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作业(七级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作业(七级语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研究课题名称:家乡的节日设计者单位: 设计日期:所属年级: 七年级指导教师:课题组成员(有哪些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社会生活中,许多学生大多追求时尚流行的事物,忽略了对祖国文化的精髓了解。因此,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十分有必要,多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此外,现时独生子女多,给其营造多点集体活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1 、以已有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生活经验,系统地了解家乡的节日特点,并加深理解古今中外的节日对家乡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和观察分析的能力。2 、通过活动,广泛搜集整理家乡节日有关民俗风情的文化资料。会讲述有关节日的故事传说,会咏诵有关节日的诗歌民谣。能创作出有关节日的彩灯、宣传画和新儿歌,能制作 12 种节日食品或吉祥物。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发展传统、创造新生活的实践能力。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纬目标阐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观察分析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发展传统、创造新生活的实践能力。 3、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魁力。过程与方法:活动前,指导学生广泛了解家乡节日的习俗,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
3、径收集资料(上网、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等);自由组合 自选项目 自订计划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活动中, 分头调查 分头研究 分头创作;活动后,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并加以介绍,来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能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使学生的个性、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入施展。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懂得动手布置日常的学习、生活环境,热爱生活。4、热爱家乡,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魁力。5、通过活动,增强相互关心、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培养与社会的沟通能力。三、学习者特征
4、分析1、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2、学生约有1000字的作文能力;3、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4、喜欢动手制作;5、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6、收集资料能力较好;7、对社会认识有一定的欠缺;8、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深。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培养学生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创新的能力。 3、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魁力。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物色好熟悉当地节日掌故的有关机构和个人,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调查采访。 2、请教美术老师与饭堂师傅,或在家长的带领下去一些食店
5、、小饰品店看一看,问一问,了解一些食品和饰品的制作方式。 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1:纪念节日 3:庆贺节日 5:农事节日2:祭礼节日 4:我爱家乡 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形式):每个专题都会有一份调查报告,每个专题都会制作相应的作品,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时期的活动体会,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份来自自己、同组组员、他组以及老师评价形成的综合评价。五、资源设计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1 、教师可会用部分学生从网上或书上查找有关节日的背景资料。 2 、物色好熟悉当地节日掌故的有关机构和个人,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调查采访。 3 、利用学校图书馆
6、、电脑室、多媒体教室搜集最具当地民俗风情的节日文物。 4 、准备好创作节日文艺书画、制作节日食品、吉祥物所需用的材料。指导学生完成准备活动,了解学生搜集材料情况。5、评价量规。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调查问卷。照相机。六、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在这里先概述一下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的安排,以及各活动之间的关系,包括评价的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阶段(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1 接触、讨论问题。2 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3 兴趣相近的同学组成小分队,确定研究内容,商讨活动计划。1 、根据活动主题指导学生分组确定各自最感兴趣的问题。 2 、
7、按自选内容和小组承担的任务,明确分工与合作的事项。1课时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列举课题名称1 组织学生讨论。2 与学生一起筛选课题,确定研究的课题。2课时1讨论要比较全面地了解家乡节日的习俗,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调查呢?2经过师生共同讨论,以学生最急于了解或最感兴趣的方面,确定研究主题,比如:讲述家乡过节的习俗;制作传统节日新颖饰品的设想;创作家乡节日的诗歌、民谣、谚语等。成立课题组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2各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3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分工,小组内分工可以为收集资料小队、作品制作材料的准备等。1
