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课件.ppt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主讲人:赵亚敏,内 容,1 概述1.1居住用地组成及绿地分类1.2设计原则1.3设计要求2 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 2.1规划设计三要素 2.2住区环境品质分析 2.3居住环境的总体评价3 案例分析,居住区用地组成1、住宅用地2、公建用地3、道路用地4、公共绿地居住区内绿地分类1、公共绿地2、专用绿地3、宅旁绿地4、道路绿地,1 概述1.1居住用地划分,居住区内绿地分类,公共绿地:含公园、居住绿地、游戏场,辅以小品,多样树种类型。专用绿地:如幼儿园、托儿所、俱乐部、机关厂矿、商业用地等场所,按功能及使用要求设计各类场地及植物配置。宅旁绿地:宅前绿地包括居民家庭附属庭院,也有小区
2、统一种植管理形式的绿地;后种形式的宅旁绿地,可设置以居民活动为主的场地,东南方向不宜种植高大乔木,一般应离建筑=5m,朝西应尽量种植高大乔木或攀缘植物,以便改善西晒炎热的环境。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侧的绿地,可设置草皮及各种灌、乔木。,注:居住区公共绿地至少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范围之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同时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要求。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划设计高质量住区环境的前提: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住区的城市规划住区建筑单体设计 创建“健康、舒适、高效、安全”的景观环境。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本身就是人们心理需
3、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塑造尺度近人、使人能够亲近自然的住区景观微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也是居住区景观环境价值研究的重要内容。,1.2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1.2.1 社会性原则 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1.2.2 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当地材料和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1.2.3 生态性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
4、2.4 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尊重当地居住形式的适应性,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注意当地适应的植物种类,避免盲目移植。1.2.5 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1.3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要求,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景观的共享性,景观的文化性,2 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三要素,环境绿化生态,户外行为活动,景观空间形象,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硬地率15%30%多配活动场地,内外结合(借景)
5、绿满全景与众不同,2.1,环境绿化生态开辟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环境绿化生态最大限度利用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甚至可将住宅底层架空使之作为景观场地,环境绿化生态借景远山,或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社区,户外行为活动动态性娱乐活动与静态性休憩活动的结合,如何在方案阶段把握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三阶段考虑内容第一阶段(总体环境布局)很重要:大的脉络结构明晰,把握容积率、建筑密度、层数;其次是周围环境的融合;第二阶段(考虑硬质景观的规划设计):包括地形、建筑外立面也属考虑对象,平、立面均需考虑;第三阶段(绿化等软质景观规划设计):绿化、水体、鸟类、鱼类等,2.2住区环境品质细节,2.2.1创造宁静氛围住
6、区最基本的氛围“静”区内路径“顺而不穿,通而不畅”。不希望无关车辆干扰宁静居住氛围,影响出行安全。噪声的控制,道路线型设计迫使车速降低绿色植物吸收噪音污染,隔音墙、人工筑坡、建筑屏障等防止噪音“流动水声”和“背景音乐”淹盖噪音,2.2.2强调环境的可识别性与社区景观意象,住区最为重要的一点可识别性,俗称特色。景观标志1入口空间:城市与社区空间的转换枢纽,一定隔障感,给居民强烈的归属感与接纳意义;心理转换空间,先入为主第一印象,营造一种“回家感、归依感”;入口过渡空间,“抵达”的感觉,回转、缓冲空间,避免形成倒车2独特社区标志的“地缘地标”3“实体元素”体现标志性4社区“品牌纽带”塑造适合中国国
7、情特色和地域特点的住区景观环境,2.2.3景观通廊的营建,景观通廊指结合植物、水体、广场等景观元素构筑的带形连续景观绿地空间,如滨水绿带、景观林荫步道、水道、带形水廊、花廊、轴线绿带、艺术长廊等。中国古代对外部空间尺度有“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整体轮廓形象,“形”是具体形象,百尺大约23-35米。常见的轴线是动态的景观视线通廊规划线。轴线可以是:1)几何形的对称轴线,时间序列的一根空间轴,或一条引导视觉的透景线;2)轴线的终点可以是一个对景,也可以是一个视觉焦点;3)这些轴线可能是明显存在的,也可能是暗含的或隐喻的。,为每户居民争取良好的景观视野,2.2.4 内向性的景观步行系统,2.
