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支付的研究.doc
《中国移动支付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支付的研究.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支付的研究内容摘要:从全球来看,随着3G商用进程的日益推进,从日韩到欧洲,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成为移动运营商十分看好的业务增长点。在中国,移动运营商也在积极推广移动支付业务。如今,用手机不仅可以缴费、投保,还可以购买机票、电影票等,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作为国内刚刚起步的产业,移动支付的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地建立和有效地连接起来,市场潜力虽然很大,但目前业务发展速度依然比较缓慢。如何打造一个健康的移动支付产业链,将是目前移动支付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个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历程、移动支付市场宏观环境以及移动支付运营模式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
2、问题,并提出若干发展建议。第一章 移动支付发展综述一、移动支付的定义 各种国际组织和相关文献对于移动支付的定义繁多,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移动支付可简单定义如下:移动支付是指使用移动设备(如移动电话、智能手机、PDA),利用无线和其他通信技术,实现资金由支付方转移到受付方的支付方式。该移动设备可用于多种付款情况,如购买数字产品(铃声,新闻,音乐,游戏等)和实物产品、公共交通(公共汽车、地铁、出租车等)、票务(电影、演出、展览等)、公共事业缴费(水、电、煤气、有线电视等)、现场消费(便利店、超市等)。移动支付可以在移动设备、自动售货机、票务机、POS机等多种移
3、动与固定终端上实现。整个移动支付价值链包括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比如银行,银联等)、应用提供商(公交、校园、公共事业等)、设备提供商(终端厂商,卡供应商,芯片提供商等)、系统集成商、商家和终端用户。二、 移动支付的分类移动支付存在着多种形式,不同形式的移动支付对安全性、可操作性、实现技术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要求,适用于各类不同的场合和业务。移动支付可以根据多个维度进行分类: (一)根据用户账户的不同分类银行卡账户支付:手机号码与银行卡绑定,用户操作银行卡账户进行支付,主要适用于运营商自有业务服务(手机充值缴费、充值卡购买、为运营商中间账户充值等)、提供购票和商旅等服务(如机票、火车票、小额保
4、险、商旅服务等)、以及实物商品交易(各种B2C 或C2C 业务中的实物商品购买)。话费账户小额支付:手机号码与手机用户的话费或积分账户绑定,用户操作话费账户进行支付。中间账户支付:手机号码与用户在运营商或第三方专业支付提供商开通的自有账户绑定,先充值后消费,用户操作自有账户。中间账户及话费账户小额支付业务主要以电子产品为主,应用范围为:(1)互联网邮箱服务、在线游戏、软件下载、在线杀毒等;(2)数字点卡、影音娱乐、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等;(3)部分票务应用:如彩票、演出票、电影票等;(4)其他非实物小额资讯类产品。(二)根据技术实现方式分类运营商为主体的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平台由运营商管理、建设和
5、运维,例如代收费业务等。银行为主体的移动支付:银行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和付款途径,通过可靠的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交易鉴权, 移动运营商只为银行和用户提供信息通道,不参与支付过程。第三方专业支付提供商为主体的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平台由第三方专业支付提供商管理、建设和运维。(三) 根据支付方式不同分类在线支付:如通过短信,WAP,IVR 等方式完成的支付,交易发生在网络侧。离线支付:如通过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完成的支付,交易发生在手机侧。三、 移动支付技术实现形式目前移动支付技术实现方案主要有三种:NFC,e-NFC和SIMPass&Reg单芯片NFC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从技术上来说,实现“移动支付”要解决的两
6、个根本问题是如何用手机进行支付信息的承载和传递。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手机终端智能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各种方案不断涌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有方案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根本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移动支付由于是一项涉及到数据传输和交易货款的过程,因此它的实现需要接入技术和安全技术两方面的保证。(一)接入技术移动支付使用的接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SMS:SMS分上行、下行两种通道,用户使用短信发送到指定特服号完成支付,运营商发送下行短信推送商品和服务,下行通道也是用户确认消费的通道。SMS的优点是技术成熟,使用方便,缺点是它面向非连接存储,信息量少,无法实现交互流程。WAP:这种方式是通过手机内嵌的W
