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裂性.ppt
《混凝土抗裂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抗裂性.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高混凝土抗裂性,混凝土抗裂相关系数,混凝土抗裂相关系数:B RlC/E(T+G)式中:Rl混凝土抗拉强度 C混凝土徐变 E混凝土弹性模量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T混凝土温升 G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抗裂性影响因素,混凝土抗裂性与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徐变成正比;混凝土抗裂性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混凝土温升、混凝土收缩(干缩和自生体积变形)成反比。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混凝土抗裂安全系数(朱伯芳),Rt 轴向抗拉强度;r 折减系数,r=0.50.7;铅直方向拉应力。,混凝土抗裂变形指数B(李光伟),混凝土抗裂指标K(黄国兴),混凝土抗裂指数Kl,综合反映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弹性模量、混凝
2、土徐变、开裂应力水平系数a、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混凝土绝热温升、混凝土表面温度变化t、温差控制系数b、混凝土干缩和湿度保证系数c等因素对混凝土抗裂性的影响。,提高混凝土抗裂性措施,1、混凝土原材料2、混凝土配合比3、混凝土施工控制,1、混凝土原材料,水泥:水化热低、C3A含量低、强度高、比表面积小;掺合料:水化热低、品质好、收缩小;骨料:强度高、线膨胀系数小、弹性模量低;外加剂:减水、增强、改善界面特性。,水泥,.水泥矿物组分对强度的影响:C3S具有较高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C2S的早期强度较低,但后期强度较高;C3A和C4AF的强度均在早期发展,后期强度几乎没有发展,C4A
3、F的强度大于C3A(C4AF 对强度的贡献未确定,各人试验结果不同)。,.水泥矿物组分对强度的影响,.水泥矿物组分对水化热的影响,水泥熟料矿物的水化热和水化速度:C3A C3S C4AF C2S,.水泥矿物组分对收缩的影响,C3A水化收缩率最大,比其它矿物提高35倍;C3S、C2S和C4AF的水化收缩率相差不大。,.水泥矿物组分对脆性系数的影响:,水泥胶砂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比值称为水泥的脆性系数。C3A、C3S含量高,水泥脆性系数大;C2S、C4AF含量高,水泥脆性系数小。,.水泥矿物组分对脆性系数的影响,.水泥细度对混凝土抗裂性的影响:,水泥越细,胶砂强度越高;水泥越细,水化热越高;水泥越细
4、,收缩越大。,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硅粉.钢渣.石粉.其它掺合料,.粉煤灰,优质粉煤灰减少用水量,减少混凝土泌水率;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降低;降低胶凝材料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温升;削减温峰,推迟温升时间。适量优质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50%;适量优质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干缩30%;混凝土早期徐变增加,但后期徐变减小。,.矿渣,矿渣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取决于矿渣粉活性指数和矿渣粉细度。单掺矿渣粉,混凝土干缩增加;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增加;混凝土徐变降低。矿渣粉的二次水化作用,有利于混凝土微裂缝的自愈合。同时掺加适量硫酸钙,混凝土体积稳定性提高。矿渣粉对混凝土胶凝材料水化热降低幅度
5、与矿渣粉活性指数和掺量相关。矿渣粉掺量大于30%,才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升。,在相同的掺合料掺量和配伍条件下,水胶比越大,干缩变形值越小;且随着掺合料中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干缩变形减小。单掺矿渣,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硅粉,混凝土需水量增加;混凝土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明显提高;混凝土塑性收缩增加;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增加;混凝土干缩增加;混凝土徐变降低。,骨料,由于混凝土中占体积3/4的为混凝土骨料,优化骨料级配,使骨料具有最大堆积密度,有利于改善混凝土工作性、降低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加混凝土密实耐久性。尽量使用较大粒径,同样有利于改善混凝土工作性、降低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提高混凝
6、土抗裂性。,骨料品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外加剂,1、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性能 提高混凝土流动度、减少离析和泌水。2、提高混凝土强度 在保持混凝土和易性的基础上,降低用水量,减少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强度。3、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提高混凝土密实性,改善混凝土内部孔结构,混凝土耐久性提高;引入微小气泡,提高混凝土抗冻性。4、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 降低混凝土用水量,混凝土干缩减少;降低或延迟水化放热,减少温差收缩变形;掺加混凝土减缩剂或混凝土微膨胀剂,补偿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抗裂性。,外加剂掺入水泥浆体后的孔径分布比例图,无害孔:孔径20nm;少害孔:孔径为20100nm;有害孔:孔径为100200nm;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抗裂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