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轨道交通集聚区的调研报告.ppt
《关于建设轨道交通集聚区的调研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设轨道交通集聚区的调研报告.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建设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的调研报告,何 东 西华大学战略管理研究所,关于建设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的调研报告课 题 组 主 要 成 员,顾 问:张小南 教授、博士、硕导,西华大学校党委书记组 长:何 东 副教授、博士,西华大学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副 组 长:张 蓓 金牛区科技产业局局长 范景华 金牛区科技产业局副局长 主要成员:郭寒英 工学博士,西华大学汽车学院 刘 斐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梁 瑜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段路萍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传辉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杨世先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杜 强 金牛区科技产业局科长,汇报主要内容,一、轨道交通产
2、业基础现状及发展前景 二、建设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的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三、构建产业联盟,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机制四、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产业集聚的主要措施、支撑政策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把轨道交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掌握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国内各级政府和科研院所结合自身发展状况,积极规划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推动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按照区政府要求,我们就实施市政府提出的总部经济带动战略,整合我区在轨道交通产业的资源优势,优化现代化轨道交通产业体系,建设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进行了专题调研,现
3、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轨道交通产业基础现状及发展前景,轨道交通产业涉及交通车辆设计及制造、通信、信号控制系统设计及制造、供电系统设计及制造、售检票系统设计及制造以及道路、车站工程设计、土建、咨询、检测、管理等方面。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轨道交通作为一个产业在带动电子、材料、机械加工、计算机等一批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总量和能级提升、增加就业岗位及创造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一)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基础现状 在今年年初四川省委、省政府召开的高层次人才新春座谈会上,两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沈志云称四川可考虑整合全省铁路产业机构和研发单位建立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联盟,并建
4、议省委、省政府重视和支持交通产业的重组和加快发展,促成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联盟的建立,建设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曾拥有“铁半城”之称的成都市,拥有众多与轨道交通相关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的总部大都设在金牛区,使得金牛区在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地缘优势。一是拥有比较完善的轨道交通产业体系。目前,我区众多与轨道交通产业相关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其业务的发展已经涉及轨道交通产业的各个层面,覆盖了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二是拥有发展轨道交通产业较为雄厚的技术实力。目前,我区拥有与轨道交通产业相关的科研机构及施工单位10余所,高等院校3所;拥有博士后科研
5、工作站、中铁西南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及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拥有轨道交通产业方面国家级技术专利近50项;拥有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施工建设的经验技术等。三是拥有丰富的轨道交通人才资源。目前,我区拥有与轨道交通产业相关的各类科研技术人员万余人,其中中国两院院士50余人、全国工程设计大师1人、一级建造师百余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百余人、高级工程师千余人等。另外,目前毕业于西南交大、电子科大以及西华大学等高校的万余名优秀人才活跃在各地的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特别是西南交大培养的优秀人才有两院院士、“两弹元勋”,以及国家级、省部级领导,为数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专
6、家、教授、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企业家。这些都成为我区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隐形资本,为我区在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脉优势。四是区内轨道交通产业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经济效益。2007年,金牛区轨道交通产业年产值达600亿元以上,约占全市轨道交通产业年产值的75%。2007年区内轨道交通产业主要企业纳税总额达到2亿元以上(详见表3)。,五是市内轨道交通企业具有较强的扩张意愿和发展规划。区内相关的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对区政府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打造这一举措均表示支持,且有的单位正准备启动相关项目。如中铁二院目前正在规划打造一个占地1000多亩的轨道交通高科技产品产业园;中铁西南院已经在策划、寻找建设一
7、个总装场地及生产核心技术产品的产业基地;西南交通大学也正在策划筹建新的国家科技产业园等。这些与区政府的谋划不谋而合。同时他们认为,此举将加速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并可能在国内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二)我区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SWOT分析,1、优势(Strength)(1)产业基础优势。目前,成都市在轨道交通产业企业的业务范畴覆盖了整个产业链。其中,西南交大领先的技术研发,攀钢优质的钢材,中铁二院的勘察设计,西南院的隧道设计施工,电子十所、二十九所和电子科大的电子信号系统的设计研发,中铁二局、八局和二十三局的施工建设,中铁二院、西南院和西南交大所提供的咨询、服务,以及成都铁路局和成
8、都地铁公司的营运管理等,占据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在国内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2)总部集中优势。从空间分布上看,中铁二院、中铁二局、中铁西南院、攀钢集团、西南交大科技产业园及成都铁路局等轨道交通产业中优势的企业的总部均相对集中在我市金牛区,这在空间上已经形成了总部集中的格局。(3)技术研发及人才优势。从前部分对我区内在轨道交通产业所拥有的技术、人才现状分析来看,目前我市在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所需的技术研发及人才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2、劣势(Weakness)(1)管理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一个产业链的形成应由大量相关产业的科研院所、企业、相关支持机构、地方政府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有机聚集、合作,
9、才能保持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而现有的管理体制致使区内“铁字号”单位条块分割,与政府及其他单位的横向联系较少,参与当地政府经济建设的作用发挥不够。,(2)资源分散和规划不统一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大致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依托于核心企业所产生的吸附效应形成“核心企业配套企业型”的产业集群;另一途径是通过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密切配合所产生的协作效应,形成优势互补、产业有机链接的“产业链型”的产业集群。目前,众多的科研院所和企业,虽然在科研能力、技术能力、产业规模等多方面都具有业内领先水平,甚至可以独当一面,但他们均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有机的组织和系统的规划,使得我市的资源、技术和人才
10、分散,没有产生协同效应,难以形成产业的有机集聚。(3)政府尚缺乏支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政策。一个产业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外部环境的推动以更好地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外部环境通常包含经济、技术、人口及政治与法律因素,许多区域性的环境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产业的竞争结构,要使轨道交通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政府需要在相关技术人才培育、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园区的创办、组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3、机会(Opportunity)(1)国家加快发展建设轨道交通的战略提供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及动力。过去我国为了提高GDP,在交通发展战略上鼓励发展私人交通,导致了越来
11、越严重的交通拥挤、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缓解这些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国家相关的交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的重点、执行的重点是大力发展我国的轨道交通产业(见表5)。,(2)四川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为我区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为进一步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巩固提升“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地位和作用,将四川打造成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四川省与铁道部签署了加快铁路建设的部省合作框架。将拟新建的六条铁路纳入全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调整方案,总里程约4900公里,总投资约3100亿元,
12、出川铁路大通道将由现在的4条增至10条,形成成都至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交通圈,成都至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8小时交通圈。2008年至2012年,全省将新增铁路1200公里以上。(3)华尔街金融风暴和“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提供了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华尔街金融风暴和汶川大地震使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困难,促使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转向扩大内需以保持经济增长,其中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自然成为其重要的内容。2008年10月24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表示,铁路新项目的投入,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会继续拉动经济增长。他表示目前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经达到20000亿元,未来随着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建设 轨道交通 集聚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76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