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迷宫问题求解.doc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迷宫问题求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迷宫问题求解.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迷宫问题求解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建造迷宫已有5000年的历史。在世界的不同文化发展时期,这些奇特的建筑物始终吸引人们沿着弯弯曲曲、困难重重的小路吃力地行走,寻找真相。关于迷宫,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希腊神话,这也是为什么现今每当人们提到这个问题,总是兴致勃勃(对于年青人,估计是RPG玩多了)。这则神话讲的是,从前弥诺斯王统治着克里特岛。有一年,他没有给海神波塞冬送去允诺的祭物公牛,海神十分生气,决意报复。他附体在公牛身上,勾引了弥诺斯王的妻子帕西法厄王后。不久,王后生下一个牛首人身的怪物弥诺陶洛斯(Minotaur)。为了把怪物藏起来避免家丑外扬,弥诺斯王命令岛上最优秀的工匠代达罗斯造了一座迷宫:
2、一所稀奇古怪的地下房子,走廊离亮处越来越远,根本找不到出口。发狂的弥诺陶洛斯在一堵堵墙壁之间徘徊游荡,左突右冲,以雅典王进贡的童男童女充饥。终于有一天,雅典王子忒修斯(Theseus)带着宝剑冒充进贡的童男进入迷宫。他一路退下弥诺斯王的女儿阿里阿德涅送给他的线团的线,杀死了牛头怪物弥诺陶洛斯,又沿着这根线找到出口,活着离开迷宫.一般的迷宫为二维平面图形,将迷宫的左上角作入口,右下角作出口,求出从入口点到出口点的一条通路。迷宫的大小为NN,N预定义为常数,修改N的值可以改变迷宫的大小(只要不超过屏幕显示范围),而程序不必做修改。用白色表示可走的路,红色表示墙壁不可以通过。程序还设计了两种运行方式
3、:一种是由系统自动运行探索,用递归方法实现;另一种是直接按结果搜索探索通路,颇有新意。 图1 迷宫的图例 图2 迷宫的求解老师指点二问题的分析: 图3 基本思想本问题的求解,关键是如何找到求解任意两个点间,按照以上基本思想而走出的路线。按照这个路线,我们可以通过图形函数来动态的显示迷宫的搜索过程。计算机解迷宫解通常用的是“穷举求解”方法,即从入口出发,顺着某一个方向进行探索,若能走通,则继续往前进,否则沿着原路退回,换一个方向继续探索,直至出后位置,求得一条通路。假如所有可能的通路都探索到位能到达出口,则所设定的迷宫没有通路。为此,我们先要处理地图问题。将地图中有墙的地方设为1,而没墙的地方,
4、也即可以通行的地方设为0,如:在我们的这个程序中的一个例子中,地图如下显示:图4 地图1 当然了,有了地图,下一步就是如何在地图中查询可行路线了。按照基本思想,当前已走过的可行的应设为墙,以防止在程序的搜索过程中,其又按原路返回,造成死循环。在我们的程序中,我们设走过的路的地图所在地为2,如下示:zmaprowcol=2; /* block current position */ 搜索路线,当需要一个数组来存储可行路线了,我们在程序中如下设定:struct int row; /* the row of the position */ int col; /* the col of the pos
5、ition */ pathmaxlength;由基本思想,搜索中按东南西北的先后顺序,我们又定义一个结构体来进行搜索中的换向,如下示:struct int row,col; offsetszdir=0,1 , /* move to east */ 1,0 , /* move to south */ 0,-1, /* move to west */ -1,0 /* move to north */ ;由于迷宫问题很悠久,解决方法也有很多,如:1、回溯回溯法使用栈的方式,这与当初忒修斯使用的方法很像,只不过这里用栈代替了英雄手中的线团。简单描述一下:每到达一个能走的新位置时都要把当前位置与来时的方
6、向压栈,当遇到死路时就弹出栈顶位置,顺着下一方向继续走,直到到达出口(找到一条通路)或退回到入口(迷宫没有出口)时结束。若到达出口,此时从入口到出口的一条通路就保存在栈中,依次弹出并输出即可。由于刚学到栈,还不太熟悉,故我们没用这种方法。但过一段时间,我们会改成这种方法的。2、递归一般来说栈与递归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使用递归的地方都可以改成栈的方式,反过来也一样。但在求解迷宫问题时,栈与递归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如果说栈式的搜索方法象征着英雄忒修斯的话,那么使用递归法则更像一位手握大权的领导。当他站在迷宫入口处时,他才懒得亲自去走,这时这位领导会吩咐他的手下,让他们分别向着迷宫的各个方向去探
7、索;当遇到岔路口时留一个人守在这里,再分出几股人,朝着每个方向继续探索;最后总会有一个人发现出口。发现出口的这个人将出口的位置报告给离他最近的路口处留守的人,再由这个人报告给上一个路口的人,依次层层上报,最后消息传到了领导那里,于是这位领导就顺着这条画好的通路大摇大摆地通过了迷宫。了解了这种思想后对于递归法就很好理解了。在递推的过程中实际上是系统自动地进行了压栈,而在回归时又自动地进行了弹栈,只不过这个栈位于系统的堆栈区,对普通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a.我们用的正是这种方法,如下所示:int zfindpath(int row,int col,int erow,int ecol) int dir
