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张拉计算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梁张拉计算书.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万快速公路通道CW08合同段T梁张拉计算书编 制 人:审 核 人:江西中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城万路CW08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1年8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1(一)、工程范围及规模1(二)、技术标准1(三)、预应力钢筋设计工程数量2二、20mT梁(简支T梁)钢铰线张拉计算2(一)、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3(二)、钢绞线实际伸长量的量测7三、20mT梁(先简支后连续T梁)钢铰线张拉计算7(一)、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8(二)、钢绞线实际伸长量的量测15四、40mT梁(先简支后连续T梁)钢铰线张拉计算15(一)、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15A、边跨T梁16B、中跨T梁24(二)、钢绞线实际伸长量的量测31五
2、、墩顶现浇段负弯矩钢束张拉32A、20m先简支后连续T梁现浇连续段32(一)、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32(二)、钢绞线实际伸长量的量测35B、40m先简支后连续T梁现浇连续段36(一)、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36(二)、钢绞线实际伸长量的量测39城万快速公路通道CW08合同段T梁张拉计算书一、工程概况(一)、工程范围及规模本合同段为城口至万源二级(快速通道)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路为重庆市城口县与四川省万源市重点交通通道,是西南地区相互连接的重要干线。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国家干线公路网,改善三峡库区交通落后状况、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城万快速公路通道CW08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
3、36+018.778K43+200,路线长7.18km。本项目位于中低山丘陵地貌区,单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本合同段不包含路面面层施工、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绿化及环境保护。本合同段桥梁共计11坐共有T梁248片(其中20mT梁208片,40mT梁40片),其中偏桥中桥(220简直T梁)20mT梁10片、新房子1号中桥(420先简支后连续T梁)20mT梁20片、新房子2号中桥(420先简支后连续T梁)20mT梁20片、梨树湾中桥(320先简支后连续T梁)20mT梁15片、竹园坝号中桥(320先简支后连续T梁)20mT梁15片、张公坝中桥(320先简支后连续T梁)2
4、0mT梁15片、庙子梁中桥(320先简支后连续T梁)20mT梁15片、大鱼泉大桥(520+620先简支后连续T梁)20mT梁55片、柳河村大桥(420+420先简支后连续T梁)20mT梁40片、柳河大桥(440+440先简支后连续T梁)40mT梁40片、双河平交中桥(120简支T梁)20mT梁3片。(二)、技术标准公路的等级:单向两车道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2米桥涵设计荷载:公路一级设计车速:60km/h最小平曲线半径(m):130最大纵坡:6最小凹曲线半径(m):2000本合同段20mT梁208片,40mT梁40片。预应力钢铰线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S15.2mm,钢铰线面积139mm2,标准强度
5、1860MPa,弹性模量为:1.95105MPa。预制T梁锚具采用M15型锚具及其配套设备,管道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波纹管,钢铰线锚下控制应力为k=0.75 Ryb =1395MPa,张拉采用双控,以钢束伸长量进行校核。(三)、预应力钢筋设计工程数量20m简支T梁 T梁参数边梁中梁钢束端点N1N2N3N1N2N3下料长度207842074420710207842074420710数量766666张拉长度19584195441951019584195441951020m先简支后连续T梁 T梁参数边跨中跨边梁中梁边梁中梁钢束端点N1N2N3N1N2N3N1N2N3N1N2N3下料长度2078820
6、76420728207882076420728207882076420728207882076420728数量777666766566张拉长度19588195641952819588195641952819588195641952819588195641952840m先简支后连续T梁T梁参数边跨边梁中梁钢束端点N1N2N3N4N1N2N3N4下料长度4050440558405904063240504405584059040632数量9299992999张拉长度3930439358393903943239304393583939039432T梁参数中跨边梁中梁钢束端点N1N2N3N4N1N2N3
7、N4下料长度4042440478405104055240424404784051040552数量8288882888张拉长度3922439278393103935239224392783931039352二、20mT梁(简支T梁)钢铰线张拉计算(一)、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1、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取139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1.95105 N/mm2。(2)、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8、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取0.14。2、伸长量计算:(1)、N1(边梁)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5.984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6.0676=6=0.10590rad,x=2.118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59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5984mm、曲线段 L=2118mm 、直线段
9、L=1590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2)、N1(中梁)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5.984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6.0676=6=0.10590rad,x=2.118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59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5984mm、曲线段 L=2118mm 、直线段 L=1590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3)、N2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3.8
10、77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8+5.7095=13.7095=0.239276rad,x=1.993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3.902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3877mm、曲线段 L=1993mm 、直线段 L=3902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4)、N3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832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8+4.1482=12.1482=0.212026rad,x=1.448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6.475m、预应力筋
11、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1832mm、曲线段 L=1448mm 、直线段 L=6475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二)、钢绞线实际伸长量的量测1、张拉程序2、张拉顺序100%N150%N2100%N3100%N23、油表读数计算设计张拉应力:k=0.75Ryb=1395MPa参数及读数详见T梁张拉控制表。3、实际伸长量量测式中: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间的实测伸长值。即张拉至-量测值。初应力一下的推算伸长值,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即张拉至-量测值。 三、20mT梁(先简支后连续T梁)钢铰线张拉计算(一)、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1、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
12、公式及参数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取139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1.95105 N/mm2。(2)、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取0.14。2、伸长量计算:(1)、N1(边(中)跨边梁)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
13、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5.218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7=7=0.122173rad,x=2.443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133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5218mm、曲线段 L=2443mm 、直线段 L=2133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2)、N1(边跨中梁)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5.218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7=7=0.122173rad,x=2.443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133m、预应
