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毕业论文设计图像融合—VC环境下实现图像融合.doc
《计算机控制技术毕业论文设计图像融合—VC环境下实现图像融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控制技术毕业论文设计图像融合—VC环境下实现图像融合.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题目:图像融合 VC环境下实现图像融合姓 名: 赵学朝 学 号: Z09045642 系 别: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专 业: 计算机控制技术 指 导 教 师: 姚雷博 联 系 教 师: 杨新颖 2012 年 5 月 17 日图像融合摘要近年来,图像融合已成为图像理解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项重要而有用的新技术。融合图像更符合人和机器的视觉特性,更有利于诸如目标识别、特性提取等进一步的图像处理。图像融合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很重要的一项技术。 本文将介绍图像融合技术研究的背景,描述了图像融合的基本概念、层次、应用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图像预处理、创建融合图像和对融合图像进行质量评价是这次研究的主要
2、内容。图像预处理包括图像的复原和图像的变换,通过预处理提高图片的融合质量。创建融合图像建融合图像是对至少两幅源图像,在空域或频域根据一定的规则加以组合,创建一个全新的图像;最后就是对融合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图象融合是指将自不同类型传感器获取的同一地区的各图像数据进行空间配准,然后采用一定的算法将配准后的各图像数据中所含的显著信息或互补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新的图像数据,并对新数据进行解译。融合后图像对场景的描述比任何单一源图像都更全面、更精确。融合图像更符合人和机器的视觉特性,更有利于诸如目标识别、特性提取等进一步的图像处理。关键词:C+,链接库,图像处理,图像的配准,图像融合Image f
3、usion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mage fusion has become the image understanding and computer vision fields is an important and useful technique. Fusion images are more suitable for human and machine vision, more conducive to such as target recognition, feature extraction, further image processing. Ima
4、ge fusion has become human society one of the important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age fusion technology research background, describes the basic concept of image fusion, the application level, an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rends. Image preprocessing, creating image fusio
5、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fused image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Image processing including image restoration and image transform, through pretreatment improves image fusion quality. Create the fusion image fusion image is built on at least two source image in spatial domain and frequenc
6、y domain,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to be combined, create a new image; finally is to the fusion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Image fusion refers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ensors to obtain from the same area of the image data to spatial registration, and then using a certain algorithm will be after th
7、e registration of the image data contained in the significant or the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organically, generating a new image data, and to new data interpretation. After the fusion image description of the scene than any of the individual source images are more comprehensive, more accurate. Fus
8、ion images are more suitable for human and machine vision, more conducive to such as target recognition, feature extraction, further image processing.Key Words: C+ library,Image Processing ,Image registration,Image Fusion目录前言1第1章 面向对象技术与MFC概述2 1.1 面向对象技术2 1.2 MFC概述2第2章Visual C+的简介与应用 42.1 Visual C+发
