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拓展阅读精选 豆腐与革命.doc
《高考语文 拓展阅读精选 豆腐与革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拓展阅读精选 豆腐与革命.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高考语文拓展阅读:豆腐与革命豆腐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有人说豆腐应该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其他的四大发明还有别的国家在跟我们争,而这个豆腐,连丁点儿争议都没有。国人到了西方,如果一时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只要有做豆腐的手艺,就可以混口饭吃。已经见过不止一个国内教授,在美国或者加拿大,靠做豆腐过得挺滋润。那种把一粒粒的黄豆变成白白嫩嫩方块的把戏,在白人看来,跟变戏法差不多,只有中国人玩得来。发明豆腐的中国人据说是西汉时的淮南王刘安。西汉提倡简朴,贵族不许用金属器皿,所以大家纷纷在吃上下工夫。从马王堆的出土文物可以看出,那些王侯贵妇对吃是多么热爱。由此推断,刘安发明豆腐倒也合乎情理。豆腐的发明者
2、是贵族,让豆腐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也是个名门之后李石曾。李石曾是李鸿藻的公子。李鸿藻是晚清的重臣,清流的领袖,在世的时候,很有点保守的色彩,总是跟搞洋务的人过不去。他这个晚年得的儿子,思想却新潮得很,于当官没有兴趣,在科举上没有半尺进展,早早地就跑到法国留学。学成什么我们不太清楚,让人知道的却是,身为贵公子的他在巴黎开了一家豆腐公司,比较成规模地让洋人见识了中国人发明的豆腐的模样和味道。李石曾在海外多年,但却始终学不成洋模样。身穿西装,却要扎个中国式的腰带,走起路来,腰带凸在前面,硬是扎眼,据说巴黎的银行曾经因为他这身打扮而不让他进去。李石曾又嗜好大蒜,西服上边的口袋里,装的不是手绢,而是蒜瓣
3、。这样的中西结合式的人物,想到在西方贩卖中国国粹倒也自然。为了让国粹保持原汁原味,李石曾豆腐公司的师傅和小工,一律是从国内找来的。就这样,洋人们尝到了正宗的中国豆腐,李石曾的豆腐公司也发了洋财。发了财的李石曾在政治上却不安分,因好友张静江的关系,开始资助起孙中山的革命党来。据说,只要孙中山方面没钱花了,拍电报去,A字代表一万,B字代表两万,C字代表三万,钱就从巴黎过来了。第二件事从后来的结果看,也跟革命大有关系,那就是李石曾组织留法青年勤工俭学。成千的有志青年来到了法国,来到了欧洲,他们学成什么我们不知道,只知道这些人中间,涌出了一大批共产党人。中国人最早的共产主义小组,就是由这些勤工俭学的人成立的,当时叫“青年共产党”。如果按某些研究者的说法,其实这青年共产党才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共产党。这些在法国搞共产革命的人,后来都成了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这些人留法的基金,一部分就来自豆腐。中国人的豆腐,卖到外国之后,就这样跟中国的两次革命发生了一点不寻常的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 拓展阅读精选 豆腐与革命 高考 语文 拓展 阅读 精选 豆腐 革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7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