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ppt
《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ppt(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黄冈市黄州区畜牧兽医局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杨丰利,一、猪 瘟,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急性猪瘟由强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而弱毒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则可能不被觉察。,病原 猪瘟病毒(HCV)是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的 一个成员。病毒粒子直径40-50nm,基因组为单股RNA,约12kb长。目前仍认为猪瘟病毒为单一血清型,尽管分离不少变异性毒株,但都是属于一个血清型,所以HCV只有毒力强弱之分。,流行
2、病学 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病猪和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感染猪在发病前即可从口、鼻及泪腺分泌物、尿和粪中排毒,并延续整个病程。康复猪在出现特异抗体后停止排毒。强毒在猪群中传播快,造成的发病率高。慢性的感染猪不断排毒或间歇排毒。,症状 急性型猪瘟:由HCV强毒引起病猪体温升高至41上下,高的可达42以上。病猪耳后、腹部、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或红斑,指压不褪色;公猪包皮发炎,挤压时有恶臭混浊液体射出;小猪有神经症状。慢性猪瘟病猪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便秘与腹泻交潜发生,病猪明显消瘦,精神萎靡。行走不稳,或不能站立。一般病程可达20天以上,最后衰竭死亡,死亡居多。近年在
3、我国一些地区散发的称为“温和型猪瘟”(非典型猪瘟)或“无名高热”病猪,症状轻不典型,体温一般在40-41左右。,病变 急性和亚急性猪瘟呈现以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症变化,淋巴结和肾脏是病变出现频率最高的部位。脾脏的梗死是猪瘟最有诊断意义的病变,回盲瓣附近淋巴滤泡有出血和坏死。,诊断 在开始出现临床病猪1-2周后,疾病迅速传播到群内各种年龄的未免疫猪,死亡率很高;剖检时可见淋巴结、肾脏和其他器官出血,脾脏梗死。,急性猪瘟:大群猪只发病,病猪精神沉郁、弓背,猪瘟:脾脏梗死,肾脏出血,肠系膜出血,结肠纽扣状坏死,猪瘟:回肠粘膜上的扣状肿,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没有按规定妥善保存和运输疫苗,使其免疫
4、原性降低注射时操作不正规,剂量不足生产实践中免疫程序不合理母源性中和抗体对猪瘟弱毒活疫苗的干扰,二、猪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兽急性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发生特征性水泡和溃疡。,病原,口蹄疫属于病毒性疾病。病原在阳光下1小时可被杀死。病原对酸敏感,在pH5.0的环境中,1秒钟可灭活90%。污染的肉可用酸处理。病原对碱敏感,1%NaOH 1分钟可杀死病毒。畜舍可用火碱或石灰消毒。病原对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强。病愈后的动物排毒时间可达150天。,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寒冷的季节多发。偶蹄动物对本病敏感,单蹄动物不发病。病原可通过与带病猪直接
5、接触传播,或通过病猪污染物间接传播。野生动物和宠物也可机械性地传播该病毒。病毒可随风飘落到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临床症状,体温上升至40-41C,食欲减少,精神不振口腔内外,蹄部和乳房等部位出现一个或数个米粒大小的水泡,可融合呈豆粒大小的水泡。水泡内初期为淡黄透明液体,以后变成浑浊的粉红色。水泡破裂后体温下降,破裂的水泡如无继发感染,可在1周内结痂愈合。继发感染后可发展成化脓性或腐烂性炎症,严重的表现为蹄壳脱落。,临床症状,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大猪很少死亡初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由于免疫力低,病毒大量繁殖,引起病毒血症,呈急性肠炎或心肌炎而突然死亡。,临床诊断,体温变化:高温临床症状:水泡
6、流行特点:寒冷季节,预防措施,一,消毒(消毒鞋底)二,消毒(消毒畜舍内外)三,消毒(消毒饮水)四,与传染源隔离(狗,猫,出入人员)五,增强免疫(营养,增强免疫物质),中断传染源牧场出入口设置隔离带禁止闲杂车辆,人员出入禁止畜禽返回农场消灭老鼠,苍蝇,预防措施,增强免疫力 加强营养 饲喂免疫增加物质 预防疾病,预防措施,注射O型口蹄疫灭活油佐剂疫苗,保护期为6个月。水泡破潰面用0.1%高锰酸钾水冲洗,再涂上紫药水或青霉素软膏。病愈猪的血清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可每天注射2-3毫升。配合使用添加免疫增强剂的饲料,预防措施,三、猪大肠杆菌病,猪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多种血清型。主要引起的猪病有仔
7、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传染源:带菌母猪及污染的环境和饮水流行特点无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出生后12小时至7日龄小猪,仔猪黄痢,仔猪黄痢发病机理,病原菌乳猪肠道小肠粘膜上皮定殖产毒刺激粘膜上皮抑制小肠上皮吸收分泌大量液体腹泻,脱水,死亡,出生12小时后开始发病,病程一般为1-3天,很少出现于7日龄以上的乳猪病猪粪便为黄色浆糊状,含凝乳块,肛门常有稀粪开始少数发病,以后其它猪相继出现腹泻死亡率较高,仔猪黄痢临床症状,发病时间:出生12小时-7日龄以内典型的黄色稀粪一般体温无明显变化具有传染性,仔猪黄痢的临床诊断,疫苗:在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分两次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力争全进全出母猪产前2
8、0天开始,饲料中添加药物用0.1%高锰酸钾水擦洗分娩后母猪奶头,并挤掉每个乳头中乳汁少许,再让母猪哺乳,仔猪黄痢的治疗,保证乳猪及时吃到足够的初乳及时清理病猪粪便,加强环境的消毒治疗用药:硫酸新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嘧啶,仔猪黄痢的治疗,传染源:带菌母猪及污染的环境和饮水流行特点无季节性,主要发生于10至30日龄小猪,仔猪白痢,仔猪白痢发病机理,病原菌乳猪肠道分泌增加体液向肠腔渗出增加肠道蠕动加快未完全消化的脂肪在大肠与碱性离子(钙、镁、钠、钾)结合形成灰白色皂化物白色稀便,忽然发生腹泻,排出以糊状白色或黄白色、具有腥臭味的粪便为特征体温与食欲无明显变化,病猪表现逐渐消瘦,生长迟缓
9、,被毛粗乱病程3-7天,多数自行康复,死亡率低,仔猪白痢临床症状,发病时间:10-30日龄仔猪为主典型的灰白色稀粪一般体温无明显变化具有传染性死亡率低,仔猪白痢的临床诊断,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做好乳猪早期开食和补料注意环境卫生,减少应激,做好乳猪的防寒、防潮和保温工作及时清理病猪粪便,加强发病期间环境消毒治疗用药:硫酸新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嘧啶,仔猪白痢的治疗,传染源:带菌母猪、带菌仔猪及污染的环境和饮水流行特点无季节性,无广泛传播,呈散发,发病率不高,而死亡率高,仔猪水肿病,仔猪水肿病发病机理,病原菌吸附于易感猪小肠绒毛产生毒素肠道粘膜与肌层间水肿毒素进入血液神经症状迅速死亡,忽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传染病 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