9、展42.1.1 Visual C+简介42.1.2Visual C+特点5第3章 图像融合基础63.1 位图和调色板的概念63.2 bmp文件格式63.3 bmp 文件的读取6第4章 VC环境下的图像融合技术74.1 融合图像原理与条件74.1.1 融合图像原理74.1.2 融合图像条件74.2 融合图像技术概括7 4.2.1 融合总流程.8 4.2.2 图像融合分层 4.2.3 图像融合算法 4.3VC环境下融合的C+实现. 25 4.3.1 融合的程序方案设计. 264.3.2 VC环境下融合的程序的框架. 28 4.3.3 VC环境下融合的程序源代码.第5章 图像融合的现状与展望85.1
10、图像融合的现状85.2 图像融合的展望8结 论9谢 辞10参考文献11附录13前言图像融合是数据融合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概念,是综合了传感器、图像处理、信号处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现代高新技术。图像融合把工作于不同波长范围、具有不同成像机理的图像传感器对同一个场景的多个成像信息融合成一个新图像,从而使融合的图像可信度更高,模糊较少,可理解性更好,更适合人的视觉及计算机检测、分类、识别、理解等处理。图像融合的处理通常可在以下三个不同层次上进行:像素级、特征级、决策级。像素级图像融合主要是针对初始图像数据进行的,其目的主要是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和图像分类,从而为人工判读图
11、像或进一步的特征级融合提供更佳的输入信息;特征级图像融合是指从各个传感器图像中提取特征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的过程,提取的特征信息是像素信息的充分表示量或充分统计量,典型的特征信息有边缘、形状、轮廓、角、纹理、相似亮度区域等;决策级图像融合是对来自多幅图像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或统计推理的过程。国内外在图像融合的不同层次上开展了大量的模型和算法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研究成果,涌现出大量文献,但由于系统介绍图像融合理论、方法和应用的书籍非常少,使很多刚刚踏入这一研究领域的初学者感到学习起来相当困难,这也不利于图像融合研究和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和深人发展。第1章 面向对象技术与MFC概述1.1 面向
12、对象技术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以对象为基础,以事件或消息来驱动对象执行处理的程序设计技术。它以数据为中心而不是以功能为中心来描述系统,数据相对于功能而言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它将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采用数据抽象和信息隐蔽技术,将这个整体抽象成一种新的数据类型类,并且考虑不同类之间的联系和类的重用性。类的集成度越高,就越适合大型应用程序的开发。另一方面,面向对象程序的控制流程由运行时各种事件的实际发生来触发,而不再由预定顺序来决定,更符合实际。事件驱动程序的执行围绕消息的产生与处理,靠消息循环机制来实现。在实际编程时可以采用搭积木的方式来组织程序,站在“巨人”的肩上实现自己
13、的目标。面向对象程序的设计方法使得程序结构清晰、简单,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有效减少了程序的维护量,提高了软件的开发效率。面向对象技术强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向客观世界或问题域中的事物,采用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普遍运用的思维方法,直观、自然地描述客观世界中的有关事物。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在结构上,面向对象程序与面向过程程序有很大不同。面向对象程序由类的定义和类的使用两部分组成:在主程序中定义各对象并规定他们之间传替消息的规律,程序中的一切操作都通过向对象发送消息来实现;对象接到消息后,启动消息处理函数完成相应的操作。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 O
14、riented Programming,OOP)方法出现之前,程序员用面向过程的方法开发程序。面向过程的方法把密切相关、相互依赖的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相互分离这种实质上的依赖与形式上的分离使得大型程序不但难以编写,而且难以调试和修改。1.2 MFC概述MFC (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中的各种类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应用程序框架,它的目的就是让程序员在此基础上来建立Windows下的应用程序,这是一种相对SDK来说更为简单的方法。因为总体上,MFC框架定义了应用程序的轮廓,并提供了用户接口的标准实现方法,程序员所要做的就是通过预定义的接口把具体应用程序特
15、有的东西填入这个轮廓。Microsoft Visual C+提供了相应的工具来完成这个工作:AppWizard可以用来生成初步的框架文件(代码和资源等);资源编辑器用于帮助直观地设计用户接口;ClassWizard用来协助添加代码到框架文件;最后,编译,则通过类库实现了应用程序特定的逻辑。MFC抽象出众多类的共同特性,设计出一些基类作为实现其他类的基础。这些类中,最重要的类是CObject和CCmdTarget。CObject是MFC的根类,绝大多数MFC类是其派生的,包括CCmdTarget。CObject 实现了一些重要的特性,包括动态类信息、动态创建、对象序列化、对程序调试的支持,等等。
