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初探.doc
《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初探.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初探目 录一、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的理论基础4(一)语言与言语4(二)新修辞方式使“言语词”转变为“语言词”5(三)旧词新义化6二、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的类型6(一)语音修辞方式造词6(二)词语修辞方式造词7(三)辞格修辞方式造词8三、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对词汇系统及词义的影响9(一)对词汇系统的影响91、生动、新颖的新词语丰富了词汇系统92、同义异形和现象增多93、同形异义现象增多10(二)对词义的影响111、词理性义的变化112、词色彩义的变化11结束语12摘 要新时期,汉语词语新修辞方式产生了许多新的词语,而且这些新词语生动形象,新颖别致,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大
2、大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对我国语言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新词语进行考察分析,然后区分类别,积极探索并掌握其中的规律,才能正确引导人们使用我国的语言文字。本文将从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的理论基础入手,阐述和分析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的类型,从而详细地分析和阐述了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对词汇系统及词义的影响。关 键 词: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影响引言: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经济、文化等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其影响下,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许多反映新知识经济时代变新词新语。语言同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它的变化真实反映出了当前我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3、适应了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如“绿色能源”、“绿色事业”、“套书”、“套餐”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对当前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进行研究,探索它的发展规律,研究它的走向趋势,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我国的语言文字。这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的理论基础词汇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且在当前高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大的变化,使得一些新词新语层出不穷。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对新外来词语的吸收;也有旧词语的复活和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本文主要对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新语展开研究。(一)语言与言语
4、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是全民性的,而言语是个人现象,它们互为前提,从历时角度来看,言语总是先于语言的。语言是一套规则系统,产生于言语,语言系统是在言语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的言语事实进行综合概括而建立起来的,是静态的,而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是语言存在的形式,是动态的。伴随着社会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和修辞学的发展,言语在语言学中的地位越来越深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对语言不能只作抽象的、静止的研究,只把它看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应把它与具体语境联系起来,从语言运用、言语交际角度去进行具体的、动态的研究。在语言系统的语义研究上,语言学家们也明确提出区分语言的意义和言语的意义,即语言体系中的意义和言语表达
5、中的意义,并且认为语言学不仅要研究语言体系中的意义,也应当研究言语表达中的意义,更应当研究言语表达的意义和语言体系中的意义的相互关系,研究言语表达中的意义如何转化为语言体系中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全面揭示语言中的意义系统。通过修辞方式构成新词语,修辞方式是属于言语层面,而构成的新词语则是属于语言层面,研究临时的修辞方式如何转化为固定的词汇现象,也就是要研究言语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研究动态的言语现象如何转化为静态备用的语言现象。(二)新修辞方式使“言语词”转变为“语言词”“语言词”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静态的备用的造句单位。而“言语词”指的是那些出现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不能或尚未进入语言系
