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模型与例析详解.doc
《高中化学计算模型与例析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计算模型与例析详解.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化学计算八大解题模型(解题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常用方法方法分支适用条件1守恒法质量守恒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微粒守恒某种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在几个连续或平行反应前后守恒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溶液中阳阴离子正负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平衡体系中某微粒的起始浓度等于其各种存在形式浓度之和浓度守恒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结晶前后浓度不变溶质守恒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价态守恒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总数守恒2方程组法反应方程组已知几元混合物的几个反应总量,求解其组分含量组成方程组已知几元混合物的几个组成总量,求解其组分含量3关系式法反应关系式能从多步反应或部分氧化还原反应中提取物质
2、转化关系式终态关系式能从整体出发找出最终的物质成分与起始成分的守恒关系式对应关系式能从混合物反应或组成中挖掘出特定的定量对应关系式组成关系式能从物质或溶液的组成中找出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式4差量法/和量法变化差量/变化和量能利用物质单一变化的某个实际差量(质量差、物质的量差、摩尔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密度差、反应热差、溶解度差)及理论差量列出比列式求解/利用和量列式求解组成差量能利用物质组成的某个实际差量及理论差量列出比列式求解5转化法令值法给题目令一个具体而又便于速算的特殊值求解某种等量关系变形法对题给研究对象或数据作出恰当的变形转换(如化学式变形)规律法从有关规律入手,把握定量问题的答
3、案大方向图表法抓住图像或表格中数据变化特征,确定计算关系或作图求解数轴法反应物量的不同引起产物不同,确定不同范围的产物成分函数法将题给信息中的量的关系抽象为数学表达式排除法结合题意限定条件,利用选项信息排除不可能的答案优选法结合题意限定条件,优选中间值进行验证,确定可能的答案6平均值法各种平均值能找出混合物的某个平均值(平均式量、平均组成、平均含量、平均浓度、平均反应量等),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成分7.十字交叉法能找出平均值(A),且符合x A1 + y A2 =(x +y)A 的数学关系,用十字交叉法求解混合物中两个组分的含量8.讨论法极值讨论能找出边界条件(极值),讨论混合物组成的可能范围范围
4、讨论两种反应物的量之比不确定时,找恰好反应点讨论取值范围结果讨论两种反应物的量之比不确定而产物不同时,讨论可能的结果假设讨论通过假设讨论确定求解所缺少的数据组合讨论对测定混合物组分含量的几个数据,讨论其可能的组合不定方程讨论当计算过程中出现不定方程时,根据有关的化学概念(如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讨论其可能的答案不等式讨论当计算过程中出现不等式时,根据有关的化学原理讨论其可能的答案【要点例析】守恒法1.守恒法已知变化前后某一特定不变的量,建立等式计算的方法例1 在臭氧发生器中装入100mLO2,经反应3O22 O3,最后气体体积变为95mL(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定),则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
5、A.1.43gL1 B.1.50 gL1 C.2.14gL1 D.无法判断聚焦解题策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不变,等于反应前100mL O2的质量。则反应后混合气体:=(0.1L/22.4 L/mol32g/mol)/0.095L =1.50g/L解答:B聚焦化学思想: 求解本题应避开氧气未完全转化为臭氧的细节,而直接根据气体的质量守恒和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例2 某氧化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X2O72离子,在溶液中0.2 mol该离子恰好能使0.6molSO32离子完全氧化,则X2O72离子还原后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聚焦解题策略: 设反应后X元素的化
6、合价为a.则X元素化合价由6降为a,S元素化合价由4升为6。1molX元素得电子(6a)mol,1molS元素失电子(64)mol=2 mol。由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0.2(6a)=0.62, a=+3 。 解答:C例3 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将其产物溶于60mL2.0mol/L稀盐酸中, 转化为氯化镁和氯化铵; 再加入20mL0.50moL/LNaOH溶液以中和多余的酸, 最后加入过量NaOH溶液使氨全部逸出, 并测得氨气的质量为0.17g。则镁带的质量为( )A.1.2g B.2.4 g C.3.6g D.无法判断聚焦解题策略:依题意可知:在镁带燃烧产物与60mL2.
