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系统.doc
《智能变电站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变电站系统.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实习报告题 目:智能变电站系统 系 部: 电力工程系 专 业: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姓 名: 王冬冬 班 级: 10发电班 学 号: 100201206 指导教师: 张皖春 教师单位: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题目类型: 毕毕业论文 实习报告 2013年 4 月 29 日智能变电站系统摘 要变电站作为输配电系统的信息源和执行终端, 要求提供的信息量和实现的集成控制越来越多,因此,目前的变电站迫切需要一个简约的、智能的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以减少投资,提高运行、维护效率。这些运行和管理的需求使智能变电站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新方向。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现代电子
2、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变电站离我们越来越近。为满足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本文将根据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型变电站的区别与联系,避开传统型变电站在装置功能、二次接线装置、智能化、信息模型等方面上的不足,综合国内外研究状况,把握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履行智能变电站运行规范的情况下对智能变电站的概念、构架、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相关的介绍。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术语,接线方式,技术 目 录第一章 绪 论- 1 -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的概述- 2 -2.1 智能变电站的基础知识- 2 -2.1.1 基本概念- 2 -2.1.2 功能特征- 2 -2.1.3内容简介- 4 -2.2 相关术语和定义- 5 -2.2
3、.1智能变电站 smart substation- 5 -2.2.2 智能组件 intelligent combination- 5 -2.2.3 测量单元 measurement unit- 5 -2.2.4 控制单元control unit- 5 -2.2.5 保护单元 protection unit- 5 -2.2.6 计量单元 metering unit- 5 -2.2.7 状态监测单元 detecting unit- 6 -2.2.8 智能设备 intelligent equipment- 6 -2.3 智能变电站运行规范总则- 7 -2.3.1调度管辖范围:- 7 -2.3.2运行
4、方式:- 7 -2.3.3 适用人员:- 7 -2.3.4一般规定- 8 -第三章 智能变电站发展状况分析- 9 -3.1 变电站发展的几个阶段- 9 -3.1.1 传统变电站- 9 -3.1.2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 10 -3.1.3 数字化变电站- 10 -3.1.4 智能变电站- 10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3.2.1 我国的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及研究状况:- 12 -3.2.2 国外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3 -3.3 智能变电站同数字化变电站的区别- 14 -第四章 智能化变电站的结构- 15 -4.1 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 15 -4.2 智能变电站的架构- 1
5、7 -4.2.1 数字化变电站的集成化- 17 -4.2.2 智能化变电站综合集成化智能装置及其功能结构- 18 -4.2.3 综合集成的智能化变电站的架构- 20 -第五章 智能设备的关键技术- 22 -5.1 数字化平台- 22 -5.1.1 通信网络- 22 -5.1.2 二次设备- 26 -5.1.3 工具软件- 27 -5.2 电子式互感器- 29 -5.2.1 分类:- 29 -5.2.2 常用互感器举例:- 29 -5.2.3 PSET6000有源式互感器原理图- 29 -5.3 智能一次设备- 30 -5.3.1 智能一次设备的定义:- 30 -5.3.2 智能组件:- 31
6、-5.3.3 智能单元:- 31 -5.3.4 实例分析- 31 -5.4 高级应用- 32 -5.4.1 目前具备的功能- 32 -5.4.2 开发过程中的功能- 32 -第六章 智能变电站电气主接线- 33 -6.1 主接线接线方式- 33 -6.2 单母分段带旁路母线- 34 -6.3 桥型接线- 34 -6.3.1内桥形接线- 34 -6.3.2 外桥形接线- 34 -6.4 双母线接线- 34 -6.5 双母线分段接线- 35 -6.6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35 -6.6.1 35kV电气主接线- 35 -6.6.2 110kV电气主接线- 36 -6.7 110KV主接线方案比较-
7、 37 -第七章 实例探究变电站智能化改造- 38 -7.1 智能高压设备- 38 -7.1.1电子互感器的应用- 38 -7.1.2 变压器智能化改造- 39 -7.1.3 高压开关智能化改造- 41 -7.1.4 避雷器智能化改造- 41 -7.1.5 35千伏间隔开关智能化- 41 -7.2 信息一体化平台及高级应用- 42 -7.2.1 信息一体化平台- 42 -7.2.2 高级应用- 42 -7.3 智能巡视系统- 43 -7.4 辅助设备智能化- 44 -7.4.1 智能接地线管理系统- 44 -7.4.2 紧急解锁钥匙智能管理系统- 44 -7.4.3 站内智能组件柜智能化改造-
8、 44 -7.4.4 站内辅助系统智能化改造- 44 -7.5 光伏发电和绿色照明- 44 -第八章 结论- 45 -第九章 致 谢- 46 -第十章 参考文献- 47 -第一章 绪 论2012年6月28日“东亭变”作为安徽省首批智能变电站的正式投入运营,向我们表明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电力市场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满足电力市场化的需要,变电站作为输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化改革对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变电站外部看, 更加强调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整体信息化程度, 和与电力系统整体的协调操作能力;从变电站内部看, 体现在集成应用的能力上, 也不同于传统的变电站自动化装置的智能。故建设智
