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数据库课程设计学校图书借阅管理系统.doc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学校图书借阅管理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QL数据库课程设计学校图书借阅管理系统.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学校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目录1. 问题描述2. 需求分析 2.1 需求调查 2.2 系统功能结构 2.3 数据流图4. 概念结构设计 3.1 局部E-R图 3.2 全局E-R图 3.3 数据字典4. 逻辑结果设计 4.1 逻辑设计的任务和目标 4.2 将E-R图装换为关系模式5. 物理结构设计 5.1 建立数据表 5.2 建立视图 5.3建立触发器 5.4 存储过程6. 结论与心得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1. 问题的描述随着社会的信息量的与日俱增,职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作为信息存储的主要媒体之一图书、数量、规模比以
2、往任何时候都大的多,不论个人还是图书管理部门都需要使用方便而有效的方法来管理自己书籍。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于个人而言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图示管理系统来管理自己的书籍,会方便许多.对于图书馆部门而言,以前单一的手工检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为了让便于图书资料的管理要有图书馆软件。对于日益扩大的图书馆,查找特定的书目总使借阅者或工作人员劳神费力,有事还没有结果。因为往往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得不到有效的管理效率。因此我没呢采用数据库技术生成图书馆借阅挂历系统将会极大的方便借阅者并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劳动,使工作人员从繁忙、复杂的工作进入到一个简单,搞笑的工作中。在此以高校学校图书
3、借阅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为背景,全文围绕如何: 实现图书信息、类别、出版社等信息的管理; 实现读者信息、借阅证信息的管理; 实现图书的借阅、续借、归还管理; 实现超期罚款管理、收款管理;创建触发器,分别实现借书和还书时自动更新图书信息的在册数量;创建视图查询各种图书的书号、书名、总数和在册数;创建存储过程查询指定读者借阅图书的情况;建立数据库相关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约束。来进行系统设计,完善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系统。2. 需求分析 2.1 需求调查 系统的需求分析主要是通过我们对于本校图书馆的观察和了解图书馆的一些管理规则和运行机制,并通过上网搜索有关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知识,了解到图书馆的现状,以及管
4、理中的一些问题,并开始系统设计。每个学校都有图书馆,最初由于图书的数量和种类较少,人工手动管理化比较方便和灵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人工手动管理会降低工作的效率,希望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是为了解决人工手动管理图书信息在实践中的问题,从而达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水平。该系统的建立不但给管理这带来方便,也节省了工作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需求分析是在于弄清用户对于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的确切要求。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数据库的目的和如何使用,也就是说需要从数据库中得到那些信息。明确目的之后,就可以确定您保存那些主题信息(表),以及每一个主题需要保存那些信息(表中字
5、段)。 2.2 系统的功能构造 1. 能够存储一定量的图书信息,并方便有效的进行相应的书籍操作和管理,这主要有: 1)、图书信息的录入、删除及修改。 2)、图书信息的多关键子检索查询。 3)、图书出借、返回及超时惩罚等。 2. 能对一定数量的读者、管理员进行相应的信息存储与管理,包括: 1)、读者信息的登陆,删除及修改。 2)、管理员信息的增加,删除及修改。 3)、读者资料的统计与查询等。 2.3 对于图书馆相关业务的宏观数据流程图 读者所还图书单有效借书单查询信息单管理员超时罚款单还书处理借阅处理查阅处理丢失赔偿单还书记录单借书记录单缺书通知单查询结果单更新图书信息更新后的图书信息3.概念结
6、构设计 3.1 局部E-R图 通过对上面2.3的图书馆相关业务的宏观数据流程图的分析可初步的得到图书馆信息 处理的局部E-R图: 1. 读者与图书之间的关系MN 借阅 图书 读者 2. 读者与借书记录之间的关系图书续借记录 借记录 MN 续借 读者 3. 读者与归还记录之间的关系图书续借记录 借记录 归还NM 读者4. 读者与罚款记录之间的的关系图书续借记录 借记录 NM 读者 罚款 5. 图书和图书管理员之间的关系 管理员N 读者M 罚款 6. 图书与管理员之间的关系 管理员MN 管理 图书 3.2 整合上述16 局部E-R图可进一步的的得到完整的全局E-R图。具体图示如下:到期时间管理员性
7、别登陆密码管理员姓名管理员编号图书名称 出版社 剩余数量入库时间 作者 图书编号借阅时间管理 是否续借 借阅图书卡编号借阅时间 图书名称 读者姓名 图书编号读者类别读者性别读者姓名图书编号借阅时间读者姓名惩罚金额超时时间图书名称读者图书卡编号惩罚金额最多可借图书书量读者图书卡编号归还时间 读者姓名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归还时间 借阅时间读者图书卡编号读者图书卡编号读借时间借读次数借书时间读借时间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读者姓名MNNNNNMMMMM图书续借记录罚款图书续借记录图书续借记录图书续借记录读者图书图书管理员管理借阅归还续借3.3 数据字典根据上面全局E-R图建立数据字典数据项名数据项含义数据
8、类型ReadID读者编号varcharReadName读者姓名varcharReadSex读者性别varcharReadDate登记时间varcharMaxBorrow最多可借图书数目varcharMID管理员编号varcharMName管理员姓名varcharMSex管理员性别varcharMpwd登录密码varcharBookID图书编号varcharBookName图书名称varcharBookWrite作者varcharBookPublish出版社varcharRestNum剩余数量varcharStorageTime入库时间DatetimeOutDate借阅时间DatetimeRBo
9、rrow是否续借varcharInDate归还时间DatetimeYHDate到期时间(图书馆借阅在60天以内)DatetimeRBTime续借次数(不能超过2次)VarcharRBDate续借时间DatetimeOvertime超出时间DatetimeFine惩罚金额varchar4. 逻辑结果设计 4.1 逻辑设计的任务和目标 以上的概念设计阶段是独立于任何一种数据模型的,但是逻辑设计阶段就与选用DBMS产品发生关系了,系统逻辑设计的任务就是将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好基本E-R图转换为选用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组织(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模型优化、数据
10、库模式定义、用户子模式设计)、数据处理(画出系统功能模块图)两大任务。 4.2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 实体型转换为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对于实体间的联系则有一下不同的情况: 一个m:n联系装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关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属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结合。 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一记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的码。 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QL 数据库 课程设计 学校 图书 借阅 管理 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9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