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互联网接入技术.doc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互联网接入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互联网接入技术.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 级: 08级(1)班 学 号: 08538034 课题名称: 互联网接入技术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成 绩: 2010-12-28摘要:随着电信行业垄断市场消失和电信网业务市场的开放,电信业务功能、接入技术的不断提高,接入网也伴随着发展,我们调查了现在市场上使用广泛的接入技术。在接入网中,目前可供选择的接入方式主要有PSTN、ISDN、DDN、LAN、ADSL、VDSL、Cable-Modem、PON和LMDS9种,它们各有各的优缺点。关键词:宽带接入技术、ADSL、HFC、Cable Modem、FTTX、DDN、代
2、理服务器、路由器。目录第一章 接入网技术的概述51.1什么是接入网51.2接入网的特征51.3接入网总揽51.4接入网功能概括61.5实现技术61.6接入网发展趋势6第二章 主要的宽带接入技术72.1ADSL72.1.1 XDSL概述72.1.2 XDSL的接入结构72.1.3 ADSL接入技术82.2代理服务器共享接入互联网92.2.1接入分析92.2.2代理服务器相关介绍92.2.3接入实施102.2.4接入步骤102.3无线接入技术102.3.1无线接入技术概述102.3.2无线接入技术分类102.3.3 3G技术简介122.4 HFC技术122.4.1 HFC简介122.4.2 HFC
3、主要特点122.4.3 HFC的频谱划分132.4.4 HFC的优缺点132.4.5 HFC面临的问题132.5 Cable Modem132.5.1 Cable Modem简介132.5.2 Cable Modem的种类142.5.3 Cable Modem的系统结构142.5.4 Cable Modem工作原理152.5.5 Cable Modem的调制方式152.5.6 Cable Modem的标准152.6路由器共享接入互联网152.6.1路由器简介152.6.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162.6.3路由器的体系结构162.6.4路由器的网络拓扑图162.6.5路由器的选购162.7光纤以太网
4、接入Internet172.7.1光纤以太网的定义172.7.2 FTTX+LAN接入方式182.7.3 PON无源光网络182.8 DDN的相关介绍192.8.1 DDN的发展192.8.2 DDN的特点192.8.3 DDN的接点类型192.8.4DDN接入方式20第三章 常见宽带接入技术的比较22第四章 社区接入方式的调查234.1电信上网方式23第五章 本校校园网调查情况245.1本校校园网接入方式24第六章 总结25参考文献26致 谢26第一章 接入网技术概述1.1、什么是接入网接入网AN(Access Network)接入网的技术含义:将用户接入到核心网的部分接入网的通俗理解(1)
5、Last mail 从网络指向用户方向,最后一公里(2)First mail 从用户指向网络方向,最初一公里注意:“一公里”是一种形象的称呼,并非实际距离 为一公里。图1.1 接入网网络位置透明传递用户业务信息(承载)对用户信令不作解释,以区别于业务网络引入业务节点接口以支持与业务网络的连接有独立的网管系统,构成特定的网络体系1.2、接入网的特征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的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6、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连接TMN,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1.3、接入网总揽图1.2接入网总揽1.4、接入网功能概括传送接入(接口能力)用户接口网络接口相互关联(承载信息和协议信息)控制和管理1.5、实现技术传统的接入网主要以铜缆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一般的语音业务和少量的数据业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种新业务特别是宽带综合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一系列接入网新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包括应用较广泛的以现有双绞线为基础的铜缆新技术、混合光纤/同轴(FHC)、网技术和混合光纤/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本地环路技术(WLL/DWLL)及以太网到户技术ETTH
7、(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大楼、光纤到Anywhere的统称)+ETTH(EthernetTotheHome)。1.6、接入网发展趋势随着电信行业垄断市场消失和电信网业务市场的开放,电信业务功能、接入技术的不断提高,接入网也伴随着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接入网的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不同的接入技术间的竞争与综合使用,以及要求对大量电信业务的支持等,使得接入网的复杂程度增加。 (2)接入网的服务范围在扩大。随着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的发展,本地交换局的容量不断扩大,交换局的数量在日趋减少,在容量小的地方,改用集线器和复用器等,这使接入网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3)接入网的标准化程度日益提高。在本地交
