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加固技术.ppt
《工程结构加固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结构加固技术.ppt(2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结构诊治技术,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5.2 混凝土结构加固5.3 砌体结构加固5.4 钢结构加固5.5 地基基础加固5.6 建筑抗震加固,规范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 123-2000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GB 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 145-2004砌体结构加固技术规范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CECS 77:96砖混结构房屋加层技术规范 CECS 78:96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 116-2009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50165-92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46:2003,第5章 工程
2、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5.1 概述,一、结构加固工作程序二、结构加固的特点三、结构加固基本原则四、加固结构受力特征五、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一、结构加固工作程序,加固工作应按图5-1-1所示程序进行。,图5-1-1 加固工作程序,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根据可靠性鉴定的等级、存在的问题,对结构安全的要求及破坏后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业主方应对委托加固方提出具体要求,加固方根据鉴定情况及业主委托加固范围、要求综合考虑提出加固方案,征得业主同意后再进行加固设计。加固设计应与施工方法紧密结合,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原结
3、构连接可靠,协同工作。按照加固设计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确保加固质量和安全的有效措施。施工中应遵照加固规范及有关规范要求作业,完工后参照有关标准进行验收。,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二、结构加固的特点,结构加固设计和施工与新建工程不尽相同,加固工程主要有以下特点:1 加固工程是针对已建的工程,受客观条件所约束,针对具体现存条件进行加固设计与施工;2 加固工程往往在不停产或尽量少停产的条件下施工,要求施工速度快、工期短;3 施工现场狭窄、拥挤,常受生产设备、管道和原有结构、构件的制约,大型施工机械难以发挥作用;4 施工往往对原有的结构、构件有不良影响;5 施工常分段、分期进行,
4、还会因各种干扰而中断;6 清理、拆除工作量往往较大,工程较繁琐复杂,并常常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7 设计包括原结构的验算和加固结构设计计算,要求考虑新、旧结构强度、刚度、使用寿命的均衡,以及新、旧结构的协调工作。,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三、结构加固基本原则,结构构件加固方法有多种且各不相同,但是却共同遵守下述原则:1.先鉴定后加固的原则2.结构体系总体效应原则3.加固方案的优化原则4.尽量利用的原则5.与抗震设防结合的原则6.材料的选用和取值原则7.荷载取值原则8.承载力验算原则 9.其它原则,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总体效应原则 在制定加固方案时,除考虑可
5、靠性鉴定结论和加固内容及项目外,还应考虑加固后建筑物的总体效应。例如,对房屋的某一层柱子或墙体的加固,有时会改变整个结构的动力特性,从而产生薄弱层,对抗震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加固方案时,应全面详细分析整个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不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与抗震设防结合的原则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6度以上地震区几乎遍及全国各地。1976年以前建造的建筑物,大多没有考虑抗震设防,1989年以前的抗震规范也只规定了7度以上地震区的设防。为了使这些建筑物遇地震时具有相应的安全储备,在对它们作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加固、处理方案时,应按照现行的抗震
6、规范与抗震加固方案综合考虑。,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材料的强度取值及选用原则(1)加固设计时,原结构的材料强度按如下规定取用:如原结构的材料种类和性能与原设计一致,按原设计(或规范)值取用;当原结构无材料强度资料时,应按实测材料强度等级根据现行规范取值。(2)加固材料的选用:加固材料应尽量选用轻质高强,且与原结构材料共同工作性能好的材料。加固用钢材一般选用I级或级钢;加固用水泥宜选取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加固用混凝土,应比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加固混凝土中不应掺入粉煤灰、高炉矿渣等混合材料粘结材料及化学灌浆材料的粘结强度,应高于被粘结构混凝土的抗拉强
