三级判别:直通式突水、非直通式突水、突水量变化状况,工作面底板突水评价中,要特别重视断层、陷落柱等构造导水问题,矿井水害评价,水害评价方法新进程非线性方法突变论人工神经网络数值模拟材料模拟,矿坑涌水量预测,一 矿坑涌水量基本概念(1)矿坑正常涌水量:指开采系统在某一标高(水平)时,正常状态保持相对稳定的总涌水量,一般指平水
22、期和枯水期的涌水量。(2)矿坑最大涌水量:指开采系统在正常开采时雨季期间的最大涌水量。(3)井巷工程涌水量:包括井筒和巷道开拓过程中的排水量。(4)矿坑疏干排水量:是指在规定的疏干时间内,将水位降到规定标高时所必须的疏干排水强度。它是指坑道系统还未开拓,或疏干漏斗还未形成,受人为因素(规定的疏干期限所决定的排水疏干工程(钻孔或排水坑道)的排水量。(5)矿坑突水量:指井巷工程开拓过程或矿床开采时对围岩或顶、底板含水层影响和破坏,产生瞬时溃入矿坑的水量。,矿井水量预测,矿井涌水量预测基本原则:查清水文地质条件选用有代表性的计算参数选择正确的数学模型,矿井水量预测的方法,解析法比拟法水均衡法模拟法,
23、水文地质比拟法,水文地质比拟法:就是利用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相似、开采方法基本相同的生产矿井(采区或工作面)排水或涌水量观测资料,来预测新建矿井(新采区、新工作面)的涌水量。前提:老区要有足够的资料 新区与老区有较强的相似性,优点:简单明了缺点:准确性较差,实例,解析法,解析法是预测矿井涌水量的常用方法之一,矿床开采时矿坑系统的形状是相当复杂的,但疏干漏斗是以矿坑为中心的近园形矿区疏干漏斗。因此,我们将复杂坑道系统简化成一个”大井”,然后根据疏干含水层地下水类型及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疏干漏斗分布范围、形状等特点,达到预测矿坑涌水量之目的。,地下水均衡法,水均衡方程式:某一均衡区要一定的均衡期内,水的
24、收入量与支出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陆地某一地区的水均衡方程式:收入项(A):大气降水量(X)、地表水流入量(Y1)、地下水流入量(W1)、水汽凝结量(Z1)支出项(B):地表水流出量(Y2)、地下水流出量(W2)、蒸发量(Z2)储量变化量():地表水变化量(V),包气带水变化量(m),潜水变化量()承压水变化量(),人为影响下的地下水均衡:在自然因素的前提下,加上一个人为影响的水量。抽水:支出项加上一个抽水量矿井开采:考虑矿井排水量农业灌溉:考虑灌入量及沟渠排水量,地下水均衡计算步骤及实例水均衡计算和评价的主要步骤在查明区域地下水条件,确定均衡要素并建立均衡方程式划分均衡区确定水文地质参数计
25、算各项补给量和排泄量,根据均衡方程,按每一项逐步进行计算结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与旧的分类标准相比,新标准更加强调了老窑水的危害。安监总煤调2009233号文件规定,各企业应在2010年9月底前完成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各类水害防治方法水灾害防治的几种主要手段,矿井水害防治方法,地表水害防治,矿井设计时,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如井口、工业广场标高要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建拦洪坝、截水沟等防洪工程,防止地表水从主井、副井、风井井口直接灌入井下。防范雨季地表水从采空塌陷区进入矿井是山西省防治水工作中一个值得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564511059 煤矿 治水 基础理论 实践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