8、换局逐步采用基于V5.X标准的开放接口后,电信运营商更加自由地选择接入网技术及系统设备。 (4)接入网应支持更高档次的业务。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商业和公司客户要求更大容量的接入线路用于数据应用,特别是局域网互连,要求可靠性、短时限的连接。随着光纤技术向用户网的延伸,CATV的发展给用户环路发展带来了机遇。 (5)支持接入网的技术更加多样化。尽管目前在接入网中光传输的含量在不断增加,但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双绞线仍受重视,但对要求快速建设的大容量接入线路,则可选用无线链路。 (6)光纤技术将更多的应用于接入网。随着光纤覆盖扩展,光纤技术也将日益增多地用于接入网,从发展的角度看,SDH、ATM、IP
9、/DWDM目前仅适用于主干光缆段和数字局端机接口,随着业务的发展,光纤接口将进一步扩展到路边,并最终进入家庭,真正实现宽带光纤接入,实现统一的宽带全光网络结构,因此,电信网络将真正成为本世纪信息高速公路的坚实网络基础。第二章 主要的宽带接入技术2.1 ADSL接入方式2.1.1xdsl概述:xdsl是基于电话用户线的宽带接入技术,XDSL工作频段高于话带。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实现电话铜线上的高速接入,有HDSL、ADSL、VDSL等几类,不同的dsl技术上是有差别的。HDSL:上下行速率对称、1.5/2Mbps,2对线(HDSL2支 持1对线),与话带重叠,不可与话音业务同时进行ADSL:不对
10、称,上行640kbps,下行最高8Mbps 。 1对线, 工作频带高于话带, 可同时支持话音业务VDSL:不对称/对称:不对称上行最高6.4Mbps,下行最高 52Mbps ;对称上下行最高26Mbps 。1对线,工作 频带高于话带, 可同时支持话音业务2.1.2xdsl的接入结构:xDSL接入结构图2.1.1 XDSL接入结构本接入图不适合于HDSL,适合ADSL和VDSLDSL modem 也称DSL远端传输单元DSLAM为DSL多路复接器,也称局端传输单元数据网DSL Modem(xTU-R)分离器分离器DSLAMPSTN(xTU-C)2.1.3.ADSL接入技术: ADSL(Asymm
11、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是一种能够通过普通电话线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技术,也是目前极具发展前景的一种接入技术。ADSL素有“网络快车”之美誉,因其下行速率高、频带宽、性能优、安装方便、不需交纳电话费等特点而深受广大用户喜爱,成为继Modem、ISDN之后的又一种全新的高效接入方式。1、ADSL的工作原理 ADSL在现成的用户线的两端安装一个采用频分复用(FDM)的离散多音调DMT的ADSL调制解调器。因此,把40kHz以上的高端频谱划分为用于上行信道的25个子信道,而249个子信道用于下行信道。每个子信道使用不同的载波进行数字调制,这
12、就相当于许多小的调制解调器并行的传送数据。ADSL采用自适应的解调方法使得用户线能够传送尽可能高数据率。当ADSL启动时,用户线两端的ADSL的调制解调器就测试可用的频率、各子信道受到的干扰情况,以及在每一个频率上测试信号的传输质量。ADSL并不保证固定的数据率。ADSL只是在线路条件允许时工作才拥有较高的数据率。通常,下行数据率在32kbit/s到6.4Mbit/s之间,而上行数据率在32kbit/s到640kbit/s之间,其有效传输距离为公里。2、ADSL系统组成图2.1.2 ADSL系统组成3、ADSL标准目前ADSL 共有 3 种国际标准 , 提供 2 种不同的传输速度 。 ANSI
13、 T1.413 issue 2 (full rate) ITU-T G.992.1 (Full rate) ITU-T G.992.2 (Lite rate) Full rate ADSL 传输速度高达 8Mbps (下传) 和 640kbps (上传) 。 而 Lite rate ADSL 传输速度可达到 1.5Mbps (下传) 和 512kbps (上传) 。 线路的距离和线路品质影响实际的传输速度。ADSL通常提供三种网络登录方式: 桥接、PPPoA(PPPoverATM,基于ATM的端对端协议)、PPPoE(PPPoverEthernet,基于以太网的端对端协议)。桥接是直接提供静态
14、IP,而后两种通常不提供静态IP,是动态的给用户分配网络地址。前者属于专线接入方式,而后者属于虚拟拨号方式。2.2代理服务器共享接入互联网2.2.1接入分析现在的代理服务器都是以软件的形式安装于局域网的一台计算机中,该计算机有一个出口接入Internet,接入方式可以为城域网的10/100M以太网接口、ISDN、PSTN、或者是ADSL,另一个以太网接口一般和内部局域网互连,在局域网中的计算机需要访问外部网络时,该计算机的访问请求被代理服务器截获,代理服务器通过查找本地的缓存,如果请求的数据可以查找到,则把该数据直接传给局域网络中发出请求的计算机;否则代理服务器访问外部网络,获得相应的数据,并
15、把这些数据缓存,同时把该数据发送给发出请求的计算机。但代理服务器缓存中的数据需要不断更新。2.2.2代理服务器相关介绍(a)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它是网络信息的中转站。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网络浏览器直接去连接其他Internet站点取得网络信息时,是直接联系到目的站点服务器,然后由目的站点服务器把信息传送回来。代理服务器是 Internet链路级网关所提供的一种重要的安全功能,它的工作主要在开放系统互联 (OSI) 模型的对话层,从而起到防火墙的作用。(b)代理服务器功能就是代理网络用户去取得网络信息。主要有:1、连接Internet与Intranet 充当firewall
