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C网络管理员构建中小型企业网络和有效管理TCP、IP.doc
《CEAC网络管理员构建中小型企业网络和有效管理TCP、IP.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AC网络管理员构建中小型企业网络和有效管理TCP、IP.doc(2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EAC网络管理员 -构建中小型企业网络和有效管理TCPIP一、教学目的:l 熟练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l 根据实际进行综合布线l 使用WIN2000server搭建一个局域网l 实现网络的基本管理和维护二、 教学大纲: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二章:网络的结构和布线材料 第三章:局域网网络设备第四章:局域网通信技术第五章:广域网技术第六章:WIN2000SERVER第七章:网络的体系结构第八章:TCPIP协议规划与管理第九章: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划分第十章:配置WIN2000SERVER域控制器第十一章:DNS的工作原理第十二章:WIN2000的用户和组第十三章:网络资源管理和用户权限第十四章
2、: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第十五章:网络的管理工具第十六章:DHCP的工作原理第十八章:配置和管理DHCP服务器第十九章:WIN的工作原理第二十章:WIN服务器的工作原理第二十一章:INTERNET信息服务和管理第二十二章:WIN2000路由技术第二十三章:网络设计三、教学实验 制作双绞线 WIN2000SERVER安装 组建对等网 WIN2000域控制器配置 DNS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 创建用户和组 共享资源和用户权限的设置 常用的网络管理工具 DHCP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 WINS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 FTP和WEB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 WIN2000软路由的设置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概述一、教学目的:了
3、解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熟悉每个阶段的技术特征二、教学任务:任务一、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任务二、网络的分类任务三、网络的功能任务四、网络的应用任务五、Internet概述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网络的应用难点: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四、任务讲解任务一、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定义:从三个方面分析 从技术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计算机来处理各种数据,在通过各种通信线路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从组成结构:是通过外围设备和连线,将分布在相同和不同区域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所形成的系统。 从应用方面:将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能够实现各种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并共享计算机资源的系
4、统。 总结:定义;是利用通信息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按照某种协议进行通信,以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 2、发展: 第一代:1954年,收发器的研制成功,一种既能发送和接收信息的终端收发器。 第二代:1969年,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叫要发送的数据分成一个个等长的组。(数据包)当数据到达通信子网时,将选择不同的链路进行传输,直到达目的为止。第三代:1977年,出现了OSI参考模型。OSI的七层通讯协议标准 7 Application 应用层 6 Presentation 表示层 5 Session 会话层 4 Transport 传输层 3 Network 网络层
5、 2 Data Link 数据链路层 1 Physical 物理 OSI参考模型概述 物理层(Physical Layer):采用何种传输介质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采用何种传输方式 网络层(Network Layer):路由和寻址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保证顺利到达对方 会话层(Session Layer):PC之间建立对话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数据的格式进行转换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客户端提供服务第三代:进入90年代,数字化、综合化、高速化的通信。任务二、网络的分类: 1、按网络的规模分类:
6、 局域网(LAN):几公里范围内,又分:以太网(Ethernet)和令牌环网(Token ring),令牌环网又分:1)、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FDDI)2)、异步传输模式(ATM)城域网(MAN):介于城域网和广域网之间。广域网:几十到几百公里的范围: 公用电话网:速率,9600bps-28.8kbps 综合业务网:128kbps X.25:9600bps-64kbps 帧中继:64kbps-2048kbps 互联网:Internet。全球化网络。2、从工作模式分类:对等网(P-T-P):网络中的计算机身份都是平等的,没有专门的服务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客户机依靠服务器
7、提供资源。3、从组成角度来讲:通信子网: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软件的集合。(通信)通信子网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送服务,是支持资源子网上用户之间相互通信的基本环境。就局域网而言:通信子网有网卡、线缆、集线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相关设备及软件组成。资源子网:在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软件的集合。(共享)资源子网实现全网的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和网络资源共享。资源子网有联网的服务器、工组站、共享的打印机等设备和相关的软件组成。 任务三、网络的功能l 数据通信:该功能实现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这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l 资源共享:网络上的计算机彼此之间
