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循迹小车制作电工电子实习报告哈尔滨理工大学.doc
《智能循迹小车制作电工电子实习报告哈尔滨理工大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循迹小车制作电工电子实习报告哈尔滨理工大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实习报告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成 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 日期 电子实习-智能循迹小车制作一. 实习目的(1)熟练掌握焊接机能、电子元器件的识别。(2)了解智能循迹小车构成的设计方法。(3)培养团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二. 实习的内容、安排具体实现的功能:红外寻迹是利用红外光电对管对路面信号进行检测,经过比较器处理之后,送给软件控制模块进行实时控制,输出相应的信号给驱动芯片驱动电机转动,从而控制整个小车的运动。 1)行驶直线的控制:利用红外传感器的左右最外端俩个探头检测黑线,全白说明在道中间,没有偏离轨道,走直线;一旦右侧探
2、管检测到黑线,说明小车外侧探头已跑出轨道,让车左拐;同理一旦左侧检测到黑线,说明左测探头已经出线,执行右拐命令。2)拐直角弯的控制:当车前探头检测到黑线,执行直走,让车中心探头去检测,一旦车中心探头检测到黑线开始左拐,直到车位探头检测到跳出左拐命令,继续开始执行循迹,通过设置车中间探头与车尾探头的间距,便可以实现拐弯的角度,进而顺利入弯。注意事项:焊接顺序,先贴片后插件。芯片及其它元件正方向: 芯片:有小圆点的一端为正方向标志;电解电容:引脚较长的一端为正,带白色阴影的一端为负,在PCB上表现为有阴影的一端为负,空白的一端为正;LED:有绿线或绿点的一端为反向端,在PCB板上表现为有尖的一端;
3、二极管:有黑线的一端为反向端;三. 实习的具体实现1 系统概述小车的硬件主要包括51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3大模块:即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红外循迹模块。系统工作框图如下:2 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原理图及器件安装图附后)1) 电源模块供电系统的原理图如下 7805的5V输出给单片机以及各个功能模块供电,7806的6V输出给电机供 电作为动力电源。7805与7806要公地。 2)电机驱动模块 驱动芯片比较常见的是15脚Multiwatt封装的L298N,内部包含4通道逻辑驱动电路。可以方便的驱动两个直流电机,或一个两相步进电机。L298内部的原理图如下: OUT1与OUT2与小车的一个电机的正负极
4、相连,OUT3与OUT4与小车的另一个电机的正负极相连,单片机通过控制IN1与IN2,IN3与IN4分别控制电机的正反转。ENA与ENB分别控制两个电机的使能。L298控制表IN1IN2ENA电机状态xx0停止101顺时针011逆时针001停止111停止 注意:X表示状态不定 L298有两路电源分别为逻辑电源和动力电源, 6V为逻辑电源, 12V为动力电源。J4接入逻辑电源,J6接入动力电源,J1与J2分别为单片机控制两个电机的输入端,J3与J5分别与两个电机的正负极相连。ENA与ENB直接接入6V逻辑电源也就是说两个电机时刻都工作在使能状态,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只有通过J1与J2两个接口。由于
5、我们使用的电机是线圈式的,在从运行状态突然转换到停止状态和从顺时针状态突然转换到逆时针状态时会形成很大的反向电流,在电路中加入二极管的作用就是在产生反向电流的时候进行泄流,保护芯片的安全。3)红外循迹模块在智能机器人小车的设计中使用的是一体反射式红外对管,所谓一体就是发射管和接受管固定在一起,反射式的工作原理就是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是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经过反射物的反射后得到的,所以使用红外对管进行循迹时必须是白色地板加黑色引导条。电路由一组红外对管、电位器、运算放大器和电阻组成的,R1起到限流的作用,用来控制反光管发出红外信号的强弱。接收管实际上是一个光敏三极管,基极的光电流经过放大后流经电阻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 小车 制作 电工 电子 实习 报告 哈尔滨 理工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90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