16、(防火墙):因为所有内部网的用户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外界时,只映射为一个IP地址,所以外界不能直接访问到内部网;同时可以设置IP地址过滤,限制内部网对外部的访问权限。2、节省IP开销:如前面所讲,所有用户对外只占用一个IP,所以不必租用过多的IP地址,降低网络的维护成本。3、提高访问速度:本身带宽较小,通过带宽较大的proxy与目标主机连接。当有外界的信息通过时,同时也将其保存到缓冲区中,当其他用户再访问相同的信息时,则直接由缓冲区中取出信息,传给用户,从而达到提高访问速度的目的。(c)软件种类1、 Proxy Hunter2、 Proxy NOW系列3、 3、SOCKS Cat 三者以Prox
17、y Hunter为较好,但也不能一棵树吊死,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一个适合的来用。 2.2.3接入实施(a)设备需求1、网卡 2、网线 3、交换机(b)接入拓扑图图2.2.1 代理服务器接入拓扑2.2.4接入步骤1、安装网卡 2、连接网线3、安装网卡驱动程序4、安装必要的网络协议5、实现网络共享6安装sygate软件2.3无线接入技术:2.3.1无线接入技术概述无线接入技术RIT(radio interface technologies)无线接入技术(也称空中接口)是无线通信的关键问题。它是指通过无线介质将用户终端与网络节点连接起来,以实现用户与网络间的信息传递。无线信道传输的信号应遵循一定
18、的协议,这些协议即构成无线接入技术的主要内容。2.3.2无线接入技术分类无线接入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GSM无线接入技术CDMA无线接入技术GPRS无线接入技术CDPD无线接入技术固定无线宽带(LMDS)接入技术DBS卫星接入技术蓝牙技术HomeRF技术WCDMA无线接入技术3G无线通信技术无线局域网无线光系统2.3.3 3G技术简介3G,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
19、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始于2004年3GPP的多伦多会议。LTE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326Mbit/s与上行86Mbit/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3GPP LTE正在制定的无线接口和无线接入网架构演进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明显增加峰值数据速率。如在20MHz带宽上
20、达到100Mbit/s的下行传输速率(5bit/s/Hz)、50Mbit/s的上行传输速率(2.5bit/s/Hz)。 (2)在保持目前基站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小区边界比特速率。如MBMS(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在小区边界可提供1bit/s/Hz的数据速率。 (3)明显提高频谱效率。如24倍的R6频谱效率。 (4)无线接入网(UE到E-Node B用户面)延迟时间低于10ms。 (5)明显降低控制面等待时间,低于100ms。 (6)带宽等级为:a)5、10、20MHz和可能取的15MHz;b)1.25、1.6和2.5MHz,以适应窄带频谱的分配。 (7)支持与已有的3G系统和非3GPP规范系统
21、的协同运作。 (8)支持进一步增强的MBMS。 上述演进目标涉及到系统的能力和系统的性能,是LTE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E-UTRA和E-UTRAN保持最强竞争力的根本。LTE物理层方案和技术 在LTE层1方案征集过程中,有6个选项在3GPP RAN1工作组中被评估。它们是: (1)FDD,上行采用单载波FDMA(SC-FDMA),下行采用OFDMA。 (2)FDD,上行下行都采用OFDMA。 (3)FDD,上行下行都采用多载波WCDMA(MC-WCDMA)。 (4)TDD,上行下行都采用多载波时分同步CDMA(MC-TD-SCDMA)。 (5)TDD,上行下行都采用OFDMA。 (6)TD
22、D,上行采用单载波FDMA(SC-FDMA),下行采用OFDMA。在上述方案中,按照双工方式可分为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类;按照无线链路多址方式主要可分为码分多址(CDMA)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两类。2.4 HFC技术2.4.1 HFC简介HFC即Hybrid FiberCoaxial的缩写,是光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的混合网络。HFC通常由光纤干线、同轴电缆支线和用户配线网络三部分组成,从有线电视台出来的节目信号先变成光信号在干线上传输;到用户区域后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分配器分配后通过同轴电缆送到用户。它与早期CATV同轴电缆网络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干线上用光纤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课程设计 互联网 接入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