7、0mol/L稀盐酸和20mL0.50moL/LNaOH溶液混合的溶液中最终存在MgCl2 、NH4Cl、NaCl三种溶质;根据元素守恒可知:n(Mg)=n(Mg2+),n(NH4+)=n(NH3);根据溶液中阳阴离子正负电荷守恒可得:n(Mg2+)2+n(NH4+)1+n(Na+)1=n(Cl-)1即:2n(Mg2+)+0.50mol/L0.020L=2.0mol/L0.060L1解得n(Mg2+)=0.050mol,m(Mg)=0.050mol24g/mol=1.2g。解答:A聚焦化学思想:本题避开了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和纷繁复杂的分步计算过程,直接经终态分析,由元素守恒和离子电荷守恒求解,
8、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解题模型:守恒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如质量守恒、元素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溶液中阳阴离子正负电荷守恒或物料守恒、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守恒等)的关系,建立等式求解。方程组法2.方程组法已知几元混合物的几个总量,列出方程组求解其组分含量的通用方法例4 一种含有MgO、Mg3N2的混合物,若其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4%,则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7.6% B.5.60% C.3.20% D.无法确定聚焦解题策略: 本题属于二元混合物组分含量的计算,可采用通用的方程组法求解。解法一:设每100g混合物中含有MgOxm
9、ol、Mg3N2ymol。依题意得:40x+100y =100(混合物质量守恒); 24(x+3y )=62.4(镁元素质量守恒)联立解得:y =0.2(mol),。解法二:设每100g混合物中含有N元素xg,则O元素为(100-62.4-x)g。根据元素的正负化合价守恒得:,解得x=5.60。解答:B聚焦化学思想: 方程组法既可应用于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也可用于混合物组成含量的计算。本题应用方程组法求解,在运算上比应用正负化合价守恒法求解要简便一点。例5(2011年上海高考二模)将Na2CO3和KHCO3组成的均匀混合粉末分别加入100m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盐酸中,测得如下数据。则下列分析推理
10、中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123m(混合物)10.3 g15.45 g41.2gV(CO2)(标况)2.24 L3.36 L2.24 L提示:CO23- + H+ HCO3-、HCO3- + H+ CO2+ H2O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KHCO3的质量分数 C加入混合物20.6 g时产生的CO2最多 D实验1和实验3的混合物完全反应时消耗HCl的物质的量相同聚焦解题策略:本题涉及二元混合物组分含量计算和实验数据的处理,逐项分析如下:A要求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应选用盐酸完全反应的实验3数据。但是依据提示,计算时要先由混合盐完全反应的实验1数据,
11、用方程组法求得混合盐中两种盐的物质的量。设实验1中Na2CO3和KHCO3分别为xmol、ymol.x+y=2.24/22.4(碳守恒)、106x+100y=10.3(盐的质量守恒)联立解得x=y=0.05则实验3中Na2CO3和KHCO3均为0.05mol4=0.2molCO23- + H+ HCO3-、HCO3- + H+ CO2+ H2O,c(HCl)= 3.0 mol/L0.2mol 0.2mol 0.1mol 2.24LB根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计算,能求出混合物中KHCO3的质量分数。C加入混合物20.6 g时,Na2CO3和KHCO3均为0.05mol2=0.1molCO23- + H
12、+ HCO3-、 HCO3- + H+ CO2+ H2O,恰好完全反应,产生CO2最多0.1mol 0.1mol 0.1mol(0.1+0.1)mol 0.2mol 0.2mol D实验1消耗HCl(0.05+0.1)mol, 实验3消耗HCl(0.2+0.1)mol,不相同。解答:A、C解题模型:方程组法是根据题意设两个未知数(x、ymol),列出方程组求解。关系式法 1.组成变化关系式法找出物质组成或变化的某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的方法例6 某无水混合物由FeSO4 和Fe2(SO4)3组成。测知该混合物中硫的质量分数为a%,则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00-4a)% B
13、.(100-2a)% C.(100-a)% D.(100-3a)%聚焦解题策略: 本题若按混合物组成含量计算的通用方法方程组法求解,则是小题大做。可按以下混合物组成关系式求解:混合物 S SO4 Fe 32 96 100 a 3a 100-3a解答:D聚焦化学思想: 本题应用混合物组成中SO4的式量是S的3倍的特殊关系,通过关系式的展现,使得问题一目了然而速解。例7 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白色固体混合物27.2g,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HCO3全部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29.0g。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
14、 )A.5.3g B.10.6g C.15.9g D.无法判断聚焦解题策略:根据题意发生下列总反应:NaHCO3+ CaO+ H2OCaCO3+ NaOH+ H2O、Na2CO3+ CaO+ H2OCaCO3 + NaOH得变化关系式:Na2CO3H2O固体增重 106 18 18 10.6g 29-27.2=1.8g解答:B解题模型:关系式法是利用物质组成(如混合物中元素与原子团之间的组成关系)或变化(如多步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的某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式,列比例式求解。2.终态关系法找出最终的物质成分与起始成分的守恒关系,列方程求解的方法例9(上海高考题) 在由Fe、FeO和Fe2