7、度和抗剪强度。粘结材料及化学灌浆材料一般宜采用成品或半成品。当自行配制时,应进行试配,并检验其与被粘结材料间的粘结强度。,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荷载计算原则 对加固结构承受的荷载,应作实地调查和取值。一般情况下,当原结构系按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荷载规范取值者,在鉴定阶段,对结构验算仍按原规范取值;当需加固时,则加固验算应按新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取值。对于现行荷载规范中未作规定的永久荷载,可根据情况进行抽样实测确定。抽样数不得少于5个,以其平均值的1.1倍作为其荷载标准值。工艺荷载和吊车荷载等,应根据使用单位提供的数据取值。,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结
8、构加固设计使用年限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在进行正常的维修而不需要进行大修的条件下即可满足预定功能使用的年限。加固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加固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下能满足预定功能使用的年限。老龄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不可能太长,一般510年;一般工程2030年;新建工程应满足原设计要求50、100年。,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在加固设计中的意义,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相对关系,抗震加固三种设防标准,风、雪荷载不同重现期的相对取值,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加固结构耐久性年限估算(仅供参考),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承载力验算原
9、则 进行承载力验算时,结构的计算简图应根据结构的实际受力状况和结构的实际尺寸确定。构件的截面面积应采用实际有效截面面积,即应考虑结构的损伤、缺陷、锈蚀等不利影响。验算时,应考虑结构在加固时的实际受力程度及加固部分的应力滞后特点,以及加固部分与原结构协同工作的程度。对加固部分的材料强度设计值进行适当的折减;还应考虑实际荷载偏心、结构变形、局部损伤、温度作用等造成的附加内力。当加固后使结构的重量增大时,尚应对相关结构及建筑物的基础进行验算。,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其他原则 对于由高温、腐蚀、冻融、振动、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的结构损坏,应在加固设计中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随后再
10、进行加固。结构的加固应综合考虑其经济性,尽量不损伤原结构,并保留其有利用价值的结构构件,避兔不必要的构件拆除或更换。,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四、加固结构受力特征,加固结构工作中的受力特征与一次建成的普通结构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二次受力和共同整体工作两方面。1、加固结构属二次受力结构及二次组合结构二次组合结构加固结构由原有部分与新加部分在不同时段组合而成,故称为二次组合结构。加固结构新旧部分连接及结合面是其薄弱环节,与整浇结构相比,存在整体工作共同受力问题。二次受力结构加固结构中的原结构,在加固前已经载荷受力(称为第一次受力),而且应力、应变水平都很高,而新加部分,只要荷
11、载不变,并不受力,即始终处在零应力状态,只有在新增荷载下,即第二次加荷情况下,才开始受力。因此,新加部分的应力-应变始终滞后于原结构的累计应力-应变,原结构的累计应力-应变始终高于新加部分。原结构达极限状态时,新加部分尚未达到极限状态,其抗力得不到充分利用。这种结构称为二次受力结构。,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2、加固部分与原结构部分整体共同受力问题 主要取决于加固时原结构卸荷的程度和结合面的构造处理措施。加固前进行卸荷 卸荷可使新加部分应力-应变滞后现象减轻乃至消除,结构破坏时,新旧两部分就可各自进入极限状态,从而提高了结构整体承载力。卸荷对加固结构承载力提高的影响,主要是表
12、现在第一次荷载的应力水平指标,通常用加固原结构的应力水平指标=S(作用)/R(抗力)来反映,愈小愈优。为了保证结构加固的实际效果,不得超过表5-1-1的限值,即。,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表5-1-1 原结构应力水平指标限值,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加固结构新旧结合面处理 新旧两部分共同整体工作主要在于结合面能否有效地传递和承担有关应力,而且变形不能过大。结合面传递压力,一般不存在问题,主要是剪力和拉力。混凝土结合面所具有的粘结抗剪和抗拉能力,有时远不能满足受剪和受拉承载力要求,还需配置一定数量的贯通结合面的剪切-摩擦筋(充分利用箍筋,也可加插筋抗剪),利用
13、钢筋所产生的被动剪切-摩擦力来抵抗因结合而出现的剪力和拉力。,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RS,按加固对象分 直接加固法(或被动加固法)又称构件加固法,是直接针对结构构件或节点承载力提高的加固,方法很多,主要的有增大截面法、置换砼法、外包型钢法、外粘钢板法、外粘纤维复合材料法、绕丝法及钢丝绳网片聚合砂浆面层加固法等。间接加固法(或主动加固法)间接加固法是针对结构体系的和理性或完整性,用新增部分构件或设施来改变结构总体布局和传力途径,达到减小结构内力、增大结构刚度和延性的目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新增剪力墙及侧向支撑法、增设阻尼器法、增设支点法、增设拉结连系法
14、、以及预应力加固法等。综合加固法,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按加固目的分 承载力加固 刚度加固 延性加固 整体性加固 耐久性加固,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加固方法选用准则 应根据当地条件,进行多方案比较,按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原则,择优选用。体系加固与构件加固并存时,应优先考虑体系,其次才是构件。不同类型构件加固时,应优先考虑重要结构及关键构件。单一方法有效性较差时,应优先考虑综合法。,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加大截面加固法,即采取增大混凝土结构或构筑物的截面面积
