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检测方法验证程序(试行) .doc
《化学检测方法验证程序(试行)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检测方法验证程序(试行) .doc(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检测方法验证程序(试行)第一章 总则1.1 目的 分析方法验证是确证该方法适用于某一分析目标的过程,为规范分析方法的验证流程,提高本专业检测类方法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适用性,特制定本程序。1.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化学检测类标准建立过程中方法的验证,无论该标准是新制定标准、由现有分析方法转化的标准或由原标准更新后的标准。此外,实验室采用非标准方法及自主研究开发新方法时,也可参照本程序用以判断这些方法的适用性。若所制定的标准或方法为等同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则可采取仅进行第二、三章中本实验室及独立实验室验证的快速验证程序;若所制定的标准或方法为修改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对其关键性技术进行修改,则需进行完
2、整的验证流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鼓励方法开发方进行完整的验证流程。1.3 组织机构化矿金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本专业化学检测方法验证的组织、审核等管理工作。委员会通过秘书处承担具体职责,包括审核验证实验室资质,建立并定期更新维护验证实验室数据库,指定并组织验证实验室开展验证,组织专家进行验证材料的审核及验证数据的统计等。1.4 术语与定义1.4.1 本实验室内验证(In-house validation)方法开发方通过本实验室内对方法特性指标的测试,初步判断方法的适用性。1.4.2 独立实验室验证 (Independent laboratory validation)
3、 独立于方法开发方的实验室,通过重复测试方法的性能指标,以审核方法特性指标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分析目标。1.4.3 协同实验验证 (Collaborative study validation)协同实验室通过协同实验以获得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1.5 验证流程开展验证工作的具体步骤如下,验证流程图参见附录A。1.5.1 本实验室内验证(1)方法开发方完成方法草案、选择合适的验证参数(即方法的性能指标)、并设计验证方案。验证方案应包括独立实验室验证方案和协同实验验证方案。(2)方法开发方根据所选验证参数完成本实验室内验证,并向秘书处提交验证材料。验证材料应包括方法草案、验证方案
4、、本实验室内验证报告、独立实验室验证样品和协同实验验证样品。(3)秘书处组织专家审核本实验室内验证材料的完整性与符合性。1.5.2 独立实验室验证(4)本实验室内验证材料审核通过后,秘书处组织1-2家独立于开发方的验证实验室,通过重复测试验证参数(即方法的性能指标)进行独立实验室验证。(5)验证实验室完成独立实验室验证后,提交结果至秘书处。(6)秘书处组织专家审核独立实验室验证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协同实验验证,并将结果反馈给方法开发方。1.5.3 协同实验验证(7)秘书处筛选、组织适当的验证实验室参加协同实验验证,并回收验证结果;(8)将验证结果提交给指定的统计专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9)将
5、统计结果反馈给方法开发方。1.6 验证结果的应用 验证报告将作为标准审定时的重要参考资料。秘书处组织专家形成专家组,根据实验室验证的结果,对方法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进行评估,并形成鉴定结论。若方法不能满足预期目标的要求,应将此意见通知开发方,由其对方法进行必要的修改。第二章 分析方法的本实验室内验证程序2.1 验证方案2.1.1 方法文本验证所考察的分析方法应是一个标准化的方法,这个方法应是稳健的,即试验过程中的微小变动不会导致试验结果产生不可预估的大变化。稳健性试验参见附录B。此外,所建立分析方法的文件应该是明确和完整的。所有涉及该程序环境的重要操作,包括试剂和器具、设备的初始检查、测试样品的准
