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设计与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材分析本节有四个课题:第一个利用几张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活动,体会农业在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本框诺日士全节的基础:第二个利用读图、对比,综合前面学习过的关于地形、气候等知识,了解我国农业的差异,农业的差异同时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三个通过读图、活动、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影响农业生产与分布的主要自然和社会因素以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第四个通过阅读、分析、归纳,了解我国的现阶段农业状况,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从而对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粮食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部门合理布局的关键,是决定农业一切
2、问题的关键。所以,教材将其作为专题讲述,突出它的重要性。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初步方法,具有一定读图、识图、绘图的能力,在课堂通过正反对比图,让学生学会归纳知识点,并把遇到的问题随时反馈给老师。但在综合分析问题时,学生尚未从地理表想探究规律和成因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的农业状况,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2、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的差异。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农业在地区上的差异。 2、能初步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3、根部我国农业生产
3、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之间的差异,分析我国农业面里的挑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正确理解,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1、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2、理解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难: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农业与我们二、农业的地区分布三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四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导入:新年门上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分别指什么?1、读图第98页图:提问:农业部门主要有那几个部门?2、提问:(1)我们每
4、天吃的食物中,都是哪些部门提供?(2)我们用的书本、笔等有哪些部门提供?3、提问:(1)什么是农业?(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提示:课本有关文字及图。教师总结: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4、课堂练习:1、读图第100页,“中国农业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界线是?(2、东部主要种植些什么?(3)林业集中在哪里?(4)四大牧区中那个牧区的草是最茂盛的?(5)我国哪里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2、东部地区有明显的南北差异。(1)农作物南北有什么差异?(2)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3)油料作物的南北差异?3、第101页,活动题:南北的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二 因地制宜 发展 农业 教学 设计 反思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7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