15、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2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mL气体(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无Fe3+离子。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提示:2Fe3+ Fe3Fe2+)A.混合物里三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2+离子与Cl- 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混合物里,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 D.混合物里,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聚焦解题策略: 根据Fe、FeO和Fe2O3均能与盐酸反应,假如三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但因反应后溶液中无F
16、e3+,即发生了隐蔽反应:2Fe3+Fe3Fe2+,则有定量关系:Fe2O32Fe3+Fe,所以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由于反应后溶液中最终只有一种溶质FeCl2,则n(Fe2+)n(Cl-)=12(此乃终态分析法);若设FeO和Fe2O3分别有xmol、ymol,则Fe有(y+0.02)mol,据Fe守恒和离子电荷守恒得:(y+0.02+x+2y)2=0.121,仅由此式无法确定FeO和Fe2O3的物质的量。 (不符合“已知二元混合物的两个总量,列出方程组求解其组分含量”解题模型,所以无法确定FeO和Fe2O3的物质的量)解答:B、C聚焦化学思想:终态法的解题关键是:从整体出发,找出最
17、终的物质成分与起始成分的守恒关系。解题模型:终态法是从整体出发(如混合物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图像型计算、溶解结晶计算),找出最终的物质成分与起始成分的守恒关系列方程求解。3.对应关系法从混合物的整体出发,找出某种定量对应关系求解的方法例21 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使三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冷至室温得液态产物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3%,则容器内原有H2、O2、Cl2的体积比为( ) A. 7:3:1 B. 9:6:1 C. 26:192:71 D. 13:6:1聚焦解题策略: 根据在点燃条件下,2H2 + O2 2H2O和H2+ Cl22HCl可找到三种气体恰好完全
18、反应时,H2 的总分子数等于O2 分子数的2倍加上Cl2的分子数的对应关系,即:N(H2)=2 N(O2)+ N(Cl2),对照选项,7=23+1、13=26+1,A、D符合对应关系。“验根”:溶质HCl的质量分数=25%解答:D聚焦化学思想: 本题中的对应关系是潜在的,要善于挖掘。若本题有多个选项符合上述对应关系,则应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25.3%进行“验根”。例22 已知:2H2S+O2(不足)2S+ 2H2O、2H2S+3O22SO2+ 2H2O。现有常温常压下100mL硫化氢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恢复到原来状态时,剩余35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硫化氢和氧气的体积比可能
19、是( )A.1317 B.1713 C.4713 D.1347聚焦解题策略:如硫化氢与氧气(不论O2是否充足)的混合气体反应中:V (消耗的H2S) V (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23,由此求得V (消耗的H2S)=130/3mL。讨论:若H2S过量,则原混合气体中硫化氢和氧气的体积比=(130/3+35)1/2130/3=4713;若O2过量,则原有硫化氢和氧气的体积比=130/3(100-130/3)=1317。解答:A、C聚焦化学思想: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整体分析技巧,寻找并积累一些用于解题的“对应关系”,除上述对应关系外,还有其他的对应关系等等。解题模型:从混合物反应或组成中
20、挖掘出定量对应关系,由关系式求解(要注意“验根”)。差量法/和量法4.差量法找出物质某种单一变化的差量,建立关系式,列比列式求解的方法例7 (2009年全国高考题)为了测定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 D.聚焦解题策略:由2NaHCO3Na2CO3+CO2+H2O m(固体减少) 284 44 18 62 x g W1g-W2gx=( W1g-W2g)84/31 Na2CO3样品的纯度=解答:A解题模型: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单一变化的实际差量(质量差、物质的量差、摩尔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
21、差、密度差、反应热差、溶解度差),由变化关系式找出“理论差量”,并把它当成一个变化量与题给的“实际差量”列出比列式求解。转化法1图表法根据题给图表数据进行计算或根据计算作出图像的计算方法例10 (2006年上海高考题)在标准状况下,向100mL氢硫酸溶液中通人二氧化硫气体,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则原氢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提示:2H2S+SO23S+ 2H2OA.0.5mol/L B0.05mol/LC.1mol/L D0.1mol/L 聚焦解题策略:从题给图像中可以发现在反应SO2+2H2S3S+2H2O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SO2气体112mL,即0.005mol,与其反应的H2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计算 模型 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9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