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档案馆解决方案白皮书.doc
《数字档案馆解决方案白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档案馆解决方案白皮书.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字档案馆解决方案白皮书1. 数字档案馆理念1.1 概念什么是数字档案馆,现在尚无定论。无论是学术研究人员,还是项目建设人员,大都处在摸索和实验的阶段。目前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1、数字档案馆是一种实体概念,是全方位实现信息化的新型档案馆,它包括服务数字化和档案馆其他业务职能的信息化。实现了数字化馆藏的存储、维护、传输和提供利用,同时实现了文档接收、征集、整理、著录、鉴定、编研、维护、保管、迁移等各项工作的信息化。2、数字档案馆是一个跨越空间的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主体是基于网络的共享数据库系统,它突破了馆与馆之间的物理界限,将分散在不同物理位置、不同载体上的信息联接起来,向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
2、在线信息服务。简单来说,基于本馆信息化的数字档案馆和基于信息共享的数字档案馆将成为数字档案馆的主要形式。而且实践将说明,这两种数字档案馆具有很大的互补性,未来应该看到基于“信息化充分发展的档案馆”的信息共享空间。我们对数字档案馆的定义是:数字档案馆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加工,通过通信网络设施相连接和提供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大规模、超大规模的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 1.2 国外实践在国外,从实际应用上来看,美英国家的数字化档案馆实践比较具有典型性,包括三种形式的数字档案馆: 基于信息共享的数字档案馆这种数
3、字档案馆主要是由图书馆等机构发起而由档案馆参与的项目,其中较为典型的有美国的伊利诺斯数字档案馆和西北数字档案馆,核心部分主要是数据库和网站建设。 基于本馆信息化的数字档案馆这种类型的数字档案馆,根据其现阶段信息化侧重的不同,可分为基于服务信息化的数字档案馆和基于整体职能信息化的数字档案馆。前一种基于数据的积累,后一种则基于各种研究成果的积累。英国的NDAD(National Digital Archive of Datasets)和美国的电子文件档案馆(BRA)分别是这两类的代表。1.3 必要性 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本要求 是保存人类社会记忆,对历史负责的
4、需要 是政府信息公开和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是依法有效管理档案的需要 是节约政务管理成本的需要1.4 可行性 国内外同类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为建设数字化档案馆提供了宝贵经验 国家档案馆关于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标准和规范,为电子文件的管理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档案部门拥有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为管好、用好电子文件准备了合适的责任单位 档案馆馆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以及支撑平台的建设,为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奠定了基础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1.5 建设条件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法律条件 人才条件 档案数字化 工作体系1.6 基本功能 信息集成功能 资源
5、管理功能 共享利用功能 社会记忆功能 公众服务功能1.7 基本形式按建设内容划分: 综合性数字档案馆 行业性数字档案馆 专题性数字档案馆 特色性数字档案馆按建设规模划分: 国家数字档案馆 区域数字档案馆 团体数字档案馆 个人数字档案馆1.8 总体目标结合国家档案事业和本地区的现实情况,在“统一规划、逐步实施、安全保管、加强利用”的指导思想下,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优势,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集中探索研究,建立覆盖档案工作各环节和档案数字资源的收集、存储、加工、管理、利用的过程体系,形成政府、企事业、社区、家庭等档案管理的模式,建立立档单位、区县、市多级的档案目录资源库、电子全文资源库,最终
6、形成覆盖本地区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还必须与国家档案局对于档案馆建设四位一体的要求相对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档案馆。1.9 建设内容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是一项“四位一体”的工作,即: 档案安全保管的基地 利用档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 档案信息服务中心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推进和逐步深入,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如何加强管理、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杨冬权局长2009年10月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快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对本级各机关电子文件