6、备等都应包括在分析方法中。分析方法中还应规定校正程序和校正频率。2.1.2 方法的预期用途 方法开发方应根据实际情况描述方法的预期用途。预期用途的描述应当包括制定方法的目的,分析物的形态、存在形式及其分布的介质、浓度,现有法规及动态等相关信息;必要时,还应包括其应用的时域、地域、行业等信息。2.1.3 验证参数方法开放方应根据所开发方法的预期用途(2.1.2)选择合适的验证参数,并形成实验室内验证方案。典型的验证参数包括方法的选择性、检出限、定量限、线性、范围、灵敏度、稳健性、正确度、精密度。方法的预期用途决定了对方法性能的具体要求,验证参数的选择应根据方法的预期用途加以确定。对于不同类型的化
7、学检测方法,典型参数的选择见表1。 表1:典型验证参数的选择检测限定量限正确度/回收率精密度选择性/专属性适用性/稳健性/稳定性线性/灵敏度/范围定性方法S+-+-C+-+-定量方法S+-+C+备注:“S”=筛选方法(Screening methods);“C”=确证方法(Confirmatory methods)“+”=必选参数;2.2 本实验室内验证(in-house validation)方法开发方应按照验证方案(2.1)首先完成本实验室内的验证,初步判断方法的适用性,各参数的具体验证程序参见附录C。在本实验室内的验证过程中,若某一参数的结果表明分析方法不能满足检测目标的特定要求,应对该
8、方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并重新进行验证,直至能够证明其满足检测要求。2.3 本实验室内验证材料的审核 在方法开发方完成本实验室内验证后,提交至委员会秘书处的验证材料中应包括:a)方法草案、b)实验室内验证方案、c)本实验室内验证报告、d)实验室间验证方案(包括作业指导书)。秘书处组织专家对方法开发方提交的材料进行完整性与符合性评估。若提交的材料不完整,应要求其补足材料;若材料已完整,验证方案合理,且现有的验证结果能够满足预期目标的要求,则进行分析方法的独立实验室验证程序。第三章 分析方法的独立实验室验证程序3.1 独立实验室验证(Independent laboratory validation)秘
9、书处组织1-2家验证实验室按照方法开发方设计的验证方案进行独立实验室验证。验证实验室通过重复测试实验室内验证参数(方法的性能指标),以审核方法性能指标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分析目标。3.2 独立实验室验证数据的审核秘书处组织专家审核验证实验室的独立实验室验证结果,若结果无法满足方法预期的分析目标,则应将结果反馈给方法开发方,并要求其对方法进行必要的审查并重新进行本实验室内验证流程;若结果能满足方法预期的分析目标,则完成独立实验室验证流程。第四章 化学分析方法的实验室间验证4.1 一般要求4.1.1 验证实验室的选择 a) 验证实验室数,p:参加协同实验的实验室个数一般取815,要求获得至少8个有效
10、数据报告。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如参加验证试验的实验室确实不足,或者测试非常昂贵,或者样品本身确实难以得到等原因,经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商定裁决后,可以采用较少实验室(不少于5个有效数据报告)进行验证试验。b) 验证实验室选择要具代表性和公信力,参加的实验室不宜仅由那些在对测量方法进行标准化过程中已获得专门经验的特别“标准”的实验室组成。秘书处采用从验证实验室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出协同实验参与者,根据验证计划开展协同实验。验证实验室的要求见附录D。4.1.2 物料的准备 a) 方法开发人应进行验证用样品的准备,对样品进行匀质化,并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测试,均匀性与稳定性验证参见附录E。测试
11、完成后,将测试结果、验证样品统一提交到秘书处。 b) 物料水平,q:作为一般规则,使用5种不同的物料通常就能够满足要求。此外,实验室间验证中物料的类型和数目还取决于获取、加工及分发样品过程的难度和费用,取决于进行测试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等。一个实验室间验证试验应最少选择3种物料代表不同的测试水平。物料的选择既应确保其能代表测量方法在正常使用中的那些物料,又应满足方法的预期用途。如为评估材料与技术法规的符合性而开发的化学检测方法,在进行实验室间验证时,物料中至少应包含一种目标分析物浓度(含量)接近于法规限量的样品。c) 物料数量: 在决定试验所需的物料数量时,应考虑到在获得某些测试结果时会出现偶然
