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外网初步设计方案.doc
《电子政务外网初步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外网初步设计方案.doc(4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1章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与定义11.2 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11.3 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依据11.4 初步设计原则2第2章 建设目标与任务42.1 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42.1.1 总体建设目标42.1.2 阶段建设目标42.2 建设任务52.2.1 一期工程建设任务52.2.2 二期工程建设任务5第3章 需求分析73.1 基本业务需求83.1.1 国家政务外网承载的部委业务需求93.1.2 省内业务需求133.1.3 支持山西省综合门户网站的建设143.2 通信网络需求分析153.3 应用系统需求分析153.4 安全保障体系需求分析173.5 管理服务体系需求分析183.6 标
2、准规范建设需求分析19第4章 总体建设方案204.1 建设原则204.2 总体结构214.3 逻辑结构224.4 工程建设分期及规模23第5章 本期工程建设目标与内容245.1 建设目标245.2 建设内容24第6章 本期工程建设方案296.1 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296.1.1 网络设计原则与总体拓扑结构296.1.2 基础线路方案326.1.3 省级城域网396.1.4 省市骨干网466.1.5 互联网出口网络设计516.1.6 路由设计556.1.7 IP地址规划626.1.8 域名系统规划666.1.9 设备命名686.1.10 MPLS VPN业务规划696.1.11 移动办公用户接入
3、816.1.12 QOS方案876.2 网络管理中心设计方案1016.2.1 政务外网管理中心设计1016.2.2 网络管理系统1066.2.3 KVM系统1126.2.4 存储系统1136.2.5 备份系统1166.2.6 服务器负载均衡系统1216.2.7 省网管中心设备命名规则1226.3 应用服务系统设计1236.3.1 概述1236.3.2 应用系统总体架构设计1286.3.3 数据交换平台设计1426.3.4 应用支撑平台设计2056.3.5 综合门户网站设计2176.3.6 公文交换示范系统设计2546.3.7 电子邮件系统设计2616.3.8 干部在线培训系统(VOD点播系统)
4、设计2706.3.9 网上审批示范系统设计2766.3.10 应用系统总体部署图2866.4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2876.4.1 风险分析2876.4.2 需求分析2916.4.3 设计依据与原则2936.4.4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2936.4.5 信任体系3066.4.6 安全管理中心3196.4.7 安全管理制度3246.5 标准规范建设3266.5.1 标准规范建设的原则3276.5.2 本项目标准规范的总体框架3286.5.3 标准规范工作的技术路线3306.5.4 标准化的实现途径331第7章 系统配置与集成3327.1 系统配置原则3327.2 系统配置方案3327.2.1 主要网
5、络设备基本要求3327.2.2 其他网络设备与网管软件基本要求3407.2.3 应用服务系统配置3577.2.4 安全保障体系系统配置3737.3 系统集成方案3997.3.1 系统集成的主要内容及需求3997.3.2 交货说明4027.3.3 安装和调试4037.3.4 设备、工程验收4047.3.5 设备保修4057.3.6 技术服务4057.3.7 技术培训要求407第8章 机房及会议室改造方案4098.1 机房改造方案4098.1.1 机房现状4098.1.2 设计范围及内容4108.1.3 建筑装修设计4118.1.4 电气工程4128.1.5 空调及新风系统工程4178.1.6 消
6、防工程4208.1.7 弱电系统4248.2 VOD视频会议室、演示室改造4298.2.1 VOD视频会议室、演示室现状4298.2.2 改造方案设计430第9章 招标方案4329.1 招标范围4329.2 招标方式4329.3 招标组织形式433第10章 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43410.1 领导与组织机构43410.2 项目运行维护43610.3 人员培训437第11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3911.1 项目建设周期43911.2 项目实施进度439第12章 投资概算44012.1 投资概算的有关说明44012.2 投资测算依据和方法44012.2.1 投资测算主要依据44012.2.2 测算方
7、法44012.3 投资概算44112.4 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442第13章 风险及效益分析44313.1 风险分析及对策44313.2 效益分析44413.2.1 社会效益44413.2.2 经济效益445第1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与定义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是国家发改委高技20042135、2432号文批准建设的大型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是国家政务外网在山西的延伸和拓展。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是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在山西省的唯一节点,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与山西省电子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主要用于运行政务部门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和政务部门面
8、向社会的服务业务,为政务部门的业务系统提供网络、信息、安全等支撑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支撑服务。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将分阶段建设。首先将建立外网网络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和外网服务体系,促进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可以上联国家外网,横向联接省直各部门,下联全省各市外网。1.2 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主管部门: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承担单位:山西省经济信息中心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 王晓胜 职务:省发改委总工、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兼)项目承担单位地址:太原市东后小河12号1.3 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依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