7、进行统一备份和集中管理,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两办39号文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中要求:“县以上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明确负责电子文件管理的部门,承担本地区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因此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内容在逐步向“五位一体”转化。2. 总体建设思路2.1 建设原则1、处理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 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有效规划、分期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发展;注重实效,确保成果; 避免盲目,形成特色2、处理好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做好充分的调研、论证,合理规划和分配资源 形成规范、有序的建设环境 节省资源、避免浪费 投资省,效益好3、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传统模式与
8、现代模式并存的现状不会改变 现代模式逐步将取代传统模式并占据主体地位 结合二者优势,取长补短、和谐统一4、处理好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关系 硬环境:高效率的网络、良好的设施设备、高质量的应用系统、 合理的人员配备等 软环境:政府政策、法规标准、档案理论、人员素质、资金来源、 信息安全等往往被忽视 协调发展,不可偏费2.2 标准体系1、应当遵循的档案管理主要法规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化建设实施纲要2、应当遵循的档案业务标准和规范包括: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 档案交接文据格式(GB/T13968-92) 档案分类标
9、引规则GB/T 15418-94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1-2002 全宗卷规范DA/T 12-1994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DA/T 14-1994 档案著录规则DA/T 18-1999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2000 档号编制规则DA/T 13-1994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 15-1995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000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 19-1999 纸质档案数字环技术规范DA/T31-20053、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密有关部门规定: 电子签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10、 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规定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总则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暂行办法需要建设的档案规范标准体系如下图所示。具体来说,需要制定的标准规范包括: 1、数字档案馆组织结构与人员要求 2、数字档案馆系统主要框架与基本要求 3、电子文件归档技术规范 4、档案数据结构标准 5、档案数据交换接口标准 6、多媒体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7、电子文件保管期限、密级划分原则 8、档案编码规则及代码表 2.3 网络平台合理规划档案应用网络平台并调整改造现有档案局(馆)网络结构,总体上划分为局域网、政务外网、政务内网、因特网四个
11、网络平台。网络架构示意如下:基本建设要求如下: 局域网与政务外网、局域网与政务外网、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采取物理隔离; 政务外网与因特网之间采用逻辑隔离,政务外网可以单向访问因特网 各网络平台的为: 局域网:面向档案局(馆)内部档案人员,部署档案核心资源总库(档案目录、现行文件、公开信息等),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利用。主要应用:q 档案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q 数字化加工处理系统q 电子阅览室q 档案馆行政事务管理系q 触摸屏导读系统 政务外网:非涉密网,面向直属立档单位,部署非涉密数据库(档案、公开信息、现行文件等非涉密数据),实现较大范围的档案资源收集上报与共享利用。主要应用:q
12、电子文件中心系统q 档案室集中式管理及报送系统(虚拟档案室)q 馆室信息交互平台q 档案利用服务平台 政务内网:涉密网,面向直属立档单位,部署涉密数据库,接收和管理具有一定密级的档案信息,主要应用:q 数据接收管理平台q 档案利用服务平台 因特网:面向广大公众,部署开放数据库(包括公开档案、公开信息、现行文件等),向社会发布各种信息并提供公开档案、现行文件、公开信息的查询,网上信息采集、网上办事功能。主要应用:q 统一的档案信息门户q 网上办事q 网上信息采集2.4 设施选型数字档案馆基础设施的典型拓扑如下所示1、主机服务器推荐采用HP ProLiant DL580 G5 服务器。2、存储系统
13、推荐选用HP StorageWorks 1000模块化智能阵列3、交换机(磁盘阵列)推荐HP StorageWorks 4/16 SAN交换机4、操作系统推荐采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或Unix5、数据库推荐采用Oracle 10g 标准版。6、应用服务器推荐WebLogic 9.1 高级服务器版7、全文检索引擎推荐TRS(拓尔思)公司的全文数据库服务器8、OCR识别北京文通的TH-OCR开发包。9、备份系统 HP StorageWorks MSL2024磁带库 Symantec Backup Exec 11d 备份软件10、防病毒系统 局域网、政务外网、因
