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定势思维对创新思维形成的作用.doc
《科学教学中定势思维对创新思维形成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学中定势思维对创新思维形成的作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学教学中定势思维对创新思维形成的作用 本文提要:本文从现代教育的本质出发,分析了定势思维在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时的正负作用,阐述了定势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能合理利用定势思维,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关 键 词:定势思维 创新思维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反复强调:“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为未来社会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现代教育的基本方向和根本目标,也是当前中小学科学教学中所探究的热门课题。绝大多数有关创新思维的文章都强调了定势思维对创新思维有阻碍作用,很少
2、谈到定势思维对创新思维形成的积极作用。这既不能正确反映定势思维的真实内涵和客观功能,也易使我们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偏差。笔者借鉴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就定势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一、定势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内涵(一)定势思维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时逐步形成的习惯性反应,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按照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思维受到旧框架的限制而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定势思维主要有种特性:倾向性:人们有力求把新问题情景转化为已解决的熟悉问题的倾向,使解决问题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表现为思维空间的收缩,带有集中思维的痕迹。
3、常规性:要求学生掌握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程序性:解决问题要按一定步骤进行,遵守规范化要求,如已知入射光线方向要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首先要找出法线位置,否则不能确定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是以新颖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拓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是构成创新思维的必要成份,灵感是创新思维的关键,定势思维夹杂在各种思维中起奠基作用。一个完整的创新思维过程是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深化才得以完成。任何发现和发明,任何科学理论的创新,首先建立在
4、发散思维基础上的,所以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征:变通性:即思维的变化多端,不受各种心理定势的影响;独特性: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流畅性:在短时间中思维敏捷地表达数量较多的观念。二、定势思维对创新思维形成的作用(一)定势思维作用的二重性1、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思维定势使学生极易按照习惯的思考方法去解决问题,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会使人们思维陷入僵化状态误入歧途,常常跳不出原有的思维框架从而阻碍了更合理有效的思路,对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不利的。如在教学中常常遇到下面问题:例1:有一底面积为500厘米2的玻璃槽中盛满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的水银,水银槽高
5、为5厘米,当将一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放入水银槽中时,铁块所受的浮力是多少?分析:同学们知道铁的密度比水银密度小,放入水银中会漂浮;受这一定势思维的影响,许多同学立即用物体漂浮的条件解题:F浮1G物水银gV铁7.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376.44牛。正解:解决浮力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漂浮、悬浮或下沉);第二步分析受力情况,画出力的示意图;第三步列出力的平衡式,求解未知数。若按此定势思维去分析,则在第一步分析铁块在水银中状态时学生可能会想到由于容器深度只有5厘米,铁块有可能不能漂浮在水银面而搁浅,这样就会想到以下正确的解题方法:假设铁块漂浮在水银
6、面上,铁块排开水银的体积为: 7.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3 13.6103千克/米39.8牛顿/千克铁gV铁水银g G铁 水银g F浮2 水银gV排1 0.57310-3米3 0.57310-3米3 (0.1米)2铁块浸入水银中的深度h浸 0.0573米5.73厘米5厘米所以铁块不能漂浮在水银面而搁浅,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3水银gV排213.6103千克/米39.8牛顿/千克(0.1米)20.05米66.64牛例2:100克A物质的溶液,在恒温下蒸发,若蒸发10克水,有2克晶体析出;若蒸发20克水,有6克晶体析出,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 )A、20克 B、40克 C、30
7、克 D、无法确定分析:由于学生对“第一次蒸发10克水,有2克晶体析出;第二次蒸发20克水,有6克晶体析出”的题目发生了思维定势,误认为例3中的“蒸发10克水和蒸发20克水”也是先后蒸发的,很多学生错选为C,。正解:其实两次蒸发水是分别从原溶液中恒温蒸发10克和20克水时析出晶体,因此比较蒸发10克水析出2克晶体和蒸发20克水析出6克晶体可知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否则蒸发20克水时应析出4克晶体);再将20克水分成两个10克水,则蒸发20克水时先蒸发10克水后溶液变成了饱和溶液,再蒸发10克水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6克-2克4克的晶体,故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S 100克40克。很多例子表明,当问题的条件
8、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人们墨守成规,难以涌出新思维,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影响问题的解决。2、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1)定势思维有利于知识掌握学生的学习是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前辈千百年来的知识结晶,为此,我们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的概念和规律为核心的基础知识,实际上就是一整套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的有序的知识体系。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我们若能独具匠心、巧妙地把定势思维运用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就会促使学生形成概念、建立规律;有利于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任务。例如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讨论学生认为可能与压力、物体重力、物体间接触面积、物体间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运动有关等等有关。我们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教学 定势 思维 创新 形成 作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7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