9、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高技20042135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第一阶段中央部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高技20042412号)。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晋发200316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加快信息化推进实施办法(晋政发200328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通知(中办发200618号)1.4 初步设计原则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
10、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根据山西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实际情况,本着加强政府监管,提高行政效率,推进优质服务的要求,山西省政务外网初步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遵循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指导思想,体现山西特色。一方面网络建设作为政务外网在地方的延伸和扩展,指导思想要与国家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考虑山西在政务信息化的实际特点,具体设计中体现山西特色。 需求导向驱动、分期实施建设。从山西省现实需求出发,确定系统建设方案,稳步推进,分期实施,近期重点是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保护既往投资、整合现有资源。系统建设主要立足对已有资源的完善与整合,使现有资源发挥更大作用,保护已有投资。 统一标准规范、保障信息安全。按照
11、国家法规划定信息安全域和信任域,实施等级保护,保障信息安全。第2章 建设目标与任务2.1 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2.1.1 总体建设目标省政务外网的总体目标是建设覆盖全省各级政务部门的网络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信息交换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实现各级政务部门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数据交换和业务互动。项目建设将利用国家公用基础通信设施,建设结构合理、边界清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信息交换平台,并结合外网的具体需求构建相应的安全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各市按省统一规划和标准,建设各市及县政务外网,从而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务外网体系架构。省政务外网将为省电子政
12、务综合门户网站和各级政务部门网站提供网络安全支撑,为各个业务应用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撑;为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促进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服务质量与政务信息化水平。2.1.2 阶段建设目标山西省政务外网建设涉及面广、工程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建设难度大,工程建设将分阶段逐步推进和拓展。省政务外网工程分二阶段建设。工程的具体阶段建设目标如下:1. 一期工程建设目标:构建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并实现11个市和省城60个厅局级单位与省外网的连接;构建网络安全体系,通过设置多重防火墙、IPS系统、防DDoS攻击系统、审计系统、漏洞扫描、QoS等系统,确保政
13、务外网网络安全;构建数字认证体系,为实现网络政务申报、审批提供身份识别以及不可抵赖、访问权限控制、网络信息安全传输、电子签章等功能;构建电子政务外网综合门户系统,初步实现信息发布、公文交换等基本功能;基本建成省政务外网网管中心,形成山西省统一的外网运行维护体系,保证省外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优质的服务。省政务外网应用支撑平台初具规模,启动部分应用系统的建设,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享互动;2. 二期工程建设目标:重点是省城城域网和省至市级网络的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公文会签、网上审批功能;网上IP电话、视频会议等应用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实施;拓展互联网出口;异地容灾系统建设;2.2 建设任务2.2
14、.1 一期工程建设任务以省政务外网平台建设为核心,优先实现与国家政务外网的联接,优先构建省直城域网、省到市广域网,根据国家外网中央城域网的接入部委,实现大部分省直厅局与省政务外网的连接,贯通政府业务部门中央到省的信息通道;联通11个市的政务外网;初步建立与国家外网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省政务外网服务体系,建设省政务外网网管中心;通过MPLS-VPN技术实现与互联网的联接;建设省政务外网应用支撑平台;建设省政务外网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多媒体应用等应用系统,启动网上审批应用示范系统。2.2.2 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在一期工程基础上,全面推进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完善省直城域网、省到市传输网的建设,建设
15、与完善市级外网网管中心和数据中心;建设与完善市到县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实现所有省直厅局与省政务外网的连接;进一步加强完善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构建安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环境;建设与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视频会议系统;建设IP电话系统;建设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异地灾备中心;建设应急指挥等系统。第3章 需求分析山西省电子政务建设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迫切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下发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近年来,在省委、省
16、政府的领导下,山西省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省电子政务建设正在从上到下逐步延伸,覆盖面不断扩大,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尽管山西省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省市相比,与政务工作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电子政务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监管能力、保证政令畅通以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勤政廉政、提高服务水平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促进各级政府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使机关公务人员依法行政、廉洁自律,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建设市场秩序,促进我
