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蒸发》课堂实录.doc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蒸发》课堂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蒸发》课堂实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3、蒸发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在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被学生在司空见惯中忽视了,如蒸发、沸腾、凝结现象等。为此,教材有意识地编排了水循环单元,本课是起始课,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通过活动体验、实验探究蒸发现象,激发起学生的研究欲望,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获得对蒸发现象的科学认识、体验成功的乐趣,锻炼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依据科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和有关的内容标准,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善于观察和发现,自主建构科学概念,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要敢于对蒸发现象
2、做出假设性解释,学会采集数据,学会设计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尊重证据。整个探究活动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教学目标1、经历搜集证据的过程;能够对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2、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体验同学之间合作的快乐。3、认识蒸发现象;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活动体验和实验探究蒸发现象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来验证假设。教学法要点1、教法:为学生再现生活情景提供必要的条件;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关
3、于蒸发现象的诸多科学知识。2、学法:学生亲身体验并搜集证据,自主探究“蒸发”现象;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设计探究实验,整个过程都要细心观察,善于动脑,有所发现。教学准备1、课件、实验记录单、自制教具晴雨计。2、实验材料:棉花球、水、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蒸发皿、木块、试管夹、烧杯、滴管、扇子、小镜子、棉棒、湿布、晾衣架、抹布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认识蒸发现象。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喜欢科学吗?生:喜欢。师:是呀,我们都爱科学。(板书:手那棉花蘸水写把“我们爱科学”在黑板上。)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用水写下的几个字,看字迹有什么变化?生:字干了、
4、看不见了。师:水跑到哪里去了?生:空气中。师:在空气中你看见水了吗?为什么?生:没有。师:这是因为水已经变成了水蒸气。(板书:水水蒸气)师小结: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揭示课题。 2、知道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师:你能举出生活中发生蒸发现象的例子吗?生:烧开水。生:晾衣服。师:对呀,夏天洗过的衣服、冬天洗过的衣服都会晾干。看来,蒸发可以在温度高时发生,也会在温度低的情况下发生。这说明: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二、探究发现,展现新知1、研究“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师: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洗澡后,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有什么感觉?(出示课件)生:感觉到冷。师:为
5、什么感觉到冷呢?猜想可能与什么有关?生:猜想可能与蒸发有关。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想,下面我们做个模拟实验来验证。给温度计洗澡。师:用温度计代替我们人的身体,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浸入水中让它“洗澡”,观察温度是多少。然后让温度计离开水面挂在支架上,耐心观察:温 度计液泡上的水在蒸发时温度会有什么变化?(教师计时,学生观察,每隔1分钟记录1次温度)实验记录表时间(分钟)温度(0C)01234生:实验。(出示课件,师计时)师:同学们的实验已经做完了,并且认真地做好了记录,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一组):我们组的温度计刚从水里出来时是22;1分钟时是19;2 分 钟时是17;3分钟时是16.5;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蒸发 青岛 小学 科学 上册 课堂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7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