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ppt
《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城的保护与更新,南风情,“建筑是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建筑是有民族性的”梁思成,2,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原则,平江街区案例分析,总结,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概况,苏州城介绍,保护与更新概况,问题的提出,由于历史原因,苏州市在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建设、环境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道路交通拥挤,基础设施薄弱,供水需求失衡,管网老化,有近 6 万户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三桶一炉”(马桶、浴桶、吊桶和煤球炉)。,如何保护、更新、发展,苏州风貌构成分析图,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区文保控制带河道控制带改造更新带,苏州市人民政府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全面保护古城风貌”,也就是
2、指控制古城容量,优化环境;保护古城风;完善职能,改善、改造基础设施、居住条件、公共服务设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求。,根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苏州市在制定古城传统街区规划时,着重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保持路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和街道景观;保持三横三竖加一环的水系及小桥流水的水巷特色;保护古典园林、文物古迹及古建筑;继承发扬古城环境空间处理手法和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继承发扬优秀的地方文化艺术传统;在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前提下,改造古城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16 字方针,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保护苏州古城传统街区历史文化价值的意义,首先,居住性传
3、统街区中存在着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浓厚的人文风俗与文化资源。其次,苏州古城民居街坊的传统空间是苏州文化特色的载体,也是苏州文化特色的结晶。另外,苏州古城传统街区的历史空间还能为新时期的建筑文化发展创造条件。,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迫切性,1、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所带来的经济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商业活动被吸引到旧城中来。增加了旧城的人口压力,加剧了苏州古城的居住拥挤状况,同时对古城的空间环境,城市物理自然环境,以及交通状况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另外开发部门、开发商为了经济上自求平衡和和急于见效的考虑使得民居街坊内改造部分的比重相对较大,改善和保护部分相对偏小,造成古城民居风貌被破坏,加大了保护
4、与更新的难度。,2、居住环境亟待综合整治,房屋的自然衰败现象普遍而且严重,苏州古城的民居大部分为清未民国初年所建造,距今已经 100 余年,许多房屋年久失修。,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迫切性,近20年来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1986 年的规划确定“统一规划,分片设计,综合治理,逐步改造”的指导思想,将古城区划分为54 个街坊,并进行大量的研究论证,开始由探索到实践,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街坊示意图,近20年来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根据各个街坊在苏州古城内的实际情况,苏州市在对各街坊的规划处理上采取了不同的规划设计策略:,平江保护区的 21、22 街坊,借鉴形态
5、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和总结传统的空间组合手法,力求使其得到继承和发扬。并解决了在比较窄小的街巷中安置各种市政管网的问题。在处于商业和交通枢纽中心的 52、53 号街坊规划中,运用市场这个经济杠杆 安排用地,充分、全面地考虑交通、人流、商业之间的关系。,原则与方法,2,3.,依据威尼斯宪章的古城保护精神,在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其保护的目标是古城街区的真实性,以及更新古城街区中衰败部分和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部分。,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目标的认识 真实性,真实性的量化,表现为各种价值,有必要对它进行明确的划分确定。以下是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实施守则(草案)对真实性的界定:,2,苏州古城传统