15、,以提高其承载力和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广泛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等构件和一般构筑物的加固。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构件四周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分干式、湿式两种形式)。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的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表面温度不应高于;当环境具有腐蚀性介质时,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预应力加固法,即采用外加预应力的钢拉杆(分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式拉杆三种)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刚度和抗裂性及加固后占用空间小的混凝土承
16、重结构。此法不宜用于处在温度高于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否则应进行防护处理;也不适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混凝土结构。,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主要可分为两种:增设支点法:该法是以减小结构的计算跨度和变形,提高其承载力的加固方法。按支承结构的受力性能分为刚性支点和弹性支点两种。托梁拔柱法:该法是在不拆或少拆上部结构的情况下拆除、更换、接长柱子的一种加固方法。按其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有支撑托梁拔柱、无支撑托梁拔柱及双托梁反牛腿托梁拔柱等方案,适用于要求厂房使用功能改变、增大空间的老厂改造的结构加固。,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17、 概述,五、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外部粘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构件外部粘贴钢板,以提高其承载力和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加固方法。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受拉构件;且环境温度不大于,相对湿度不大于,以及无化学腐蚀影响,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粘贴碳纤维加固法,是一项新型的应用外粘高性能复合材料加固结构的技术,即在混凝土构件外部粘贴碳纤维片材,以提高其承载力和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加固方法。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受拉构件,也可用于柱的抗震加固;长期使用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五、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其他加固方法,如增设支撑体系和剪力墙等,以增加结构的整体
18、刚度,改变构件的刚度比值,调整原结构内力,改善结构和构件的受力状况,多用于增强单层厂房和多层框架结构的空间刚度,以提高其抗水平力的能力,可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裂缝修补技术,即采用化学灌浆的方法,恢复结构整体性、耐久性、防水性和外观等,灌浆材料可采用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脂和微膨胀水泥浆等。,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5.1 概述,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补充:叠合式构件,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一、叠合式构件的分类,水平叠合式构件(叠合式受弯构件)竖向叠合式构件(叠合式受压构件),叠合式构件的特点是
19、两阶段成形,两阶段受力。第一阶段可为预制构件,也可为既有结构;第二阶段则为后配筋浇筑的混凝士构件。其兼有预制装配和整体现浇的优点,对于水平的受弯构件及竖向的受压构件均适用。基于上述原因,近年国内外叠合结构发展很快,是一种有前途的结构形式。,叠合式构件: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既有混凝土结构构件)和现浇混凝土组成,以两阶段成型的整体受力结构构件。,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二、水平叠合式构件设计要点,1.二阶段成形的水平叠合式受弯构件,当预制构件高度不足全截面高度的0.4倍时,施工阶段应有可靠的支撑。施工阶段有可靠支撑的叠合式受弯构件,可按整体受弯构件设计计算,但其斜截面抗剪承载
20、力和叠合面受剪承载力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H计算。施工阶段无支撑的叠合式受弯构件,应对底部预制构件及浇筑混凝土后的整体叠合构件按二阶段受力分别进行设计计算,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H的有关规定。2.叠合式混凝土梁、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叠合梁的叠合层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制梁的箍筋应全部伸入叠合层,且各肢伸入叠合层的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预制梁的顶面应做成凹凸差不小于6mm的粗糙面;(2)叠合板的叠合层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预制板表面应做成凹凸差不小于4mm的粗糙面。承受较大荷载的叠合板,宜在
