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ppt
《水稻病虫害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病虫害防治..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稻病蟲害防治,育苗箱秧苗立枯病,主要在低溫苗期發生。秧苗生育不良呈萎凋狀,苗色淡褐以至枯死。有時在根部與地際部之葉鞘褐變,長滿紅色之菌絲叢,或被害苗莖部常有白色菌絲纏繞,苗葉呈黃色隨之枯萎,或被害苗呈白色而枯死。,育苗箱秧苗立枯病,17.5滅達樂溶液0.5公撮1,000倍播種後隨即灌注藥液,再行覆土。35本達樂可濕性粉劑0.25公克2,000倍。34殺紋滅達樂溶液0.4公撮1,250倍播種後灌注藥液再行覆土。5滅達樂粒劑2公克箱,藥劑與土壤混合均勻後播種。10滅速克粉劑10公克藥劑與育苗土(包括覆蓋土)充分混合後使用。,水稻徒長病,秧苗感染此病即發生徒長現象,全株顯得纖弱細長,呈淡黃綠色,葉
2、片狹長,傾斜角度也大,不久即枯死。如將病苗移植本田,則發生與秧苗類似之病徵,並於節上生長鬚根。,水稻徒長病防治方法,一、實施稻種消毒:二、拔除病株:秧田發現罹病秧苗,須隨時拔除,不可移植於本田。本田發現病株,亦隨時拔除,減少傳染病原。,稻白葉枯病,初沿葉緣產生黃色條斑,條斑之周緣呈波浪狀,或葉緣呈蒼白黃色條紋。如發生在插秧不久之感病品種幼苗,會造成急性萎凋而枯死。常發生於颱風過後,因颱風造成很多傷口,病原細菌容易由傷口侵入危害。,稻白葉枯病防治方法,一、秈稻較易感染本病,曾經發病地區及風大之地區,避免種植秈稻。二、病菌由傷口侵入,儘量採用直播,減少移植時感染病菌。三、避免偏用氮素肥料。四、晨露
3、未乾前,避免進入稻田,以減少人為傳染病菌。五、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1,000倍,稻紋枯病,初期在葉鞘上形成灰綠色水浸狀的橢圓形病斑,後來逐漸擴大變成中間灰白色邊緣褐色,有時數個病斑癒合成虎斑狀。葉部受害時初呈濕潤狀灰綠色病斑,迅速擴大成雲紋狀或不正形的枯褐色大病斑。稻穗被害則局部呈污綠色,後腐朽枯死。環境適宜,病斑上或附近稻表面組織上的菌絲會形成菌核。,稻紋枯病防治方法,一、第一次施藥時,應噴施於稻株葉鞘部,第二次、三次施藥時,應噴施於全株。二、第一期作,如發生本病時,亦須施藥。三、15福多寧乳劑1,500倍,稻熱病,稻熱病,葉稻熱病:發病初期先於葉面上形成褐色或暗綠色小斑點,如環境適合,擴大
4、成紡錘形。此時病斑周圍呈黃色,中間赤褐色,內部灰白色。嚴重時葉片枯萎甚至全株牯。穗稻熱病:發生於穗頸、枝梗及穀粒上之稻熱病統稱為穗稻熱病。一般穗頸及枝梗上病斑呈淡褐色或暗褐色,穀粒之病斑則為暗灰色或白色。發病後穀粒不充實或為不稔粒。節稻熱病:稻莖節呈暗褐色,容易折斷,且上部逐漸枯死,通常在水稻抽穗後較易發現。葉舌稻熱病:發生在葉鞘與葉鄰接位置呈褐色。,稻熱病發生誘因,溫度:溫度高低不定之環境下,會減低稻的抵抗力,容易引起稻熱病的發生。濕度:病原菌產生孢子與孢子發芽,以及發芽之後侵入稻體組織,需要高的濕度(90以上),所以雨、露水與發病有密切的關係。肥料:多施氮肥會減低稻的抵抗力,發生時不可施用
5、氮肥,以免加劇及蔓延。維持三要素之適當比率,可減輕發生。,稻熱病防治方法,一、栽植抗病品種二、育苗箱秧苗處理:40亞賜圃可濕性粉劑20公克、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2公克、8三賽唑粒劑40公克、4撲殺熱粒劑40公克。三、水田秧苗處理(葉稻熱病):四、本田部分:本病於第一期作較易發生。插秧後3550天,田間如有葉稻熱病發生應即施藥一次,若經7天後繼續蔓延時再施藥一次。再於抽穗前7天左右及齊穗期各施藥一次,以預防穗稻熱病發生。,稻線蟲白尖病,典型病徵出現於分蘗期,葉片抽出時,葉尖呈黃白色油浸狀,病組織透明而後轉呈灰白色條狀螺旋形捲縮,長度約為25公分,病組織常斷裂脫落,又稱切葉病。被害稻株,穗變短小,
6、多呈暗紅褐色乾枯形狀,嚴重者,常導致抽穗不正常,節上另生12小型稻穗。,稻線蟲白尖病防治,福壽螺,雜食性螺,水草、金魚草、浮萍、空心菜、布袋蓮或菱角之根及幼莖,水稻幼苗均可取食。攝食以腹足抱住食物,再以口器之顎片切割食物成小片後吞食。成熟螺體,一日可取食秧苗達12株左右,密度高時,插秧後水稻常被啃食一空。,福壽螺防治方法,灌溉進水口設置阻隔網以防螺體之流入稻田,並於排水口鋪設30公分長之浪板防止螺體之逆水侵入稻田。撿拾螺體及摘除卵塊壓碎,供家畜或水產養殖之飼料。池塘或水庫養飼青魚或鯉魚捕食。70%耐克螺可濕性粉劑0.4公斤、80%聚乙醛可濕性粉劑1.2公斤20以下暫停使用。,水稻水象鼻蟲,水稻
7、水象鼻蟲重要性,水稻水象鼻蟲為入侵性害蟲為世界各國列為檢疫對象之害蟲本身具很強飛翔能力、陸棲、水生,行孤雌生殖,因此蔓延迅速水稻受害嚴重時造成40%產量損失,水稻水象鼻蟲傳播路線,多明尼加共和國(1972),美國(1880),中國大陸(1988),台灣(1990),韓國(1988),北韓(1988),日本(1976),危害症狀,葉片造成碎斑狀食痕,枯死、缺株,稻株衰弱、矮化,水稻分蘗數減少,抽穗延遲,發生世代,發生世代取決于當地的氣候、種植方式和栽培條件。一般在溫帶的單季稻區1年1代,在亞熱帶和熱帶的雙季稻區1年2-3代。台灣地區1年2-3代。,生活史,第一代成蟲,越夏場所,越冬場所,桃園地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稻 病虫害 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