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二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 题 千以内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第2829页例1和例2,第30页“想想做做”共几课时13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2、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的意识,培养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预习设计45里面有()个十和几个一 7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课堂设计学生学习活动二次修改一
2、、情境导入,自主先学: 谈话:小朋友们瞧,天使姐姐来了,她还带来了一些小方块(出示一个小方块、一条小方块),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所包含的小方块的个数。(再出示“一板”小方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一板”有多少个小方块呢? 小结:可以先一个一个数,数出一条也就是10个一是1个十;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出一板有10条,也就是10个十是1个百。 追问:一板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也就是几个百。 二、小组讨论,交流展示:1、教学计数单位“百”和“千”,直观认识整百数和一千。 (1)分别出示“3板”小方块和“8板”小方块。 (2)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一板”小方块是一百,那“3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8板”小
3、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 2、认数。 (1)谈话:数的王国里有座智慧城堡,只要你肯动脑筋,就能得到“智慧星”,想要吗? (2)出示方块图(3堆2条),问:一共有几个小方块?你是怎么知道的?320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呢? (3)又增加了4个小方块,让学生猜一猜这时一共有几个小方块呢?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知道的? (4)谈话:我们用计数器来拨一拨好吗?同桌合作,拨计数器,并读一读这个数。 (5)提问:324中的“3”表示什么?“2”呢?“4”呢?324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7)即时训练:同桌合作,在计数器上拨324和432,读一读,说一说。 2、数数。 (1):调皮的皮卡丘搬来了小方块,让小朋友
4、一起跟着数一数每一次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2)讨论:再搬来一个小方块,一共有几个了呢?你能用计数器来拨一拨、说一说吗? (3)提问:459添上1是460,那么469添上1,479添上1499添上1分别会是多少呢? 3、完成例2:4、(1)出示计数器后提问:看着计数器谁能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什么位? (2)教师再问:那你们想知道从右边起的第4位是什么位吗?(3)请小朋友看着自己读一读。 (4)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个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百,那么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多少呢?5、出示“10板”小方块。 A、引言:小朋友们看,天使姐姐
5、这里还有许多小方块,请你们一百一百地数一数,看一共有多少? B、让学生伸出手指对着方块一百一百地数,当学生数到九百时教师问:九百再加一百是多少个一百呢?教师追问:10个一百是多少? C、将“10板”小方块合在一起,这时教师指着屏幕上的“大正方体”问:这个大正方体是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表示一千的“大正方体”是什么样的。由此明确:千也是一个计数单位,这个计数单位可用一个大正方体表示。追问:10个百就是多少?一千里面有几个百? (4)提问:你能不看屏幕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吗? (5)A、出示“几板”小方块让学生说出是几百。 B、说几百,让小朋友想像出是“几板”小方块。三、质疑
6、拓展,检测反馈: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利用计算器你们会数数,没有计算器你们会数数吗?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课件出示小棒图后问:这个图中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出示题目,提问: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课件出示图后问:图中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会统计它们各有多少张吗?这些人民币一共有多少元?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提问:老师拨出一些数,你们能不能说出它的组成?这个数是多少?课件出示图后问:你能看出这两幅图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它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四、小结反思:小朋友们,生活中处处有数
7、学,你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吗?1、自由地数一数。 2、同桌交流。 3、汇报结果A、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看法。 B、汇报结果。 320个324个同桌合作,在计数器上拨324和432,读一读,说一说一个个地数,从453数到459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同桌合作一边拨一边数学生边回答边对照计数器出示个位、十位、百位学生回答后出现:(从右边起第4位是千位)学生回答是10个一百同桌相互说一说学生用计数器进行边拨珠边数数。学生交流、得出答案。集体交流,总结答案。小组合作,集体探究讨论。小组合作,得出结论。生思考回答板书设计千以数的初步认识数位顺序: 千 百 十 个 位
8、 位 位 位九百九十九添上一是一千10个一百是一千作业设计补充习题相应习题教学反思课 题 千以内的数的读写教学内容第31页例3和试一试,及随后的“想想做做”和“你知道吗”共几课时14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的组成,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思,能正确地读写三位数。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三位数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难点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预习设计1个百、2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 )8个百和9个一合起来是( )课堂设计学生学习活动二次修改一、 自主先学1. 一个一个地数,从489数到502
9、.2. 数位顺序表: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数位?它们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3. 读写两位数。(1) 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46,提问:这个数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怎样写呢?师在学生回答讨论后总结:这个数的十位上面是4,读作:四十,在十位上面写4;个位上面是6,我们读作:六,在个位上面写6.(2) 师在计数器上面演示:拨去刚才个位上面的6个算珠问:这个数读作什么?怎样写?引导小结渗透:末尾的0不读,但是要写。二、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1. 教学例3.(1) 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500问:这个数百位上面是几个算珠?表示什么?怎样写?怎样读?十位上有几个算珠?怎样写?要不要读?个位上呢?引导:(2) 师在计数器上
10、面拨出534问:这个数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百位上怎样写?怎样读?十位上怎样写?怎样读?各位呢?(3) 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1000.问: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读作什么? 出示例3的3幅图,请学生思考:我们读写千以内的数的时候都是从哪个方向开始的? 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怎样写?要不要读?总结:读千以内的数都是从左边开始读写的,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读写的,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不读,但是要写,并板书。2.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后问: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请你们在小组里面讨论。三、 检测反馈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从图上面你能看出来是怎样数数的吗?你会一百