21、预制底板上设置伸入叠合层的构造钢筋。3.在既有结构的楼板、屋盖上浇筑混凝土叠合层的受弯构件,应符合上述2的构造规定,并按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分别进行计算。,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三、竖向叠合式构件设计要点,1.由预制构件及后浇混凝土成形的叠合式柱和墙,应考虑施工及使用阶段分别进行验算和计算。使用阶段的叠合式柱和墙应按整体构件进行设计。2.在既有柱周边或墙侧浇筑混凝土成形的竖向叠合式构件,除应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外,并应考虑既有构件的承载历史以及施工支顶的情况,与后浇部分之间合理分配承载力,乘以不同的承载力分配系数。既有柱、墙的承载力分配系数可取1.0;后浇混凝土部分的
22、承载力分配系数,考虑施工时支顶的实际情况确定,对一般情况可取0.8;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设计值应乘协调工作系数0.9。3.柱外二次浇筑混凝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既有柱的强度。结合面粗糙的凹凸差不应小于6mm,或通过植筋、焊接等方法设置界面构造钢筋。后浇层中纵向受力钢筋不应小于14,箍筋不应小于8,且不小于柱内相应箍筋的直径。墙外二次浇筑混凝土层的厚度不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墙或既有墙的强度。结合面粗糙的凹凸差应不小于4mm,或通过植筋、焊接等方法设置界面构造钢筋。后浇层中竖向、水平钢筋不宜小于8,且不小于墙中相应钢筋的直径。,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
23、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四、无支撑叠合梁板(1),1.施工阶段不加支撑的叠合式受弯构件,内力应分别按下列两个阶段计算:(1)第一阶段 后浇的叠合层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设计值之前的阶段。荷载由预制构件承担,预制构件按简支构件计算(既有结构?);荷载包括预制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叠合层自重以及本阶段的施工活荷载。(2)第二阶段 叠合层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值之后的阶段。叠合构件按整体结构计算;荷载考虑下列两种情况并取较大值:施工阶段 考虑叠合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面层、吊顶等自重以及本阶段的施工活荷载;使用阶段 考虑叠合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面层、吊顶等自重以及使用阶段的可变荷载。,第5章
24、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四、无支撑叠合梁板(2),预制构件,(2-1),叠合构件的正弯矩区段,叠合构件的负弯矩区段,(2-2),(2-3),式中:,式中预制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和叠合层自重在计算截面产 生的弯矩设计值;第二阶段面层、吊顶等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第一阶段施工活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第二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取本阶段施工活荷载和使用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中的较大值。,2.预制构件和叠合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同一般受弯构件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计算。其中,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取用:,在计算中,正弯矩区段的混凝土
25、强度等级,按叠合层取用;负弯矩区段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计算截面受压区的实际情况取用。,第5章 工程结构的加固技术,补充:叠合式构件,四、无支撑叠合梁板(3),预制构件,(3-1),叠合构件,(3-2),预制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和叠合层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第二阶段面层、吊顶等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第一阶段施工活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第二阶段可变荷载产生的剪力设计值,取本阶段施工活荷载和使用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中的较大值。,式中:,3.预制构件和叠合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规范公式计算。其中,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取用:,在计算中,叠合构件斜截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结构 加固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