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模式的教师培训工具设计与使用.doc
《基于混合模式的教师培训工具设计与使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混合模式的教师培训工具设计与使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混合模式的教师培训工具设计与使用以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有效学习指导”主题培训为例汪文华(修改完善中)摘要安徽省“十二五”教师培训整合集中培训、校本研修、远程培训和“送培送教”等培训方式,推进混合培训模式。在对培训目标内容的具体规定和对培训方式方法的系统建构基础上,设计“四单四录”:集中学习问题单、集中学习参与录、远程学习任务单、线下研讨参与录、学习观摩参与录、自我问题诊断单、实践研修参与录、总结提升改进单。通过在培训实施阶段使用这些培训工具,引导参训教师按照一定要求,有步骤地参与各种形式培训,完成学习研修作用任务。关键词教师培训;培训模式;培训工具;设计;使用工具,原指工作时所需用的器具,后
2、引申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教师培训工具一般指的是,承担教师培训任务的院校和机构对确定需求、设计方案、实施培训、评价效果以及监控这四个阶段所采用的手段,包括工作流程图、应用图表、标准式样、表格模板和培训手册等。设计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教师培训工具并有效使用,能够提高培训目标的达成度,保证培训质量,促进培训工作的专业化。本文的教师培训工具属于实施培训阶段,向参训教师提供的基本作业任务;通过培训工具引导参训教师按照一定要求,有步骤地参与集中培训、校本研修、远程培训和“送培送教”等,完成学习研修任务。一、背景与要点描述安徽省“十二五”中小学在职教师岗位培训以“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
3、习”为目标,每学年度聚焦一个主题,依次为:有效学习内容、有效学习指导、有效教学模式、有效学习评价、有效教学研究。整合集中培训、校本研修、远程培训和“送培送教”等培训方式,推进混合培训模式。如何在实施学年度主题培训中将四种培训方式有机整合起来,各种培训方式的培训内容与目标指向分别是什么,怎样有效地落实各种培训方式对参训教师的要求,如何进行考核等问题,是实施“有效学习内容”(第一学年度的培训主题)主题培训的培训院校和机构面对的几个主要问题。对此,培训院校和机构提出不少对策和建议,并要求在制定“有效学习指导”(第二学年度的培训主题)主题培训指导方案中明确,主要有三条:一是进一步明确每个模块的具体目标
4、内容;二是进一步明确每种培训方式的操作要领;三是提供培训工具规范参训教师的学习研修行为。针对前两条建议,“有效学习指导”主题培训指导方案在培训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予以具体化、系统化。(一)目标内容1.总体目标。帮助在职教师了解学习理论和学习心理,掌握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指导的策略和技能,促进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反思学科教学中学法指导的现实问题,提高分析、诊断、研究和指导能力。2.具体目标内容。对五个模块的目标内容提出了如下要求:模块一:现代学习理论与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知识类型学习需要,结合案例,帮助教师理解掌握不同类型学习的理论及特点,应用理论因材施教。模块二: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针对
5、学生课程学习过程和主要学习环节,结合案例,帮助教师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和智力发展特点,遵循规律和特点指导学生学习。模块三:学习设计与学习方式针对学生新课程学习方式需求,以学定教,结合教学设计案例,帮助教师掌握和运用学习活动设计的知识和技能。模块四:学科学习策略与有效学习指导针对学生掌握学科学习方法的需要,结合学法指导教学案例,帮助学科教师设计有效学习指导的策略和技能。模块五:学科学法指导问题诊断与解决针对学科教师在学法指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案例诊断与分析,帮助教师提高解决学法指导教学问题的能力。(三)方式方法1.总体要求。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采取参与式、案例式、情景式、探究式等多种培训方
6、法,落实问题讨论、互动交流、过程体验和实践模拟等培训活动。2.方式操作要领。针对四种培训方式,分别提出如下具体要求:(1)集中培训:原则上采用小班教学。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进行培训专题的重点内容指导、校本研修的操作指导和远程学习的方法辅导。通过问题讨论,引导问题发现和提出,引领问题分析和诊断,着力要点掌握和技能提升。(2)远程培训:建立线上学习(县市区/学段学科:网络班级)与线下研修(学校/中心校:线下班级/校长任班长)“双线并行”的管理体系。以“案例式”培训为主。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相结合,采取课程学习、在线答疑、互动交流和资源服务等方式,进行培训专题的自主学习和典型课例的分析研讨活动,着力
7、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3)送培送教:基于学科、巡回送教。以“情景式”培训为主。市组织省培训讲师团“送培到县”(初中)、县组织市名师讲学团“送教上门”(小学)。开展集中答疑、示范教学、导师点评和交流研讨等活动,通过过程体验,务实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着力反思实践和问题解决。(4)校本研修:学校/中心校组织。以“探究式”培训为主。成立乡镇校本研修学科指导团队。进行培训教材研读、远程培训网下集中研讨、中小学的有效学习指导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等研修活动。侧重于反思学科教学与学法指导实践,着力实践改善和经验提升。针对第三条建议,也就是提供培训工具规范参训教师的学习研修行为,“有效学习指导”主题培训指导方案根
8、据上述的培训目标内容和培训方式方法,提出了设计并使用“四单四录”的要求。二、设计与使用工具“四单四录”指的是:集中培训的集中学习问题单、集中学习参与录,远程培训的远程学习任务单、线下研讨参与录,“送培送教”的学习观摩参与录、自我问题诊断单,校本研修的实践研修参与录、总结提升改进单。通过“四单四录”不仅帮助培训院校和机构有机整合集中培训、校本研修、远程培训和“送培送教”等培训方式,而且引导参训教师完成学习研修任务,从而达成学年度主题培训目标。1.集中学习问题单培训模块问题与困惑填写自己与培训模块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困难与疑惑等关键事件描述描述发生在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有价值的事
9、件,集中反映“问题与困惑”学习重点填写自己对本培训模块的培训目标内容需求学习方式填写自己对本培训模块的培训方式方法需求学习支持填写自己对本培训模块的培训指导与资源服务需求其他填写自己对本培训模块的其他需求(如考核形式和食宿安排等)集中学习问题单在集中培训之前,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由学校(中心校)发给参训教师,引导他们发现并提出问题、提交关键事件(准案例),并陈述对培训的需求等。由学校(中心校)将问题单集中提交给培训院校和机构,这样可以提高问题单的填写质量。2.集中学习参与录培训模块培训院校/机构培训时间培训者(活动主持)单位职称(职务)培训者教学评价优良中差培训内容与方式简要记录本培训模块的培训内
10、容、培训方式或培训过程、活动流程(可附页)问题讨论发言提纲填写自己在问题讨论环节的发言提纲或同伴发言要点(可附页)学习反思与小结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填写本人的问题思考或实践反思(可附页)效果反馈聚焦培训目标达成情况,实事求是地填写对本培训模块的实效评价和改进意见集中学习参与录有培训院校和机构在参训教师报到时发给他们,一般对应于培训模块及培训者。如果一个模块包括几个培训者,则需要添加“培训者(活动主持)”和“培训者教学评价”栏目数量,或者一个对应一位培训者填写一张。参训教师在集中培训结束时,将参与录交给培训班管理者(如班主任)。由培训班管理者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分培训模块的培训质量报告。3.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混合 模式 教师 培训 工具 设计 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9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