6、统的全新的言语形式。词首先在言语中产生,大致可以这么说先有“言语词”而后有“语言词”,静态的“语言词”是在动态的“言语词”的基础上产生的,其能否成为真正的“语言词”要看它能否得到社会全体成员的认可,是否满足语言系统的条件。一个“言语词”在人们的言语中刚刚产生时,由于使用频率低,还未被整个社会约定俗成,因此尚不具备进入语言系统的条件,这时它只是一个纯粹的“言语词”,这一“言语词”能否发展成“语言词”,就要看它以后的发展情况来加以判断。在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任何新词的产生都要经历一个适应阶段。汉语中的“语言词”在开始时都是随机的“言语词”,可能由于创造者强大的话语影响力或其他因素,随着使用频率的提
7、高,才逐渐转化为新词,随后慢慢得到社会的认可而进入语言的词汇系统。这种“随机”造词现象正是语言词汇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力之一。例如“好缺点”、“晒月亮”、“电脑孤儿”、“撞衫”、“压岁书”等等,开始时都是随机性的言语形式,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内容具有主体性,人们常常立足于主体思维活动,把表现自我与客体对象统一起来,把主体的感觉、情意、思想渗透到语言组织中去,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组织语言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由于这种个人的修辞现象新颖别致或者由于说话人巨大的话语影响力,被越来越多的人引用,慢慢形式与意义的联系逐渐稳定,从而形成了新的语言词。(三)旧词新义化词义是指词具有与特定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
8、义。它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一个语言社团集体意识中的概括反映,它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具有客观性、社会性、概括性和相对稳定性,是语言系统中所固有的意义,包含理性义(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及附着在理性义上的色彩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词义当词一投入言语使用中,它就由静态变成了动态,其意义总是和特定的语境、内容相联系而具体化,这种使用中体现出来的意义又往往因和言语使用者联系在一起而带上主观色彩。而且为了满足表达无限丰富的主观世界的需要,言语主体往往对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义做出种种变异使用,从而导致词义灵活多变,超出静态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因此词在动态使用中体现出来的意义具有
9、具体性、主观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修辞现象词汇化产生的词语中有一类是旧词新义化的,其新义主要是通过比喻或借代辞格等各种修辞方式的运用,在具体的修辞语境形成新的比喻义、引申义等。如“朝阳”一词,本是指“早晨的太阳”,在具体的运用中产生了新的比喻义,如“比喻新兴起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大有发展前途的”。二、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的类型多种多样的汉语修辞方式丰富了我国汉语森罗万象的语言宝库。修辞方式的建立,都只是相对的,类别之间常有交叉,以下主要从语音、词汇、辞格来讨论新修辞方式造词的类型。(一)语音修辞方式造词语音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如谐音、叠音、韵律、节奏等都可以在特定的情景中表现出一定的感情色
10、彩和音律美感。不少新词语是由语音的临时修辞运用固化而来的。如:东东、官念、餐聚等。“东东”一词最初是网络用语,利用叠音手段而来,形式新奇,可表达出交际时的亲昵俏皮,只能在上下文中才能理解其含义为“东西”,其口语语体色彩浓厚,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广泛使用,在日常口语中、报刊中亦可听到、看到。“官念”是由“观念”的谐音而来的,谐音可以使语言显得诙谐风趣,而且语带双关,“官念”一词带有诙谐意味,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当今社会的某种弊病。再来说说“聚餐”与“餐聚”,虽然它们的语素顺序不同,但意思是完全一样。这类词的语素义与词义关系密切,词义基本上是语素义的加和,在使用这类词时可以采用变动语素义的顺序的方式以获
11、得韵律上的变异,从而突出强调某一语素义,以满足表达的需要,可见这类词最初可能是人们在修辞活动中为了适应韵律需要而活用词形的结构,在使用中逐渐凝固成词。再如“美眉”、“攻官小姐”、“性福”、“性趣”、“一网情深”等等都是由语音修辞现象转化为词汇现象而产生的新词语(二)词语修辞方式造词词语不仅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及造句的备用单位,同时也是重要的修辞手段,词语修辞包括词语的选用、加工、词语的超常搭配、词语新解、词语创新、词语活用、熟语巧用等等,词语运用得好,可以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人或事物。如:触电、男阿姨、感情走私、大龄青年、阳光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触电”的释义是“人或动物接触较强的电流”
12、,而在新的语义中与原义毫无联系,其中的“电”是电脑的意思。这是在具体的言语表达中,临时赋予一个词本来不具有的全新的意义,以使话语表达生动活泼,形象丰富,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而引发读者联想,随着“触电”使用频率的提高,从临时的修辞现象固定下来,取得了新词语的地位,再如“触网”、“白骨精”等。“男阿姨”、“感情走私”则属于词语或语素的超常规搭配,词语的超常规搭配主要指词义的超常规搭配。在语言表达中,人们有时候故意突破词语常规的组合关系,而进行一种临时的超常规的搭配,以取得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阿姨”一词按常规不能和“男”搭配在一起,当这种修辞现象被高频率使用,超常规搭配不再是临时性质,在形式上趋于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 新词语 修辞 方式 造词 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73179.html