12、的操作过失,从而需用到额外的物料。需准备的物料数量应当足以满足测试之用,并且允许适当的冗余。但是,也不能提供过多的物料样品,以防止有实验室出于某种原因,过多地进行实验,并且从中“挑选”报告某些检测结果,从而人为地提高了该实验室的精密度。一般以所需试验的物料量的2-5倍为宜。d) 正确度验证过程中所用物料的接受参照值应可作为约定真值。标准物料可以是:1)有证的标准物料;2)按已知特性试验目的生产的物料;3)其特性根据另一测量方法测量,已知偏倚可以忽略不计的物料。评估一个检测标准方法的偏倚,在目前的科学水平下,大多采用有证标准样品(CRM)来进行。只有在实在无法获得有证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的情况下,
13、才能采用在一个空白样品基质中添加已知浓度标准物质的办法。4.2 实验室间验证的实施4.2.1 秘书处与选择的验证实验室进行联系,经实验室确认后,根据实验室间验证方案将验证样品和作业指导书分发给各参与实验室。由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协同实验。4.2.2 每个实验室在每个测试水平需要进行的测试次数,n:一般情况下每个实验室在每个测试水平进行测试的次数为3次。若认为存在可疑测试结果的危险性较小时,一般可取n=2。4.2.3 精密度的实验室间验证化学检测方法的精密度确认应根据GB/T 6379.2-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或
14、本程序附录F进行。必要时,可通过GB/T 6379.5-2006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5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精密度的可替代方法进行确认。4.2.4 正确度的实验室间验证正确度指由大量测试结果得到的平均值与参照值间的一致程度,正确度的度量通常用术语偏倚表示。正确度的验证应根据GB/T 6379.4-2006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4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正确度的基本方法或本程序附录G进行。4.3 验证数据的提交与统计分析4.3.1 参加实验室间验证的实验室应根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将测试数据按照规定格式(参见附录H)提交到秘书处。4.3.2 秘
15、书处将数据转发给指定的统计专家,由其根据附录F、G进行精密度(和正确度)的统计分析。完成统计分析后,将统计分析的结果提交到秘书处。4.3.3秘书处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必要的审查并反馈给方法开发方。附录ANO组织实验室进行独立实验室验证,回收验证结果组织专家审核验证结果符合性?组织实验室间验证,并组织统计专家统计验证结果。秘书处Yes秘书处完成本实验室内验证,提交方法文本及验证材料组织专家审核验证材料符合性?完整性?设计验证方案方法开发方方法开发方秘书处NO秘书处Yes(资料性附录)化学分析方法验证流程图图A.1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流程图附录B(资料性附录)化学分析方法的稳健性(耐变性)试验B.1
16、通则B.1.1 一个好的分析方法应该不受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即对于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对于加入试剂量、反应时间等其他因素呈现不灵敏性。稳健性(耐变性)试验是考察环境或其他条件变量对分析方法影响的一项检验程序,进行稳健性试验的目的在于鉴别这些必须仔细控制的实验条件,并在试验方法文本中予以明确的书面说明。例如,实验室温度或试验中使用的某一加热装置的温度,这些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影响很小,进行稳健性试验可引入温度自由变量以建立温度控制允许范围。B.1.2 本附录中介绍的是数理统计学家尤登设计的耐变性试验(Youdens Ruggedness T
17、est),无需繁琐的方差分析,只需一般的数学计算即能对因素的影响作出判断,同时它还具有试验次数少的优点。B.2 方法的稳健性试验B.2.1 方法的稳健性是通过慎重地对方法引入某些小的改变并检查其影响结果来测试的。方法稳健性试验的第一步,确定需要评价的7个变量。这些变量可以是:试样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试剂浓度、搅拌速度、滤纸类别等等。每个变量取两个不同的水平,如试剂浓度选取推荐浓度的10%,加热时间选取推荐时间的10%,或者取两种不同类型的滤纸等。两个水平应具有方法常规使用的类型和大小的代表性。如表B.1所示,列出环境等方面的七个因素A、G,每个因素2个水平,即A、a、B、b、C、c、D、d