14、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5218mm、曲线段 L=2443mm 、直线段 L=2133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3)、N1(中跨中梁)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5.218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7=7=0.122173rad,x=2.443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133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5218mm、曲线段 L=2443mm 、直线段 L=2133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4)、N2(边跨边梁)筋理论伸
15、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756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8+7=15=0.261799rad,x=2.443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4.577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2756mm、曲线段 L=2443mm 、直线段 L=4577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5)、N2(边(中)跨中梁、中跨边梁)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756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
16、+竖弯8+7=15=0.261799rad,x=2.443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4.577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2756mm、曲线段 L=2443mm 、直线段 L=4577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6)、N3(边跨边梁)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0.295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8+7=15=0.261799rad,x=2.443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7.02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295mm、
17、曲线段 L=2443mm 、直线段 L=7020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7)、N3(边(中)跨中梁、中跨边梁)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0.295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8+7=15=0.261799rad,x=2.443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7.02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295mm、曲线段 L=2443mm 、直线段 L=7020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二)、钢绞线实际伸长量的量测1、张拉程序2、张拉顺序50%N2100%N3100%N2
18、100%N13、油表读数计算设计张拉应力:k=0.75Ryb=1395MPa参数及读数详见T梁张拉控制表。3、实际伸长量量测式中: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间的实测伸长值。即张拉至-量测值。初应力一下的推算伸长值,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即张拉至-量测值。 四、40mT梁(先简支后连续T梁)钢铰线张拉计算(一)、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1、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取139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1.95105 N/mm2。(2)、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公
19、式及参数 式中: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取0.14。2、伸长量计算:A、边跨T梁(1)、N1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非对称设计,故需两端计算。 左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197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7=7=0.122173rad,x=7.33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0.165m 右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
20、阻力x=2.197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7=7=0.122173rad,x=7.33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0.085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左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2197mm、曲线段 L=7330mm 、直线段 L=10165mm左端钢束总伸长值:右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2197mm、曲线段 L=7330mm 、直线段 L=10085mm右端钢束总伸长值:(2)、N2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非对称设计,故需两端计算。 左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096m、曲线
21、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9=9=0.157080rad,x=11.782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6.841m 右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096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9=9=0.157080rad,x=11.782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6.761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左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1096mm、曲线段 L=11782mm 、直线段 L=6841mm左端钢束总伸长值:右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1096mm、曲线段 L=11782mm 、直线段 L=6761mm右端钢束
22、总伸长值:(3)、N3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非对称设计,故需两端计算。 左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196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8.02=8.02=0.139975rad,x=16.797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0.742m 右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196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8.02=8.02=0.139975rad,x=16.797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0.662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左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2196mm、
23、曲线段 L=16797mm 、直线段 L=742mm左端钢束总伸长值:右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2196mm、曲线段 L=16797mm 、直线段 L=662mm右端钢束总伸长值:(4)、N4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非对称设计,故需两端计算。 左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5.876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8.0195=8.0195=0.139967rad,x=12.597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283m 右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5.876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
24、平弯+竖弯0+8.0195=8.0195=0.139967rad,x=12.597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203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左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5876mm、曲线段 L=12597mm 、直线段 L=1283mm左端钢束总伸长值:左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5876mm、曲线段 L=12597mm 、直线段 L=1203mm右端钢束总伸长值:B、中跨T梁(1)、N1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非对称设计,故需两端计算。 左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197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
25、力 :=平弯+竖弯0+7=7=0.122173rad,x=7.33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0.165m 右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197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7=7=0.122173rad,x=7.33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0.085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左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2197mm、曲线段 L=7330mm 、直线段 L=10165mm左端钢束总伸长值:右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2197mm、曲线段 L=7330mm 、直线段 L=10085mm右端钢束总伸长值:(2)
