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课件.ppt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考试分值分析,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知识点: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的三个特点:目的性 育人性 社会性,判断:一个孩子偶然的机会获得了有关电的知识,这个过程属于教育。()单选: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A.智力活动 B.社会活动C.科学活动 D.教学活动单选: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A.社会性 B.生产性C.实践性 D.意识性,B,B,小知识点:,“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
2、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1.从社会的角度 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更狭义的教育:德育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判断:从广义上说,凡是曾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兼顾两个角度: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知识2:教育的属性 1.教
3、育的本质属性(又称为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即是育人,即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了解即可)(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地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根本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表明()A.教育是传播知识 B.教育是培养人的基本技能C.教育是传承文化 D.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质是()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C.有目的地培养人 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D,C,2.教育的社会属性,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
4、的()A.相对独立性 B.历史性C.阶级性 D.永恒性教育是年青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A.生物性 B.永恒性C.历史性 D.阶级性,B,B,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 主客体统一,教育媒介教育中介、教育影响、教育措施,4.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 主客体统一教育媒介又称为教育中介、教育影响、教育措施教育媒介包括:教育内容、材料、教科书、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A.
5、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方法C.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D.教育、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A.教育者 B.教育影响C.教育内容 D.教材,C,B,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负向功能,显性功能、隐性功能,作用对象,作用方向,作用呈现方式,三、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论断属于()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 D.生物进化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劳动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 D.神话起源说,B,A,小结,四、教
6、育的历史发展,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3.教育具有原始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知识点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简单 劳动 无等级,(二)古代社会的教育,知识点2 1.古代社会的教育,阶级性: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等级性:不同阶层不同教育象征性:不同教育不同阶层道统性:只认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专制性:维护教师牧师的威严刻板性:方法单一,死记硬背,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教育与劳动第一次分离出现在()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近代社会 D.现代社会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A.古代教育
7、 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B,D,2.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古中国 古印度 古埃及 古欧洲(1)古代中国萌芽:夏代:序,校。商代:大学,小学,庠,序、瞽宗。西周: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学在官府,学术官守)有国学、乡学之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官学衰微,私学兴起 稷下学宫(学术自由),两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最高的学府:太学 郡县学或郡国学,始于文翁兴学。隋唐:科举制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宋、元、明、清: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宋代:书院 明代:八股文
8、(封建教育走向衰落),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 一校:最早的学校二馆:崇文馆、弘文馆三学:官学、私学、书院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六艺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四书五经中国古代的三种教育形式:官学、私学、书院,学校教育始于()时期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A.四书 B.五经C.六艺 D.七技,B,C,(2)古代印度,类型: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教育 以家庭教育为主 内容:吠陀 教师:僧侣佛教教育 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3)古代埃及,学
9、校类别 1.宫廷学校: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 2.职官学校:贵族和官员子弟 3.文士学校:奴隶主阶级(开设最多)“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4).古代希腊,雅典教育 培养政治家和商人 最早形成体徳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内容丰富,方法灵活斯巴达教育 培养军人和勇士 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 内容简单方法单一,(5).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教育:七艺 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七技 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马泳剑是猎枪骑士),(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代表人物: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蒙田,基本特征:人本主义,36,知识点3
10、.近代社会的教育,19世纪以后:国家化、义务化、法制化、世俗化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1763年)3.教育的世俗化;4.教育的法制化。,(单选)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是()A.美国 B.英国C.德国 D.法国(多选)近代社会教育巨大的变化表现在()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C.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C,ABC,38,现代社会教育呈现的新特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1.现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生产性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20世纪
11、后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1)终身化(5)现代化(2)全民化(6)信息化(3)民主化(7)全球化(4)多元化(8)个性化,知识点4.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终身教育不等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2.教育的全民化 和教育的民主化 全民化(初级)基础、全体国民必须接受,强调必备性民主化(进阶)拥有更多的机会,强调发展性,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是()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以“教育的终身化”和“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原
12、始社会教育 B.古代社会教育C.近代社会教育 D.现代社会教育,C,D,知识小结,第二节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学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 教育最基本的规律:一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教育的外部关 系规律)另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填空)教育学是研究_,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单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D,二、教育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知识点1.教育学的研究价值 1.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教育 教育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