17、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必须依托各种渠道和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问题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电子政务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龙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需求日益紧迫,必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加入WTO后,客观上要求我们的政策更加透明,政府行政工作既要依法,又要高效,同时必须保证公开公正。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政务公开、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改革任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内部的需求与外部的压力使得电子政务建设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中办发200217号文件是“十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
18、标和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外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晋发200316号文件和晋政发200328号文件是在充分体现17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制定的,是山西省电子政务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建设省政务外网和综合门户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政府机关不同性质的业务需要。省电子政务综合门户系统是省政务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全省各级政府政务公开、与社会实现信息互动的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设立的全省统一社会服务与监督窗口。省政务外网主要运行政府机关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及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同时担负着省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后台依托。3.1 基本业务需求根据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及中
19、办发200618号文件的定义,政务外网作为政府部门专网,为全国各级政务部门提供互联互通的平台,同时支持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面向公众提供服务。与传统的政府部门内部专网相比,政务外网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的特点。所采用的技术也不同于政府专网通常采用的企业网技术,而是一种与Internet类似的,可管理、可运营的数据通信网络。国家建设电子政务外网,除为了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办公协同、流程自动化外,还为改善政府内部跨地域、跨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政务外网建设中,应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对互联网业务(数据通信业务)、视频业务、语音业务等的支持。
20、另外,山西省政务外网作为建设高效、服务型、高度集成化的现代化政府的有效推动手段,同时作为省政府面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窗口,其运行服务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也成为影响省政务外网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此,我们将省政务外网建设划分为“通信网络”、“应用系统”、“安全保障”、“管理服务”、“标准规范”五大体系。3.1.1 国家政务外网承载的部委业务需求山西省政务外网将首先满足国家政务外网已承载的部委业务需求。国家政务外网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同时,就政务外网业务应用与中央、国务院有关单位进行了联系和探讨。目前,中纪委监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农业部、人事部、国家审计署等部
21、门已经接入政务外网并开展网上业务或正在进行接入施工。其中,中纪委监察部和国务院扶贫办是国家政务外网的应用试点单位。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文化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正式来函申请接入政务外网。现已接入或计划接入的单位已有近20个。具体情况概述如下:1. 中纪委监察部在政务外网上开展相关纠风工作的信息化业务。一是建设纠风网站,利用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采集投诉举报信息;二是利用政务外网连接全国32个省级纠风办和国务院各部委局纠风办,完成群众投诉举报的受理和信息反馈;三是利用政务外网的认证体系,保障网上传输信息的安全。从2006年1月开始,国家信息中心与国家监察部信息中心进行了多次沟通。3月份
22、国家监察部发来公函要求利用政务外网开展全国纠风工作,国家信息中心复函表示全力支持。6月份完成了监察部接入外网工作。为了促进地方监察厅接入省级政务外网,9月14日中纪委监察部发出“关于利用国家政务外网开展纠风工作应用的通知”。国家信息中心向各省外网节点单位转发了该通知。12月中旬,各省监察厅基本完成接入省级政务外网工作。12月14日,监察部召开全国纠风网站试点业务应用培训视频会。宣布将于12月26日开通网站。12月30日,监察部举办纠风网站开通仪式全国视频会。国信办、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领导参加了开通仪式。2. 国务院扶贫办在政务外网上开展扶贫业务。一是利用外网互联网出口,建立互联网扶贫网站,宣
23、传扶贫工作,公示扶贫项目和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受理举报、投诉等;吸引国内外慈善、公益机构参与扶贫工作;利用视频会议和视频点播技术,与国内外共享扶贫发展过程中的成果;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作。二是利用外网,连接各部委、省、县扶贫办进行信息的采集、分发和统计;并在网上开展机关定点帮扶、东西协作扶贫工作。将在政务外网上运行的扶贫业务系统有采购系统、发布系统、OA系统、绩效考核系统、数字图书馆、远程培训和视频会议系统、对下畅通系统、监测系统、指挥催办系统等,此外,拟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监督扶贫资金项目执行和落实情况。从2006年1月开始国家信息中心与扶贫办信息中心接触和进行了多次沟通。3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政务 初步设计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9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