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
《人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长城人教版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长城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设计意图: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到精讲多练,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积极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本课教学设计我是本着以读为
2、主,以练为辅的教学理念进行构思。四年级的学习过程是逐渐从中年级过度到高年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采用了以读贯穿全文,边学边练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深度,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攻破难点。设计本课时,我还着重考虑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通过分析学习本课的知识点,提高读文赏词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从而更好地完成新课标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
3、文主要内容。3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培养观察能力。一、导入新课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2学生自由补充。3老师给以肯定。4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对应的插图。1第1自然段:远看长城蜿蜒盘旋,如同长龙。(第一幅图)2第2自然段:近看长城高大坚固。(第二幅图)3第3自然段: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4第4自然段: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2学习会认的字。3学习会写的字。4学生书写。(重点点拨:隔、砖、旋等字)四、出示图画,边看边说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2出示第
4、二幅图:(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3对照课文,读课文。(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五、小组学习,思考1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2老师画出图画,让学生指出相应的地方。城台:垛子: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来的部分。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六、课堂小练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
5、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 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2、 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PPT)3、 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4、 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一)齐读句子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2交流汇报:(1)长(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
6、间蜿蜒盘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4)高大坚固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4齐读:
7、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
8、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4)思考、交流:(PPT)*“多少”表示(无数)。*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
9、(齐读)(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三、总结板书: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四、课外拓展: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颐和园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课后1(2)(3)两个问题,
10、能给课文分段。2、能用“隐隐约约”造句。3、掌握背诵的方法。4、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焕发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目标1学习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一、师生共同制定目标。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3自然段,掌握了课文的生字词的读音,理解了课后的第个问题,用“耸立”造了句,练习背诵了第二自然段。这一节我们继续把剩下的46自然段学完,请同学们看看课后要求,想想还有哪些任务需要完成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归纳。)2出示目标树,并板贴。能回答问题,能给课文分段。能用“隐隐约约”造句。掌握背诵的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前提测评哪位同学还记得我们用什么方法学懂第二、三自然段。板贴在目标树的树根部
11、:学习方法:明地点。看景色。理解欣赏。三、导学达标(一)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1听课文录音。练习:用“”画出地点变换的句子。用“”画出登上石寿山,眼前呈现怎样的景色的句子。2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订正,并板书:宫墙、昆明湖、城楼和白塔。3出示句子,并理解欣赏。“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指名读。出示从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的视频、图片。体会颜色美:A、葱郁的树丛是什么颜色?(一片绿色)B、一片绿色中出现了什么颜色?(黄色、绿色、朱红色)体会形态美:A、掩映是什么意思?B、掩映一互相遮掩、互相衬托。C、指导看图:什么和什么相互掩映?指导朗读。要求掌握好:
12、掩映、黄的、绿的、朱红的这几个词的语速和语调,把绿树与宫殿互相遮掩相互衬托的颜色美、形态美读出来。4、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指点名读。出示昆明湖的视频、图片。把昆明湖比作什么?(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镜子、一块碧玉)这两个比喻写了昆明湖什么特点?句子中哪两个词概括了这两个特点?(静、绿)“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动)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滑游船、画舫轻轻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过,使湖面保持平静。划用力挥桨使船前进,水漾起波纹,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静。指导朗读:要求读得舒缓,让人感到昆
13、明湖的静。出示: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远眺是什么意思?(远眺往远处看的意思。)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隐隐约约看得不太清楚。)“隐隐约约”和“远眺”有什么关系?隐隐约约与远眺有因果关系。因为远眺,所以远处的景物只能看得隐隐约约,作者用词注意前后的照应,用词是多么准确啊!齐读句子。(二)学习第五自然段导入: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自然段。出示练习:用“”画出作者游览地点变换的句子。昆明湖上主要有、等景物。十七孔桥是什么样的?请用“”画出有关句子。自由朗读,同位讨论共同完成练习。提问检查: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
14、湖。板书:昆明湖、长堤、小岛,十七孔桥。出示句子: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齐读出示投影十七孔桥的视频、图片。这个句子介绍了十七孔桥的什么特点?(桥洞多、石柱多、狮子多)思想教育: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指导朗读:读出民族自豪感。板贴:民族自豪感。(三)学习第五自然段齐读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与开头照应)充分利用板书,总结全文,给全文分段。全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什么?作者主要游览了几处地方,哪些自然段是介绍同一地方的景物?课文应分几自然段,怎样分段?请同学们按作者的游览顺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81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