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系统.doc
《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系统.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果上报申请书成果名称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系统成果申报单位 北京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成果承担部门/分公司 数据业务部 部门 / 分公司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和Email项目完成人成果专业类别*数据业务所属专业部门*数据线条成果研究类别*其它省内评审结果*(按填写说明4)关键词索引(35个)深度维护 重要性 等级 标准应用投资0万元(指别的省引入应用大致需要的投资金额)产品版权归属单位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对企业现有标准规范的符合度:符合规范本项目制订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组网规范如果该成果来源于研发项目,请填写研发项目的年度、名称和类型(类型包括:集团重
2、点研发项目、集团联合研发项目、省公司重点研发项目、其他研发项目),可填写多个:本项目为北京公司数据业务部总经理专项项目成果简介:简要描述成果目的和意义,解决的问题,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当前数据及信息业务正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对比2010年和2009年中国移动业务发展数据,数据业务比例同比增加近150%,业务种类也逐年激增,从06年数据增值业务16种,到现在的200多种。为保证数据及信息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指出“数据业务产品运营要量质并重;要创新客户服务手段,深化分层分级服务,提升重点客户感知;要深化拓展,持续推进运维标准化建设;回归基础,持续提升维护人员知识和能力;要提升高
3、效低成本运营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战略措施,而比对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运维工作现状,仍存在如下问题:1. 业务系统“功能小而多”,系统维护涉及到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多种IT技术,目前尚未明确规范各业务系统的维护内容、维护标准及执行方法;2. 新兴应用服务不断涌现,业务种类呈多样化发展,针对数据及信息业务产品数量多、增长快、业务构成灵活多变、产品规模及影响度差异大等特点,对各业务系统采用一套系统维护标准将会造成公司维护资源的浪费。为合理调配维护资源,以达到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的目的,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多级别差异化的系统维护标准及方法。通过进一步提高对重要系统的维护标准及执行深
4、度,确保重要系统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保障,关键风险得到合理控制,而对非重要系统可以适当降低维护标准,以降低维护成本,最终做到以最佳的资源配置做最恰当的维护,快速响应前端需求,推进公司数据及信息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建设了一个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系统,该系统通过系统重要性定级并制订分级别、分模块维护标准及方法,明确规范了各重要性级别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维护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及方法,可以指导系统维护人员高效规范开展系统维护工作;通过搭建实践环境并制订实践案例,指导维护人员进行能力提升;通过开发前后台用户系统并实施维护效果评估,跟踪各业务系统维护执行情况,及时发现系统
5、潜在隐患,提升系统稳定性。首先,参考中国移动北京公司集团业务网络服务等级保障体系,总结归纳多年的维护经验,并结合业务系统发展特点,建立业务系统的重要性等级评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系统承载客户重要程度、服务范围、客户数量、直接或间接承载业务收益、品牌业务和战略重点、有业务支撑关系的系统数量及业务故障带来企业责任的影响程度几个维度进行系统重要性评级。目前该方法已通过北京公司评审,并作为公司级流程及方法发布和推广使用。然后,针对不同重要性等级,制订分层级的维护标准及方法,打造规范化、标准化系统维护能力接口,解决了目前无标准和标准无法统一的问题。之后,针对制订的维护深度标准体系,搭建实践环境,制订实践
6、手册,指导维护人员进行实践和提高,提升维护人员能力。同时,为使此套深度维护标准更好地落地,本项目开发了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用户系统前后台界面,前台页面面向最终用户(系统维护人员)开放,实现自动跟踪业务系统重要性等级,根据业务系统重要性变化,自适应的适配维护深度标准及方法,并将维护“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深度标准”、“维护方法”、“效果评估”使用WEB界面统一管理和呈现,界面友好,使用性和推广性强,有效实现维护标准和方法固化,方便知识转移,且新人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快速适应维护工作。后台页面面向管理员开放,实现对前台页面及各种维护资料的统一管理和维护,通过与数据库连接,使
7、零散的文档建立了关联,并成功实现了集中化控制与发布,使得维护资源能够进行可持续性管理。 图1前台页面 图2 后台页面最后,建立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执行效果统一考评机制,使系统维护质量可评估可量化,并推进将维护标准纳入综合网管平台,实现定期对业务系统维护执行效果进行检查,目前已实现CPU、内存、进程、日志等基本维护项目运行情况检查,自动输出巡检结果,下一步将逐步扩充自动巡检项,达到及时发现系统潜在隐患并跟踪问题改进情况,提高系统稳定性的目的。省内试运行效果:描述成果引入后在本省试运行方案、取得的效果、推广价值和建议等。一、 本省试运行方案目前已经应用于北京公司数据业务部维护的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中,