18、、E、e、F、f、G、g ,例如,A表示1.2g试样,a表示0.8g试样。然后按照表中8种组合方式可得8个测定值s,t,u,v,w,x,y,z,即做8次测定可求出7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如若只需5个因素,则删去表B.1中F行和G行。表B.1 稳健性试验方法七因素值(二种水平)实验次数12345678A或aAAAAaaaaB或bBBbbBBbbC或cCcCcCcCcD或dDDddddDDE或eEeEeeEeEF或fFffFFffFG或gGggGgGGg测定值stuvwxyzB.2.2 将8个测定值按因素字母的大写和小写分成两组,计算各个因素的影响。如第一个因素从A到a变化的影响可由1/4(s+t+u
19、+v)和1/4(w+x+y+z)之间的差值给出。应当指出的是所有其他因素在上述两组的每一组中两个水平都出现了两次,这样由B到G所带来的影响都被由b到g的影响相抵消了。以此类推,按照下列步骤可求得环境因素变化而引起影响的大小:a)选择s至z中的4个测定值为一组平均值减去剩余4个测定值的另一组平均值,如: 1/4(s+t+u+v)-1/4(w+x+y+z)=A-a=d11/4(s+t+w+x)-1/4(u+v+y+z)=B-b=d21/4(s+u+w+y)-1/4(t+v+x+z)=C-c=d31/4(s+t+y+z)-1/4(u+v+w+x)=D-d=d41/4(s+u+x+z)-1/4(t+v
20、+w+y)=E-e=d51/4(s+v+w+z)-1/4(t+u+x+y)=F-f=d61/4(s+v+x+y)-1/4(t+u+w+z)=G-g=d7b) 通过将差值di与该分析方法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定的标准偏差相比较,可判断因素的影响是否显著。如果差值大于2倍标准偏差,则该因素的影响是显著的,对影响显著的因素,在最后描述分析方法时,应当特别注意这些变量,并指出它们必须非常小心地控制,在协作实验室的方案中应作出严格的规定。c) 用下式计算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标准偏差:(B1)是该方法对环境等因素的耐变性的综合表达,求得的越小越好,说明环境因素的变化对方法的影响越小。附录C(资料性附录)化学分析方
21、法独立实验室验证指南C.1 选择性(Selectivity)C.1.1 验证要求选择性系指在杂质、辅料等其他成分可能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鉴定、检出被分析物质的特性。为一种分析物或一组分析物选定一种分析方法时,这种方法应对目标分析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响应。成分鉴别类、杂质检测类、主成分含量测定类等方法建立过程中均应考察其选择性。应当用各种样品来研究方法的选择性,所用的样品种类从单纯的目标分析物到具有复杂基体的混合物。在每种情况下,都应当确定被研究的分析物的分离情况,并充分说明可疑干扰的影响。如采用的方法选择性不能满足要求,应采用多个方法予以补充,方法选择性的任何限制都应在方法中有文
22、件化的规定。C.1.2 验证方法C.1.2.1成分鉴别类方法的选择性鉴别法应能区分可能存在的结构相近的化合物。区分过程可通过测试含有分析物的样品获得阳性结果、测试不含分析物的样品获得阴性结果来确证(如与一已知标准物质相比对)。此外,鉴别试验用于测试与被分析物结构相似或相近物质不应获得阳性结果。选择潜在干扰物应基于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的合理科学判断。C.1.2.2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方法的选择性作为纯度、杂质含量检查,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应确保可检出被分析物中杂质的含量,如有关物质、重金属等,因此要求分析方法有一定的选择性。在杂质可获得的情况下,可向供试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证明杂质与共存物质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检测方法验证程序试行 化学 检测 方法 验证 程序 试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8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