7、AP浏览器访问网站,来实现移动支付的流程。WAP技术可以实现交易双方的互动,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缺点是需要能够支持WAP的移动终端和网站,交易成本较高。STK:这种模式是使用银行提供的STK(SIM Tool Kit,用户识别应用开发工具)卡替换客户的SIM卡,事先在STK卡中存储银行的应用前端程序和客户的基本信息,客户使用该卡完成银行交易业务。STK卡可以内置密码,固化应用程序,提供文字菜单的操作界面。缺点是成本高,受到终端设备的制约。红外/射频:它主要实现的是对移动用户的身份认证,进行的一般是短距离、小额支付。目前主要日本、韩国等地区应用。基于GSM/USSD的实现方式:USSD即非结构化
8、补充数据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网络的实时互动的新型移动增值业务平台。它以菜单方式和直接点播方式实现移动支付业务,支持现有的GSM系统网络和移动终端。它的优点是手机不需要做任何设置,传输速度快,提供交互式对话,使用方便。Java/BREW:这种方式主要是下载JavaBREW客户端程序,连接到移动互联网。它的优点是可以提供清晰高质的图形化界面,互动性强,实时通信,响应迅速,缺点是需要特定的支持终端。(二) 安全技术由于移动支付方式的多样性,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也不尽相同。移动支付的过程涉及到交易双方,进行的是数据交换,因此涉及到身份认证、交易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交易的不可否认性等各个方面。在安全保
9、证方面,在安全保证方面,现有的安全技术主有W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即无线公开密钥体系,它是一种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在无线环境下的安全保证机制。它采用证书管理公钥,通过第三方的可信任机构认证中心(CA)验证用户的身份,从而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在采用短信息实现支付时,利用SIM卡内的DES等加密算法来实现数据加密和数据的完整性检验。使用Java、BREW客户端软件的手机在实现支付时,客户端程序会通过Java编程在手机内实现数据加密模块,实现数据加密和完整性检验。使用WAP方式进行支付时,采用的一般是WAP统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手机与WAP网关和商家WAP服务器以
10、及前置机之间都采用SSL安全通道。四、 移动支付业务应用情况2002-2004年:移动运营商尝试性地推出一些移动支付服务,如彩票的投注、自动售货机零售商品的购买、Email服务费的代收等。与此同时,媒体进行大量的炒作性报道。但是由于刚刚开始涉及移动支付业务,中国移动运营商没有太多的经验,而且技术并不成熟,市场发展十分缓慢。因此,这个时期的移动支付市场还是一个业务导入阶段。2004下半年-2007年:互联网用户和移动用户的普及率提高、网上支付以及移动增值业务的快速发展,为该服务奠定了良好的产业环境,越来越多的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合作,在更多地区更多领域开展该服务。这个时期的移动支付市场是地域扩展阶段
11、。 2007-2009年:移动支付服务的商业模式探索阶段,在此时间段,产业主导者不清晰,金融机构和移动运营商的议价能力相当有限,产业实际投入力度比较低;市场的缓慢发展以及相关规范和标准的不统一使得许多商户和SP处于观望中,价值链构建和合作机制的完善非常缓慢;用户体验较差,因为国内信用体系和安全保障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用户通过移动支付购买的物品和服务并不丰富,并没有带来真正的便捷。尽管如此,由于电子商务的普及以及人们对于消费支付新的需求,这个时期移动支付市场的规模增长还是十分惊人的。因此,这个时期是移动支付产业的规模成长期。2009年以后: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下,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为了增强
12、业务吸引力,纷纷拓展更广泛的服务内容和支付通道,双方展开进一步的深层次合作,市场推广力度加大,价值链不断完善;3G网络覆盖区域的扩大和网络优化的持续,不仅为更复杂的移动支付应用提供了相应的带宽支持,而且保障用户可以进行更快捷更方便的实时在线处理;移动运营商的手机定制在终端销售市场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对移动支付有特殊要求的支持终端的平均价格不断下降,这些因素促进了相应终端普及率的提高;移动支付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加之以不断改善的硬件环境,用户体验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该服务,同时,早期进入该市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和SP的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监管政策的完善、商业模式的创新有效地平衡了
13、价值链上环节的利益,促使价值链的良性发展。不久的将来,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移动支付产业,一定会进入一个成熟阶段。图1-1 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周期 第二章 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宏观环境分析一、 政治与法律要素 我国的移动支付产业在政策层面可能面临以下问题:一是面临政策风险。运营商的业务领域和业务优势都是在通信上,而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使得它跃出了这一传统业务领域,开始面对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而我国具体的现实国情使它首先便面临着政策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表示,非金融机构不能开展金融业务,也不能用其它工具代替货币职能,否则就有非法集资之嫌。2009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要求从事网上支付、电子货币等业务的非银