8、共计30套业务系统,运行方案如下:1、 作为业务系统组网规范,对系统冗余性进行梳理按照本项目制订的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组网规范,可为系统建设、交维及变更操作时系统组网提供依据。通过对北京公司数据业务部所辖30个业务系统进行梳理,完成EDSMP、移动城市、MGROUP、手机支付4个系统的网络组网整改立项,排除了重要系统数据文件等单点隐患,提高了系统可用率。2、 自适配系统维护标准及方法,日常维护参照执行按照本项目业务系统定级方法,收集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录入系统,自动生成等级评估和对应的维护标准及方法,业务系统日常维护按照生成的维护标准及方法开展;3、 业务系统维护效果跟踪
9、定期对各业务系统执行结果进行检查,建立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执行效果统一考评机制,及时发现系统潜在隐患并改进,对发现问题定期跟踪解决进度,闭环处理;4、 实践环境中实操练兵提供实践环境和最佳实践指导手册,维护人员登陆实践环境进行学习实践,提升维护人员能力;5、 维护人员知识共享使用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系统前台界面进行项目推广,实现维护标准和方法固化,方便知识转移,且新人可以通过用户系统的学习,快速适应维护工作。二、 取得效果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系统在北京公司数据业务部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收益如下:1) 节约维护成本,缩短维护时间数据及信息
10、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系统明确规范了各重要性级别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维护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及方法,不但节省了高级别维护人员的教学时间,还节省了入门级维护人员的学习时间。同时,多级别维护定义差分化的维护标准,使得维护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分配,节约了中、高级维护人员相对简单、重复的劳动时间,还能够使入门级维护人员得到有效的锻炼。此外,模块化维护实施,使各业务系统只需制定业务层面维护作业计划,而无须关心系统层面维护标准及方法,并且通过综合网管平台实现业务系统维护效果自动巡检,大大缩短了维护作业计划制定及维护效果检查工作耗时。通过在北京公司数据业务部30个业务系统中试行数据及信息业务多级别维护及评价
11、指导系统,每年每系统可降低维护成本约33万元,试用期间合计每年维护成本节约990万元/年=33(万元/系统)*30(系统数),统计数据如下: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效能值计算方法成本节约学习成本节约万元/系统.年1.76万元/系统每人独立维护时间节约22天/每系统*800(人工费/天)=1.76万元/每系统人工成本节约万元/系统.年31.28万元/系统系统日常维护作业计划及指导制定时间每系统节约16小时/8(节约天数)*800(人工费/天)=0.16万元/每系统每系统每天节省人工维护时间8小时/8(节约天数)*365(天/年)*800(人工费/天)=29.2万元/每系统维护效果检查工作每系统节约1
12、6小时/次*每年执行12次(每月1次)/8(节约天数)*800(人工费/天)=1.92万元/年2) 及时发现系统隐患,提高系统可用率部署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系统前,各业务系统缺乏统一的维护执行标准及方法,且紧急业务故障时,无故障案例指导。部署后,实现维护工作有标准可依,有指导手册指导执行,系统发生紧急故障有故障案例指导,并且有评估手段进行效果跟踪,有效的推进了维护工作向深度延伸,及时发现系统隐患,提高了系统可用率。通过对30个系统的部署实施,效果如下: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效能值计算方法网络质量提升故障处理及时性百分比提高了16.7%((现在)故障平均处理时长-(原来)故障平均
13、处理时长)/(原来)故障平均处理时长)=(2.5-3)/3=16.7%系统无故障率百分比提高了0.002%2011年上半年系统无故障-2010年系统无故障=99.994%-99.992%=0.002%3) 建立完善的实践及考评机制,提高维护人员能力通过搭建实践环境,制订实践手册,指导维护人员进行实践和提高,并使用考评体系,提高了维护人员的专项技能水平。数据业务维护中心2011年获得中级认证人员占维护人数30,获得初级认证人员已超过60。同时,为更好地实现人员成长评定,本项目制定了辅助的“人员考核评定”办法,并整合了与生产技术相关的测试题库。在项目运营初期,我们对一定范围的维护人员进行了测试。测
14、试结果表明,中高级人员比例只能达到13%,在学习实践深度维护一段时间后,我们再次抽取题库对维护人员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中高级维护人员达到一半以上。4) 实时跟踪业务系统发展变化,快速响应前端需求通过部署多级别维护评价系统,打造统一的基础维护能力接口, 系统维护人员只需在多级别维护及评价系统中录入系统重要性评级参数取值,系统即可自动核算系统重要性等级,并根据重要性等级自动匹配相应级别维护标准及具体执行方法,完成维护资源的合理配置。当前试用的30个业务系统重要性等级分布情况如下:区间I区间III区间II上图中:根据业务系统等级L的不同分布象限,自动匹配不同级别的维护标准及方法:a) 针对区间I
15、(1L1.2)的业务系统:选择1级维护标准,共包括8个业务系统。b) 针对区间II(1.2L2)的业务系统:选择2级维护标准,共包括13个业务系统。c) 针对区间III(2L3)的业务系统:选择3级维护标准,共包括9个业务系统。通过以上多级别差异化系统维护标准的自动适配,对重要系统采取高级别维护标准及执行方法,而对非重要系统采用低级别维护标准。当业务系统重要性变化时,通过本系统实时快速完成维护标准及方法的调整,始终保证以维护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维护效率,达到快速响应前端需求,有力支撑前端部门的目的。三、 推广价值和建议本次应用的业务系统的业务年收益达几千万,通过提升系统运行质量,间接的保障了公