8、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安排到工作。2制订合作学习规则(或者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学生。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计划,分配制作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制作调查表,预定成果等。1设计“访问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访问、查阅方案提供指引。2设计“调查记录表”为学生调查记录提供指引。3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制作结果提供指引。开题报告和评审1各小组向全班分享制作计划(方案)2小组成员根据所制定的计划,所须完成的任务,所须呈现的成果,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约定,做出怎样的行动才能评出最好成绩。1组织学生聆听
9、各组的活动计划,组织学生商讨出有效的活动内容。2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建议。3为学生提供研究结果的评价量规。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一、分头调查 分头研究 分头创作。1 、根据需要对有关机构和个人进行调查、采访、并搜集有关节日的文物资料。 2 、对调查采访获得的素材和搜集到的节日文物资料,分头进行整理和研究。 3 、用“头脑风暴法”研究一次节日活动的设计。 4 、构思创作节日文艺、制作节日食品、吉祥物,分工到人,协作完成。二、相互交流 相互启发 相互评点。1、畅谈活动过程中的初步收获和存在问题。 2、对活动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和真切体验,相互指点迷津,出谋划策,帮助解决疑难,加深体会。 3、交流对
10、一次节日活动的设计方案,相互提合理化建议。对所选节日相同的,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集中优势,进行设计内容整合,形成“拳头产品”。 4、对个人或小组创作和制作的成果进行评点,促使改进和完善。 1 、在实施活动过程中,每进入一个阶段教师宜先作适当提示,或培养典型、树立样板。如第一阶段教师宜先出示一个先行组拟订的计划;第二阶段宜先出示一份调查表;第三阶段宜出示一份节日活动设计方案的框架,供学生学习、参考。 2 、对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采用的调查研究方法,为调查法、文献法、比转法、个案法等,教师应在适当的时间,用恰当的方式做好传授、咨询工作。特别是对当地重点节日的个案调查整理要作重点指导。 5 、评价卡中
11、的“认定”系量化评价,“所见”系质性评价。对“所见”栏的语言描述应予足够的重视,俾便体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6、给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7、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半个学期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口头展示 实物展示 操作展示 。1 、口头展示 A 、各小组将自己的主要研究成果向全班汇报。 B 、宣读对一次节日活动的设计。 C 、朗诵搜集到的有关诗歌、民谣、谚语。 D 、讲述有关节日的故事传说。 2 、实物展示 A 、已扎好的彩灯。 B 、已裹
12、好的粽子。 C 、已画好的节日宣传画、风俗画。 D 、已做好的龙舟模型、中华绳结。 E 、有关节日的文物照片、画册、饰品。 3 、操作展示 A 、制作元宵节日民俗风物扎彩灯。(可事前做好2-3盏灯的部件,现场拼合组装。其余则要求能显示制作的各道工序。) B 、制作清明节民俗食品裹粽子(可3-5人现场裹制; 1-2人进行配料、烧煮的说明)。4、各成员参照(附表3)进行自我评价,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5 小组参照(附表3)汇报小组自评。6当所有组成果汇报完毕,各小组还要参照(附表3)整理意见,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展开评价。7各成员集成自评、组评和教师评价,填写完成(附表3)。1、在展示阶段到来之
13、前,要预检各个小组的准备情况,并指导班干部或活动主持人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会场布置工作、制作所需材料的筹备工作。 2、本次活动共安排9课时。有些活动内容须由若干小分队在课外进行。教师可根据进展情况灵活掌握。 3、老师根据半个学期以来,各小组活动情况,利用(附表3)给出教师意见。老师根据整个活动过程给出评价意见和指导意见。9课时附表(1)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活动记录表课题名称指导教师姓名课题组长姓名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形式参加活动人员本次活动的 目的和内容本次活动的主要 收获和体会本次活动未解决的问题和需要的帮助记录人签名: 年 月 日附表(2)研究性学习调查表课题名称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所在组别组长调
14、查内容你觉得你参加的课题意义何在?你在课题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贡献情况如何?完成得最好的是什么?不足的是什么?你与组员的合作是否愉快?怎样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你是否积极参加课题组的每次活动?提出过哪些意见和建议?你搜集的信息、资料主要来源是什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你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有哪些?你是怎样解决的?你希望老师在哪些方面给你提供帮助?通过这次学习你有何收获?感受和体会如何?你对活动成果是否满意?哪些有待改进的?附表(3)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综合评价表)课题受评学生指导教师小组成员组 长组 员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分数(以下每项满分10分)学生自评(权重0.2)小组评
15、分(权重0.3)教师评分(权重0.5)综合评分一、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1、积极参加每次活动,听从组长安排。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责任心强。3、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4、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主动和同学交流,实事求是,尊重他人。5、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与他人分享成果。6、善于提问,勇于探究,勤于动手。7、不怕困难,冷静分析和解决。8、能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资料。9、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10、积极实践,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二、技能学习、社会实践、能力效果1、参与制定计划(方案)、调查表设计讨论,并提出个人建议。2、对有关机构和个人进行调查、采访,并搜集有关节日的文物资料充足。3、研究一次节日活动的设计新颖、独到。4、积极搜集有关节日的故事传说和诗歌民谣,能创作出有关节日的彩灯,能制作节日食品或吉祥物。三、成果展示1、口头展示:如宣读对一次节日活动的设计,讲述有关节日的故事传说,咏诵有关节日的诗歌民谣,做到声情并茂,打动观众。2、实物展示:如已扎好的彩灯、裹好的粽子、有关节日的照片、画册、吉祥物,要求美观,吸引人。3、操作展示:如制作元宵节民俗风物扎彩灯,制作清明节民俗食品裹粽子。总 分综合成绩综合评价(评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7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