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研究.doc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研究.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研究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物流业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却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现状,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及其制约因素;电子商务与物流如何有机结合,阐述电子商务平台下物流面临的问题及对其成因分析,并提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问题的解决途径。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 瓶颈 新型物流模式Ab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en referred to an unprecedented height, b
2、ut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logistics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e-commerce, e-commerce and logistics of the relationships and constraints; how to combine e-
3、commerce and logistics, e-commerce platform described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logistics and analysis of its causes, and proposed electronic business environment, logistics solution.Key words:New e-commerce logistics Bottleneck logistics model1、绪论21.1、国内物流的发展现状21.2、国外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22、电子商务与物流的有机结合32.1、
4、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务的制约因素32.2、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制约因素42.3、“第三方利润源泉”-物流42.4、电子商务和物流的有机结合52.4.1、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52.4.2、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62.4.3、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下的物流发展的趋势73、电子商务平台下物流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83.1、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亟待解决的问题84、EC环境下物流问题的解决途径114.1、现代物流的发展问题的对策114.2、新型物流模式和技术134.3、培育新时代的物流人才155、结束语16参 考 文 献16致 谢171、绪论1.1、国内物流的发展现状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
5、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原物资部、原商业部、对外经贸部交通部以及中央各部(煤炭部、林业部等等)、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统。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物流格局,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我国加速物流建设符合世界物流信息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使流通
6、过程里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原来,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而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流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此项业务离不开“三流”,其中信息流最为重要。实际上,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运作的。畅通、准确、及时的信息从根本上保证了商流和物流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业。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一定会按照新型科技的方向发展。1.2、国外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促使电子物流
7、(ELogistics)兴起。据统计,全球通过互联网进行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早在2002年就已达到8400亿美元。企业通过互联网加强了企业内部、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国外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系统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今后现代物流业在技术装备方面将有几大发展方向:在信息化方面,将采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标志技术(RF)等;在自动化方面,将着重发展自动导引车
8、(AGV)技术、搬运机器人(RobotSystem)技术等;在智能化方面,主要应用电子识别和电子跟踪技术、智能运输系统(ITS);在集成化方面,将集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等于一体。国外物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各国都在为发展物流业投入更多的技术力量。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的专业物流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电子物流系统,如美国联邦快递(UPS)。电子物流服务提供商应根据客户规模的大小提供不同的个性化解决方案,这种方式将有利于服务的多样性以及加强市场的伸缩性。例如,FedEx公司于2000年7月开展了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网站建设解决方案的业务,这些网上商店由FedEx 进行管理,同时这种前
9、端服务同FedEx的后端服务相连接,提供集成的电子物流服务。2、电子商务与物流的有机结合2.1、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务的制约因素1、供求结合的流程化。在传统有形市场上,供求双方是相互独立的,二者结合需要经过诸多过程。在电子商务中,双方的结合更为简单流畅,表现为:(1)供求结合环节的信息化。电子商务交易的整个过程中,各种有关信息贯穿始终,极大地方便了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从需求方面可以实现产品搜寻和比较的信化、价格比较信息化、支付信息化(无形支付)等。从供给方面看,可以实现产品宣传信息化、价格发布信息化和供货信息化(针对电子等信息产品而言)。(2)供求结合环节的抽象化。与传统有形市场的交易相比,电子商务
