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ppt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辅导(教育学部分),辅导人:颜忠军联系地址: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联系电话:683623,一、考纲分析,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小学)教育基础知识,(一)考试范围(教育学部分),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二、教育目的与功能三、学校教育制度四、教师与学生五、课程六、教学七、学校德育八、班主任工作九、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试题类型及分值分配1.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2.名词解释(4题,每题4分,共16分)3.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4.论述题(2题,每题
2、10分,共20分)5.材料分析题(1题,共14分),(三)复习建议,1.复习资料伍新春、张天雪主编: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基础知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版,2.复习策略,重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把握使已有的知识系统化强化运用层面的训练,二、各章重点难点问题分析,第一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1.什么是教育?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 即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影响的社
3、会活动过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全面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教育生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4)教育综合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教育多元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2.案例:教育主体关系,“蝴蝶”的启示有人发现已裂开一条缝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蝴蝶必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把翅膀练强壮了,
4、再破茧而出,才能飞得起来,省去了过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苦,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请认真阅读上面的材料,试运用教育要素有关理论分析案例对教育的启示。,启示:,(1)受教育者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受教育者的学习不是盲目的、自发的,而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别人无法替代他的学习,只能影响他的学习(2)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受教育是现有的身心发展基础上,“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第二章:教育目的与功能,1.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确定依据是什么?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确定依据:,
5、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2.案例分析:错误 也美丽,某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着瓶子里的水?”经过讨论,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瓶子的口太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二是瓶子里的水太少,乌鸦的嘴够不着。但有一位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是因为乌鸦的嘴太大了,伸不进瓶子。”教师一愣,随之付之一笑:“坐下,再仔细读读课文。”学生满脸不解地坐下,可是不到两分钟,学生又举手了:“老师,我说的书上没写。”被打断教学的教师显然有些始料未及,便不耐烦地说:“既然书上没写,就不能
6、乱说,必须想清楚再举手,坐下吧!”学生欲辩又止,却也不肯坐下,教师上前,将学生按在座位上问题:你对该老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请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要点,(1)基本观点:教育理论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2)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应如何培养?如:民主、宽松的氛围,有意识地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置疑、思考,鼓励学生的求异、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3)从该老师的行为分析,即可从以下几个关键词进行分析:“一愣”“仔细读读课文”“始料未及”“不耐烦地说”“书上没写,就不能乱说”“将学生按在座位上”。(4)你认为应该如何做?,答案参考:,(1)1999年6月教育部出台
7、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创新精神或创造能力的培养。(2)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知识、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提供民主、宽松的氛围,有意识地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置疑、思考,鼓励学生的求异、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3)该老师的行为是不足取的,即从以下几个关键词可以看出:如“教师一愣,随之付之一笑”,“教师显然有些始料未及,便不耐烦地说”,“既然书上没写,就不能乱说,必须想清楚再举手”,“将学生按在座位上”,(4)我认为老师应该:每一个孩子都会有
8、两三种智慧优势潜藏着,等待着别具慧眼的师长去开发它。老师不但要充分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让每个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发展,而且,还要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创新的空间和时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孩子的创新灵感。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时,一定要从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知识起点、生活经验的积累出发,目标不要过高,内容不要太难,要求不要过严。把您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您满意的微笑让每一个孩子分享。,第三章:学校教育制度,什么是学制?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具体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三
9、种类型,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1)重视学前教育,注重与初等教育的衔接(2)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融合(4)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5)终身教育思想深入人心,继续教育 受到重视,案例分析:义务教育,有人说:“儿童、少年上不上学是学生个人和家长的事,与别人无关,谁也管不着”。所以社会上有许多适龄儿童辍学经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分析要点,不对(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2)是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3)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第四章:教师与学生,什么是教师
10、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什么?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教师从新手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1)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2)提高教师的自主反思意识(3)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研究(4)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案例分析:教师素质结构,“只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再加上工作热情,就能当好一名教师”,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分析要点,不对。忽视对教师能力素养的要求。(1)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以及职业心理健康共同构成对教师素养的完整结构(2)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和教学能力、自我调控和反思
11、能力等,案例分析:带刺的花,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它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我适时地赞扬了李刚的观点,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问题:就“刺”与“花”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观点,分析要点,(1)刺代表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花代表学生的优点。(2)
12、首先,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以包容的心对待犯错的学生;其次,学生是在人格上平等的人,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教师应平等对待有刺和无刺的学生;再者,学生都是有潜能的人,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实施个性教育,“刺”中看“花”。,第五章:课程,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试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校本课程概念:开发主体上看:学校自主目的上看: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地方发展利用条件:学校和地方资源形式上看:多样化;可选择层次上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价值(要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包括思想观念、知识、能力等培养合作精神加强课程理论素养提高研究能力,案例分析,“上面
13、给的课就够多的了,还开发自己的课程,那不是浪费吗?”“哪有时间呀,再说这对学校有什么好处,学校今年的成绩压力本来就很大。”“上边给钱吗?搞开发没钱怎么行,我们手里一点资源都没有呀!”“这还不好办,我一天就能开发出来。”上述是某小学召开校本课程开发动员大会后,教师们在散会的路上说的一些话。结合你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谈谈你对教师们观点的看法。,分析要点,(1)根据这几位教师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作用、途径等的认识不到位。(2)首先,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够;其次开发校本课程不是浪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
14、学特色,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最后,校本课程开发不一定需要大量的经费和时间,如规范原来的活动课和兴趣小组,都可以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第六章:教学,什么是教学?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含义:从目的上看,教学重在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从结构上看,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而且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教学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统一活动。,教学本质(要点),认识主体上看,是学生的认识认识方式上看,是间接的认识认识条件上看,是有领导的认识认识目的上看,是有教育性的认识,案例分析:陶行知演讲“喂鸡”开场,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
15、讲,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鸡吃米呢?他扳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 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向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吃起米来。试运用教学本质的有关理论分析陶行知先生做法的合理性。,分析要点,(1)案例中的公鸡可以比作教学认识中的学生,公鸡吃米的过程可以比作是学生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陶行知先生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案例中的大胆的做法。(2)强调教学认识是学生
16、的认识,教学中就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十分重视学生不同于成人的认识特征和认识规律,不应以成人认识为对象的研究结果直接套用到学生身上。,第七章:学校德育,什么是德育?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德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的总称。(1)知指品德认识情指品德情感意指品德意志行指品德行为。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
17、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案例:小扣还是猛扣?,上课铃已响过,一位语文老师正在讲游园不值这首诗。突然,一位学生从外面猛地推开教室门,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老师抬头看了他一眼继续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师 招聘 考试 教育学 辅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