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说课稿.doc
《人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组 14白公鹅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1 观潮 15 猫 语文园地七2雅鲁藏布大峡谷 16母鸡 第八组3 鸟的天堂 语文园地四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4火烧云 第五组 30电脑住宅语文园地一 17 长城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组 18 颐和园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5 古诗两首 19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八题西林壁 语文园地五 选读课文游山西村 第六组 1 五彩池6 爬山虎的脚 20 古诗两首 2 小青石7 蟋蟀的住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麻雀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送元二使安西 4 迷人的张家界语文园地二 21 搭石 5 仰望布达拉第三组 22 跨越海峡
2、的生命桥 6 一个苹果9 巨人的花园 23卡罗纳 7 幻想家10幸福是什么 24给予是快乐的 8 人造发光植物11 去年的树 语文园地六 生字表12小木偶的故事 第七组 生字表(一)语文园地三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生字表(二)第四组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3 白鹅 27乌塔 本稿索引目录 1、观潮说课稿 . - 2 - 2、雅鲁藏布大峡谷说课稿 . - 4 - 3、鸟的天堂说课设计. - 6 - 4、火烧云说课稿 . - 8 - 51题西林壁说课稿 . - 10 - 52游山西村说课稿 . - 12 - 6、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 15 -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缺) 7、蟋蟀的住宅说
3、课稿. - 16 - 9、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 18 - 10、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 - 21 - 11、去年的树说课稿 . - 24 - 12小木偶的故事说课稿 . - 26 - 13、白鹅说课稿 . - 28 - 14、白公鹅说课稿 . - 31 - 15、猫说课稿. - 32 - 16、母鸡说课稿 . - 34 - 17、长城说课稿 . - 36 - 18、颐和园说课稿. - 37 - 19、秦兵马俑说课稿. - 39 - 20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40 - 202、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 . - 45 - 21、搭石说课. - 47 -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 - 48
4、 - 23、卡罗纳说课稿 . - 50 - 24、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 - 52 -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 - 54 -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 57 - 27、乌塔说课稿 . - 60 -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课稿 . - 61 - 29、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 - 63 - 30、电脑住宅说课稿 . - 64 - 31、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 . - 66 -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说课稿 . - 68 - 1、观潮说课稿 一、说教材 观潮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结构清楚,作
5、者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顺序和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作者还介绍了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之奇。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像画面,通过重点语句段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条: 1 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4 自然段。 3 边读书边想像画面,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
6、表达上的含义。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4 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一些语句,想像课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二、说教法 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体会,因此我采用创设情境法进行教学。上课时播放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文字描写深刻感受。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因为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培养语感。因此,我还将采用以读代讲法进行教学,
7、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读一读,议一议,看谁能把潮来时的那种“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的气势读出来。 三、说学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老师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因此在这堂课中我将运用自主探究式学法。“钱塘江大潮,自古 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为什么这么说,“奇”在哪儿。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了解。语文课堂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因此我还将采用合作交流式学法,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议一议文中的哪些词和句用得好。 四、说教学程序 观潮这篇
8、课文结构非常清楚,作者分别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这三个方面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总写,重点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还是一篇写作的好范文。为了使本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质疑导入,激起探究兴趣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观潮这一课。”(教师板书课题后质疑课题,什么是观,什么是潮?师生交流后回到课文中。)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段“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提问“读到这儿,你有什么要问的?”学生会质疑“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奇在哪儿?”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再结合课后的资料袋说
9、说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激起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这儿的潮水是由于特殊的地形而形成的,那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感受。我们先把课文的鄣碍生字扫除掉。”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学生分四人小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小组成员合作解决问题。 2、 小组成员讨论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钱塘江大潮的,重点写了哪一部分? 意图: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有助于带动学生的思维,在文中找出问题,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也促进了成员之间的团结。 三、品读课文,深入感知。 这篇文章结构
10、非常清楚,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就可以明白文章是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顺序来写的,老师就按照这个顺序来组织教学。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景象? 结合课文插图看一看人们都在干什么?这么多人都来看潮水说明了什么?他们现在是怎样的心情?如果你也在场会是什么心情? “这么多人来观看潮水,我们也来亲眼看一看”。 2、播放潮来时录象,师生之间交流感受后再回到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3、4 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抓住了哪些特点来具体描写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和声、形变化的特点来描写潮水来势汹涌的。指导朗读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语文 上册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8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