16、所有从CObject派生的类都将具备或者可以具备CObject所拥有的特性。CCmdTarget通过封装一些属性和方法,提供了消息处理的架构。MFC中,任何可以处理消息的类都从CCmdTarget派生。针对每种不同的对象,MFC都设计了一组类对这些对象进行封装,每一组类都有一个基类,从基类派生出众多更具体的类。MFC以“C+”为基础,自然支持虚拟函数和动态约束。但是作为一个编程框架,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如果仅仅通过虚拟函数来支持动态约束,必然导致虚拟函数表过于臃肿,消耗内存,效率低下。于是,MFC建立了消息映射机制,以一种富有效率、便于使用的手段解决消息处理函数的动态约束问题。这样,通过虚拟函
17、数和消息映射,MFC类提供了丰富的编程接口。程序员继承基类的同时,把自己实现的虚拟函数和消息处理函数嵌入MFC的编程框架。MFC编程框架将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方来调用程序的代码。第2章 Visual C+的简介与应用2.1Visual C+发展2.1.1Visual C+的简介VC+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个IDE(集成开发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使用c+的一个开发平台.vc+是Windows平台上的C+编程环境,学习VC要了解很多Windows平台的特性并且还要掌握MFC、ATL、COM等的知识,难度比较大。VC作为一个主流的开发平台一直深受编程爱好者的喜爱,但是很多人却对它的入门感到难于上青天,
18、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对他错误的认识造成的,严格的来说 VC+不是门语言,虽然它和C+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形象点比喻的话,可以C+看作为一种”工业标准”,而VC+则是某种操作系统平台下的”厂商标准”,而”厂商标准”是在遵循”工业标准”的前提下扩展而来的。从最早期的1.0版本,发展到最新的6.0版本,Visual C+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界面、功能、库支持方面都有许多的增强。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IDE) 集成开发环境(IDE)是一个将程序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工具和其他建立应用程序的工具集成在一起的用于开发应用程序的软件系统。Visual C+软件包中的Developer Studio
19、就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它集成了各种开发工具和VC编译器。程序员可以在不离开该环境的情况下编辑、编译、调试和运行一个应用程序。IDE中 还提供大量在线帮助信息协助程序员做好开发工作。Developer Studio中除了程序编辑器、资源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外,还有各种工具和向导(如AppWizard和ClassWizard),以及MFC类库, 这些都可以帮助程序员快速而正确地开发出应用程序。一个通过一步步的帮助引导你工作的工具。Developer Studio中包含三个向导,用来帮助程序员开发简单的Windows程序,它们是:AppWizard:用来创建一个Windows程序的基本框架结构。A
20、ppWizard向导会一步步向程序员提出问题,询问他所创建的项目的特征,然后 AppWizard会根据这些特征自动生成一个可以执行的程序框架,程序员然后可以在这个框架下进一步填充内容。AppWizard支持三类程序:基于视 图/文档结构的单文档应用、基于视图/文档结构的多文档应用程序和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也可以利用AppWizard生成最简单的控制台应用程序(类似 于DOS下用字符输入输出的程序)。ClassWizard:用来定义AppWizard所创建的程序中的类。可以利用ClassWizard在项目中增加类、为类增加处理消息的函数等。ClassWizard也可以管理包含在对话框中的控件,
21、它可以将MFC对象或者类的成员变量与对话框中的控件联系起来。ActiveX Control Wizard:用于创建一个ActiveX控件的基本框架结构。ActiveX控件是用户自定义的控件,它支持一系列定义的接口,可以作为一个可再利用的组件。MFC库 库(library)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源代码和目标代码的集合。MFC(Microsoft Fundamental Casses)是Visual C+开发环境所带的类库,在该类库中提供了大量的类,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建立应用程序。这些类可以提供程序框架、进行文件和数据库操作、建立网络连 接、进行绘图和打印等各种通用的应用程序操作。使用MFC库开发应用
22、程序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2.1.2 Visual C+的特点Visual C+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自1993年Microsoft公司推出Visual C+1.0后,随着其新版本的不断问世,Visual C+已成为专业程序员进行软件开发的首选工具。Visual C+6.0不仅是一个C+编译器,而且是一个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Visual C+6.0由许多组件组成,包括编辑器、调试器以及程序向导AppWizard、类向导Class Wizard等开发工具。 这些组件通过一个名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控制 技术 毕业论文 设计 图像 融合 VC 环境 实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9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