8、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资源的共享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从投资考虑,网络上的用 户可以共享使用网上的打印机、扫描仪等,这样就节省了资金。其次,现代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单一的计算机已经不能将其储存,只有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网络用户可以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再次,现在计算机软件层出不穷,在这些浩如烟海的软件中,不少是免费共享的,这是网络上的宝贵财富。任何连入网络的人,都有权利使用它们。资源共享为用户使用网络提供了方便。l 远程传输: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已经从科学计算到数据处理,从单机到网络。分布在很远位置的用户可以互相传输数据信息,互相交流,协同工作。l 集中管理:计算机
9、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使得现代的办公手段、经营管理等发生了变化。目前,已经有了许多MIS系统、OA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可以实现日常工作的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l 实现分布式处理: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对于大型的课题,可以分为许许多多的小题目,由不同的计算机分别完成,然后再集中起来,解决问题。 l 负荷均衡:负荷均衡是指工作被均匀的分配给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系统。网络控制中心负责分配和检测,当某台计算机负荷过重时,系统会自动转移负荷到较轻的计算机系统去处理。任务四、网络的应用l 文件传输和打印服务l 通信服务l 邮件服务l Internet服务l 管理服务任务五
10、、Internet概述中国Internet发展史1、两个发展阶段1.1 电子邮件交换阶段1987年至1993年Internet在中国的起步阶段,国内的科技工作者开始接触Internet资源。在此期间,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为首的一批科研院所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展一些与Internet联网的科研课题 ,通过拨号方式使用Internet的E-mail电子邮件系统,并为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国际Internet电子邮件服务。1986年,由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即当时的国家机械委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合作,启动了名为CANET(Chinese Academic Network)
11、的国际互联网项目。1987年9月,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Internet电子邮件节点,通过拨号X.25线路,连通了Internet的电子邮件系统。随后,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CANET开始向我国的科研、学术、教育界提供Internet电子邮件服务。1989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通过其国际合作伙伴美国斯坦福加速器中心主机的转换,实现了国际电子邮件的转发。由于有了专线,通信能力大大提高,费用降低,促进了互联网在国内的应用和传播。1990年,由电子部十五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和德国GMD合作,实施了基于X.400的MHS系统CRN(Chinese R
12、esearch Network)项目,通过拨号X.25线路,连通了Internet电子邮件系统;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也和加拿大UBC合作,实现了基于X.400的国际MHS系统。因而,国内科技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公用电话网或公用分组交换网,使用Internet的电子邮件服务。1990年10月,中国正式向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InterNIC)登记注册了最高域名“CN”,从而开通了使用自己域名的Internet电子邮件。继CANET之后,国内其他一些大学和研究所也相继开通了Internet电子邮件连结。1.2 全功能服务阶段从1994年开始至今,中国实现了和互联网的TCP/IP连接,从而逐步开通了
13、互联网的全功能服务;大型电脑网络项目正式启动,互联网在我国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目前经国家批准,国内可直接连接互联网的网络有4个,即中国科学技术网络(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此外,我国台湾地区也独立建立了几个提供Internet服务的网络,并在科研及商业领域发挥出巨大效益。Internet历史-中国Internet发展史2、四大骨干网介绍2.1 中国科学技术网络(CSTNET)中国科学院系统的CSTNET目前有两个网络国际出口,一个主要为高能物理所所内科研服务,不对外经营;另一个是1994
14、年5月与Internet连接的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NCFC(The 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 )。NCFC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工程发展阶段即:NCFC、CASNET和CSTNET。始建于1990年的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NCFC) 是由世界银行贷款的“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中的一个高技术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由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教委配套投资和支持建设。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实施。1991年6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取得Decnet协议,直接连入了美国斯坦福