8、3居住环境的总体评价,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可以作为基本评价依据前提:1)社会性原则 2)经济性原则 3)生态性原则 4)观赏性原则 5)地域 性原则 6)历史性原则 我们评价一个设计是否可以不求面面俱到一个居住环境景观设计1.在形态上有突出创意,具某种环境或个性特征;2.或在功能上符合居民的行为模式,支持人们向往的某些生活方式;3.或体现了归属感、某种人文内涵;4.或真正重视了弱势群体,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和人性化设计;5.或重视了住区的内外联系,为城市景观做出贡献;6.或体现出某些清新、健康、绿色的价值取向等等。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居住区环境设计是成功、或有特色的,值得赞赏 或有突出探索,
9、至少可以说己经向这个方向付出了努力尝试,只不过大 小、多少而己。,居住小区规划分析,居住小区布局 居住小区道路交通 居住小区绿地及景观带 居住小区形态构成 居住小区经济指标,基地概况:基地占地12.12公顷,现状为农田,地势平坦。基地东北为小学、幼儿园预留地,北侧 幼儿园预留地,北侧为商业用地,东南两侧均为住宅用地,西侧为政府用地及市民广场。,案例一,规划理念 从城市空间和住区空间内部空间出发,寻求小区中不同类型住宅的合理分区和布局,使城市界面具有良好的尺度和丰富的轮廓,同时使居住小区内部形成与环境相结合的空间形态。,规划特点 规划注重空间协调,小区形态为城市提供了适宜的尺度和丰富的城市轮廓线
10、。规划方案通过多、低层住宅建筑的相互穿插布置,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了空间上的互补。,绿化规划特点在居住小区中央,通过东侧住宅建筑的扭转布局,形成了由北向南逐渐开放的纵向居住小区集中绿化。同时采用多层建筑围合方式以及小高层建筑加大间距的手法形成了住宅建筑的半公共绿化空间,绿化布局合理。,道路系统,居住小区道路系统合理,出入口设置得当,并按规定配设了地面停车泊位。街坊东北部按规划设置了一所小学和幼儿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案例二,基地概况连城花园占地 6.068公顷,地势平坦,周边为工业用地,西侧为已建七 层住宅,东侧为已建六层住宅。,规划布局,住宅布置,摈弃了行列式、围合式、弧形等常见手法,采
11、用了与环境紧密结合的错位式排列方式、有效提高了通风、日照条件,使住区环境均好性得到较好体现。,buju,规划特点 1.合理的空间形态。2.个性化的错位排列。,3.均好性的绿化系统。,居住区各类绿地规划设计,一.居住区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掌握)二.居住小区小游园绿地规划设计(掌握)三.居住组团绿地规划设计(掌握)四.宅旁绿地规划设计(了解)五.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了解),一.居住区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公园是为整个居住区居民服务的。通常布置在居住区中心位置,以方便居民使用。居民步行到居住区公园约10min左右的路程,服务半径以8001000m为宜。居住区公园面积通常较大,相当于城市小
12、型公园。应有一定的地形地貌、小型水体、功能分区和景色分区;构成要素除树木花草外,有适当比例的小品建筑、场地设施;居住区公园由于面积较市、区级公园小,空间布局较为紧凑,各功能区或景区空间节奏变化较快。居住区公园和城市公园相比,游人成分单一,主要是本居住区的居民游园时间集中,多在一早一晚,因此,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物的布置,成为居住区公园布局的特色。,居住区公园功能分区与物质要素,二.居住小区小游园绿地规划设计,位置规划1.小游园一般布置在小区中心部位,方便居民使用,其服务半径一般以200300m为宜,最多不超过500m;在规模较小的小区中,小游园也可在小区一侧沿街布置或在道路的转弯处两
13、侧沿街布置。2.尽可能与小区公共活动或商业服务中心、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建筑设施结合布置,集居民游乐、观赏、休闲、社交、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3.应充分利用自然山水地形、原有绿化基础进行选址和布置。,用地规模1.就小区规模而言,我国小区规模以 1万人左右为宜,根据定额标准,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人,若小区中心游园和组团绿地各占50,则小游园面积以05h左右为宜,另一半可分散安排为住宅组团绿地。2.就小区周围市区级公共绿地分布情况而言,若附近有较大的城市公园或风景林地,则小游园面积可小些;若无,可在小区设置面积相对较大的小游园。规划形式根据小游园构思立意、地形状况、面积
14、大小、周围环境和经营管理条件等因素,小游园平面布置形式可采用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抽象式。,规划内容,1.入口处理:为方便附近居民,常结合园内功能分区和地形条件,在不同方向设置出、入口,但要避开交通频繁的地方。2.功能分区:分区的目的主要是让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居民能各得其所、乐在其中、互不干扰、组织有序、主题突出、便于管理。小游园因用地面积较小,主要表现在动、静上的分区。并注意处理好动、静两区之间在空间布局上的联系与分隔问题。3.园路布局:园路布局宜主次分明、导游明显,以利平面构图和组织游览;园路宽度以不小于2人并排行走的宽度为宜,最小宽度为0.9m,一般主路宽3m左右,次路宽152m;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居住区 园林景观设计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