10、中的供求结合的一些环节被抽象化了,典型的就是交易磋商环节。由于供给方采取标准化的信息发布,需求方对供给方的产品、价格信息确信无疑,可以在不同的供给商之间进行比较,最后选择交易对象。2、潜在需求引导供给。由于信息不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很难把握。先进的网络技术可以通过市场调查,更真实的反映消费者的愿望。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就以容易地把握潜在需求,并以此来引导供给,从而使给与需求的结合在更深的层次上完成。 3、简捷的市场准入与出清使市场竞争更加广泛和激烈。电子商务带来无限商机,而这些商机的把握成本又非常低,这使进入电子商务市场难度变得很小,极大地吸引了众多交易者,尤其是供给者竞相进入电子商务市场
11、进行角逐。在竞争中落败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退出某一特定的市场,或转入其他市场,而又不必付出高额的退出或转换成本。电子商务市场准入与出清简捷和低成本,决定了这里必然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 4、低成本扩张加速了市场竞争的进程。市场竞争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成长进程,而企业的成长则主要受制于企业的扩充成本。因此,能否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就成为加速企业成长,进而加速市场竞争进程的关键。 5、价格机制作用的变化。在电子商务中,价格机制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就不同类型的商品市场而言,其变化的方向不尽一致。 (1)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市场上,价格机制的作用将呈减弱的趋势。这是电子商务市场上激烈市场竞争的结
12、果。由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不具有差异性或差异性很小,因此,差异性定价策略在这里不起作用。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对完备的信息供给使供求趋于平衡,商品的价格趋向稳定,价格机制调节市场供求的余地很小。 (2)对于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的大多数传统有形商品而言,电子商务使这类商品的市场的价格机制起到比以前更加重大的作用。电子商务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商品信息,更为容易地改变自己的消费行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加速产品的花样翻新和品质千差万别,相应的定价策略也不一而足。市场竞争同时带来商品价格的频繁变动,商品价格和供求之间的相互影响极大。这些都加强了价格机制的作用。 电子商务(ECommerce)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
13、商业领域所产生的新生事物,是商品流通方式的变动方向。由于利用互联网可以“消除”现实世界的时空差异,让买卖双方“随时随地” “碰撞”到一起进行商品交易,因而电子商务成为无限商机的摇篮。对于许多传统商业企业来说,电子商务则是商业竞争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2.2、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制约因素1、认识的偏差:不能把电子商务只理解成网上交易 从现在的理论和实践来看,网上交易对于商品交易的作用,获得了广泛的肯定,然而, 网上交易只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局部,作为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过程,可以分解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4个主要组成部分, 任何一次商品流通过程,包括完整的电子商务,也都是这“四流”实现的过程。现在看来
14、,商流、信息流、货币流可以有效地通过互联网络来实现。但是这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也就是说,尽管网上可以解决商品流通的大部分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物流”的问题。在一个时期内,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有一些偏差,认为网上交易就是电子商务。这个认识偏差在于:网上交易并没有完成商品实际转移,只完成了商品“所有权证书”的转移,更重要的转移,是伴随商品“所有权证书”转移而出现的商品的实体转移,这个转移完成,才使商品所有权最终发生了变化。2、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 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是现在谈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实际上,网络安全问题、网上结算问题虽然很多人称之
15、为“瓶颈”,但实际上,现在的科学技术、管理和实践都已经证实,这些问题都构不成瓶颈。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在我国主要表现是:在网上实现商流活动之后,没有一个有效的社会物流配送系统对实物的转移提供低成本的、适时的、适量的转移服务。配送的成本过高、速度过慢是偶尔涉足电子商务的买方最为不满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互连网无法解决物流问题。依靠互联网可以解决商流及其相关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物流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绝大部分被物流所占有,因此,物流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会起到非常大的决定和制约作用。第二,物流本身发展的滞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相比,即便是发达国家的物流
16、,其发展速度也难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并驾齐驱。在我国,物流更是处于经济领域的落后部分,一个先进的电子商务和一个落后的物流。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势头,会加剧物流瓶颈的作用。这问题,表面上看是我国物流服务问题,其背后的原因,是我国为物流服务运行的物流平台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 目前电子商务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意味着向顾客递交货物首先需要“消除”时空差异,使货物能够与顾客直接接触,方便顾客使用。 在一定意义上说,物流设施的好坏和物流通畅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的标志。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现代物流的发展,使货物流通成本降低,从而降低社会商品总成本。2.3、“第三方利润源泉”
17、-物流所谓的第一物流是指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初把降低人工和材料的成本当作是扩大利润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所以这时候把降低人工和材料费用作为第一利润源泉。当人工和材料成本降低到一定幅度以后,这时候可能空间就不大了,这时候发现通过扩大市场销售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把这种途径称为第二利润源泉。同样,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这个市场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人们发现如果能有效地降低在成本中占据相当高比例的物流费用,就等于提高了利润。所以这时候人们就开始把服务物流称为第三利润源泉。我们已经进入消费者主导的经济时代。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来看,物流企业不仅要关