14、行机构应于2009年7月31日前办理登记手续。而移动小额支付的核心思想就是进入更多的小额消费领域,如超市购物、用餐、交通等方面,这明显与我国的相关规定相违背,如何在政策和实现手段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将是移动支付业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二是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一些第三方支付业务模式可能为非法转移资金、套现提供便利,形成潜在的金融风险,对移动支付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负面影响。 目前,移动商务作为新兴业务,尚缺乏明晰的行业规范,包括准入政策、监管政策、网间漫游、资源共享、服务质量保障、服务规范制定等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才能支持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移动商务的核心是支付,移动支付相关政策成为各方关注焦点。电
15、子签名法和电子支付指引的出台为电子化支付在政策和法律地位方面奠定了基础,但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小额支付等问题相互交错,一直被视为敏感地带、灰色领域,发展比较缓慢。一些所谓“手机购物”平台利用通信话费或SP预置账号进行“小额支付”,信用受到人们的质疑,而在易趣等手机购物平台上达成的订单,最终还要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支付。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业务发展近5年,用户才超过1000万。 有观点称,阻碍中国移动商务和手机购物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小额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方面规制管理不到位,行政不作为。一些人更是尖锐地指出,当前政策制定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政府部门的监管政策不能明确,让企业无法沿着一条
16、合理合法的道路发展,” 移动支付是电信增值业务与银行增值业务中间业务的交叉地带,它有不同的业务类型,适用不同政策,不可一概而论。在国外,由于中间业务的发达,移动支付存在运营商主导、银行主导、第三方支付平台、交叉合作等多种模式。在中国,非银行机构推动移动支付的积极性比银行更高,但移动支付涉及金融业务的又必须接受金融监管,往往需要银行介入,或参照金融机构进行管理,这无疑抬高了市场准入门槛,政策风险是移动支付投资目前无法避免的障碍。 与此同时,移动支付涉及到当事人众多、法律关系复杂,再加上服务器、因特网、无线传输、管理软件等错综复杂的先进技术,因此在移动支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过失或故意而致使资金划
17、拨迟延或资金划拨错误,造成损失的现象。但是中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合同约定不明,一时很难明确法律责任。为了促进移动支付的健康发展,必须对有关纠纷从法律上加以解决,要求有关当事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工具,对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提出新的挑战,在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如安全问题,移动支付平台营运商的市场准入问题,责、权、利问题,举证问题。没有具体的方案,而是使移动支付的法律制度跟电子商务等有关的基础法规相靠拢。也就是说,目前没有必要进行有关移动支付的专门立法,只有在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出台以后才能进行,或者在制定有关电子商务或电子支付的法律时考虑移动支付这一特
18、殊的现象。这就造成了移动支付产业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出现问题后没有解决的标准,产生了极大的法律风险。二、 经济要素经济因素主要指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趋势等。这些既可能形成企业的发展机会,也可能对企业造成威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年均9.6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增长了11倍。根据“十一五”规划,按现行汇率计算,2010年我国GDP将达到3.2万亿美元,人均GDP将达到2400美元。但与此同时中国GDP消费率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我国GDP消费率最高是1981年的675,2003年不到57,据商务部数据,2007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只有36左右,按