15、大学的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1994年4月正式开通与Internet的专线连接;1994年5月21日完成我国最高域名CN主服务器的设置,实现与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可向NCFC的各成员组织提供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CASNET是中科院的全国性网络建设工程,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分院区域网络工程,另一部分为广域网工程。随着NCFC的成功建设,中国科学院系统全国联网计划“百所联网”项目于1994年5月开始进行,并于1995年12月基本完成。该项目实现了国内各学术机构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并接通Internet。CSTNET是以中国科学院的NCFC及CASNET为基础,连接了中
16、科院以外的一批中国科技单位而构成的网络。目前接入CSTNET的单位有农业 、林业、医学、电力、地震、气象、铁道、电子、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等近20个科研单位及国家科学基金委、国家专利局等科技管理部门。2.2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 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于1994年启动,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建设。CERNET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把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和有条件的中学连接起来,改善教育环境,提供资源共享,推动我国教育和科研事业的
17、发展。该项目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所高等学校承担建设,网络总控中心设在清华大学。CERNET包括全国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三级层次结构。CERNET网管中心负责主干网的规划、实施、管理和运行。地区网络中心分别设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广州、武汉、成都等高等学校集中地区,这些地区网络中心作为主干网的节点负责为该地区的校园网提供接入服务。整个工作分两期进行。首期工程(19941995年)着重于各级网络中心的建设、主干网的建设和国际通道的建立,CERNET计划建立三条国际专线和Internet相连,1995年底已开通了连接美国的128KB/s国际专线和全国主干网(共11条64KB/s DDN的
18、专线),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实现与CERNET的联网。第二期工程(19962000年),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入网,而且将有数千所中学、小学加入到CERNET中。同时,将提高主干网的传输速率,并采用各种最新技术为全国教育科研部门提供更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信息服务。2.3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原邮电部系统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于1994年开始建设,首先在北京和上海建立国际节点,完成与国际互联网和国内公用数据网的互联。它是目前国内覆盖面最广,向社会公众开放,并提供互联网接入和信息服务的互联网。1994年8月,原邮电部与美国Sprint公司签订协议,通过Sprint
19、出口接通Internet。1995年2月,CHINANET开通了北京、上海两个出口,3月北京节点向社会推出免费试用,6月正式对外服务。CHINANET也是一个分层体系结构,由核心层、区域层、接入层三个层次组成,以北京网管中心为核心,按全国自然地理区域分为北京、上海、华北、东北、西北等8个大区,构成8个核心层节点,围绕8个核心节点形成8个区域,共31个节点,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形成我国Internet的骨干网;以各省会城市为核心,联接各省主要城市形成地区网,各地区网有各自的网管中心,分别管理由地区接入的用户。各地区用户由地区网接入,穿过骨干网通达CHINANET全国网。2.4 中国金桥信息
20、网(CHINAGBN)原电子工业部系统的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从1994年开始建设,1996年9月正式开通。它同样是覆盖全国,实行国际联网,并为用户提供专用信道、网络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基干网,网管中心设在原电子部信息中心。目前CHINAGBN已在全国24个省市发展了数千本地和远程仿真终端,并与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等各部委实行了互联,开始了全面的信息服务。由于上述4大网络体系所属部委在国民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其各自建立和使用Internet的目的和用途也有所差别。CSTNET和CERNET是为科研、教育服务的非营利性质Internet;原邮电部的CHINANET和原电子部的CHINA
21、GBN是为社会提供Internet服务的经营性Internet。3、行业网络简介3.1 “金”字号工程中国的国家信息化在各部门、各领域的分布,可划分为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地区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家庭信息化五大部门。目前,在产业信息化方面有“金关”、“金卡”、“金税”、“金农”、“金企”等工程投入建设和局部运行;在社会信息化方面,已有“金智”、“金宏”、“金信”、“金卫”等工程投入建设和局部运行;在地区信息化方面已有“上海信息港”、“天津信息港”、“海南信息港”、“深圳信息港”等工程开始启动和服务。3.2 中国经济信息网(简称中经网)中经网(CEINET)是由国家信息中心创建的经济信息资源网
22、络,它在信息资源的挖掘上下功夫,以国家宏观经济为背景,把国家信息中心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库搬上互联网,1997年以来先后开通了CEI中国法规、CEI中国房地产和实时金融等内容,最近还推出为万家工商企业“网上安家”活动,向广大企业提供免费网上地址和免费网页制作。3.3 中国医学信息网该网络由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联结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九江医专、西藏医专等11所院校,是中国卫生和生物医学专用数据网的骨干网络。3.4 国家科技信息网国家科技信息网(STINET)也称ChinaInFo工程是国家科委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为网管中心建立的。目前有子网15个,遍布北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EAC 网络管理员 构建 中小型企业 网络 有效 管理 TCP IP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40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