11、一百地数数吗?师问:200和700,哪个数比较接近1000?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后指名作答,集体评价。师问:如果让你们给这四个数分类的话,你准备怎样分?师相机导出:400后面的0跟250后面的0都属于末尾的0,只写不读。4.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读题后师问:573的3表示几个几?跟哪个方块图相连?306的3呢?230的3呢?5. 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6.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四、 小结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我们读写数时要从哪儿开始?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如果中间有一个0就直接
12、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生回答5个百是500,读作五百。生回答小组汇报后总结:左图的末尾没有算珠,只写不读。右图的中间没有算珠,既写又读。学生回答后填数轴。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中间的0又读又写,末尾的0只写不读。学生交流、合作完成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讨论解题规律。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板书设计千以数的读写写数:1.从高位写起 2. 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 3.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读数: 1.从高位读起(几百几十几)2.中间的零要读出来 3.末尾有0的,这个0不要读出来作业设计补充习题相应习题教学反思课 题 算盘认数教学内容第34-35页例4和试一试,及随后的“想想做做”和“你知道吗”共几课
13、时15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 认识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掌握下珠和上珠在档位上面表示的意义。2. 能正确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教学难点19在算盘上面怎样表示。教学准备算盘、课件。预习设计算盘各部分的名称课堂设计学生学习活动二次修改一、 自主先学 教师拿出算盘说: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看你们认识他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算盘认识千以内的数。二、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1.教学例4.(1)认识算盘。提问算盘上面有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课件上面动态介绍算盘各个部分的名
14、称。在介绍档位的同时从右往左分别介绍各位档、十位档、百位档、千位档。你们认识它了吗?请你们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小组里面和你的同桌分享一下你刚学习到的算盘部件的名称。教师边指边问,。(2) 学习在算盘上面表示19.师:计数时,我们要拨珠靠着中间的梁,只有靠着梁的算珠才能参加计数。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师边拨珠边板书。出示教材上“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你会写出这些数吗?请你们在教材第34页上面做一做。2. 学拨珠。我们看刚才的图,你能在上面的几幅图中找出19的数吗?你会在个位上面拨出19的数吗?出示例4的两幅图和下面的五福图。学生尝试拨珠,教师巡视帮助
15、有困难的学生,并收集反馈信息。下面我们跟着教师后面拨一拨,教师示范正确的手势拨珠。3. 试一试出示试一试。提问:你会拨吗?请你们在小组里面拨一拨,数一数。汇报拨珠,师指名学生到前面当小老师,三、 检测反馈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你能看出各个数位档上面是几吗?师指名依次回答。你能读一读算盘上面表示的数吗?会写吗?请你们边读边在教材上面写一写。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师问:末尾有0的是哪几幅图?上面读作什么?中间有0的呢?3.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4.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做游戏,让学生小组一人说数,另外几个组员拨数,看谁拨得又对又快。四、 小结反思提问:今天这节课
16、学习了什么?归纳: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学生独立回答学生充分讨论后集体评价后教师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集体评价。学生在小组里面拨一拨,掌握正确的拨珠手势。其他同学跟在后面拨。边拨边数。生独立完成先读数,再拨数,请同桌的互相读一读、拨一拨。归纳:1. 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2. 上珠下珠各表示几。学会在个位上面拨出19.板书设计算盘认数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作业设计补充习题上相应习题教学反思课 题 练习三教学内容第36-37页习题共几课时16课型练习教学目标1. 使学生借助于算盘读写数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感,掌握数的组成,能用数的组成进行相应的口算。2.使学生发现问题、
17、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读写数及相应的口算。教学难点能利用数的组成去探索开放性的问题。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算盘预习设计654里面有()个百、( )个十和( )个一课堂设计学生学习活动二次修改一、 自主先学1.出示“练习三”第1题。请同学们拿出算盘,小组合作。在算盘上先拨出下面各数,再一边拨一边接着数出6个数。2. 出示“练习三”第2题。指着第1题的“六百九十五”问:这个数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教材这两幅图你知道他们的组成吗?课件出示第2题。二、 检测反馈1. 完成“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18、注意对第(4)小题的生成信息,根据反馈采取教学策略。2. 千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完成“练习三”第4题。看来同学们对千以内的数的组成掌握得还是挺好的,你们会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吗?出示第4题。指着第一组问:这样一组口算,我们该怎样想呢?引导。例如320-20,320里面有3个百、2个十减去2个十,还剩下3个百,结果是300.3.千以内的数的读写完成“练习三”第5题。师:下面我们玩一个小游戏,拿出你们准备的小卡片,拼成一个三位数,让你们同桌读一读。三、 质疑拓展1. 完成“练习三”第6题。师:你能写出横线上的数吗?说一说在你的脑袋里面这两个数到底有多少?2. 完成“练习三”第8题。出示题目。右边这两个
19、杯里面有多少粒黄豆呢?3. 找规律,在计数器上面表示数。(1) 完成“练习三”第7题。这个小火车上面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呢?请你们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交流好了以后,指名评价。师拿出计数器,问:现在老师要在计数器上面放5个算珠表示三位数,可以怎样放?(2) 完成“练习三”思考题。四、 小结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小组内指名汇报怎样边拨边数。生回答独立完成,学生利用数的组成进行口算生练习生回答问题小组里面交流小组里面交流一下。板书设计练习三数位顺序: 千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位10个十是10040个十是400作业设计补充习题上相应习题教学反思课 题 万以内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第3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二级 数学 下册 第四 单元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7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