18、注客户企业,而且要关注许多领先的企业在接受了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以后,已经在进行物流竞争战略调整。鉴于我国物流市场还很不成熟,也很不规范的现状,它们往往采取界于自营和外包之间的办法,即将企业现有物流服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去,成立独立核算的“物流中心”或“物流事业部”,或与专业物流企业合资成立物流经营公司。新公司在主要为企业自己的物流业务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市场上揽业务,以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利用率,并创立自己的物流服务品牌。2.4、电子商务和物流的有机结合2.4.1、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由于电子商务与物流间密切的关系,电子商务这场革命必然对物流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从物流业的地位到物流
19、组织模式、再到物流各作业、功能环节,都将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发生巨大的变化。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供应链短路化、第三方物流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的主要形式;采购将更方便、价格更低,配送的规模与地位将大大提高,并且成为商流、信息流与物流的汇集中心;库存集中化得到实现;库存集中导致运输集中,运输被划分为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更为方便的“多式联运服务”被广泛提供;开环流动的信息成为物流作业的主要依据。 1、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1)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电子商务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的革命。它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使它们变成脱离实体而能在计算机网络上处理
20、的信息,又将信息处理电子化,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这必然导致产业大重组,原有的一些行业、企业将逐渐压缩乃至消亡,将扩大和新增一些行业、企业。物流企业会越来越强化,因为在电子商务环境里必须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既要把虚拟商店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而且还要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物流公司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企业成了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对用户的唯一最集中、最广泛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可见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2、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1)供应链短路化 在传统的供应
21、链渠道中,产品从生产企业流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多层分销商,流程很长,由此造成了很多问题。现在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绕过传统的经销商与客户直接沟通。虽然目前很多非生产企业的商业网站继续充当了传统经销商的角色,但由于它们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直接互连,只是一个虚拟的信息与组织中介,不需要设置多层实体分销网络(包括人员与店铺设施),也不需要存货,因此仍然降低了流通成本,缩短了流通时间,使物流径路短路化。 (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传统的供应链由于供销之间的脱节,供应商难以得到及时而准确的销售信息,因此只
22、能对存货管理采用计划方法,存货的流动是“推动式”的。它有几个明显的缺点:第一是缺乏灵活性,销路好的商品,其存货往往可得性差,销路不好的就积压;第二是运转周期长,等等。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实现了一体化,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供应商可以及时且准确的掌握产品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完全可以消除上述两个缺点,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 电子商务是影响我国物流业的重要力量,会给我国步履维艰的物流业带来深刻的革命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1)发展电子商务可
23、以更快、更有力地促进和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体系的完善,尤以对物流配送业影响最大,它需要综合物力上的配送,对综合物流商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2)发展电子商务可以拓展物流空间物流第二空间,即电子物流,这将是物流发展的彼岸,物流第一空间与物流第二空间将日益走向融合。 (3)发展电子商务可以促进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离开信息化,电子商务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物流信息化至少包含三个层次,即全国性及大区性的物流COM建设、物流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物流信息化,确保的重点是配送企业信息化,这必然带动整个物流的信息化,全面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4)发展电子商务可以极大地促进物流和商流的融合
24、,这种融合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配送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网上交易和物流配送的过程中,物流与商流的界限将日益淡化、模糊,不再像传统物流业,比较严格地区分生产与生活资料,电子商务面对的客户及需求日趋多元化。 (5)发展电子商务将推动物流技术的应用,电子商务注重速度和同步配送能力,要适应这两点,就必须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尤其是配送环节的各种技术,如条码技术、GIS、射频技术、EDI、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配送也必须引入JIT技术。 电子商务极大地拓展了物流空间,也缩短了物流业变革与重构的时间,如果没有这些因素,靠物流业渐进的发展,物流业将会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也许没有完成变革,就失去了生存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电子商务 物流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9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