8、,row2,col2; if(row=erow)&(col=ecol) path0.row=erow; path0.col=ecol; /* judge if is the exit */ return 1; zmaprowcol=2; /* block current position */ for(dir=0;dir0) pathlen.row=row2; /* use recursion to find the path */ pathlen.col=col2; return +len; return 0;下面这一段,我们将给出对这一段程序的分析: 首先,我们定入了函数int zfind
9、path(int row,int col,int erow,int ecol) 来进行求解。其中row和 col为传入函数中的入口地址坐标, 而erow 和ecol则是出口地址的坐标。其次,给出了递归程序退出的出口条件:if(row=erow)&(col=ecol) path0.row=erow; path0.col=ecol; /* judge if is the exit */ return 1; 即,如果出口与入口的坐标相同,说明我们已找到终点,可以退出了。如若不然,说明我们还没到达最终目的地,还需继续寻找;如前所述,当前已走过的可行的应设为墙,以防止在程序的搜索过程中,其又按原路返回,
10、造成死循环,即为以下程序所示示:zmaprowcol=2; /* block current position */当然,如果在当前方向下没找到出路,我们将要换向下,用语句row2=row+offsetsdir.row; /* step to next space */ col2=col+offsetsdir.col; /* if want to observe the trace of the ball,you should add code after here!*/来实现我们的目的,其中dir的0,1,2,3值的取向,分别代表了东西南北的搜索过程。如果当前路的下一步为0,说明此路可通,我
11、们深入下一层递归之中,以便找出最终解: if(zmaprow2col2=0) /* mean the way could go at this stage */ len=zfindpath(row2,col2,erow,ecol); 正如前面所述,如果找到终点,则返回一个true 值。此时,len将是大于0的。便将执行以下程序:if(len0) pathlen.row=row2; /* use recursion to find the path */ pathlen.col=col2; return +len;即告诉我们,已找到合适的路径了,正在记录。这样等这段程序运行完成后,我们合适的路径
12、就在pathlen中保存了。 b.当然,如果仅是这样输出的话,肯定不好看,也不好观察具体中间程序的运行细节,于是我们进行了图行界面的输出以动态显示。 首先,我们要根据地图来创建图形式的迷宫:createmap()函数正是来完成这个工作。 void createmap(int n1,int n2,int n3,int n4) int i,j,size,trow,tcol,x=150+n2*22,y=100+n1*22; void *buf; int gdriver=DETECT,gmode=VGAHI; initgraph(&gdriver,&gmode,c:tc); cleardevice()
13、; setbkcolor(10); setcolor(1); settextstyle(4, 0, 5); outtextxy(70,20,hello,welcome to here! ); setcolor(4); setfillstyle(1, 4); for(i=0;i10;i+) for(j=0;j10;j+) if(zmapij=1) setfillstyle(1, 4); bar( 150+j*22,100+i*22,170+j*22,120+i*22);/*sleep(1);*/ else setfillstyle(1, 15); bar( 150+j*22,100+i*22,1
14、70+j*22,120+i*22);/*sleep(1);*/ line(100,80,150+n2*22,100+n1*22); /* draw a line */ line(337+(n4-8)*22,287+(n3-8)*22,337,360); setcolor(1); settextstyle(4, 0, 3); outtextxy(80,60,this is the entrance! ); outtextxy(320,360,this is the exit! );其中的参数n1,n2,n3,n4并不是产生图形界面所必需的,而仅是做为输出一些字符辅助文字而附加的定义坐标。接下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 迷宫 问题 求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9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