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组织教学打造高效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心组织教学打造高效课堂.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心组织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出来,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 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作为学校教学的主阵地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高效的,高效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追求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呢?在此,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潜心读文本” 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
2、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统一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但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使一节课成为一节高效课堂,,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要准备些什么呢?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就是读好文本。语文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课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教师要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今年,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 “高效课堂”研究课和汇报课的活动,我也积极参加到这活动中
3、。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一课,从开始选定这篇课文到后来的上课,教学设计一共修改了六次。随着一次次的教材研读,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白鲸遇险情况之危险”、理解“转危为安,奇迹产生的根本原因”,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主线越来越清晰了,因此,我将重点难点放在了“究竟谁救了白鲸”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其它段落就做适当地略处理。通过体会“白鲸遇险情况之危急”从而理解“转危为安,产生奇迹的根本原因”,最终得到情感的升华。切身实践说明,要想创建出高效课堂,必须得备好课。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
4、养。 二、“精心巧设计”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实现了教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如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上的荷花一课,整堂课以“美”为主线,设计了三个部分:1、在呈象感形中发现美 2、在品词悟情中感悟美 3、在移
5、情入境中意会美。课堂设计紧扣语文学科特点,根据学生学习兴趣,从表象的美到意会的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发现、感悟、意会美,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去创造美。整节课一气呵成,重点突出,在看似简洁的教学环节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三、“灵活用方法”打造高效课堂的保障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选择和灵活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6、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都可能在师生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使课堂的氛围既轻松又和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我校语文学科带头人王静老师一只小鸟的课堂教学中,王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小鸟清脆的啾啾声,让学生感受小鸟的讨人喜欢,激发学生喜欢小鸟的思想感情,从
7、而使他们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同时王老师尊重每一个孩子,对他们亲切自然,和颜悦色,这也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宽松祥和的气氛,40分钟的语文课堂像磁铁一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吸引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成为人人参与、积极思考的无限空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 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
8、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寻觅春天的踪迹中,我根据教材所安排的三项活动,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要求学生从改编后的三项内容中选择合作学习。内容1: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踪迹。在大自然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可根据学生实际
9、情况,采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内容2:在生活中,寻觅春天的踪迹。说与春天有关的某个节气,搜集有关谚语,从中寻觅春天的踪迹。唱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寻觅春天的踪迹。内容3:在创作中,展示春天的踪迹。写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从中感悟春天。仿诗歌的形式,选一幅表现春天景物的画或照片,给它配上几句诗;或选写春的诗或名句,根据意境配上一幅画,能够表达诗意。我把学生46人分为一组,每个小组包括不同层次的男女学生。这样安排便于学生深入和多样化的思考,能给出并接受更多的解释。小组中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积极的团结协作的关系。本课的学习
10、需要收集一些适当的资料,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比较有限的。所以通过小组合作,组内分工和讨论,指导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通过课前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集体合作的力量:资料丰富,内容多彩,形式多样,活动有序。从这儿也让我认识到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始终监控学习的过程,引导学习的方式,这样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三)、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
11、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所以,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
12、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问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也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 4、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
13、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四)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再者,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
14、,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五)“巧用多媒体”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现在,多媒体普遍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以图文并茂,直观的声像、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有助于学生合作、主动地学习,达到开启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和教学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多形式、多频率地呈现给学生们,使简单知识少呈现,甚至不呈现,着力使重点突出,难点
15、化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称象一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是让同学们了解曹冲称象的整个过程。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先让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然后通过几幅生动的画面来演示曹冲称象的整个过程:船上称“大象”;记录船身被压低后的位置;填入“石块”,使船身压得与记录位置等高;秤杆称石块重量;结论“大象的重量=石块的重量”。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打破时空界限,把曹冲称象的整个过程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面,借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文本的体验,这样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最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再演示,再读课文,最终达到感悟
16、。不用我多讲解,学生就自然地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六)、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精彩的课堂结束语,或启迪思维、提升情感,或真情告白、诗意延伸,或创设高潮、意味无穷,或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使学生把课堂学习变成了一种艺术享受,如听美妙的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如果我们把一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比作一台戏,那么,结束语就好比这台戏的一幕压台戏。我们要用浓墨重彩为这幕戏着上亮色,因为演好这幕戏
17、会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精彩的活力,可以充分展现教师的文采、知识与气度,还能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尽情领略无限风光。如一位老师在凡卡结课时说:“九岁的凡卡在老板家过的就是这样痛苦的生活:挨打、挨饿、整天干活不睡不好觉,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所以,凡卡才写信乞求爷爷赶快带他离开,逃离这种非人的生活,那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他的信吗?假如他爷爷把他接到乡下,他能否摆脱苦难的命运呢?”这样的结束,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学生的心理激起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我要学”的求知心理状态,看电视连续剧一样,看完了这一章、这一集,总想了解下一回、下一集的内容,像这样的结尾,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既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性,也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作好了铺垫,使前后课时互相关联,形成一个整体。让我们精心设计课堂结束语,让每一节课的“终曲”都能余音绕梁。总之,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最大程度地学到应知应会的知识!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从从容容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打造高效课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73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