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ppt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三、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五、古典主义极端和凯恩斯极端,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容(二)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二)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一)经济政策目标,政策:政策是政府行为,是政府凭借其权力,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对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或环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政策要素的逻辑体系,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有意识干预。经济政策可以分为两类:(1)行政计划类型,通过行政命令手段予以执行;(
2、2)市场调控类型,通过市场机制来干预经济,以达到政策目标。,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人力资源政策;(4)社会保障制度;(5)对外经济政策,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1、充分就业的含义:,(1)是指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之外,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是充分就业。(凯恩斯观点)(2)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按其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3)如果失业率仅等于“自然失业率”,则可认为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3、。(货币主义)(4)如果空缺职位总数恰好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就是充分就业。,摩擦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失业。,失业的类型,凯恩斯认为,如果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就达到了充分就业状态。货币主义提出,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条件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一般认为,一个国家存在 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对充分就业的讨论,物价稳定是指价格总体水平的稳定。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
4、。常用的价格指数有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GNP或GDP折算指数(GNP Deflator)。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如果价格指数相对稳定,就没有出现通货膨胀。,2物价稳定,通胀是指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通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上涨。局部的或个别商品劳务的价格上涨,或者是季节性、暂时性和偶然性的价格上涨不能称之为通胀。物价上涨的形式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如降低质量、搭配和凭证供应等。通货膨胀是一种病态经济过程。,关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的时期内,经济社会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经济增长可以用实际 GDP/GNP 的增长率来衡量。4国际收支平衡
5、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状况,也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一国国际收支失衡,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二)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三)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 以上四大目标相互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有交替关系,互补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如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水平,就要维护必要的经济增长。交替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有排斥作用。如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就存在两难选择。,通过经济政策达到上述目标,要考虑到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6、1)政策之间的协调性。经济政策之间有互补性和矛盾性;(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2)政府制定政策须兼顾多目标性;(3)把握实施政策的时机,政策具有时效性。,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二、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一)财政政策的基本知识(二)内在稳定器与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三)挤出效应和财政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的基本知识,1、财政政策的定义 2、财政政策的作用 3、财政政策工具 4、财政政策的分类,1、财政政策的定义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
7、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是凯恩斯主义重要的“需求管理”政策。,西方国家财政的构成,2、财政政策的作用(1)财政政策的目标 A、经济适度增长 B、物价相对稳定 C、收入公平分配 D、资源合理配置(2)有利于保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3、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当局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1)变动税收2)发行公债3)变动政府购买4)变动转移支付,1)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可以通过改变税率,也可以通过变动税收总量来实现政策目标。在需求不足时,采用减税措施;在需求过旺时,采用增税措施。特点:(1)起作用范围广(2)在调节方向上具有双向性(3)税
8、收的调节作用具有灵活性作用,2)公债公债是国家举借的内、外债的总称。作用:(1)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2)可以调整产业结构(3)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3)政府购买与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指财政安排用于生产性建设的支出作用主要表现在:1、它是形成和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有力手段2、它是影响产出水平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4、财政政策的分类1、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也不产生紧
9、缩性的后果。,(二)自动稳定器和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1、自动稳定器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3、财政政策的局限性,自动稳定器也叫做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这种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1、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现代西方财政制度本身就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当经济发生波动时,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就会自动发挥作用,调节社会总需求水平,减轻以致消除经济波动。财政制度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三项制度得到发挥:(1)政府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第五 宏观经济政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5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