6、街区意象的构成及其分析,凯文 林奇认为“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环境存在着差异和联系,观察者借助强大的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见事物进行选择、组织、并赋予意义。”,2,根据凯文林奇的理论,构成城市意象的三个层次为:识别性、结构和意义,其基本的组成元素是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在古城内,城市意象(风貌)在物质形体上具体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由地块和街道所确定的城市形态、建筑群体的组群关系等。2、由尺度、规模、形式、建造、材料、色彩和装饰所确定的建筑的外貌和内涵。3、历史街区与其周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4、城市地区在经历相当长时期以后所形成的各种
7、功能。对苏州古城街区的真实性的分析,同样是分析以上这些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2,苏州古城街巷,街巷一般由石块构成筑路面和排水沟道。分为青石板、弹石路等,当然也有一些是砖铺砌的道路为了延续古城风貌,有必要在新修的街巷路面中采用石材来铺筑。,2,苏州古城主要南北向,街是略偏东,这与城市南北主轴略偏东吻合。东西向街与南北向街基本垂直,形成了街的格网,巷是格网里的步行道,东西向巷居多,形成了扁方格形的城市街巷系统。街面以“动”为特征,为沿街店铺,同时又是车辆的主要通道,人流集中。而由街步入巷里,却是一片安静的居住环境。,苏州古城街巷,2,街:苏州古城旧有的街道宽度一般为 10 米上下,两街距离一
8、般是 300400 米之间。街两侧为商店,紧紧相靠,而这些商店一般都是街市上的带店民居。苏州的街一般有“市”的功能,称之为街市:1、前街后河,兼得水陆两便的运输之利。2、前街后巷,巷里常是作坊、库房和家人的出入口。街市的功能是非常丰富的,市民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出现了各有特色的街市,满足了城市应有的各种功能。巷:巷是街与民居联系的连接节点,构成了格网状的步行系统,由于民居以南北朝向为优,因此东西向巷为多数。1、巷的尺度:巷的长度在 250350 米左右,巷与巷之间的距离在6080 米,刚好为一般规模宅院的布置长度。巷宽的约 34 米,窄的约 2 米。巷构成了安静的居住环境。2、巷与民居的关系:深
9、宅大院多半是巷里的纵深几进,横跨几落的建筑群体,配有私家花园。大宅占地大,有条件有几个方向的出入口。还有众多的普通民居,是一些中、小户人家根据用地大小和形状,以及自身的财力,进行建造,布局多样,形体自由多变,不拘一格,有的用地窄而深,有的阔而浅。,苏州古城街巷,2,街区内的标志性元素:1、井是巷里充满生活情趣的环境空间。在没有自来水前,苏州城里人用水在河里,吃水在井里。不近河边的人家,井更是不可缺少的水源。现在的井台周围依然是家庭主妇们边洗边谈的社交活动场所。2、宅前空地宅前退进的小场地:布置有绿化、铺地,老人、孩子可以在门口小憩,晒太阳、晾晒衣物,做些家务活,还是夏晚纳凉之所。3、河埠头:与
10、河平行的巷里,有一些下河的口子,为巷里人家下河浣洗、船家上岸而设置,同时也是巷弄里调节气候的进风口,夏季把徐徐凉风引进巷里来,改善巷里的小气候。4、巷口有的有巷门、更楼、石牌坊,留下的已不多,间或还可以见到。过去苏州城里中榜当官的人不少,所以在他们居住的巷口或巷中建有牌坊。大宅门前的照壁及小广场等都起着空间变化的作用,是富有装饰意味的地方。,苏州古城街巷,2,苏州古城河道与民居的构成分析,水道的构成:1、材料:古城里河的两岸都用石块砌筑,称作石驳岸。2、与民居的关系:宅舍从驳岸上排列而起。河水成为生活中重要的水源。3、踏步:下河的踏步在临水民居中都作了妥善的安排,既与建筑布局相吻合,又与河道交
11、通相配合,构成了强烈的水上人家的生活气息。,2,苏州古城河道与民居的构成分析,水道的分类(水道与街巷以及民居的关系):1、水巷:民居河民居的布置形式,河道两侧的民居都压驳岸而建,形成一条供船只来往的水巷,现存河道一般宽度为 46 米。这种形式的水巷有两种形态:东西向水巷:南岸一般是居家的后门,常有亲河的踏步。在建筑处理上,有逐级挑出 在 水 面 上的,也有凹进在驳 岸 边 沿之内,目的是不占河道的空间;北岸一般有民居院墙,这样院门、踏布、踏步、树枝构成了临水民居的小景象。南北向水巷:南北向的水道,有很强的城市功能河两旁下河的踏步布置在宅间的夹道中,垂直于河道,把河与街、巷连系起来。在景观方面,
12、南北向水道多见山墙尖与厢房的窄条瓦顶,柔和地连接在一起。当沿河为 4米的窄地时,就形成东西朝向的沿河民居,这些民居临河用通排的窗,显得小巧而轻盈。,2,苏州古城河道与民居的构成分析,水道的分类(水道与街巷以及民居的关系):2、一河一街之滨河街巷:街(或巷)与河一行,街侧临河也砌筑石驳岸,有的还有石栏保护,民居布置在街河两侧,形成了水陆交通两便的滨河街巷。街河人:街河之间有码头、踏步联系街、河、人。民居河:面水布置的民居开门就见河,同时出门踏街巷,兼得水陆之便。街河:街河驳岸边种植行道树,设置石拦,装点了这滨河街巷的环境空间。在滨河街巷的河上,隔一定距离架设桥梁。一方面是交通的必须,同时也强化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 古城 保护 更新 平江 历史 街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8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