16、司收入。同时,由于系统可用率的提高,也提升了公司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提高了中国移动的品牌价值。此项目与经验值得进一步在其他业务系统和其他省份推广。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各省公司可以根据维护经验对该成果进行不断完善和补充,使维护经验达到全国范围内的共享,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质量。文章主体(3000字以上,可附在表格后):根据成果研究类别,主体内容的要求有差异,具体要求见表格后的“填写说明6”。详见表格后。项目内容目录成果上报申请书11.项目背景92.实现方案92.1.制订业务系统重要性等级,实现业务系统分级管理102.2.根据不同级别业务系统,制订分级维护深度标准及方法112.3.搭建实践环境,制订最
17、佳实践手册,指导维护人员实践提高132.4.开发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用户系统,方便维护标准及方法的管理和使用163.应用效果173.1运行实施方案173.2系统应用效果184.主要创新点204.1.针对业务种类多且功能小的特点,提出业务系统等级评价方法204.2.针对不同等级业务系统,建立多层级维护深度标准及方法214.3.动态跟踪业务系统重要性,自适应的适配维护标准及方法234.4.建立自动检查机制,实现对深度维护执行效果的监测评估254.5.开发界面友好的用户系统,方面维护资料的学习、查阅和管理265.总体效益和推广265.1.推广的基本条件265.2.推广的基本步骤265.3.推广产生的
18、效益27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系统1. 项目背景当前数据及信息业务正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对比2010年和2009年中国移动业务发展数据,数据业务比例同比增加近150%,业务种类也逐年激增,从06年数据增值业务16种,到现在的200多种。为保证数据及信息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指出“数据业务产品运营要量质并重;要创新客户服务手段,深化分层分级服务,提升重点客户感知;要深化拓展,持续推进运维标准化建设;回归基础,持续提升维护人员知识和能力;要提升高效低成本运营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战略措施,而比对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运维工作现状,仍存在如下问题:3. 业务系统“功能
19、小而多”,系统维护涉及到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多种IT技术,目前尚未明确规范各业务系统的维护内容、维护标准及执行方法;4. 新兴应用服务不断涌现,业务种类呈多样化发展,针对数据及信息业务产品数量多、增长快、业务构成灵活多变、产品规模及影响度差异大等特点,对各业务系统采用一套系统维护标准将会造成公司维护资源的浪费。为合理调配维护资源,以达到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的目的,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多级别差异化的系统维护标准及方法。通过进一步提高对重要系统的维护标准及执行深度,确保重要系统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保障,关键风险得到合理控制,而对非重要系统可以适当降低维护标准,以降低维护成本,最终做到
20、以最佳的资源配置做最恰当的维护,快速响应前端需求,推进公司数据及信息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项目建设了一个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系统。通过系统重要性定级、制订分级维护标准及方法、搭建实践环境、开发前后台用户系统,并实施维护效果评估五项工作,将维护向深度延伸,最终实现提升系统稳定性、及时发现系统潜在隐患并提升维护人员能力的目的,进而通过此维护的标准能力接口高效支撑前端市场需求。2. 实现方案本项目结合考虑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收益、客户重要性、支撑接口数等多维度,确定业务系统重要性等级,并根据不同业务系统重要性,建设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多级别维护及评价指导系统,最终指导维
21、护人员有效开展不同系统的维护工作,并对工作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1.2.2.1. 制订业务系统重要性等级,实现业务系统分级管理1) 制订业务系统重要性评级标准:根据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的特点,综合考虑系统承载客户的重要性、平台服务范围、客户数量等内容,制订数据及信息业务系统重要性评级标准。说明如下: 是否承载A类/内部重要客户:A类客户判断标准参见“集客2011311号-关于下发集团客户基础管理规范V1.2的通知”;内部重要客户包括北京公司进行业务运营的各职能部门,如品质保障部、市场部等;北京公司进行业务运营的各生产中心,如数据部、客户服务中心、信息系统部等,根据是否承载A类/内部重要客户确定
22、取值: 承载:赋值为3; 不承载:赋值为1; 服务范围:根据平台服务的范围,确定取值: 服务范围涉及全网:则赋值为3; 服务范围是部分省:赋值为2 ; 只服务于北京本地:赋值为1; 客户数量:根据平台服务的客户数量,分别针对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数,确定取值: 个人用户大于100万或企业用户大于1000家:则赋值为3; 个人用户大于10万或企业用户100家:则赋值为2; 个人用户小于10万且企业用户小于100家的情况:赋值为1; 直接或承载的业务收益:根据公司每年的收入报表,核算当年年收益,确定取值: 如果年收入大于1000万:赋值为3; 年收入在100万1000万之间:赋值为2,; 年收入小于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 信息 业务 系统 多级 维护 评价 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96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