9、能变电站(及数字化变电站)是当今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数字化变电站是基于IEC61850标准体系上,采用了非常规互感器、智能化的一次设备、网络化的二次设备,能够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的互操作和信息的共享。因为它将推动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变革,为我国电力系统稳健、持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将产生巨大的效益。数字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着实从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出发,把握基础知识,分析国内外实例和目前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将智能变电站和传统型的变电站进行比较,最后以表格与图的形式在相关方面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在文章的主要部分我们将进行分析智能变电站和传统变电
10、站的区别;分析智能变电站需求和功能;了解数字化变电站三层网络的含义,在变电站内,三层网络内各智能设备的类型和特点是什么;了解GOOSE、MMS、SV的组网特性;掌握智能变电站的构架以及关键技术等重要内容;并在最后完成原始资料的分析及智能变电站设计过程中需注重的事项。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的概述2.1 智能变电站的基础知识2.1.1 基本概念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1. 智能
11、设备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具有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特征的高压设备,是高压设备智能化的简称。2. 智能组件由若干智能电子装置集合组成,承担宿主设备的测量、控制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时,智能组件还可承担相关计量、保护等功能。可包括测量、控制、状态监测、计量、保护等全部或部分装置。2.1.2 功能特征智能化变电站的设计和建设,必须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进行,要满足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体现我国智能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征。智能化变电站应当具有以下功能特征:1. 紧密联结全网。从智能化变电站在智能电网体系结构中的位置和作
12、用看,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要有利于加强全网范围各个环节间联系的紧密性,有利于体现智能电网的统一性,有利于互联电网对运行事故进行预防和紧急控制,实现在不同层次上的统一协调控制,成为形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关节和纽带。智能化变电站的“全网”意识更强,作为电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部分,其在电网整体中的功能和作用更加明显和突出。2. 支撑智能电网。从智能化变电站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上看,智能化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水平,应与智能电网保持一致,满足智能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等运行性能的要求。在硬件装置上实现更高程度的集成和优化,软件功能实现更合理的区别和配合。应用FACTS技术,对系统
13、电压和无功功率,电流和潮流分布进行有效控制。3. 高电压等级的智能化变电站满足特高压输电网架的要求。特高压输电线路将构成我国智能电网的骨干输电网架,必须面对大容量、高电压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特高压变电站应能可靠地应对和解决在设备绝缘、断路开关等方面的问题,支持特高压输电网架的形成和有效发挥作用。4. 中低压智能化变电站允许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在未来的智能电网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大量的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智能化变电站是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入口,从技术到管理,从硬件到软件都必须充分考虑并满足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需求。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形成微网与配电网并网运行模式。这使得配电网从单一的由
14、大型注入点单向供电的模式,向大量使用受端分布式发电设备的多源多向模块化模式转变。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化变电站从继电保护到运行管理都应做出调整和改变,以满足更高水平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5. 远程可视化。智能化变电站的状态监测与操作运行均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远程可视化与自动化,以实现变电站真正的无人值班,并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6. 装备与设施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安装。智能化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进行高度的整合与集成,所有的装备具有统一的接口。建造新的智能化变电站时,所有集成化装备的一、二次功能,在出厂前完成模块化调试,运抵安装现场后只需进行联网、接线,无需大规模现场调试。一二次设备集成后标准化设
15、计,模块化安装,对变电站的建造和设备的安装环节而言是根本性的变革。可以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大量节省现场施工、调试工作量,使得任何一个同样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的建造变成简单的模块化的设备的联网、连接,因而可以实现变电站的“可复制性”,大大简化变电站建造的过程,而提高了变电站的标准化程度和可靠性。2.1.3内容简介智能变电站主要包括智能高压设备和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两部分。智能高压设备主要包括智能变压器、智能高压开关设备、电子式互感器等。智能变压器与控制系统依靠通信光纤相连,可及时掌握变压器状态参数和运行数据。当运行方式发生改变时,设备根据系统的电压、功率情况,决定是否调节分接头;当设备出现问题时,