26、、N2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非对称设计,故需两端计算。 左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096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9=9=0.157080rad,x=11.782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6.841m 右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096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9=9=0.157080rad,x=11.782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6.761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左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1096mm、曲线段 L=11782mm 、直线段 L
27、=6841mm左端钢束总伸长值:右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1096mm、曲线段 L=11782mm 、直线段 L=6761mm右端钢束总伸长值:(3)、N3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非对称设计,故需两端计算。 左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196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8.02=8.02=0.139975rad,x=16.797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0.742m 右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196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8.02=8.02=0.139
28、975rad,x=16.797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0.662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左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2196mm、曲线段 L=16797mm 、直线段 L=742mm左端钢束总伸长值:右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2196mm、曲线段 L=16797mm 、直线段 L=662mm右端钢束总伸长值:(4)、N4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非对称设计,故需两端计算。 左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5.876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8.0195=8.0195=0.139967r
29、ad,x=12.597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283m 右端部分:、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5.876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8.0195=8.0195=0.139967rad,x=12.597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203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左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5876mm、曲线段 L=12597mm 、直线段 L=1283mm左端钢束总伸长值:左端部分:、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5876mm、曲线段 L=12597mm 、直线段 L=1203mm右端钢束总伸长值:(二)、钢绞线实际伸长量的量测
30、1、张拉程序2、张拉顺序50%N2、N3100%N1100% N2、N3100%N43、油表读数计算设计张拉应力:k=0.75Ryb=1395MPa参数及读数详见T梁张拉控制表。3、实际伸长量量测式中: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间的实测伸长值。即张拉至-量测值。初应力一下的推算伸长值,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即张拉至-量测值。 五、墩顶现浇段负弯矩钢束张拉A、20m先简支后连续T梁现浇连续段钢束工程量 T梁参数20m先简支后连续T梁现浇连续段边梁中梁钢束端点N1N2N1N2下料长度12253122531225312253数量3433张拉长度11253112531125311253(一)、钢绞线理论伸长值
31、计算1、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取139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1.95105 N/mm2。(2)、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取0.14。2、伸长量计算:(1)、T1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
32、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259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9=9=0.157080rad,x=1.571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7965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500mm、直线段 L=1259mm、曲线段 L=1571mm 、直线段 L=2796.5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2)、T2(边梁)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259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9=9=0.157080rad,x=1.571m、直
33、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7965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500mm、直线段 L=1259mm、曲线段 L=1571mm 、直线段 L=2796.5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3)、T2(中梁)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259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 =平弯+竖弯0+9=9=0.157080rad,x=1.571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7965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500mm、直线段 L=1259mm、曲线段 L=1571mm 、直线段 L=2796.5mm一端
34、钢束总伸长值:(二)、钢绞线实际伸长量的量测1、张拉程序2、油表读数计算设计张拉应力:k=0.75Ryb=1395MPa参数及读数详见T梁张拉控制表。3、实际伸长量量测式中: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间的实测伸长值。即张拉至-量测值。初应力一下的推算伸长值,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即张拉至-量测值。 B、40m先简支后连续T梁现浇连续段钢束工程量 T梁参数40m先简支后连续T梁现浇连续段钢束端点T1T2T3下料长度234941749411494数量444张拉长度222941629410294(一)、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1、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
35、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取139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1.95105 N/mm2。(2)、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取0.14。2、伸长量计算:(1)、T1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193m、曲线段
36、且有摩擦阻力:=平弯+竖弯0+9.09284=9.09282=0.15870rad,x=1.587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8.367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1193mm、曲线段 L=1587mm 、直线段 L=8367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2)、T2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193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平弯+竖弯0+9.09284=9.09282=0.15870rad,x=1.587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5.367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
37、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1193mm、曲线段 L=1587mm 、直线段 L=5367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3)、T3筋理论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钢束对称设计,故计算至跨中。 、工作段且无摩擦阻力 、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1.193m、曲线段且有摩擦阻力:=平弯+竖弯0+9.09284=9.09282=0.15870rad,x=1.587m、直线段且有摩擦阻力x=2.367m、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工作段 L=600mm、直线段 L=1193mm、曲线段 L=1587mm 、直线段 L=2367mm一端钢束总伸长值:(二)、钢绞线实际伸长量的量测1、张拉程序2、油表读数计算设计张拉应力:k=0.75Ryb=1395MPa参数及读数详见T梁张拉控制表。3、实际伸长量量测式中: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间的实测伸长值。即张拉至-量测值。初应力一下的推算伸长值,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即张拉至-量测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9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