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小学三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关系。2.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联系,明白余数和除法的关系。3.培养初步的提出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每人9个棋子,每组20根小棒,多媒体课件,每人2张作业纸。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寻找数学信息。师生谈话:同学们大家喜欢郊游吗?小强班前几天去郊游了,一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学生郊游的动画。)师:有4个小朋友玩累了,要开始野餐了,瞧!谁来说一说,他们都带了
2、哪些食物呢?各有多少?生回答。(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出示图中出现的食品和数量)活动二:动手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1.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提问题师: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能提出这么多平均分的问题。对于这些食品,我们都可以提出一个平均分的问题。【评析: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分享学习的经验和成果,体会数学交流的价值。本节课上,让学生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有自己的“一”个问题,再看到了“众”多问题,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从而体现了数学的价值。】2. 动手操作,认识余数(1)解决分面包的问题师:对于这些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比如
3、:“把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怎么列算式呢?生列式。师:16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生列式。师:15瓶酸奶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瓶?生列式。(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逐步展开算式。)师:把这些物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求每人分多少的问题,列的算式都什么共同点?生回答。师:嗯,看来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棒极了。下面,仔细看一下,在这些算式中,你会解决哪一个?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师板书。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回答。师生讨论除法算式中的各个数的名称和算式读法。【评析:引导学生解决124=3这一题,复习表内除法知识的同时,为下一步读有余数的除法式子做铺垫,打好基础,平稳
4、过渡】师:那下面老师就来和同学们一起解决下面这些题目。我们先看看分面包的问题,把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呢?列式?众生:94=(师及时板书)(2)分小组,模仿分东西师:下面,请大家前后桌4个同学一组模仿图上的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面包,动手分一分,看能得到什么结果。注意:一定要平均分,也就是每人分得要一样多。(学生分组操作分“面包”)师:哪组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指学生到讲台前实际分 ,4名同学配合)生分小组说说分面包的过程。师:谢谢同学们的精彩配合。刚才不管是1个1个地分,还是两个两个地分,最后的结果都是每人分得2个,还剩1个。那剩余的这一个为什么不能再分呢?引导学生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 小学 三级 数学 上册 有余 除法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7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