16、会发出预警并提供状态参数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行管理成本,减少隐患,提高变压器运行可靠性。智能高压开关设备是具有较高性能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有电子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具有监测和诊断功能。电子式互感器是指纯光纤互感器、磁光玻璃互感器等,可有效克服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的缺点。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功能有两个,一是系统横向信息共享,主要表现为管理系统中各种上层应用对信息获得的统一化;二是系统纵向信息的标准化,主要表现为各层对其上层应用支撑的透明化。智能即为人性化,就是把变电站做成像人在调节一样,当低压负荷量增加时变电站送出满足增加负荷量的电量,当低压负荷量减小时,变电站送出电量随之减少,确保节省能源。
17、智能变电站,分为过程层(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过程层(设备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状态监测等相关功能。间隔层设备一般指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实现使用一个间隔的数据并且作用于该间隔一次设备的功能,即与各种远方输入/输出、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通信。站控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一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的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2.2 相关术语和定义2.2.1智
18、能变电站 smart substation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2.2.2 智能组件 intelligent combination对一次设备进行测量、控制、保护、计量、检测等一个或多个二次设备的集合。2.2.3 测量单元 measurement unit实现对一次设备各类信息采集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2.2.4 控制单元co
19、ntrol unit接收、执行指令,反馈执行信息,实现对一次设备控制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2.2.5 保护单元 protection unit实现对一次设备保护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2.2.6 计量单元 metering unit实现电能量计量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2.2.7 状态监测单元 detecting unit实现对一次设备状态监测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2.2.8 智能设备 intelligent equipment一次设备与其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两者共同组成一台(套)完整的智能设备。2.2.9 全景数据 panoramic data反
20、映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的稳态、暂态、动态数据以及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图像等的数据的集合。2.2.10 顺序控制 sequence control发出整批指令,由系统根据设备状态信息变化情况判断每步操作是否到位,确认到位后自动执行下一指令,直至执行完所有指令。2.2.11 站域控制substation area control通过对变电站内信息的分布协同利用或集中处理判断,实现站内自动控制功能的装置或系统。2.2.12 站域保护substation area protection一种基于变电站统一采集的实时信息,以集中分析或分布协同方式判定故障,自动调整动作决策的继电保护。2.3 智能变电站运行规
21、范总则2.3.1调度管辖范围: 1、220kV母线及其附属设备为省调调度管辖设备,委托地区调度负责操作管理。2、220kV联络开关及线路为省调调度管辖设备,委托地区调度负责操作管理。3、220kV #1、#2主变及220kV侧开关为省调许可设备,由地区调度管辖并负责操作管理。4、110kV所有设备为地区调度管辖设备。5、35kV及以下电容器、接地变、消弧线圈、10kV母线及附属设备为地区调度管辖设备。6、35kV及以下站用变为地调许可设备,由运行单位管辖并负责操作管理7、10kV各出线断路器及线路为配网调度管辖设备。2.3.2运行方式:1、各级调度应定期公布变电站正常运行方式。2、现场运行规程
22、应明确本站的正常运行方式。2.3.3 适用人员: 本规程适用于安徽电网内的所有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检修、试验工作。相关的调度、运行、检修和各级管理部门人员均应熟悉和掌握本规程。2.3.4一般规定1、有人值班变电站的正常巡视,每天至少一次;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夜间巡视。2、无人值班变电站内的正常巡视每周二次巡视检查。3、每周应进行全面巡视一次,内容主要是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外部检查,对缺陷有无发展作出鉴定,检查设备防火、防小动物、防误闭锁等有无漏洞,检查接地网及引线是否完好。4、每周应进行熄灯巡视一次,内容是检查设备有无电晕、放电、接头有无过热现象。5、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特殊巡视:a.大风、雾天、冰雪、冰
23、雹及雷雨后的巡视。b.设备变动后的巡视。c.设备新投入运行后的巡视。d.设备经过检修、改造或长期停运后重新投入运行后的巡视。e.异常情况下的巡视。主要是指:过负荷或负荷剧增、超温、设备发热、系统冲击、跳闸、有接地故障情况等,应加强巡视。必要时,应派专人监视。f.设备缺陷近期有发展时、法定休假日、上级通知有重要供电任务时,应加强巡视。6、 站长应每月进行一次巡视。第三章 智能变电站发展状况分析3.1 变电站发展的几个阶段变电站是电力网络的节点,它连接线路,输送电能,担负着变换电压等级、汇集电流、分配电能、控制电能流向、调整电压等功能。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环节之一。变电站的发展经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 变电站 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90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