19、照世界银行的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消费率约77,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经济的高速增长为3G和其他基础电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同时提高了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有利于促进了电子支付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移动支付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移动电话用户群体十分广泛和庞大,移动支付业务在如此巨大的用户群体支撑下,如果能够提供很好的金融服务产品,其市场前景是极为光明的。 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是很理想。到目前为止,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还是很缓慢的。从1999年起,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网络运营商合作,先后推出了基于STK方式的
20、手机银行,却无一例外地承受了失败之痛。随后,商业银行和网络运营商似乎对移动银行的热情骤减,任凭IT厂商如何起劲地推销WAP、KJava、可以通过OTA更新菜单的STK等技术,也仅有部分商业银行尝试在小范围内试点,市场反应冷清。对于移动支付的热情,运营商是最积极的,因为其已经在移动梦网中体验到成功,想要寻找增值服务的下一个盈利方向;而银行的核心业务并不是这个,所以积极性相对没有这么高。而且在价值链上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分成模式不利于金融机构。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通过手机钱包业务完成支付,运营商会参与分成。如果运营商和金融机构没有紧密的合作模式或者合理的利益分成方法,金融机构也就没有
21、积极性来推动该业务的发展。 同时,业务的缓慢发展必然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欲望,市场规模就无法扩大。三、 社会与文化要素对社会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企业的影响。结合我国国情,以下社会与文化要素可能对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一是现阶段用户的需求。用户是否认为有必要通过手机购物,通过移动购物是否能为自己带来更多更好的用户体验。移动付费作为一个新型业务,只是一个补充的手段,用户会非常直观地和原来的支付方式进行比较。很显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移动终端可以随时接入到多种业务所带来的便利性,另外还可以考虑根据个性化和位置信息增加功能。二是相比较于其他支付方式的可用性问题。
22、繁琐的交易程序消耗的时间可能会是现金交易的几倍,可用性也就成了用户考虑的因素。用户如何能够通过终端方便地接入到业务,拨打一个号码或者通过web浏览等等;此外,友好的用户界面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到目前为止,很多种移动数据业务多数是复杂的应用,需要用户花很多精力去熟悉业务,这个过程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三是消费习惯障碍的问题。尽管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然而中国仅有5的电子货币消费比例映射出电子消费习惯在中国仍未进入成熟期。人们进行的大部分交易依然使用现金,即使是推广了十几年银行卡,依然只在高档场所才能使用,各大银行发行的4亿张银行卡中有一半以上属于长期不用的“休眠
23、卡”。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消费习惯难以改变是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天然局限性。四、 科技要素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对科技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认识,密切关注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掌握和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新技术应用对移动支付的推进是变革性的,很可能对以往的移动支付模式是一种颠覆。全球从2G向3G的过渡已能证实这一点,在技术上、渠道上以及终端制造上,2G和3G如同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和3G开通将导致移动支付产业链的进一步整合,使得未来移动支付在安全性上不断提高、操作上更加易用便捷、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对移动支付来说,无论何种技术都是从两种途径进行改革,一
24、种是革新手机终端,另一种是改变SIM卡,如Simpass技术。VISA和SK电信所推动的移动支付商用项目属于后者,该项目采用了USIM卡(适用于3G网络)。USIM卡在安全和功能方面更趋于完善,同时加入了无线技术,这就使USIM卡成为一个跨领域多应用的智能卡平台,除电信应用之外,其它加油、支付等更多的应用可以通过空中下载技术加载到USIM卡中。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革新,移动支付技术正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市场前景。现场实时实现支付相对于传统POS机己经体现出更好的便利性。对比传统的POS机它具备的优势有:操作简单,用户只需将植入无接触芯片和天线的手机在特殊的阅读器前晃动,即可将支付数据、票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移动 支付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98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