14、特网推荐采用瑞星中小企业版杀毒软件 公务网推荐采用KILL2.5 基础配置1、局域网 人数少、用户访问量不大 部署核心资源总库,数据量较大、安全性要求高2、政务内网3、政务外网2.6 安全体系档案数据是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较高的数据,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通盘考虑:1、物理层安全安全措施包括屏蔽机房、屏蔽结构化布线系统、干扰器、加密机等,用于: 防止数据窃听 防止电磁泄露 防止电力中断 防止物理破坏2、系统层安全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防病毒系统、网闸、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网络审计系统等,用于: 防止非法访问 防止计算机病毒 防止黑客攻击 防止系统超负载3、应用层安全安全措施包括身份认证系统、访问控
15、制、应用审计、数字签名、电子签章、加密传输、数字水印等,用于: 防止假冒身份 防止权限扩散 防止数据篡改 防止操作失误4、管理层安全制定安全管理与标准法规 、采取网间逻辑隔离和物理隔离、强化网络管理、运行管理、业务管理、用户管理等,用于: 建立主动性的信息安全体系 制定安全管理与标准法规2.7 技术架构1、开发技术 Java B/S开发技术 MVC开发模式(业务模型、界面表示、逻辑控制) CES Coral框架(中信自主知识产权的J2EE开发框架)2、基础平台 系统管理平台 数据交换平台 信息发布平台2.8 总体架构系统的体系架构如下: 设施层:包括机房和数字化场地,为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支持;
16、系统层:包括网络平台、硬件平台和系统软件平台以及各种网络协议(HTTP/SSL/FTP/SMTP/ SOAP /MMS,分别为超文本传输、传输加密、大文件传输、数据交换、流媒体播放),是系统得以部署和运行的基础条件; 数据层:即档案信息资源库,是数字档案馆系统的核心。按照资源的类型和用途可以分成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档案管理数据库、网站数据库、系统维护数据库。 平台层:指应用基础平台和第三方工具软件,包括基础组件平台、系统管理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全文检索引擎、PDF转换服务等,为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应用层:已经建成或需要建设的各种应用系统,如档案馆资源管理系统
17、、电子文件中心系统、数字化加工处理系统、档案室集中式管理系统、档案信息交互平台、因特网门户等,分别部署在局域网、政务外网、政务内网和因特网四个网域; 安全保障体系: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信息安全、设备安全、信息介质安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等各个方面; 实施保障体系:系统建设的同时,应从人才、技术、资金、标准和制度等方面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2.9 数据模型系统的数据模型如下:说明:左侧为数据来源,中间为处理方式,右侧为资源库内容。2.10 业务模型系统的数据模型如下:这个模型表示数字档案馆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型,包含了档案的收、管、用。 收:档案数字化及电子文件收集 管:档
18、案资源存储及管理 用:档案检索利用和信息发布3. 档案资源库建设3.1 档案条目著录加工流程如下:解决思路: 大量历史数据:外包给专业公司进行著录 新进馆档案:自行录入3.2 数字化扫描加工加工流程如下:解决思路: 大批量的数字化扫描:建议由专业公司进行外包 零散档案文件:建议自购扫描设备,自行扫描3.3 音像档案数字化处理加工流程如下: 适用范围: 库存音像带档案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统一的WMV数字格式 DVD光盘切分处理4. 信息系统建设数字档案馆相关应用总体规划如下:注:箭头表示数据流向,红色箭头表示数据汇总,蓝色箭头表示数据发布,各个渠道的数据首先汇总到局域网核心资源库中,由档案馆相关责任
19、人对其整理鉴定之后再发布到各个网域的相关系统上去。下面对各应用系统的模块功能进行概要介绍。4.1网站系统功能模块子模块功能描述门户网站局域网信息门户面向到馆查档用户,提供用户注册、信息检索和内部可公开查阅的信息资源目录政务内网网站面向档案馆内部用户,提供档案资源的快速检索政务外网网站面向立档单位,实现网上交流和信息共享互联网信息门户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档案查询检索、文件阅览和网上展厅信息发布平台内容管理提供了基于工作流的内容管理功能,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发布到归档的一系列功能,其中还包括内容管理的常见功能,如信息流程管理、信息检索等发布管理提供从模板定义门户页面的功能,门户页面定义采用符合
20、JSR 168规范的Portal技术,并采用Taglib技术对访问信息的数据源构件进行封装,对外提供标准二次开发的API接口系统设置信息发布平台系统的配置功能,如:全文检索设置、动态页面刷新设置等等功能档案利用平台档案数据检索提供对开放档案的目录和全文检索政府信息公开提供政府开放档案的信息浏览和查阅档案专题展览提供对档案专题的浏览检索档案信息服务提供对档案检索的网上办理4.2电子文件中心功能模块子模块功能描述文件收集电子公文接收通过相关应用接口,从公文系统中将电子公文的元数据、电子全文、流转过程、数据签名等信息接收到电子文件中心,并对所接收的电子文件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有效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检
21、查。对通过检查的予以接收归档。接收方式包括人工接收和自动接收脱机文件接收下属单位将电子文件导出,通过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上报;电子文件中心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必要的接收检查,包括归档接收和三性检查,最后导入到电子文件中心零散文件收集将各业务部门产生的各类电子文件信息(包括背景信息和全文信息)登记到电子文件中心。允许对电子文件信息进行维护,支持FTP大文件上传。文件整理文件著录、文件信息补充录入提供对所收集的各类文件的著录和补充录入功能审核鉴定可用性鉴定对文件是否可以使用进行鉴定利用范围鉴定确定文件可以由哪些人员进行查阅目录打印目录打印电子文件目录、载体标签、统计报表的打印功能,能够对打印自定义文件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 档案馆 解决方案 白皮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9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